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也是媽,為什麼有的家庭婆媳關係那麼僵?

鄰家鄭姐


在中國,婆媳關係向來都是備受爭議的話題。婆媳關係問題裡面有三方,婆婆,兒子和媳婦。我們從心理學方面去分析一下婆媳關係僵的原因。

從媳婦方面:

1,標題裡說了“婆婆也是媽”結婚的女人都有雙重父母,婆婆是生命中的第二重父母。那就有可能你把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映射在你和婆婆的關係中,有些母親沒有滿足過你的,你想要在婆婆身上得到,誤把婆婆當母親,對婆婆的標準是你和婆婆關係僵的原因。

2,每個人都有控制慾的一面,你嫁到婆婆家,也許在你嫁入前婆婆當家,你嫁入後你的權利慾和控制慾,讓你挑戰婆婆的權威。也就是誰說了算的問題。當然,在關於你的小家的事情上,尤其是孩子事情和孩子的教育上,你和你老公擁有最後的決定權,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你過度在乎自己的權力而忽略婆婆的權力或感受,就會製造衝突。

3,你對老公的不滿意轉移到婆婆身上,我聽到很多媳婦說,都是婆婆沒養好,這麼多壞習慣。也許你自己邊界不清楚,把老公和婆婆的很多問題混為一談,在家庭關係中,劃好婆婆和老公的邊界,婆婆的事找婆婆解決,老公的問題找老公解決。分開處理。

從婆婆方面:

1,婆婆也存在著權利競爭,感覺媳婦進門年輕,要聽我的,但現在的年輕人個性比較強,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經常看不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也是衝突的原因。

2,有的婆婆自己的夫妻關係不好,當有了孩子,把全部的愛都給到兒子身上,也就是和兒子是“共生”關係,當兒子結婚後,他有一種兒子被媳婦搶走了的感受,自然處處看不上媳婦。甚至有婆婆隨時隨地進入兒子媳婦的房間,搞得媳婦緊張兮兮的。有的婆婆早晨把兒子的牙膏擠好等兒子起來刷牙。這種婆婆認為兒子永遠是他的一部分,內心裡和兒子沒有分離。

3,婆婆沒有自己的生活,在心理上沒有和兒子分離,沒有自己的價值感,為兒子媳婦做很多事,換取存在感和價值感。這種婆婆沒有邊界感,並做出很多讓兒子內疚感的事,讓兒子在媽媽和媳婦之間很為難。他感覺自己為孩子們付出很多,兒子家的事情,以及孫子的事情,怎麼就不能管了。就沒有決定權了。婆婆要梳理好自己的邊界,做自己該做該管的事情,並要擁有自己的生活。

婆媳關係僵的原因還有很多,這裡幾種比較常見。在婆媳關係上,重要的是婆婆媳婦劃分好自己的邊界,好的婆婆是協助兒子和媳婦生活的更幸福,在情感和做事上“將心比心”。同時兒子要知道結婚意味著過自己的日子,孝順父母與讓媽媽參乎自己小家的生活是不同的兩回事,有自己明確的立場,對幫助處理好婆媳關係有很多的幫助。

 

 




北極熊的暖光


這個問題我頗有感受,兒子和媳婦是同事,交往多年終成眷屬,感情融洽。結婚後沒和我倆老的住一起,很少見面。偶爾在一起最多也就三,五天,客人一樣,會叫聲爸媽我們也就滿足了!

婚後不久懷孕了,盼望已久非常高興。年輕人雙雙上班,沒時間也不懂如何調理,作為婆婆份內事,老太婆早有準備,按照農村習俗也算周到。這時問題來了兩年輕人異地婚配,湖南嫁浙江,風俗習慣諸多不同!媳婦是長女作風有點自以為是,比較挑剔,懷孕期間性情難免急躁易怒霸道。

作為婆婆這方來說,為了家族的繁衍興旺盡心盡力來侍候孕婦勞心勞力,也無經濟依賴,還要看年輕人糗臉,難免感到委屈難受,時有抱怨。在這關健時刻,男人起的作用尤為重要。強勢的男人高壓行事。懦弱的男人和稀泥,最好的方法是父子同心各管各的,能勸婆媳各退一步、雙方相敬如賓,皆大歡喜!假如這時處理不當男人不論偏袒那一方都會加深婆媳矛盾最後勢不兩立屢見不鮮!


不老狂叟小蜜蜂


婆婆也是媽,關鍵是兒媳婦是女兒嗎?前十年看婆婆,後十年看媳婦。我只想說幾件小事,我懷孕八個月左右,天氣變涼了,婆婆讓我從老家帶床被(我們結婚的被,在老家)進城,十斤的被就用繩子拴上套我脖子裡坐公交車帶來,下了車又走一段路才到家,手裡提著一些東西,路兩邊的人都看我,現在想想我也太傻了吧唧的。我懷孕期間,每次回老家都問想吃什麼,其實什麼也不準備,後來有一次經不住她問說,買個豬肚兒吧!立馬大聲嚷嚷,吃那東西,也太貴了。終究沒捨得。有一回我們娘倆回老家,坐公共汽車回來,來之前老公打電話去車站接我們,婆婆囑咐說,到了車站讓我兒子帶孩子騎電車回家,你自己跑回家去。雖然這些都是小事,足見婆婆沒有把我當女兒心疼


一帆風順55893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自古以來非常普遍的問題。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婆媳關係不和是一直以來就是一種無法避免的事。

現在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婆媳關係處不好。整個家庭每天都是雞飛狗跳,無法安寧。

相信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這種情況存在。

我有一個同事,他家也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和,導致離婚的!路他說,他每年過年回家,基本家裡就沒安生過,天天都是吵架。每年他媳婦都是吵架吵的跑回孃家過年。時間久了,他老丈人家肯定也不願意。而且他老媽是整天巴不得他們離婚。糾其原因,誰也搞不清楚。

在這種家庭中,最難做的莫過於兒子了!一邊是生我養我的父母,一邊是要相伴一生的妻子。可以說夾在中間,怎麼做都不行。

有的人聰明點,會經常說一些善意的謊言。

一面瞞著父母對妻子說父母年紀大了,喜歡囉嗦,別放心上。最後還是我們兩過日子。

一面瞞著妻子對父母說,她也辛苦,整天忙裡忙外還要帶孩子,你們也少說幾句,不為別的,也為自己兒子和孫子考慮考慮,總不能讓孩子沒有媽媽吧。

總之就是想著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也有的是不管不問,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矛盾越來越多。

還有一些我們所說的兩類人,一種”媽寶男”一種“妻管嚴”!這兩種人往往會嚴重的偏向一方,導致最後家庭破裂。

其實,作為兒子,我們在家庭婆媳關係上,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作為兒子應該自己多拿出點行動,為了家,也為了孩子。





展望未來Best


要求不同,婆媳關係是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以前我覺得自己是銷售管理,對於人心和團隊管理自認為是很到位的,在自己結婚之前覺得婆媳關係應該很簡單,別人家的東西在自己家永遠不會發生,但是我錯了,從老婆生了孩子之後,老婆和老媽住在一起,多的只是矛盾不斷。我個人總結最主要的原因如下:

一、婆婆要求太高:

所有的婆婆都覺得自己受過的苦,兒媳婦應該也要經歷。自己當初多不容易,感覺現在兒媳婦做什麼都是無病呻吟。婆婆對兒子永遠是寬容的,對於兒媳婦永遠是苛刻的。所以這就導致了兒媳婦永遠和婆婆不再同一個水平線上,自然在家低人一等。

二、生活方式不同:

兩代人,本來就應該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婆婆覺得媳婦過場多,媳婦覺得婆婆老土,在基本的生活上也還算能過去,畢竟很多媳婦會忍一下。但是在帶孩子上基本上就是兩個人的爆發點,媳婦覺得孩子不能亂啃東西,婆婆覺得以前孩子舔土都行,這就導致了差距。

三、精神敏感:

女人永遠是精神敏感的,不管年級大小。兒子稍微為媳婦說句話,婆婆就還是覺得不孝順了,稍微為老媽說兩句,老婆又覺得在欺負自己。所以,這就是女人,太喜歡發散。我曾經在家是很放鬆的,現在回家真的是謹言慎行,生怕說錯一句,又開始瞎猜想。

所以,做男人,真的難。單身狗們,珍惜自己的婚前生活吧!


醬油君趣科普


沒錯,婆婆也是媽,但這個媽跟媳婦沒有血緣關係,既沒生她也沒養她。因此,婆婆和親媽在客觀上是有區別的,在感情上也是不一樣的。現實生活中真正把婆婆當成自己母親的媳婦和完全把媳婦當成自己女兒的婆婆並不多;同時許多婆媳之間彼此對對方的要求,往往又比媳婦對自己的母親和婆婆對自己的女兒的要求更高,所以,婆媳關係才一直是一個難題。其實,婆婆和媳婦並不是天敵,只要雙方擺正位置,互相尊重,二者的關係就不至於搞僵,並且會很融洽。

一、對媳婦而言,她需要這樣做。

首先是在經濟上獨立,不啃老。其二是不剝削婆婆的勞動力,理所當然地把婆婆當保姆。三是要關心和孝敬婆婆,經常噓寒問暖,生日和重要節日要準備好禮物或紅包。四是小兩口之間的矛盾最好自己解決,有情緒自己消化或找其他途徑消化,不要在婆婆面前告狀,說她兒子的壞話。五是婆婆找你幫忙,一定不要推辭,要全心全意去幫,實在幫不了,要實實在在的說明原因。

二、對婆婆而言,她需要這樣做。

首先是要放手,不插手兒子和媳婦的生活,把精力和時間用於自己的愛好,這樣才能眼界開闊,內心充實,不會因為伺候晩輩有怨言而影響情緒。其二是多向年輕人學習,與時俱進。對媳婦要寬容要看得慣,比如睡懶覺、點外賣、吃夜宵、家裡亂⋯⋯畢竟是兩代人,生活方式不同。三是不偏袒,不重男輕女。不要以為自己的兒子才是捧在手心的心肝寶貝,人家的女兒也是嬌生慣養的掌上明珠,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四是要愛護媳婦,在她懷孕生子坐月子等重要階段,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盡心盡力去幫她。五是要尊重媳婦的育兒觀,不干涉媳婦教育孩子,她才是你的孫子(女)監護人,孩子是她的,不是你的。

三、對媳婦和婆婆而言,她們都需要這樣做。

一是不搬弄是非,不在背後議論對方,要善於看到對方的優點並適時的得體的在人前人後給予誇獎。二是要換位思考,相互信任,互相體諒,相互感恩,共同成長。


心朗1231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這個問題也是我認為很頭疼的一件事,因為我也是時常和我婆婆拌嘴,而且比較嚴重的那種。

我時常也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有很多事情都是有矛盾點的,婆婆和你,本事的生活環境就不一樣,方方面面的認知也不同,家庭瑣事比較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

我舉例子說下我們經常發生矛盾的地方

1.做飯問題(炒菜口味重,菜和湯單一,不注意孩子的營養均衡)

2.個人衛生問題(內衣放到洗衣機洗,床單被罩不注重清潔)

3.地面衛生(孩子地上掉的東西經常拾起來給寶寶吃,不管幹淨與否)

4.教育孩子方面(寶寶苦鬧的情況下,太容易滿足孩子,什麼都答應,而不是說教,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5.溝通方面(不管什麼問題,有問題和兒子說,從不和我談,這樣更容易有隔閡)

6.喜歡告狀(偶爾一句話就記心裡,然後偷偷告訴孩子爺爺或者孩子爸爸,影響我們關係)

其實還有很多事情,我就不一一舉例了,總之一家人過日子,有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不過還是家和萬事興,這樣你和你老公才能少點矛盾






孟母育兒探索者


我是紅佛夜奔,情感豐富,文采俱佳,紅佛夜奔為的是自由和愛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婆婆也是媽,這話說的不假,但她卻是丈夫的親媽,很多年輕的女孩子嫁入婆家時還很年輕,單純善良,心懷美好的,一心想和婆家人好好相處,心裡面是把婆婆當作親媽的。

婚後大家在一起生活時間長久了,婆媳雙方的說話和做事方式,都不會像婚前那樣刻意加以約束和偽裝,展現出的是自己真實的行為方式和做事風格。如果婆媳雙方脾氣合拍,或者有一方加以退讓,女孩又有一個知道體貼妻子,努力調解婆媳矛盾的丈夫,倒也可以心平氣和的平安度過。

如果女孩子的丈夫不作為,或者一味的偏袒一方,那麼這個家庭就會永無寧日,最好的結果就是小夫妻搬出去住咯,距離產生美嘛。

有的老人在家裡大包大攬的強勢慣了,處處插手小夫妻之間的事幹涉兒媳婦的自由,勢必會遭到兒媳的詬病和反感;有的兒媳自私無理,不尊重老人,與大家庭中其他人相處不融洽,老人看不過自然會嘮叨幾句,這樣雙方的矛盾就爆發了。

還有的家庭在小夫妻有了孩子之後,公公婆婆溺愛孫子輩,處處阻撓兒子兒媳管教孫子孫女,或者在孩子面前說其媽媽的壞話,都不利於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是婆媳矛盾爆發的著火點。

有的婆婆和媳婦兒針對的矛盾點就是這個兒子本人,媳婦嫌他胳膊肘朝外拐,只知道心疼自已的親媽;媽媽憎恨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偏偏這兒子又木訥不會來事兒,難免就兩頭不是人,矛盾也會越來越多,事越鬧越大,婆婆和媳婦反目成仇。

都說家和萬事興,說的是隻要家庭和睦了,就會萬事順利,做什麼都會成功?婆媳雙方兩敗俱傷的結果,相信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兒子,你要加油呀💪!



紅佛夜奔


婆婆和媳婦都是女人。從生理的角度來說,就註定她們之間會有很多共同點,例如敏感,例如計較,而這些特點也就導致同性之間更容易出現爭執。

當你對一段關係,期待過高,它往往就會讓你失望。當你對一段關係,定位不準,它往往就會讓你受傷。戀愛關係如此,親子關係如此,婆媳關係亦如此。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而婆媳關係恰恰就是這些經離最難唸的。眾所周知,因為婆媳關係不合引發的爭吵、家暴甚至離婚的的確不在少數。就連演婆媳關係的電視劇,名字取的都帶著火藥味兒。什麼《麻辣婆媳》、《婆媳過招》、《媳婦是怎樣煉成的》、《婆婆來了》。可見我們對於婆媳關係是有多麼地忌憚。

婆的經驗教訓作用大還是媳的受教育經歷更有用——知識衝突:這事兒要是放在過去,完全不會成為一個問題。因為以前大家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再加上婆婆是長輩,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遇到問題必然是聽婆婆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很多媳婦不是碩士畢業就是海歸博士,念過的書、接受的知識量遠遠大於婆婆。這個時候,遇到問題,究竟誰更權威,新理念和舊觀念之間產生衝突,究竟哪一方要妥協。這可不單單是一場文化之爭,引發的完全是一場家庭大戰。

工資卡究竟是放在婆還是媳手裡——地位衝突:據我所知,很多男人婚前都會將自己的工資卡放在媽媽那裡保管,反正自己媽也不是外人,男人們也就覺得無所謂了。可是結了婚之後呢?

等等等 這麼多因素。


黎耀輝夜曦


首先媳婦叫婆婆媽,是倫理意義上的媽,二者不存在血緣關係,在法律上,二者的財產也不存在繼承和被繼承的關係。

男女雙方結婚了,婆婆和媳婦是一家人,如果離婚了,婆婆和前媳婦就是外人了。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個令人頭痛的話題,婆媳關係僵化,要麼雞飛狗跳,要麼面和心不和,也證明了婆婆從來就不是媽,婆媳關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

怎麼才能處理好婆媳關係呢?

一.男人要做好母親和媳婦的橋樑和粘合劑的作用。

既要尊敬母親,包容母親,也要適時制止母親的不當言行。暗示她,媳婦是我的人,有我保護。

男人寵愛媳婦,讓媳婦知道兩代人有代溝,要多做家務,不要和母親計較。要有不尊重老人的出格的行為我也有底線的。

總之,男人要有責任,有擔當,有魄力,有胸懷,拿得起,放得下。讓兩個愛他的女人依靠他,這樣的家庭婆媳會處得水乳交融。

二.婆婆要有大智慧,學會閉嘴,少說多聽,不該管的別管,不要摻和小兩口的家務事,更不處處偏袒兒子,把媳婦當外人。

三.媳婦要尊重婆婆,多點包容,少點挑剔,婆婆有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要知道,婆婆有好吃的先想到你們,有錢先讓你們花。除了自己父母外,最親的人就是婆婆。

總之,事在人為,我們能和外人友好的相處,也能和婆婆好好相處,只要花點心思,耐心點,受點小小的委屈又有何妨?畢竟人生短暫,快樂才是我們的人生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