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版圖(鼎盛時期)和晉朝版圖(鼎盛時期)相比,哪個更大?

歷史一書生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在漢高祖奠定的基礎上,西漢發展與衰落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前期由前194年(漢惠帝元年)至前141年(漢景帝后元3年),共54年。中期由前140年(漢武帝建元元年)至前49年(漢宣帝黃龍元年),共92年。後期由前48年(漢元帝初元元年)至公元8年(孺子嬰初始元年),共56年。其中中期為西漢發展的鼎盛時期,范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稱“西漢中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擴展時期,這一次的疆域的擴展,為現代中國廣大疆域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到了東漢(公元25——220年),按照范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這一時期繼續對外擴展,這對漢朝版圖的瞭解,就比較可靠,可想而知了。

西晉(265——316年),東晉、十六國(317——420年),晉武帝(司馬炎,236~290)咸寧六年即280年統一全國,在短暫的太康年間(280——289年)社會出現了一些繁榮氣象,有限度地恢復久遭破壞的社會生產力,算是“太康盛世”。

總之,無論按范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來理解,還是按有關史料記載,漢朝疆域比晉朝更大。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漢朝的領土構成了漢族人基本分佈區域,也是中國古代擴張的最大時期。

西漢武帝和西漢宣帝、東漢光武帝和東漢明帝打下了驚人的國土。在兩漢鼎盛時期,國土包括全部的朝鮮、越南的北方、大半的新疆,還有四川、雲貴、遼寧、吉林和內蒙,估約國土為1040萬平方公里。東漢後期出現嚴重縮水,喪失了雲貴、內蒙和新疆北部,國土仍為890萬平方公里。

西漢初的人口不到2000萬,漢武帝登基時人口將近5000萬,至漢宣帝時減少對外戰爭,人口增加到6000萬。

晉朝分為西晉與東晉,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15帝,共155年。

280年晉武帝司馬炎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統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百年的分裂局面。

280(咸寧六年)四月改元太康。在以後的10餘年間西晉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太平盛世,史稱太康盛世。

全國戶數為249.5萬,人口為1616.4萬;282年(太康三年)全國戶數為377萬,人口數超過了23,00萬。

晉朝鼎盛時期版圖面積541萬平方公里,其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肅、雲南,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兩者相比,還是漢朝版圖大。

(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前202年高祖劉邦建國,六月定都長安。公元九年,王莽篡奪政權,西漢結束。25年,參加反抗王莽政權的皇族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始於漢高祖劉邦,終於孺子嬰,歷十二帝 ,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疆域面積約為609萬平方公里。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始於光武帝劉秀,終於漢獻帝劉協。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疆域面積約為600萬平方公里。

晉朝(公元265—公元420年),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它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之一。

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始於司馬炎終於司馬鄴傳四帝 ,國祚五十一年。疆域面積約為543萬平方公里。

東晉(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始於元帝司馬睿,終於恭帝司馬德文,共11帝,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疆域面積約為302萬平方公里。




以史正世


古代版圖的觀念與現代不同。以清代為例,曾把眾多藩屬(猶如今目“聯繫邦”)都列為版圖,這是不符實際的。還有邊防不牢,沒有實控,所以圖上畫得大,實際統治地域達不到。若以實控範圍來講,漢比晉大(可參閱譚其攘《中國歷史地圖集》。而且漢代比晉代穩固得多。


王祖蔭1


漢朝版圖比晉朝大近40萬平方公里。漢朝歷經兩漢,晉朝歷經兩晉。論國力晉無法和漢相比,西晉短短的幾十年就亡了國,東晉偏安東南,無法同大一統的東漢相提並論。西漢號稱盛漢,國力強盛,東漢也是大一統的局面。


趙永志67


漢朝580萬平方公里,晉朝541萬平方公里


貝貝127554956


當然是漢朝了。


身在情長在²⁰¹⁹



濟世論事


古代沒有現在的這種疆土意識,用現在的這種劃分也是不正確的


無慾金剛


突然提出這個問題,50年前的歷史地理書籍現在己忘了,不能瞎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