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族皇后金花茶


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是一種古老的植物,極為罕見,分佈極其狹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僅分佈於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的蘭山支脈一帶,生長於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500米之間的範圍較常見,垂直分佈的下限為海拔20米左右。如金花茶在防城防縣大王江附近的濱海丘陵臺地仍有分佈。垂直分佈的上限可達海拔890米,如寧明縣那陶大山仍可見到個別小瓣金花茶,數量極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貴植物。


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屬於山茶科、山茶屬,與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為孿生姐妹,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之一 。金花茶的花金黃色,耀眼奪目,彷彿塗著一層蠟,晶瑩而油潤,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單生於葉腋,花開時有杯狀的、壺狀的或碗狀的,嬌豔多姿,秀麗雅緻。以前,人們沒有見到過花色金黃的種類。金花茶由中國植物學家左景烈於1933年7月29日在廣西防城縣大菉鄉阿洩隘第一次發現,1948年被我國植物學家戚經文正式命名為"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國外稱之為神奇的東方魔茶,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


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經濟價值極具高昂,其一,花卉欣賞身價高,通常高1~1.5米,造型較好的金花茶盆景價格為8000元;高2米左右,價格為2.6萬元至數萬元不等;日本曾以2.5萬美元一株欲購中國金花茶。其二,金花茶的附加值極高。通過產業化深加工生產的產品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價格穩定上升,特別是花茶價格可觀,趨供不應求之勢。


茶族皇后金花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廣西壯族自治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廣西中醫學院、廣西農學院實驗中心等權威機構檢驗表明:金花茶屬無毒級、含有400多種營養物質、無毒副作用。富含茶多糖、茶多酚、總皂甙、總黃酮、茶我色素、咖啡因、蛋白質、維生素B1、B2、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脂肪酸、B-胡蘿蔔素等多種天然營養成份;金花茶含有茶氨酸、蘇氨酸等幾十種氨基酸,以及富含有多種對人體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機鍺(Ge)、硒(Se)、鉬(Mo)、鋅(Zn)、釩(V)等微量元素,和鉀(K)、鈣(Ca)、鎂(Mg)等宏量元素。


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灌木,高2~3米,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1~16釐米,寬2.5~4.5釐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發亮,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有黑腺點,中脈及側脈7對,在上面陷下,在下面突起,邊緣有細鋸齒,齒刻相隔1~2毫米,葉柄長7~11毫米,無毛。


茶族皇后金花茶

花黃色,腋生,單獨,花柄長7~10毫米;苞片5片,散生,闊卵形,長2~3毫米,寬3~5毫米,宿存;萼片5片,卵圓形至圓形,長4~8毫米,寬7~8毫米,基部略連生,先端圓,背面略有微毛;花瓣8~12片,近圓形,長1.5~3釐米,寬1.2~2釐米,基部略相連生,邊緣有睫毛;雄蕊排成4輪,外輪與花瓣略相連生,花絲近離生或稍連合,無毛,長1.2釐米;子房無毛,3~4室,花柱3~4條,無毛,長1.8釐米。


茶族皇后金花茶

蒴果扁三角球形,長3.5釐米,寬4.5釐米,3爿裂開,果爿厚4~7毫米,中軸3~4角形,先端3~4裂;果柄長1釐米,有宿存苞片及萼片;種子6~8粒,長約2釐米。花期11~12月。


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喜溫暖溼潤氣候,喜歡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廕庇,進入花期後,頗喜透射陽光。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均可生長。耐瘠薄,也喜肥並耐澇力強。


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填補了茶科家族沒有金黃色花朵的空白。其蠟質的綠葉晶瑩光潔,瓣呈透明,堅挺亮滑,一塵不染;花蕾渾圓,流金溢彩;花瓣重疊重密,鮮麗俏豔,點綴於玉葉瓊枝間,風姿綽約,金瓣玉蕊,美豔怡人,賞心悅目,其觀賞價值無與倫比


茶族皇后金花茶

播種繁殖:金花茶果實一般在10月上中旬成熟,10月下旬開裂,種子成熟後無後熟休眠期。種子繁殖以秋播為宜,在10月上中旬,將採收的果實置於室內通風處陰乾,待蒴果開裂取出種子後,立即播種。若未能秋播,需將種子貯藏在溼砂中,待翌年2月份進行春播。


茶族皇后金花茶

插扦繁殖:金花茶扦插繁殖適期為4月至5月上旬,也可在9月中、下旬進行。插穗選取樹冠外部組織充實、葉片完整、葉芽飽滿和無病蟲害的當年半熟枝。穗長一般為15釐米,先端留2個葉片,基部帶踵。用 IBA 300ppm處理枝條5小時後,按株行距10~14釐米×3~4釐米規格扦插於苗床上,插穗入土深度為3釐米左右。茶苗扦插成活的關鍵是育苗前期保持足夠的溼度,切忌陽光直射,並控制氣溫在25℃左右。勤噴水,使幼苗經常覆蓋一層薄薄的水膜。1個月後,待新根長出後,逐步增加陽光,加速茶苗木質化。


茶族皇后金花茶

嫁接繁殖:金花茶嫁接繁殖分為芽苗砧嫁接和半熟枝嫁接。 芽苗砧嫁接。砧木可選用普通單瓣山茶花和油茶花。先將砧木種子播於砂床,當幼苗長至4~5釐米時即可嫁接。嫁接前,挖取砧木芽苗,去淨砂粒,在其子葉上方1~1.5釐米處短截,一併剪去根尖部分,使其總長為6~7釐米;選取生長良好的半木質化枝條作接穗,將其削成楔形,放入溼毛巾中保溼。嫁接時將芽苗順子葉合縫線將莖縱劈一刀,深度與接穗所削的斜面一致,將削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劈口中,對準砧穗一邊的形成層,用塑料薄膜帶紮緊。然後將接好的嫁接苗按8×2釐米的株行距種植於肥沃、疏鬆的砂質土苗床中。種後在苗床搭棚用塑料薄膜保溫。一般10~15天嫁接苗接口開始癒合,20~25天左右可在夜間揭開薄膜。其後逐步加強通風,增加光照,至新芽萌發以後,全部揭去薄膜。


茶族皇后金花茶

半熟枝嫁接,通常利用粗種山茶或油茶成年苗作砧木。直徑1釐米以上的砧木枝條,採用拉皮接,即在砧木的適當部位,上、左、右各刻一刀,深達木質部,並拉下皮,將接穗貼在砧木拉皮的內側上,再將皮拉上包住接穗,用塑料帶縛住,露出芽尖,套上塑料袋保溼。1個月後,待接穗抽出新枝,逐步木質化後,解除綁紮。若砧木粗度與接穗相近,則採用腹接法為宜。半熟枝嫁接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對苗床溫度的控制和嫁接期的選擇。嫁接適宜溫度為25~30℃,嫁接適期為5~8月,此時砧木表皮易拉開,嫁接苗接口癒合快,成活率高。


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一般在定植3~5年後才開花,通常在每年的7~8月份就出現黃色花蕾,這時可以除去一些弱枝花蕾、內向花蕾、過密花蕾以及畸形花蕾,這樣可集中養分,使花分佈合理,開得更大,並延長花期。到11月份時金花茶才完全開放,一直開到第二年的3月,盛花期為1~2個月。


茶族皇后金花茶

防城區是中國金花茶的最先發現地及分佈中心,彙集了自然界現有金花茶32種7個變種的23種和5個變種。中國唯一以保護植物名稱命名的金花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防城區。世界金花茶物種最齊全、數量最多的金花茶物種基因庫建在該保護區(保護區於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總面積9195.1公頃,其中核心區729.4公頃、緩衝區4139.5公頃)。2002年,金花茶被防城港市確定為市花。


茶族皇后金花茶

自2009年成功舉辦首屆金花茶節以來,金花茶節成為了防城港市主打的四大文化節慶品牌之一。金花茶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湧現出桂人堂金花茶集團、中港高科國寶金花茶、百喜金花茶等一批龍頭企業,金花茶系列產品分獲廣西名牌產品、廣西著名商標,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年產值超過12億元。


茶族皇后金花茶

世界聞名的金花茶曾經只是一種僅供觀賞的珍稀茶花,如今它被證明在降低血脂、血糖及防癌抗癌方面具有特殊功效,展現了極高的科研和開發利用價值。在召開的2005中國廣西第二屆金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眾多專家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茶族皇后金花茶

上個世紀60年代我國在廣西首次發現金花茶以前,人們只見過開紅色、白色及紅白相間顏色的山茶花,只有極少數人相信世上有黃色的山茶花。日本著名植物學家津山尚曾為了尋找黃色的山茶花窮盡畢生精力最終空手而歸。廣西防城港市擁有世界95%以上的野生金花茶資源,廣西也被譽為"金花茶的故鄉"。金花茶因其稀有和名貴的金黃花色被譽為"茶族皇后"和"植物界的大熊貓",但在以前,當地人把這種茶花稱作"牛尿草",生病的牛吃了這種茶花往往會痊癒。1984年,金花茶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與人參、銀杉、珙桐、望天樹、水杉、禿杉、桫欏一同入選,廣西已經在防城港建立國家級金花茶自然保護區。


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葉子在民間被用於清熱解毒、利尿利溼、止痢和止血等,《本草綱目》對它的藥用價值有一定記載。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研究人員已經確信,金花茶在降低血脂、血糖,防癌、抗癌方面具有特殊功效。1988年,廣西中醫學院、中國醫科院廣西藥物植物研究所的幾位專家曾專門作過分析實驗,經過權威測試證明,金花茶含有天然有機鍺、鋅、硒、礬等多種對人體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以及茶多酚、黃酮類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等,通過小白鼠實驗證明在抑制腫瘤方面,金花茶几乎達到了一般認為30%即腫瘤藥物的水平。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進行的一項實驗也證明,金花茶葉水提物具有顯著的降脂作用。金花茶特殊的保健治療功能已經得到廣泛認可。

茶族皇后金花茶


茶族皇后金花茶


茶族皇后金花茶


茶族皇后金花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