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練格鬥,讓他學什麼格鬥技術好?

樂享極致


首先看你的孩子是出於興趣愛好還是要走職業路線?

先從興趣愛好說

如果只是興趣愛好,那建議你讓孩子去學拳擊和柔術。


學拳擊的理由:起步較容易,對身體的硬性要求沒那麼苛刻。反而可以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還能提高反應能力和心肺功能。從實用的角度來說的話,拳擊在站立對敵的情況下格鬥界公認的上佳選擇。速度快,力量大,距離可控。打擊效果可控。配合步法移動普通的自衛完全綽綽有餘。而且一開始學拳擊的話可以為學其他格鬥技術做一個很好的基礎。


學習柔術的理由:這裡說的柔術是指現在流行的只巴西柔術,雖然從日本柔術發源,但經過演變已是當前世界範圍內較為流行的格鬥運動,相比於其他運動,它更需要動腦,因為大部分柔術動作是以技巧取勝,講求利用身體的框架和槓桿進行對抗,擅長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和摔跤,柔道等地面技術不同的是摔打的機會很少,所以孩子在練習的時候不會有太大的損傷。再說實用性上面說了站立用拳擊,要是到了地面柔術的關節技和鎖技能夠快速起到一招制敵的作用,最關鍵的是還不需要太大力量,非常適合女生。


走職業路線

走職業路線的話,那就看你孩子喜歡那個類型的格鬥,然後找專業人士測評一下。如果可以那就練這個。如果單個項目不是很有天賦那就去練綜合格鬥。綜合格鬥多種技術混合,個別技術差一點沒什麼太大關係。而且目前的綜合格鬥比賽比較流行,以後可能是主流。


格鬥整蠱社


本人作為行業教官,推薦兩個適合孩子學習的格鬥技巧:跆拳道、柔道。

其實現在孩子可學的格鬥類技術非常多比如:拳擊、散打、空手道、泰拳、綜合格鬥、跆拳道、柔道以及各種傳統武術等。

家長希望孩子學習格鬥技術,多數是為了讓孩子強身健體、鍛鍊意志品質,同時不希望孩子挨欺負的時候無法保護自己,當然也還有其他原因。下面我主要從四個方面說說我的想法。

一、實戰性

小孩子在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時非常容易產生衝動的心理,學了太多實戰性強的格鬥技能,反而對很多突發情況躍躍欲試,將孩子帶入到更加危險和複雜的環境中。大多數格鬥技術都是以打擊類為主,而跆拳道被認為是格鬥能力偏弱的一種偏打擊類的格鬥技術,同時理念相對溫和。而既能強身健體,又沒有太強格鬥能力不是很適合孩子去學習嗎?

二、藝術性

孩子對格鬥技術感興趣,很大原因是這樣很帥、很酷。跆拳道白色的衣服,酷帥的動作會讓小孩子很感興趣,這對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並且也因為有較多女孩子喜歡跆拳道的原因,也會增強小男孩對這項運動認真投入的程度。

三、傷病情況

相較於一般格鬥技能,跆拳道和柔道偏溫和相對較少會產生嚴重傷病。反之某些格鬥技巧想要達到一定水平或者段位,鼻青臉腫是較為常見的,甚至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較大的負擔。

四、長遠考慮

孩子學會了一些實戰性較強的格鬥技術在當今社會未必是件好事,甚至因為某些格鬥技術的群體本身就偏衝動,又因為師兄弟的關係反而把自己家孩子捲入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中。而孩子長大了面對一些情況,比如酒醉後面對一些小的摩擦因為一些格鬥技巧的不甚使用反而會造成較嚴重的後果。再比如面對執法者,在酒精或衝動情緒下不甚使用了格鬥技術更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如果孩子未來打算從事如人民警察等職業的話,工作中更多使用的是警用裝備,而徒手技能中一般也不包括打擊技能,更多偏向柔道類技術的徒手防衛與控制。這也是我推薦柔道的另一個原因。

我並非不希望傳統武術發揚光大。武術本身無國界,我國的柔道和跆拳道水平也很高。各類武術都有各自適合的人群,我也沒有貶低其他運動及格鬥方式的意思。

寫在最後,我們以及我們未來長大的孩子,我們絕大多數人不會成為訓練有素的特工、特種兵、職業格鬥運動員,當我們面對持兇器的不法分子時,躲避、跑遠、保持足夠安全距離才是最佳方案。而當面對一些極端情況時,或者家人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時,保持冷靜使用你的語言、充分利用你的頭腦才能最大限度的化險為夷。這也才是父母最需要教會孩子的。


Dandy青羽


第一學太極 四兩撥千斤 借力打力。而且學會後由於不能打,你孩子也不會到處惹事。對今後的生活幫助很大,不會招惹麻煩。很容易平安一生。

推薦老師:1.雷雷 (心態好,笑對萬人罵)

2.馬保國(從打妖妖靈就能看出馬大師有很強的法律意識)

第二學詠春,詠春講究以快打慢,拳打中線。對內臟的保護能力很強。同時該門派最厲害的是後發先至。

推薦老師:餘昌華(動作靈活,思維敏捷,從找藉口就能看出頗有詭辯能力,同時女徒弟多。有可能學武還把兒媳找到)

結合雷雷的心態,馬保國的法律意識,再學會餘昌華的詭辯,我覺得在這個社會想吃虧都難。而且以上幾位大師都是秉承能動口不動手的處事方式,寵辱不驚,笑對萬人罵。我個人認為你孩子拜他們為師後,以後的路很好走。

最後,祝你孩子學有所成,幸福一生。

補充一下,如果擔心孩子學了傳武后對今後的就業沒有什麼幫助,那麼再拜大名鼎鼎的裡合腿大師:田野.他不光是傳武大師,而且他的電焊技術也非等閒,絕對爐火純青。他的武術班習武同時也教授電焊技術。個人認為性價比很高。建議考慮





廟裡的耶穌40912971


作為一個四歲就被逼著習武 , 青少年時被選進體校裡練柔道 , 畢業後又同時練習傳武/散打的過來人 , 給你一個建議:如果想要短時間內見效果(一兩年)拳擊加自由式摔跤是個實用的選擇。 那些建議練柔道就算了吧 , 日本本土傳統式柔道另說 。競技體育式柔道對抗同級別/同水平練自由式摔跤的大多比較吃力 ,自由式摔跤手光膀子上場就幹 , 柔道選手一抓,袖口/衣領/腰帶統統沒有 , 還玩兒個P啊[呲牙]

如果孩子發自內心的想學習格鬥 , 那散打和泰拳是個不錯的選擇 , 不過沒有五六年外加每天不間斷的練習 , 很難練出好成績 。另外傳統武術作為基本功訓練 , 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現代格鬥對人體自身的傷害較大 , 真正傳武流派的一些訓練方法其實很科學 , 相較下對人體骨骼/筋絡的保護也比較全面 ,這也是以前很多老拳師到了五六十歲時身體素質依然保持得不錯的原因 。


纏絲截步貼身頂


我給我孩子在格鬥學習上的規劃是隨便一個競技格鬥,學完之後再隨便學一門傳統武術。

實際操作上,現在學的是跆拳道。計劃初中以後不學了再學幾年傳武。再以後就看他自己喜好了。

我是這樣認為的:

第一,我不打算讓我孩子將來向職業競技方向發展,學習格鬥一為強身健體,二為關鍵時刻有一點兒自保之力。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按著職業運動員的路子發展。之所以報跆拳道是因為當時我們這裡競技搏擊裡面只有跆拳道。像柔道、拳擊、泰拳等等都是最近這一兩年才看到有的。但其實無所謂,因為任何格鬥術如果你不下苦功的話也是白搭。都說泰拳厲害,可你沒看到泰拳手從小就天天踢沙袋、踢樹、負重練習。

第二,之所以讓他以後學一門傳統武術是因為傳統武術對全身的身體協調性的鍛鍊都是最好的。讓他先學競技格鬥是因為競技格鬥的訓練方式更科學。這個沒什麼好說的,需求帶動市場,市場帶動研究,研究帶動成績,成績帶動市場。早在傳武敝掃自珍的時候,現代競技格鬥就已經走上良性循環;早在最後一次禁武,散打就被國家重視(最後一次禁武,或者說規範武術本身就是為了將傳武控制起來,之後傳武的競技方面交給了散打,表演方面交給了套路)。所以用傳武來提高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比用競技格鬥技術提升的效率更高。


Rphoeli1


跆拳道

起源朝鮮半島,於1988年被引入奧運會,首先奧運會項目的基本要求就是安全、文明、觀賞和表演性強,跆拳道主要分競技、品勢、特技、跆拳道舞。起源朝鮮半島,於1988年被引入奧運會,首先奧運會項目的基本要求就是安全、文明、觀賞和表演性強,跆拳道主要分競技、品勢、特技、跆拳道舞。拳擊

拳擊只有上肢攻擊體系,但是拳擊的步伐和躲閃能力非常靈活,但安全性就比較低一些,畢竟拳要比腿快的多,即使帶上護具,捱上了也會很難受。所以拳擊的拳館為了安全考慮,實戰非常非常少。柔道

柔道也是奧運項目,規則不允許抱腿,不允許雙手長時間抓同側把,規則改動頻繁,實戰架高,但摔投動作很帥。安全係數相對高一些,實用性很一般。

巴西柔術

巴西柔術柔韌性相對要求高一些,但是平時科學的拉伸訓練會慢慢把韌帶拉開。實用性非常強,以降服技為主,一直讓對手失去攻擊能力為止。安全性滿分,以小博大,以柔克剛。安全,精準。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如果你心疼你孩子,建議學傳統武術,不用上臺以命相博,安全,放心…



不隨波逐流De觀點


如果只是想當個業餘愛好特長,鍛鍊身體建議練拳擊。門檻低,活動量大,對身體損壞也不多,也比較實用!如果想走專業的話看孩子的天賦吧!



叫悟空的猴子


是為了生活還是健身 如果是為了生活那麼學點容易學的比如散打跆拳道之類的 如果健身的話學點傳統武術最好是摔跤和內家拳比如 形意拳 八卦掌 太極拳 實戰上手快的 螳螂拳 劈掛掌 八極拳


紀健巍吉林市秋水經貿


作為一個習武者,武術的最高境界就是氣場,練的再能打一點用沒有,一孩子1米六對方一米八,你孩子40公斤,對方七十公斤你覺得有大嗎?你孩子一個人,對方叫來10個人,你覺得有打嗎?你要說鍛鍊身體我支持你,你說防身自衛純屬瞎掰。不打是不打,打了不是進醫院就是進班房,你可以看看現在打架鬥毆的行政處罰, 比以前更重了。一旦背上這個,孩子參軍,公務員,大型國企就去不了了。都有政審,說不好聽你將來開滴滴都開不了,因為你有暴力歷史。中國對檔案管理相當嚴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