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信傳情 戰“疫”分兩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通訊員 邢紹靜 何書乾 王永兵

“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武漢病了,國家有難,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次來沒有帶筆記本,就用打開的口罩給你們寫封信吧,也算留個紀念!……”3月2日中午,國網新鄉長垣市供電公司員工侯劍輝在午餐間隙,打開手機看妻子寫給家人的一封“口罩”信,那是他當護士長的妻子在武漢閒暇想念家人時,寫下的思念。

“口罩”信傳情 戰“疫”分兩地

侯劍輝是該公司輸電運維班的一名員工,妻子王璞是長垣市中醫院的外二科副護士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們一位工作在醫護前沿,一位奮戰在保電一線。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守護電網是供電員工的使命,不同的職業,同一種責任,他們都在為抗擊疫情默默地奉獻著。

王璞在得知醫院組織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時,她和侯劍輝簡單商量後,就瞞著父母和孩子,主動請纓,遞上了請戰書。2月9日,她就和隊友跟隨第一批河南援鄂醫療隊,踏上了去武漢的征程。經過培訓後,王璞進入武漢武鋼體育館青山區方艙醫院,開始了戰疫前線的護理工作。

“口罩”信傳情 戰“疫”分兩地

作為戰“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王璞的健康平安也是家裡人最深的惦念。每天妻子發的平安語音,是侯劍輝和兒子們不管多晚都會守候的消息。“我們不敢給她打電話、發視頻,她說她煩我們給她打電話!其實我們都知道,她不是煩,她是怕孩子看到她會哭,她自己也會哭……”侯劍輝說。

“口罩”信傳情 戰“疫”分兩地

作為醫護人員,王璞更清楚病毒的危險性,她抽空和家人聯繫時,總是不斷的叮囑家人要注意防護。

長垣市作為"中國醫療耗材之都",是國內三大衛材基地之一。疫情爆發後,全市44家衛材企業全部復工,晝夜不停投入生產。每天約200萬隻口罩、1.5萬套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源源不斷馳援全國各地。因此,保證全市衛材企業供電線路、設備“零跳閘”、“零故障”、“零停電”,讓電力供應萬無一失,已成為長垣市公司每位保電員工沉甸甸的責任。

侯劍輝作為一名有著20年線路工作經驗的老員工,巡視保電線路更是少不了他。長垣市有7條35千伏輸電線路是全市44家衛材企業的電力供應主動脈。侯劍輝和同事每天都要對這7條線路進行精心巡視、檢查、測溫……特別是車輛開不到的地方,還得步行才能到達。從早到晚全在戶外,這也是他讓妻子最牽掛的方面。

“口罩”信傳情 戰“疫”分兩地

“別人都能宅在家裡躲避病毒,可我們巡視線路卻是要去戶外跑。媳婦確實挺擔心的。”兩個工作在“疫”線的人,總是互相牽掛、相互鼓勵。

由於線路巡視任務重,一天工作下來,侯劍輝根本就顧不上照顧2個兒子,15歲的大兒子帶著6歲的小兒子,在家上網課,吃飯也是飢一頓飽一頓。孩子們最盼著疫情結束,媽媽早點回家,一家人能吃上媽媽做的飯。

他們還有一個約定,那就是等到疫情結束,一家人去看看媽媽曾經工作和戰鬥的地方,看看最美的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