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而被流放。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端午吃粽子習俗就從這裡說起。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話說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提倡“美政”。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屈原心若死灰,披頭散髮的遊蕩在江邊,他在汨羅江邊一邊行走一邊吟唱詩歌,打魚的漁夫問他:“您不是屈原大夫嗎,為何衣衫不整,在此處徘徊”。屈原回答:“眾人皆醉我獨醒,整個朝堂都是黑暗的,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個人清白,所以我被流放到這裡。”屈原寧可遠離混沌的朝堂也不願與那些士大夫同流合汙,寧肯抱石葬身於這汨羅江的魚腹之中,也不肯讓自己高潔的品德沾染上汙穢。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有何典故,這與屈原脫不了干係

屈原死後,楚國舉國哀痛,紛紛湧到汨羅江畔去弔唁屈原,漁夫們自發划起船打撈屈原的屍體,打撈無果,便一直在江上划船,,大家有的放雞蛋,有的放黃酒,以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黃酒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