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2月只有28天的原因,世界上最複雜的歷法竟然是中國農曆

你知道羅馬的太陽有什麼不同嗎?我們每天使用的國際通用的公曆就是羅馬的太陽曆

,所以這輪太陽決定著整個世界的運轉規律。

公元前45年1月1日,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 凱撒正式頒佈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儒略曆

揭秘2月只有28天的原因,世界上最複雜的歷法竟然是中國農曆

儒略曆

儒略曆是一部純粹的陽曆,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約等於365.25天。為了方便計算,儒略曆將一年定為365天,每4年一閏,閏年366日,然後再設定一年分為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可我們中國人一直很難理解,為什麼2月通常只有短短的28天呢?

我們中國現在使用兩套曆法系統,一是國際通用的公曆,也就是羅馬歷,另一套就是我們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農曆。

揭秘2月只有28天的原因,世界上最複雜的歷法竟然是中國農曆

陝西天文臺

我們中國立法它是一個陰陽合曆,通過月亮的圓缺,來獲得月和日,通過24節氣來獲得一個陽曆,指導我們的農業。我們可以看看最經典的一個儀器就是渾儀,渾儀測量任何一個天體,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渾儀上一個奎管,這奎管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槍的瞄準器,我們可以瞄準任何一個天體。如果看到了一顆星,這顆心的經緯度就可以靠這一套系統把它確定下來。渾儀簡直就是中國古代的天文望遠鏡,功能太強大了。中國人自古重視天人合一,我們的立法不僅要看太陽、看月亮,還要關照星相,而且結合了一些傳統的陰陽五行方面的知識,堪稱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歷法。

揭秘2月只有28天的原因,世界上最複雜的歷法竟然是中國農曆

渾儀

在這套系統裡,最有特色的要數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也是看太陽決定的。古人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運動15度就定一個節氣,然後根據節氣內相應的氣候和物候變化指導農耕,對於我們這個農耕民族來說,絕對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揭秘2月只有28天的原因,世界上最複雜的歷法竟然是中國農曆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古羅馬屬於海洋文明,它的歷法並不複雜,力求簡單實用。聽說馬西莫博物館裡還珍藏著一份儒略曆的殘片。奧古斯都做了進一步改革,這個日曆裡有了廣告的元素,人民知道這是某場戰爭的勝利日,奧古斯都的生日,2月只有28天的原因,跟凱撒的接班人奧古斯都有關,儒略曆把12個月分成大月31天,小月30天,這樣一算下來,一年是366天,多了一天,於是凱撒就從每年處決死刑犯的2月裡減去一天,後來奧古斯都繼位,他的生日在8月,他總覺得只有30天的“小月”和他“大帝”的身份不符,就又從2月拿走一天放在8月。於是我們今天的2月就只剩下了可憐的28天。

西安正值清明、連綿的春雨不得不讓我們讚歎24節氣的精準。民間不僅流傳著“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諺語,還在春意盎然的節氣中融合了很多有情趣的民俗。果然是清明時節雨紛紛。

揭秘2月只有28天的原因,世界上最複雜的歷法竟然是中國農曆

24節氣

唐朝清明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風俗,叫插柳,當時有一個說法,叫做“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誰不希望自己青春永駐?這就是中國的立法。穀雨大家會去賞牡丹,端午要包粽子、祭屈原,中秋會吃月餅享團圓,還有全世界華人都盼望著春節過大年。一本老黃曆就是一部中國的民俗史,精彩的演繹著華夏文五千年年。而簡單實用的羅馬曆法則穿越時空,讓世界互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