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知識平臺,持續積問累識,形成長期記憶

上週,深圳來了一波降溫,一不留神,感冒了

最近早上也晚起床,寫代碼的速度放慢了很多

2020新知識平臺,持續積問累識,形成長期記憶


周未帶孩子去海岸城玩,走到一家服裝店,年終特價很多5折

妻子給選了一條褲子,99元,到試衣間試穿了,挺合適,但沒買,沒有一點購買慾望

買單處排著長隊,於是妻子選了一件毛衣,讓我拿著先去排隊,她接著去挑衣服

排隊的時候,我又問了下自己,真的不買那褲子嗎?

想不起上次買褲子是什麼時候了,應該過時了,買條新的也不算浪費

而且現在是五折,錯過也挺可惜,“叮”,手機來了一條推送信息

是噹噹,噹噹也打五折促銷,毫不猶豫,我打開噹噹app

一查 ,收藏的幾本有打折,下單買,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200元花出去了

回滾了下這一年曆史訂單,買書花費1500左右

很多書兩三天就看完了,我買書就跟女人換新衣一樣,換得快

女人覺得衣服穿幾次就算是舊了,其實這不算啥

在程序員的世界裡,有些前端技術,幾個月半年就是老舊技術了

解決調試小問題看博客,解決框架大問題還是得看書

買了這麼多書後,總結:會寫書的程序員比會寫代碼的程序員能掙錢

等待我寫的代碼還許多,儘量多花時間寫點代碼註釋都是奢侈的

我也想多掙點錢,但我知道我不是寫書的料,頂多寫幾篇產品方案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記錄

盡點微薄之力,希望未來能夠幫助到某個同行,讓世界科技進步更快點

說起這種知識傳承,想起一名烈士,姚桐斌(1922 - 1968)

航天材料專家,兩彈一功勳獎獲獎者,公費留學,1957年從德國回到祖國

在國防五院工作,帶著12個大學畢業生,在只有一臺顯微鏡的實驗室從零開始

在文大革時期,被胡亂的打沒了,太可惜,國之重大損失

上個世紀70年代,科研人員根據國外一篇法語論文,解決火箭因材料發射屢屢失敗問題

讓科研人員熱淚盈眶的是,這篇論文作者正是姚桐斌

他的事蹟,激勵著我,不要在意有沒有很多人能看懂你現在所研究創作的

一定要基於現在的實際情況,學過的知識,紮紮實實做實驗,做產品,寫文章

有幾個月時間沒有更新文章了,【積問累識】app最近的下載人數也是寥寥無幾

2020年開頭的幾天,儘快推出android首版、ios版與android版同時推出第三方微信登錄功能

知識總是美好的,能形成長期記憶的 不多

衣服破舊了,扔掉。但知識沒有破損的一天,只要能記住能想得起來,都是有意義的

人生苦短,靠重看文章回顧知識點太浪費時間,所以創辦這種題目自媒體

題目是枯燥的,必須與社交結合,做題目的動機、方式是多樣有趣的

希望有這方面興趣的“同學”一同為知識的鞏固,科學的發展

在這個【積問累識】新平臺開始新徵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