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放開了,為什麼生二胎的不是想象的那麼多?

孫景春


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了,但是許多人還是不考慮要二胎的,主要從下面三個方面來說明

1、經濟壓力大,本人就是80後目前有一個男孩已經7歲了,說實話之前有考慮過二胎問題但是沒有想再生。對於80後來說,他們現在已經步入中年,真正的過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他們不僅要撫養四個老人,而且還要撫養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孩。因此面臨的生活壓力十分大,如果再增加一個孩子,那麼經濟負擔更加的重。

2、沒有精力去照顧,現在很多的80後的家長全部把精力都投方到一個孩子身上了,能把一個孩子能培養成才就已經不容易瞭如果他們再有一個孩子,那麼他們必須將自己精力分成兩半,最後兩個孩子沒有一個能培養好的。

3、對孩子心理及情緒影響,幾歲的孩子正值兒童叛逆期,你打他一下他都要打回去;你吼他一句,他也會扯著脖子和你喊。這時候孩子的自尊心是最強的,他渴望天天和媽媽在一起,渴望爸爸媽媽重視自己,渴望成為焦點。如果有了二寶,家長勢必對剛出生的寶寶更加關注,忽視了大寶的心理需要,讓孩子心情不美麗,時間長了可能造成寶寶內向,自卑的性格。


萬大雷


首先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隨之而來是養孩子成本也是成倍增加。不同父輩那個年代都是希望兄弟姐妹很多,那時候思想應該就是有人就有一切。就拿我爸爸來說吧,我爸姊妹7個,兄弟六個一個姑姑,我爸排行老六。大伯都比我爸大二十歲出頭,隔了一代人了。那時候的生活相當苦!有口飯吃餓不死就已經不錯了,穿的更不用說,衣服褲子破了補個芭照樣穿!所以那時候生小孩講的是“量”而不是“質”!現在養一個小孩那個年代要養好幾個了

其次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要工作又要帶小孩,小孩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又不放心,但是自己帶一個人賺錢養家又實在壓力大!給老人帶的往往又會因為孩子的撫養教育問題產生矛盾。所以養一個都已經夠受

再一個現在年輕父母思想都已經很開放,生兒生女都一樣,不像以前的觀念養兒防老!現在很多不管單位還是個人都是提前交養老保險,等到自己老了不會把負擔壓在兒女的身上!所以現在很多家庭第一胎即使生的女兒也是沒打算再要二胎!即使有的想要二胎,但考慮到第一胎已經生了兒子,怕萬一二胎再生個兒子可咋辦!現在娶一個媳婦多難,彩禮錢動輒就要十幾萬,幾十萬的!還得有房有車!所以想想都怕了哪裡還敢要二胎


湖北老馬


我今年39歲女性,按國家政策我和老公是可以要二胎的最好年紀,可我們左想想 右想想都沒有勇氣去要為什麼呢?第一從經濟角度說一個孩子從換胎到生下來養到18歲成人,非一線城市計算換胎期間各種葉酸鈣片營養品到出生後的尿不溼奶粉,到約兒園費用,到愛好學習班,到上小學的各種補習愛號班,到初中中招高中高考衝刺班和學費,到大學碩士博士創業成家費至少要耗費一個人半生以上的收入有的一生也不夠!第二從人力資源上也不夠,婆婆娘家媽都已經60歲以上的老年人,她們沒有能力經歷 幫助我們帶孩子,靠自己把孩子從懷到生是不可能的也沒有條件僱保姆。第三年紀角度,老公總是說現在一切幹起來都沒有以前有朝氣啦,他比我大5歲,就是誰孩子28歲意味著他57歲,試問那個時候他還會說朝氣是什麼嗎?所以放開二胎要的人不多,和我一樣困境的人太多了,生活壓力太大了,沒有能力很負責任的把孩子扶養長大還不如不要二胎更加切合實際!所以我沒有藥要二胎。



河南太二餐飲人


大多數年輕的小夫妻是實在沒有那個膽量去再生一胎了,不是不喜歡孩子,而是生了大寶之後的煎熬時光至今也難以忘懷,哪敢再去自找這個苦吃。

  寶寶從出生黃疸,拉肚子、出疹子、發燒感冒、出疹子、各種小毛病層出不窮,每次心都藥碎了,生怕落下什麼後遺症,喂他吃藥,一吃就嘔的時候,半夜發燒火急火燎去醫院的時候,寶寶難受哭鬧不睡的時候。

  給寶寶收拾玩具、洗衣服、洗澡、一雙眼睛隨時跟著他轉,生怕他摔倒、磕到碰到,操碎了心的時候。

  有人問我,你準備要二胎嗎?

  我毫不猶豫的說,不!

  我想,大家不想要二胎的原因,大致是以下幾個原因。

  1、生二胎經濟壓力太大,無法承受;

  2、沒有大人幫照看小孩;

  3、想生二胎,但年齡太大了,高齡產婦風險大;

  4、孩子不希望父母再生一個弟弟妹妹,分享父母的愛;

  5、第一個小孩歲數已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怕小孩年齡相差太大,有代溝;

  6、第一個小孩就是自己帶大的,帶小孩太累了,再生一個有點怕了;

  7、現在的生活挺好的,再生一個生活就沒有那麼自由了,不想改變現在的生活;

  8、生第一個小孩時很痛苦,受了很多苦,怕再經受那種痛苦;

  9、身材經過幾年好不容易恢復了,再生一個身材想恢復就難了;

  10、生二胎、並教育好,要花很長時間,對於事業心強的人不願花時間在小孩身上;

  11、不怎麼喜歡小孩,覺得帶小孩很煩;

  以上11個理由是一些人不願生二胎的原因



寶媽小敏520


政策放開了為什麼生二胎的沒有想象的多,因為現在的養育成本比起以前來說高出太多了。

去年我的寶貝降生了,喜悅的同時也充滿了疲憊,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經濟上也充滿了疲憊。現在國家鼓勵自己帶孩子,很多媽媽也希望自己親自扶養孩子,因為隔代人育兒方法不同,如果不能達到雙方認可,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自己帶孩子就意味著很多媽媽要放棄工作,放棄工作就等於放棄了經濟來源,放棄了經濟來源對於嫁的男人不好的情況就等於失去了話語權,整天圍著孩子失去自我容易抑鬱,等三年後孩子幼兒園你有空去找工作時,又發現自己不僅年紀大了,還因為三年的空窗期比別人落後了很多,那麼如果是二胎,可能就是五六年的空窗期,例如我現在,自己帶孩子,就失去了很多工作和展示自己的機會。現在孩子一個月固定消費就有三千多,對於一個普通還有房貸的家庭,真的挺艱難。如果家庭條件好,自然可以多要幾個,因為經濟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像我外婆,生了九個孩子,媽媽說都是大的帶小的,無非是一餐飯的問題,那個時候教育孩子還沒講究什麼補課,更不要說培訓班了,要是放到現在,誰敢生九個,那一定是家裡有礦。

當然,我自己也是鼓勵有能力的人可以生二胎的,畢竟多一個親人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多一份扶持和幫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蘿小卜NANA


國家二胎政策放開已經放開幾年了,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表示,2019年二胎的出生比例為57%,這個數據說明其實至少有一半的人群是沒有要二胎的,為什二胎政策放開了,大家反倒不願意生二胎了呢?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孩子不再是單純的撫養

現在的社會和以前大不同,很多人開始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不在是單純的養,更重要的是教。父母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心血去認真教好一個孩子,在孩子的撫養、性格、精神發展、興趣培養、社交發展等各方面花費很多的精力,而這也是很多父母不願意要二胎的一個重要原因。

2、經濟壓力大

現在的孩子,總是被父母戲稱為“四腳吞金獸”,其實一點也不差,孩子們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各種砸錢,產檢貴、生娃貴、奶粉貴、吃喝拉撒住行樣樣都很貴,還要上學、看病等等,樣樣都和錢有關,條條壓力都不小。而且隨著人口素質的提高,現在很多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早教班、益智班、樂高班、琴棋書畫興趣班等等,各種特長班補習班琳琅滿目,父母也是報了一個還想報另一個,而這些都是赤裸裸的開支,筆筆都不是小數字。

3、夫妻事業發展方面的因素

很多夫妻倆都在職場,各自都希望能夠拼出一番事業,而生孩子對女性的影響較大,很容易因為生產而進入事業低谷期,這也讓很多女性職業者對生產望而卻步,甚至在很多一線城市,很多人選擇當起了丁克一族。

4、精神壓力大,頭胎家庭矛盾多

生了頭胎後,很多家庭會爆發出種種矛盾,婆媳矛盾、夫妻不和等等。很多婆婆喜歡參與孩子的教養,意見多,啥都管,有些老公不管事,有了孩子不分擔媽媽的壓力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一抓一大把,讓很多媽媽對生二胎望而卻步。當然也有很多爸爸媽媽是因為精神壓力大等因素不再願意生二胎。

 





向暖兒


計劃生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有效控制了人口數量,優生優育也讓社會高質量發展,但由於人口老齡化嚴重,出生率日趨下降的狀況國家放寬了生育政策,允許生育二孩。原本以為這項政策的出臺會有大量人民群眾響應,因為在計劃生育政策時期有大量的家庭寧願承受高額罰款也要多生,甚至出現了偷生黑戶口的現象。但目前允許生二孩的時候卻遭到了空前的冷門,很多家庭都表示不會選擇生第二個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首先,晚婚率提升。因為社會的進步,很多人都不會選擇早婚早育,成家必須先立業,事業穩定後才會選擇結婚生子,所以國家平均結婚年齡在大大推後,生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父母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再要第二個孩子似乎不切實際,便選擇只養育一個孩子。

其次,年輕人經濟壓力大。目前就業、物價、房價壓力三方來襲,年輕人猝不及防,微薄的收入面對重重難關已經艱難度日,每個月幾乎入不敷出,房貸、車貸、高額物價難以承受,生育一個孩子已經負重累累,再添一娃無疑是雪上加霜。再者,優生優育的概念深入人心。當今社會教育門檻很高,要想讀一個好的小學就必須購買學區房,孩子成績必須優異,則需要參加各式各樣的補習班,想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還需要培養許多興趣愛好。但更重要的是人們都來越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但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教育兩個孩子,維持兩個孩子都往健康的方向成長。對孩子的教育是表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果是獨生子女,而這種教育就顯得輕鬆一些,時間和精力能夠跟得上,但如果兩個孩子,對於孩子們的心理、生理教育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更大的功夫,這對於現在的年輕父母是不現實的。

國家放寬了生育政策,各位看官如何看待,你們覺得在如此社會背景下當今家庭適合生育二孩嗎?在生育問題上還有哪些顧慮,歡迎溝通和交流。





歪是米飯糰子嗎


政策雖然放開了,但生二胎仍然會面對很多現實的問題。

首先是經濟問題,養一個寶寶在當今社會花費不菲,如果經濟條件有限確實會讓很多人放棄。

第二是職業前景問題,現在基本是雙職工家庭佔大多數,一旦寶寶出生,媽媽至少在家照顧寶寶半年,而且社會競爭激烈,半年的產假結束可能失去原有較好崗位甚至工作。還有些條件允許選擇做全職媽媽,但當寶寶上幼兒園後,媽媽再回到職場想找合適的工作較為困難。

第三寶寶的看護照料問題,返崗後在寶寶進入幼兒園前由誰照顧寶寶是家長最頭痛的問題,家裡有長輩有條件照顧的,由家裡長輩照顧容易存在隔代教養的很多問題,畢竟現在的教育方式與過去差別很大,甚至有些因教育理念不同而造成家庭新的矛盾;沒有長輩照顧寶寶的家庭要麼選擇請人在家照顧,要麼送托育機構,但因寶寶年齡較小,一是費用較高,請人的費用可能會高於自己的收入,而且可靠的人並不容易找。送托育機構也會因為怕阿姨照顧不了多個寶寶而擔心。

最後是精力問題,現在培養一個寶寶,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要投入大量精力,隨著年齡增長及生活、工作壓力也會考慮自己是否還有精力應付二胎的到來。


率性人生


很多寶爸寶媽們懷著 “讓孩子有個伴” 的樸素心願,將生二胎提上了家庭日程。然而,在是否生二胎的決策過程中,對兩個寶寶將如何影響母親的職業、父母的婚姻關係的考慮,普遍缺席。


此外,除了 “孩子會有個伴兒” 這一顯而易見的好處,關於增加一個孩子會怎樣影響兩個孩子成長環境的討論,也是不夠的。身邊的寶媽們有的堅定要生,有的堅決不生。


我個人認為,二胎時代雖然來臨,但大家也並非盲從跟流,都會根據自身的情況來考慮,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很多的寶媽們都在糾結由於是否要二胎,就這樣糾結著猶豫著,時間也過了,那就算了吧。二胎的事情也就這樣放下來了。


如果說生一個寶寶還不算明顯,那麼,二胎的到來,就即將面臨著經濟,精力的雙重考驗。如果說寶媽是職業女性,無法兼顧帶娃,那麼,這一重任絕大部分轉移到了姥姥的身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姥姥是現在帶娃的主力軍。因為寶媽們要工作,回來要做家務要做飯,姥姥們心疼媽媽們,能幫一把是一把。而且情況也確實如此,工作不能丟,四腳吞金獸們正嗷嗷待哺,休完三個月產假必須馬上返回工作崗位,寶寶又太小,只能委託姥姥上崗帶娃。


所以很多人說,生不生二胎,其實很好決定,第一,經濟條件允許與否,第二,有沒有人幫忙帶娃。如果是全職寶媽,一部分有姥姥幫忙,不在身邊的,就只好寶媽自己一人全挑,畢竟不是明星或豪門,沒有好幾個阿姨幫忙帶娃做家務,勢必樣樣都要親力親為。如果先生體貼明事理,能夠幫上一二,自然是好,當然也不排除一大部分幫不上什麼忙的先生。如果趕上這樣的先生,寶媽們就等於要帶兩個半寶寶,雖然不用上班,可卻比上班更累。要洗衣做飯陪玩收拾家務,還要照顧兩個寶寶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哪一樣都是老母親要操碎了心,即使拼盡全力,可能家裡還是雞飛狗跳一片狼藉,你花兩個小時打掃乾淨,兩個寶貝分分鐘把它恢復成戰場。


雖然二胎開放,看著自己的寶寶那可愛的小臉,很多人想為寶寶留下最珍貴的禮物——一個永遠的家人。可是想想後續帶來的種種情況,是否是自己所能應對的,才是所有寶爸寶媽們最終決定是否要二寶的關鍵。為人父母后,為了這一聲稚嫩的“爸爸媽媽”,我們竭盡全力許她最好的。人們從一個懵懂的孩子變得成熟理智,即使二胎開放,也會根據自己的經濟精力情況斟酌再三才會決定。


Maruko32


以前窮每個家庭都有幾個小孩,特別是農村。城市單位不給生,最多也生兩個小孩,個別的三個小孩。現在國家富強了,國民也富裕了,教育和思想也提高了。不像以前思想教育少,人的思維還沒有轉變過來。

其二個原因就是經濟壓力太大了,不要說生二胎,有的大學畢業剛出來的情侶婚都沒敢結,怕養不起小孩。如果在大城市多生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保守估計要一百萬,在農村的也要四五十萬。所以說不是不願意生,是經濟實力不允許,如果你是千萬,億萬身價,不要說二胎,只要你喜歡生,十胎八胎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