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二月春來早,正是我們踏春、郊遊的好時節。秦嶺一帶山野、田間,麥苗青青,灞柳依依,柳泉桃紅,一派生機盎然。而今年,因疫情肆虐,你我不得不宅在家、封閉起來。只能在回憶中,思念春天的美好。

我思念的,除了春風和煦、柳綠花紅,還有那說不盡的春天味道。這味道,在你我吃過的野菜中,在野菜所帶來的兒時記憶中。

請你掰著指頭數數,吃過哪些野菜?而我要說的,只怕你連一半都吃不到!別不信,咱們走著瞧。

米米蒿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米米蒿又叫米蒿蒿,是早春時節的一種野菜。細如青蒿,常生長在麥田或空閒地。

二月二,龍抬頭。當大多野菜才剛剛萌發,米米蒿正嫩綠,秀色可餐。用開水將米米蒿焯燙後,擠掉水分,切碎和麵揉勻,做成菜面,筋瓤適宜、清香可口。

米米蒿也可拌上面下鍋蒸,做成麥飯。

薺菜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又名薺薺菜,葉片和蒲公英葉片相似,邊緣有明顯鋸齒,葉面佈滿細小的絨毛。

薺菜吃法多樣,如清炒、煮湯、涼拌、包餃子等。薺菜喜大油,和大肉一起包餃子,清香可口,唇齒留香。

薺菜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和脾、利水的功效。

白蒿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學名茵陳,在中藥界被列為上品。古人這樣描述:“似蓬蒿而葉緊細,秋後莖枯,經冬不死,至春又生。”

嫩芽、幼苗可作菜蔬,也可作中藥,需早春採摘。有詩句:三月茵陳四月蒿,傳與後人要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四月青蒿當柴燒。將它焯一下,切碎,和麵揉勻,做成菜面,氣味清香,挺筋道。也可以拌麵蒸制,做成麥飯。

中醫觀點中,茵陳清利溼熱、利膽退黃。

艾草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郁香氣。

嫩芽及幼苗可作菜蔬。與艾草一樣,可做成菜面,氣味芬芳,十分筋道。端午時節,艾草會長到1米左右,關中地區家家戶戶會在門口懸掛或插上它,以保佑家人吉祥平安。

艾葉曬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

蒲公英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秦嶺地區常見野菜20種(1)


別名婆婆丁,關中一帶叫它“姑姑等”,種類比較多。多年生草本,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葉邊緣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

蒲公英開黃花,花期短。之後,花苞閉合開始孕育種子,種子成熟後,它會“第二次開花”:種子上白色的毛,像絨球一樣,開在花葶頂端,很具觀賞性。

未開花的蒲公英,是營養價值高的野菜。用開水焯燙後,可以涼拌或做湯。味道微苦、耐嚼,有清香味。有藥用價值,可以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注:本文得到中國植物學會理事、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李思鋒先生的指導和斧正,深表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