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降低多少斤,血糖不再升高?

康怡每日健康


體重指數絕對要下降到25以內。我是有10年以上的二型糖尿病病人。當然,遵醫囑按時服藥也是必須的。我現在的糖化血紅蛋白在最近的三、四年均穩定在7以下。每天服用二甲雙胍1.5g(分早晚二次服用),還有就是每週150分鐘的快步健走。儘可能減少食用碳水化合物,確保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攝入。


IG77914957


每個人的標準體重是身高一105=數(公斤)。如身高160一105=55公斤是一個人的標準體重,那你超出10或二三十斤,身體也不會出現血糖,血壓增高,再多的話就的減肥了,年紀輕還好些,進入四,五十歲時,就血壓增高,血糖高,所以要管住嘴,邁開腿,把身體保持好,美好的生活你才能好好享受,對嗎?


瑞麗讀書


體重與糖尿病之間有一定聯繫。對於體重高的肥胖患者來說,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減少,繼而導致血糖升高。

所以,想要控制血糖不再升高,要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體重和腰圍降到多少合適呢?

單純的體重高並不能代表肥胖。是否肥胖的科學界定標準是體重指數,也就是BMI。

它的計算方式為: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²

中國人的BMI標準為:

18.5-23.9,正常。

<18.5,偏瘦。

24.0-27.9,超重。

≥28,肥胖。

只要體重在正常範圍內,就有利於降低糖尿病風險。所以,體重要降低多少斤是根據自身的體重來計算的。

除了體重指數,腰圍也是影響血糖水平的一個因素。

如果腰圍過大。那就代表著腹部脂肪多,而腹部脂肪多危害更大。

我國腹型肥胖的標準為:

男性≥90cm

女性≥85cm

所以,要想保持健康,預防血糖升高,是要控制好體重指數和腰圍的。


李欠284811976


我們評價一個人是否超重或肥胖,主要通過體重指數這個參數,體重指數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在身高一定的情況下,體重越重,體重指數越大。例如一個成年人的身高1.70m,體重75kg,體重指數=25.95,在我國,體重指數在18~24屬於正常,小於18屬於消瘦,在24~28屬於超重,大於或等於28屬於肥胖。

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大約超過80%的2型糖尿病與肥胖有關,輕、中、重度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風險分別是正常體重者的2倍、5倍和10倍,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群,這類人群的典型特徵是肚子大,腰圍大於臀圍,四肢較細,主要通過測量腰圍來定義是否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85cm,便可確定為腹型肥胖,肥胖會和機體分泌的胰島素髮生對抗,使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不能發揮正常降糖作用,是誘發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礎,腹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也通常不高。

我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超重或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減重目標是3~6個月減輕體重的5%~10%,速度不宜過快,合理減輕體重,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血糖達標率,在1年內降低體重的8.6%,可將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7%,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考慮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飲食、增加運動來控制體重,在飲食方面,多吃粗糧、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適量吃魚、瘦肉、禽肉,不吃或少吃加工醃製的肉,不喝含糖飲料,正餐定時、定量,不吃零食,在運動方面,保證每週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車、球類運動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考慮行胃腸減重手術。

總之,超重或肥胖是誘發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控制體重不僅可以預防2型糖尿病,而且還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達標率,建議超重或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3~6個月減輕體重的5%~10%,減重速度不宜過快,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議改善生活方式,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慮減重手術,可有助於穩定血糖,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優選二甲雙胍和(或)阿卡波糖等具有降低體重作用的口服降糖藥治療。

參考文獻: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南開孫藥師


「Zero觀點」血糖的升高降低是波動的,我們吃了食物血糖就會升高,我們身體活動,大腦思考都是需要能量的,血糖中的葡萄糖被利用了,血糖就會下降,跟體重沒有太大關係。反而是長期升高下降幅度太大,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容易囤積脂肪。

血糖就是葡萄糖溶解在血液中。我們都知道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碳水化合物被人體消耗吸收後就變成了葡萄糖,會溶解到血液中被運輸到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提供能量。血糖必須保持穩定水平狀態,人體才能正常工作,如果血糖不升高如何給身體組織、器官供能。

血糖在人體內保持穩定水平狀態,是因為有三個途徑利用血糖。第一為身體提供能量,第二在肝臟中轉換成糖元儲存,第三轉換成脂肪儲存。如果在午餐時,你吃太多主食消耗吸收之後導致熱量血糖水平身高,除了一部分用於為身體提供能量,缺少運動糖元的儲備也是足夠的,那麼為了維持血糖水平,只能將血糖轉換為脂肪儲存起來。如果長期如此,囤積的脂肪越來越多,自然就胖了,體重也增加了。

胰島是人體調節血糖的主要器官,胰島會分泌胰島素促進血糖轉換成脂肪,如果長期不控制飲食導致血糖不穩定,會加重胰島的工作負擔。

我們都知道機器長時間工作都可能會出現故障,何況是人體器官。胰島的功能降低,會導致血糖的濃度不能維持正常水平,血糖濃度過高會對身體組織器官造成損害,是人體患上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不僅能能控制體重,還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血糖的主要來源於主食,在飲食上我們首先是控制每餐的主食攝入量,其次選擇升血糖速度慢的食物。除了飲食我們還可以增加力量訓練和無氧運動,主要消耗儲存在肌肉中的糖元,當儲備的糖元消耗完了,血糖會優先轉換成糖元儲存,就不會轉換為脂肪儲存。

總之體重對血糖的影響關係不大,反而是血糖長期升高得不到控制的導致的一種結果,別把因果關係給弄反,而採用錯誤的減肥方法導致身體損傷更大。


MrZero


你好,血糖的升高與飲食有直接聯繫,但是與體重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低GI食物是最有效的控制血糖的食物,因為它們能夠緩慢抬升血糖,同時也保證了血糖穩定的持久性。

如果你是超重的人群(BMI≥24),那麼建議你將體重保持在BMI24以內的範圍。這對血糖的控制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是最主要的,還是控制飲食的類型。

建議您在選擇食物中,多選擇低GI的食物,下圖這些食物都屬於低GI食物。

主食可以用玉米,紅薯等替代米飯、麵條或饅頭,以下是主食的GI指數供您參考。

低GI主食:

玉米(甜,煮) 55

甘薯(山芋) 54


高GI主食:

大米飯 83.2

麵條(小麥粉,溼) 81.6

饅頭(富強粉) 88.1


健身隊長


既往研究發現,體重下降3%~5%時,患者血糖、血壓及血脂明星明顯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顯著改善。一定範圍內,體重下降越多,患者獲益越大。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減重手段包括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及外科手術,上述措施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體重。但平常只是在飲食控制、規律有氧運動就可以減重。


金虹藥師


體重也是降糖的一種方式,但是關鍵還是控制血糖,糖尿病人就會有消瘦和乏力,血糖控制好了之後體重會逐漸增加。日常飲食要注意低鹽、低脂、低糖,嚴格控制總熱量,不要吃含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多吃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吃些粗糧。不懂可以私信我


減肥降糖


一般血糖的升高,糖尿病患者血糖高的波動較大,這些和胰島素分泌異常有關,再一個和所吃食物有關,GI生成指數高的食物,也很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動。

從這來說:應該知道了,體重降低多少與血糖不高,沒有太直接的關係。當然了合理的體重,有助於控糖,這是好的。


喜歡情感文學的營養師


體重應該保持在標準體重範圍內,血糖才不會上升。血糖升高也有很多方面,控制住體重僅僅是一方面,它與飲食,運動,藥物等等都有一定關係,糖尿病人還要定期測量自己的血糖,做到心中有數,而且每三個月或半年要去測個糖化血紅蛋白,這個至關重要的。一句話血糖控制好跟很多因素都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