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昨天,我才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不专业体验报告,我的第一次智轨出行

我是从临港二医院出发的,进站入口可以在机器上直接买票,票分为2元和3元两种类型。售票的系统和地铁的系统差异不大,很好上手。支付方式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票也是跟地铁的一次性票一样的

进站的位置,有一个小哥哥测量体温,特殊时期嘛~安检也是必要的哦。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刷票进站,投票出站跟地铁差不多,就不多说啦!票的话,除了一次性票,也可以用宜宾的一卡通。还可以安装智轨通,充值后手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进站。我沒装,所以就不说啦~嘿嘿。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突然想起写个体验报告,转身拍了个出站的

站点内部,两侧分别是行车道,有候车的座椅。在这里等了10多分钟来了一班,感觉比公交车要快一些。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其他站点更漂亮一些,这个算是拉低平均颜值的站点了

上车啦,我坐的是五粮液号,其他还有竹都号。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车厢内部干净整洁,空间还是很舒服,乘坐起来平稳,跟地铁差距不大。就是个人觉得座位有点太少了,而且中间站人也站不到太多,担心运载量~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出站的时候,投卡就可以了。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小结一下:智轨不愧是“轨道交通",乘坐的体验和操作系统感觉跟地铁都非常接近。这里夸一下乘坐的稳定性,确实还是很舒服的。

但是,关于智轨的争论,还是挺多的。

宜宾智轨,该怎么看?

宜宾智轨,争论确实很多。

个人觉得,最早要修智轨的时候,大家最恼火的点,在于堵车——本来宜宾的老道路大都比较窄,因此交通一直都不是很舒畅,一到上下班点就堵车。而智轨的修建,客观上确实是雪上加霜了。

实际上,智轨对于宜宾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这么简单。2018年,中车在宜宾建智轨快运系统产业基地,基地就坐落在临港新区的产业园中。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当时入股的,除了中车外,还有四川铁投和五粮液等。后续,修建了宜宾智轨产业园,目前早就投产了。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所以说,宜宾做智轨,不仅仅是为了城市交通,更是重要的产业。有多重要呢?在临港的城市展厅中,专门设计了智轨体验的站点,不仅展示了智轨的相关规划,同时还可以上手体验智轨驾驶。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智轨到底智不智能,我不敢妄言,但看相关的介绍,感觉还算可以。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目前,宜宾智轨只开通了T1线。根据2020年年初的消息,预计今年年底前还会再开通2条线路,分别是临港—南溪的T4线和南门桥—柏溪的T2线。

体验报告 | 说来惭愧,我还是第一次乘坐宜宾智轨

也就是说,宜宾建智轨,不仅仅是交通,更是“示范区”

也就是说,宜宾做智轨,是认真的。

宜宾该不该做智轨?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讨论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