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引言

一般常用“禍起蕭牆”來比喻內部發生矛盾或引來外患,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屢見不鮮。於是有人問到,從東漢末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起,內亂一直沒有平息過。先是各地軍閥鎮壓黃巾軍、群毆董卓,接著北方軍閥打成一團,以曹操全勝統一北方結局。而一場赤壁之戰打出了魏、蜀、吳三大勢力,從此魏、蜀、吳之間的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最後卻被司馬家族全部收拾了。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近百年的時間,幾乎都是內戰,很少聽說有大規模外族入侵發生。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必須糾正一下,這個期間其實是有外族入侵記錄的,只不過戰爭規模比較小,或雙方實力懸殊太大,這些胡族都被打敗,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被讀者忽視了而已。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為什麼當時國內局勢那麼亂,胡族入侵為什麼沒有得逞呢?

一方面,漢當是實行的是“州牧制”,就是把一個州的掌控權都交到州牧一人手中,給以最大的權力,州牧有高度的自治權力,軍事政一把手,簡直就是一個土皇帝,所以他們把駐守的地方當作自己的王國來經營,倘若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有人造反或外族入侵,不拼命才怪。所以他們從來不畏懼胡族入侵,侵必誅之。即使是黃巾起義、董卓專權都不影響這些州牧的實力,除非他們是被國內更猛的自己人滅掉。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另一方面,駐紮在與相關胡族接壤的將領們的戰鬥力還真是不可忽視,如馬騰、公孫瓚、袁紹等。公孫瓚最牛的事蹟就是帶著幾十個弟兄奇襲數百強悍的鮮卑騎兵,因此一戰,鮮卑“不敢復入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北方局勢。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當時周邊有哪些胡族部落武裝?周邊的胡族與漢政權有哪些摩擦呢?

烏桓

駐紮在東邊是袁紹的勢力,與之相鄰的公孫瓚這些朝廷軍閥,與之相鄰的胡族是烏桓高句麗

實際上東漢一直沒有放鬆對周邊的武力控制,針對實力比較強大的烏桓、鮮卑,很早便在他們居住的地方,設置了烏桓校尉,用來管理烏桓族的事務,並隨時鎮壓其反叛勢力,但凡遇到重大叛亂時,朝廷都會調重兵強勢援助。

所以,一段時間內烏桓也沒成什麼氣候,選擇與漢王朝交好,漢朝廷給他們封賜和獎賞,烏桓則一度承擔對抗興起的鮮卑和衰落的北匈奴的軍事義務。到了蹋頓成為烏桓首領後,所統轄烏桓和內地來的漢族人口多達30多萬,史書稱蹋頓“以雄百蠻”。

強大的蹋頓烏桓始終是曹操心頭之患,於是遠征蹋頓,柳城一戰,曹軍大將張遼斬殺蹋頓,徹底解決北方草原上的這股強大的勢力。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高句麗

高句麗在曹魏滅公孫氏時曾充當幫手。後來卻屢屢侵犯魏邊境地區,魏即派將軍毌丘儉率兵討伐,攻佔丸都城。毌丘儉又派部下王頎追討南逃的高句麗國王宮(東川王),從沃沮一直追到肅慎的南界,也就是現在的朝鮮東北部到沿海州一帶,結果還是沒能抓住。高句麗就這樣躲過了兩次危機,苟且倖存了下來。

鮮卑

鮮卑部落首領檀石槐的橫空出世,曾經給東漢帶來很多麻煩,不接受朝廷的招安政策,希望與漢朝平起平坐,只不過幾年後檀石槐死了,鮮卑分裂成三部分:一部由檀石槐的後裔步度根統轄,活動於今山西北部一帶;另一部活動於今河北和今遼寧交界一帶;還有一部就是軻比能的勢力,活動於另外兩部之間偏北的草原上。

軻比能雖然是鮮卑一個小部落的人,因勇猛、公平、不貪財物,天生具有領導才能而成為首領。趁著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也吸納許多從華夏逃來的民眾,學習漢民族的文化和技術,勢力漸大。

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時候,鮮卑的力量還不夠牛,一直到曹操死,都不敢造次,軻比能順從地接受了曹魏的封賞,接受了自己只是曹魏的一個“王”的臣子角色。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直到公元231年,蜀國的諸葛亮出祁山,攻打魏國,軻比能也趁機發兵,遙相呼應,意圖夾擊魏國。因為諸葛亮被擊退,軻比能也只能撤回草原。

軻比能的進犯,曹魏方面很惱火,便使了一個陰招,幽州刺史王雄派出勇士刺殺了軻比能。鮮卑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強力領袖,再度分裂。後來雙方又進行幾十年較量,曹魏通過不斷的軍事打擊,政治利誘,離間瓦解,拉弱攻強。終於整垮了鮮卑這一勁敵,鞏固了北疆之地,保衛了曹魏北疆人民的生命安全,壯大了國威。

西北羌族

中國西北部,也就是西域的沙漠地帶有許多綠洲都市國家,這些國家自古就因絲綢之路而聞名,漢武帝時張騫開闢了交通通道,後漢初期又經班超的努力經營,漢朝的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到這一地區,可以說自古以來就一直與中國內地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這種關係到三國時代也基本上沒有變化。烏孫、龜茲之類的小國都不敢對漢不恭,只有羌族開始有點不安分。

漢桓帝時代,羌族就開始叛亂,結果被涼州段熲、皇甫規、張奐鎮壓。到了漢靈帝、漢獻帝時期,馬騰、韓遂、宋建、董卓等牛人直接佔據了西涼,成為當地的軍閥。羌族遇上的都是漢朝的猛人,想造反都造不成,更談不上入侵中原。

東、北、西三方得以安寧,得益於在漢朝的餘威和曹操“唯才是舉”的用人方法。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如任用田豫、牽招、閻柔、秦郞和西北馬氏一族這些猛將鎮守,保邊關無事。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蠻王孟獲

南方蠻王孟獲也是在劉備去世後,在魏國的邀約下,孟獲企圖造反,卻遇上諸葛亮這位集政治家和軍事家為一體的牛人,一邊武力攻打,一邊收買人心,這些蠻人哪有這種心計,根本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幾經交手,頭目孟獲臣服,南方其他部落一時間也不敢再有不臣之心。

為什麼戰爭連年,看起來非常混亂的三國時代,入侵的胡族無一不被打得大敗而歸呢?實際是魏蜀吳這三個國家內部並不亂,國家機器運轉照樣正常,社會還依舊安定有很大關係。能保持這種狀態,還得益於都在效仿曹操推行的屯田制度、以戰養戰的策略。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為何能保持不敗?與相關制度有極大的關係

魏蜀吳三國屯田制度

當真正形成三足鼎立後,雖然三個國家之前互相有戰爭,大都是在邊境進行局部戰鬥,國內的管理井然有序,特別是地大物博的曹魏,國力基本上不傷筋動骨,也不影響蜀、吳兩國境內的社會穩定,而且三國都採取了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屯田制度,當時因為長期戰亂造成人口激減,農田荒蕪,公元196年曹操募集流民,分給土地,支給耕牛和農具,發展農業,增加租稅。這種制度叫屯田。213年在淮河流域以及與關中地區實行軍隊屯田。魏能在與吳、蜀和周邊的長期戰中保持有利形勢,與屯田制度帶來的軍糧安定保障關係很大。因此屯田制度後來也被吳和蜀仿效實行,諸葛亮治蜀時期,也贏得了“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農業社會以糧為綱,只要糧食生產正常,社會就會穩定,社會相對穩定的時候,駐守邊境的兵源、後勤糧餉都能夠得到保障,邊關將士則可安心保家衛國,這些胡族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會被打壓,更加沒機會入侵。

以戰養戰三國軍隊戰鬥力一直保持強大

魏蜀吳三國之間相互攻防,所以他們都不敢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而是以戰養戰 ,曹操打敗了烏桓,就整編了烏桓的騎兵,隨曹魏徵戰四方,這就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天下名騎”。

孫權也連年對山越用兵,目的是希望“以戰養戰”,通過征服山越各部落,把山越人吸收到東吳政權內部,變成自己的軍隊,自己的民眾,增強自己與魏蜀兩國爭霸的力量。這和曹操對待烏桓人的做法是一致的。

蜀國的諸葛亮吸收了西涼兵馬,南中地區的少數族部落,也成為蜀漢的兵源,諸葛亮曾經把萬餘家少數民族部落遷移到蜀地,組成五部,號為“飛軍”。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而且三國之間還在進行軍備競賽,諸葛亮發明了連弩,魏國也在諸葛連弩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據說魏國匠人馬鈞看到諸葛亮的連弩很不服氣,說自己能做出比這個厲害五倍的連弩。可見當時各國之間武器開發的競爭異常激烈,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強悍,周邊的胡族肯定不敢輕舉妄動。


亂世百年,國內打成一鍋粥,周邊胡族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總結

自從商周以來,華夏就與周邊的胡族摩擦不斷,戰爭一直就沒有停過,抗胡一直成為歷代王朝、諸侯基本國策,戰國時期趙國長平大敗,依然沒有撤走對抗匈奴的軍隊。到了秦統一六國,修長城、扎重兵,主題還是“抗胡”。

不過大多數是消極被動的防禦,所以一度讓胡族匈奴成為華夏政權的大患。漢武帝之前的幾代君主,都無力打敗匈奴,只能靠“和親政策”換來短暫的和平,同時把對手養得更強壯。直到漢武帝,憑硬實力主動出擊打跨匈奴,後面幾代君主也是採用主動出擊的策略,依據強大實力與周邊民族保持良好的關係。


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不僅能保證人們正常生活,還能憑著自己的實力,打敗了周邊胡族的入侵。整個局勢形亂而神不亂,無論從戰鬥力、謀略、綜合國力等參數對比,周邊的胡族部落顯然不是一個檔次。

所以,百年以來,外族入侵沒有釀成大患,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也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任何時期,實力才是保證和平的硬道理。和平需要雙方相互認可,認可都是靠“打”出來的,這就是戰爭對於消解民族隔閡所起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