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的日期您知道嗎?

上元節其實是傳統的道家節日,道教日常節日中有三元五臘的說法,據《赤松子》記載:三元日,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此三日為天地水三官檢校之日,可修齋祈福。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的日期您知道嗎?


三元日實際上就是道家供奉的三官大帝的生日。

其中正月十五上元日為道教上元一品天官賜福紫微大帝的聖誕,民間又稱上元節、元宵節等。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的日期您知道嗎?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的日期您知道嗎?

七月十五日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的聖誕,民間又稱下元節、鬼節,俗稱七月半。地官所管為地府,當然所檢的重點是諸路鬼眾了。所以這一天,眾鬼都要出離冥界,接受考校。道門中於這一天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同時信眾也出資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昇天堂。民間也普遍進行祭祀祖先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的日期您知道嗎?

十月十五為下元三品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關於五臘日,《赤松子》也有記載:“王長謂趙升真人曰:子知五臘日乎?趙升真人曰:吾於鶴嗚洞侍右,聞先師與鬱華真人論之,五臘日者,五行旬盡,新舊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氣,天神請算之良 日也。此日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學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傳妙旨, 可宜勤行之。正月一日天臘,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益添年命。求禱子孕,祭祀先亡,升達玄祖。其日不可壅滯溝澗,用力色慾。可吟詠歌贊,導引神氣。五月五日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名字。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玄祖。其日不可伐損樹木、血食,可服氣,消息四大。七月七日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學業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謝罪、請福、服氣、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樹碎石,食啖酸鹹,乘騎臨險。可導引攝理,展舒筋骨。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的日期您知道嗎?


十月一日民歲臘,五帝校定生人祿料、官爵、算盡、疾病輕重。其日可謝罪、請添算壽、祭祀先亡、沐浴玄祖。慎勿多食、侄昏醉睡。可行道禮拜、旋逵庭壇。十二月八日王侯臘。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降注三萬六千神氣。其日可謝罪、求延年益壽、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貧乏、沐浴、祭杞先亡、大醮天官,令人所求從願,求道必獲。此日不得聚會飲樂。可清淨經行山林有壇庭之處,行道有念,三魂七魄,不得經營俗事,逢臘日即是。”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的日期您知道嗎?


其中五月五又為端午節,也是張天師斬五邪的日子。七月七為民間傳統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十月初一又稱寒衣節,這一日過後天氣漸冷,民間百姓為在這一天為家裡去世的親人送去衣物。十二月初八又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清·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臘八》有:“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皆於預日揀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門灶、隴畝,闔家聚食,饋送親鄰,為臘八粥。”古時臘八節,皇宮中會熬粥分賞給文武百官,各地寺廟會向百姓施粥表達弘法利生的祈願。

《太上中道妙法蓮華經卷之十》記載:“此等眾生,終日竟夜,真司紀錄,每遇六齋十直、三元五臘、三會之辰,檢刮功過,紏其善惡,累積愆尤。”《上清隱書骨髓靈文鬼律玉格儀式》記載“諸傳度正法聽,以甲子、庚申三元、八節、五臘、本命日,奏名跪受劍印訣目,筆硯朱墨法具,皆祭而甩之,鐶券質信器具金銀等物,鉟鎔售錢置供獻,拯濟貧人,不得入己侵使,違者,徒三年。”

綜上所訴,三元日為三官大帝考校之日,五臘日為五帝考校之日,此日最宜修齋祈福,心誠則靈。

以上內容文字部分為自家講譚原創,歡迎點贊、轉發,關注、收藏、分享。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