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玩遊戲和CPU關係不大,真的玩遊戲就不太需要好的CPU嗎?

納爾


emmm確實在大家的一般理解中,如果電腦主玩遊戲的話,那麼顯卡要比CPU重要很多。在幾年前以這樣的理解去配置電腦基本都能通吃絕大多數的遊戲,然而隨著遊戲發展,CPU也逐漸趕上了顯卡在遊戲運行中的地位!

如果說過去玩遊戲CPU和顯卡的配比是2:8的話,那麼現在至少是3:7甚至4:6了。

其中的典型代表是類似於戰地系列和全境封鎖這種開放式且場景元素極其豐富的遊戲。大麥自己就因為堅信玩遊戲低U高顯就足以的言論吃過虧。

我的電腦配的是I3-8100的CPU,顯卡用的是1060。可以說這個就是典型的低U高顯的配比,當然了1060也算不上什麼太高端的顯卡。這樣的配置去玩一些早些年的遊戲是沒啥問題,基本都能開最高畫質。但是近幾年的那些沙盒遊戲可就懵逼了,幀率算是很不穩定,一會兒三四十一會兒又七八十。

而去玩今年剛出的全境封鎖2還會出現非常搞笑的狀況,就是幀數能平均在100左右,但是就是非常的卡,而且卡到爆炸。

總的來說,CPU決定了你遊戲的下限,而顯卡決定了你遊戲的上限。

因此對於想要DIY主機的玩家來說,CPU能儘量用好的就儘量用好的,因為以英特爾擠牙膏的尿性來說,一個好的CPU你可以用三四年不需要更換,但是顯卡基本上是一代一換,這麼想來,其買高性能的CPU性價比更高喲。


麥大麥


遊戲和CPU關係不大這種說法在以前確實存在的,大部分遊戲通吃GPU而不是CPU,CPU很多時候使用率並不算高,在遊戲測試的時候仔細一看,80%的顯卡佔用只需要用到20%左右的CPU佔用,兩者之間差距很大。

CPU硬件殺手類遊戲

《極品飛車20》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啦,為了時刻觀察CPU的佔用比,選取了窗口模式,其它配置如下圖。

開啟窗口模式後,分辨率為1280X720,其它配置設置為超高,默認垂直同步和動圖模糊為開,在第一幅圖中,進行遊戲跑圖時的截屏,CPU佔用為55%,測試對象為I7 8700的CPU,可見,並非玩家所說的玩遊戲跟CPU關係不大,CPU性能過剩等狀態,而是連CPU都要帶動遊戲了~

接下來把任務管理器切換至性能模板,裡面的十二個線程全開啟佔用總比達50%,無其它多餘佔用CPU的應用或遊戲存在,單單是《極品飛車20》就已經把I7 8700給吃了一半性能,另外繼CPU之下還有GPU的動態,清晰能夠看到佔用57%的GPU,54%的CPU與57%的GPU佔用基本上差不多就是1:1的比例了。I7 8700搭配GTX1060運行《極品飛車20》一樣需要CPU的高負荷帶動,更高的時候CPU佔用會高達75%以上!(窗口模式佔用都那麼厲害了,全屏的話更不用說了。)

測試遊戲的CPU佔比也要挑遊戲呀,相對於《極品飛車20》,還有《刺客信條:奧賽德》這些高額佔用CPU的遊戲,一般CPU確實難以對付這些遊戲。遊戲獨佔GPU性能固然是好,但不否定某些遊戲也會把CPU和GPU通吃。遇到這些通吃類型的遊戲,當然CPU性能就不能太過低配啦~~~


最後的阿爾法


就比如LOL,如果你用的銳龍處理器,哪怕你顯卡是泰坦V,打團照樣70-80幀。如果你英特爾處理器,即使你顯卡只是750ti,200幀happy得飛起


啊喔額咿唔噓


這個是個錯誤的理解,cpu需求是沒顯卡高,但不能成為瓶頸。以前玩鬼泣4的時候。用md雙核3600配9800gtx特效全開。複雜場景會大幅度掉幀。換成開4核的amd5000後。完美流暢遊戲。到後來的4930koc4.1g配大雕1080ti,也是拖了顯卡後腿。oc到4.5g主頻後,幀數穩定了很多,不再掉幀


棗慎0112


什麼叫CPU很多人都忘了後面幾個字,處理器,處理器是讀取數據,代碼總稱,一款遊戲文件越大,處理器讀取時間越長,這就有了單雙核的誕生,直到現在最高18核36線程單U的出現,起初CPU只處理代碼和數據,後來出現圖形數據確不是CPU能夠抓去取,這時候CPU推出核顯板,效果確不如人意,GPU誕生了,簡稱圖形處理器,現在人稱顯卡。一款遊戲主要文件是動態圖形,需要的是GPU抓取,CPU只抓取文件中數據如《充值的遊戲幣,虛擬道具的數字,遊戲中的貨幣》其餘都是GPU在運行,如I3雙核,配上好一點GPU處理器,能夠運行現在比較火的《絕地求生》但是運行較慢,卻能流暢的玩。


沐子飛


看玩什麼遊戲吧,個人近些年不大玩國內網遊,對此不做評價,只開說u對國外3a大作的影響。

u的影響比較大,個人最近鳥槍換炮,用ryzen 3700x換掉4代i5,玩3a感觸最大就是幀數提高一些,並且極度穩定。

cpu主頻影響大家基本都知道,過去某些u高頻低能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贅述了,總之買新不買舊。前些時間個人看了一個評測視頻,就是cpu的多線程對遊戲的影響。評測了主流的幾款3a大作,在顯卡不拖後腿的前提下,評測結果是8到12線程時候,遊戲的幀數最穩定,線程在12往上提升幅度極小,幀數明顯要高於4線程。即個人覺得玩大型3a遊戲4核8線程可能是最低要求,最好6核12線程的。英特爾玩遊戲一直強勢就不多說了,amd的ryzen3600和3700x也是性價比超高的u,有錢上x570主板,沒錢b450.個人是3700x,玩3a遊戲感覺還是很好的。


賞哈賞薩賞阿拉


顯卡的主要功能是負責人機對話,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然後在顯示器上面輸出,如果是在玩大型遊戲的時候他會處理大量CPU的數據,保存在緩存當中然後再輸出給顯示屏的同時即要保證畫面清晰又要使屏幕刷新率與畫質同步,否則會產生卡頓現象。

玩遊戲顯卡固然重要,但是CPU和內存也很重要,如果CPU速度跟不上內存緩存不夠大,那麼顯卡速度再快也是多餘的,它們是相互配合的一個工作過程。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遊戲玩家要把CPU的風扇改成水冷方式散熱,CPU運行的速度越快發熱量越大。





V魚科技


這種觀點太片面,2D遊戲時代管用,3D遊戲時代講究均衡,當CPU佔用百分之七十以後你就在玩慢動作。


HKOOOK


和cpu是直接的關係 如果你不是拿來玩lol 這類遊戲你cpu再高fps也就2,300 大型遊戲整體的流暢度還是看cpu主頻 顯卡是負責比如特效,陰影,高分辨率等的處理 簡單說 如果你不開高畫質 遊戲流暢度fps只和cpu的主頻掛鉤 除非你開高畫質讓顯卡超載 反過來影響了你遊戲的fps幀數


蔥蔥342


我前2年買的1600x,最近換了9900kf了,主要模擬器玩遊最近卡,也可能沒關係,但現在不卡了,很奇怪,1600x遊戲時先用也不高,不應該是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