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校外補課班何時能禁止?

o平凡oo


“校外補課”為什麼屢禁不止?答案很簡單,家長有需求,學生有問題,老師也有想法。

每次一到寒暑假,或者碰上其他的節假日,一些公立學校的在職老師們就會受到來自學校領導,來自教育局下轄有關部門的群發短信:嚴禁任何形式的校外補課,請各位老師積極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如今嚴禁“校外補課”已經變成老生常談了。回想這些年,補課費從一天幾十塊和一個月兩三百漲到名師班一節課近千元,補課場所從老師家裡的小客廳發展到寬敞明亮的培訓機構教室,有償的“校外補課”在給孩子提供教育的背後,更像是一張張“漲價通知單”。

一、校外補課,家長有需求

為什麼自從2015年,教育部發布相關規定以來,“校外補課”屢禁不止呢?

答案很簡單,家長有需求,學生有問題,老師也有想法。

家長一方面對於“校外補課”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也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而四處尋找名師,給自己孩子補課。這看似是一個悖論,實則是家長補課“神話”的觀念在作祟。

動輒上百萬的學區房,重點中小學的高額入學贊助費,無不是家長這種心態的體現。但無奈的是,補來補去孩子的成績卻總是沒有什麼變化。

二、校外補課,學生有問題

學生有問題,“我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度”,“大家都在補課,我不補課會被他們甩開”,“我想讓爸爸媽媽知道我學習很努力”。

不管學生是主動還是被動,也不管是學生自己的問題,還是來自家長的考慮,似乎每個學生和家長都能找到孩子需要“校外補課”的理由。無論孩子的成績最終能不能提高,在家長看來已經付出了,孩子努力了,獲得了心裡安慰。

三、校外補課,老師有想法

“課改”、“學生減負”進行了一遍又一遍,學生在學校的課堂學時不斷減少,老師無法做到完善適合的調整,自然會影響到校內教學的安排,同時這也為校外補課提供了可用空間。

另一方面,老師這個職業收入很低。哪怕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無論公立學校還是民辦學校,老師每週超過70小時的工作時間,拿著5000左右的月薪收入。這在北上廣深日益高漲的生活成本面前,一部分青年教師承受著經濟的重擔。

就像曾經一位重點中學校長所感嘆的,如果沒有課外輔導的收入,絕大多數在校的青年教師只能淪為“啃老族”。

正是來自家長、學生、老師三方的需求,“校外補課才會屢禁不止,反正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

因此,想要徹底禁止“校外補課”,就要正視和解決家長、老師、學校這三方需求,否則執行起來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麼光談“嚴禁校外補課”,“嚴禁有償家教”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你是否認同這個觀點呢?歡迎在評論中寫出你的看法。


高鋒老師


中國教育最大的失誤,就是“教育產業化”!

所謂“教育產業化”,其實就是圈錢。一是使教育“階層化”,破壞了教育的普惠公平原則。二是使教育“功利化”,破壞了教育學習的持續原則。三是使教育“負擔化”,破壞了教育的親民原則。

教育產業化,意味著市場化。市場化的原則就是: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無法消除補課。聯繫上面的三大原因,至少現階段是無法消除補課的。

教育階層化,有錢人必然要動用財力,攫取優質的教育資源。除了上貴族學校之外,尋找名師資源補課,成為首選。這種現象還帶來了模仿效應。加劇了補課現象。因為人們都怕落後,都怕輸在所謂的“人生起跑線上”!

其二,教育功利化是造成大面積補課的罪魁禍首。這一點不需要我展開去說,大家都明白。這一點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第三,教育負擔化。現在的教育儼然已經是家庭的巨大負擔了。基於上述兩點,很多學生家長都被裹挾其間,形成全民“恐慌性補課”。彷彿補課就必然會落後一般,學習的正規途徑反而沒人關注了。

所以,要想消除課外補課現象,去除教育功利化是關鍵。要改變以分數作為評價體系的做法,要注重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不是考試功能!

親愛的網友們,你們怎麼看?


姑蘇講堂


校外補課班應運而生,越來越多,學生們苦不堪言,嚴重違背了教育的初衷。教育部也是花大力氣改革,看到的卻是越禁越多。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想光靠禁止是行不通的。

10月30日,《南京家長已瘋》刷屏朋友圈,原來減負規定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佈成績…



減負的工作一直在路上,越減負校外補課班就會越多,越火熱。

我在補習班看到小學、初中、高中生一有空就來補課,特別是小學生每天放學就去各種補習班補得很晚,補得最起勁。

為何補課這麼嚴重,屢禁不止?那還不是有小升初、中考、高考等等唯分數的選拔性考試。有些補習班,也是有考試門檻的,很是讓家長焦慮。只要存在這樣的門檻,這樣的評價體系,家長就坐不住了,一定不會顧及孩子過重的學習負擔。特別是進了補習班,要求會更高,孩子會更加忙碌。



於是,我覺得補習班是禁止不了的,這是強烈的市場需求決定的。

那麼,規範補習班,讓補習班真正成為教育的良好補充才是比較好的方案。但這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補習班要追逐高額利潤,經常做出違規的事情,對教育不利的事情。

社會總是在曲折中前進,只要大家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會越來越好,在某一個拐點(比如科技)一切會順理成章,不再矛盾。總之,目前還是比較困難,趨勢向好。


以上個人經驗和見解,不到之處還望多多指教,歡迎交流評論。


徽鄉小居


關閉培訓機構,抓真的違背師德的人,合理合法和是人家的自由選擇的在職教師補課——你羨慕嫉妒恨個啥?!教育改革才是問題的關鍵!砍在職教師補課扶私立培訓機構,只有加劇矛盾,使更多學生和家長受害!要記住:存在的,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強權和暴力終究解決不了問題!不信?繼續往後看……


星之海30


禁止不了,我理解的就是,你不在老師那補課,老師不賺你的錢,孩子在同班的待遇都不一樣,我家孩子5年級,以前不在老師那補課,老師給我家孩子調到最後一排,交的東西一蓋而論,在老師那補課,調到了第一排,同桌都是學習好的,在老師的眼睛下,老師給學生建了2個群,全班的一個,補課的一個,天天補課的,老師都特殊照顧,就這個時代改變不了,一個假期補了15天,1天3個小時,一個孩子600元,平均20個孩子.12000元,購買好幾個貂了,錢跟大風颳來的一樣,誰不補呢


小0闖闖


中國的校外補課班何時能禁止?不知道為什麼要禁止校外補課班呢?校外補課班本身似乎並沒有影響到教育的發展,他的出現只是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而已。其實,現在校外補課輔導機構儼然成為了教育的主要參與力量,從校外輔導機構的本身來講,他還是有利於推進當前國內教育的進步與發展的。

從當前校外培訓機構的發展現狀來講,校外培訓行業已經成為新生代教育產業,可以說已經如今的教育已經進入市場化時代,成為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國內校外培訓機構產業規模達到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市場規模。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校外培訓教育產業已然成為比較龐大的規模,也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勢必會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從國家政策導向來講,近期國家教育部門下發了多個規範性文件,其中就有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文件,而從這部分文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國家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的存在並不反對,而且近期也只是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規範,要求不達標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整改,並沒有說取締校外培訓機構的事情,因此校外培訓機構被取締禁止應該在近期是不太具有可能性的。

當然,不可否認當今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也同樣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收費亂象頻發、學生安全保障難、教師准入門檻低等,這些負面問題影響了校外培訓行業的穩步健康發展,因此,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經營管理成為當下最緊迫的任務。按照校外培訓機構的發展趨向,今後將會成為教育界的新主體、新亮點。


東愛雨小公


校外培訓是市場化的產物,有需求就有市場,這種需求不違反任何法律法規,提供這種需求服務的人,只要遵紀守法,按照行業規範去經營,為何要禁止?禁止對教育事業發展就好嗎,不禁止有哪些害處呢?至少,我看不出來。關鍵在於規範,能真正提供服務,得到市場認可,購買服務的認為值得,這樣,有利無害。

去培訓班補課的,都是自願的,沒有一個人能強迫,培訓班提供培訓服務,去補課的花錢購買服務,這是一種市場行為,正如你去商場買衣服,去飯店吃飯,去賓館住宿。難道就因為你在家有飯吃,有地方休息,就要求關掉所有飯店酒館?這不是很可笑很荒唐嗎?

放眼世界,越是發達的國家,培訓班越紅火,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精英教育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學校提供基本的教育教學,達到基本的標準即可。至於你想深造,想成為精英,去培訓班,跟學校無關,完全是家庭的事情,由家庭對子女教育的目標決定。

對校外培訓產生這種錯誤看法,可能是因為今年2月份,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文件,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導致有的人認為國家是要禁止校外培訓機構,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已經到了集中整改階段了,年底年必須整改到位。說的是整改,不是取締。從文件印發,到各地計劃及實際治理,沒有任何一個環節提到取締,從未提到過“禁止”兩字。

根據教育部關於專項治理行動的通報來看,全國摸排了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其中27.3萬所存在問題,已經得到整改的34.8萬所,90%完成了整改,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換句話說,有34.8萬所培訓機構,原先存在問題,現在整改到位,可以合理合規名正言順地繼續從事培訓工作。

綜上,校外培訓班不存在何時能夠禁止的問題,這次專項治理行動結束後,合法合規的培訓班,將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按照行業規範,開展培訓,為有需求的家庭子女和成人提供各種各類的服務。

對於校外培訓班,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當代師說


十一假期前一天孩子(今年小升初)學校有活動,我們一些家長也去學校參與了,話題難免就會談到“假期去哪玩啊?”

我們大概有六七位家長再聊,除了一位家長表示過節第一天就出去玩然後6號返程之外,其餘的所有家長都表示“只能玩個短途”或者“近郊遊吧”。

而原因其實並不複雜,主要是兩個:

1、暑假才過沒多久,假期已經出去進行過旅遊了,而且小長假出去遊玩,很多時候恐怕都是屬於“遭罪”的體驗。

2、有作業、有學習班要上。


中國的校外補課班何時能禁止?

我一直搞不太清楚為什麼一直會有人惦記著這件事情,是生活中飯不好吃呢,還是水不好喝呢?那麼多比這事兒更迫切、更嚴重的事情不去操心一下,為何總是惦記著禁止校外補課呢?

其實你不想補就不用補就是了,別說什麼“不去怕被老師穿小鞋”、“不去就被別人超過(或者拉開)了”……

這都是藉口!

你真當自己有那麼重要?

你真當自己家的孩子真的因為沒有補課才被別人超越的?

手機遊戲好不好玩?

小視頻好不好看?

直播有沒有意思?

……

以上這些跟“補課”比比,你認為哪個危害更大?

可是我們看到的確實有些人而且還是學生的父母,玩完遊戲、看完小視頻、追完主播……然後跑網上再來罵兩句“現在孩子真累!”、“堅決取締補課!”……

說真的, 我倒是覺得,如果這些人能夠“ 卸QQ,封微博,刪微信,去貼吧,收電腦,奪手機,摔ipad,斷wifi……”之後,沒準自己孩子上不上學恐怕都“不重要”了,跟別說要不要補課了……

不讓孩子去學習,難道陪著自己玩手機、看電視、完pad、看小視頻嗎?


誠然,有很多人會說,我們可以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啊,比如鍛鍊身體、比如閱讀,比如“行萬里路”……


可以!

但是誰說運動、旅遊、閱讀等等就一定要跟“學習”勢不兩立了?

說什麼取消補課的人,其實自身幾乎是都不需要補課的人,而這個不需要最有可能的是——補了也是白補。

所以這些人是理解不了一些孩子為什麼願意去補課,為什麼父母要給他停課的時候他們會又哭又鬧……這些人是根本理解不了的……

這還不是最神奇的地方,

最神奇的是這些人竟然會拿著要替那些愛學習的、想學習的人“減負”為藉口而提出來取消補課什麼的……

我的天吶!

服了!

這就好比明明自己就愛吃韭菜肉的包子,結果有人告訴你白菜肉更好吃,然後從此只准你吃白菜肉……

親,我愛吃韭菜肉,和我只吃韭菜肉是兩回事兒好吧?

——我去認真地補習並不是因為我只選擇了這一種學習的方式,你看到我日常不補習的時候是怎麼學的嗎?

你在抱怨作業多的每天都要寫到很晚的時候,我們已經早早寫完作業、做完運動並且已經開始了課外學習……

你在抱怨老師(學校)又建議買書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犯愁孩子讀了那麼多的書,接下來要給他買什麼書,還有就是已經讀過的有沒有哪些可以值得重溫的……

你排斥補課的時候,你又做了那些事情呢?

我們來不及排斥補課、否定補課的。

因為我們只把這件事情當成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對我們的學習有幫助的時候我們就會選擇取用,如果沒有或者用處並不大,我們就會換一個“工具”!


最大的卻別其實並不是補沒補課,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最關鍵的問題其實是你到底對於學習這件事情有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和計劃?

我不清楚、也不在乎你有沒有,但是在我們的規劃和計劃中,“補課”對我們來說是一件比較重要的“工具”,我們對其有需要,它能夠具體的幫助到我們哪些方面我們很清楚,該如何去利用、該如何去學,學什麼……我們都提前足了功課,所以我們會選擇去。

事實上,有些學習內容我們也並沒有選擇補課啊,為什麼?

因為在那些地方,我們不需要通過補課的這種學習方式來學習,我們自己能夠分得清楚應該做怎樣的選擇,以及選擇的原因是什麼。

你呢?

你能嗎?

除了只會反對之外,你真的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現在查的不嚴,不少人把上邊的禁令當耳旁風!

我們這裡有條街,原來建的是美食街,由於經營戶少,現在幾乎變成各類教育培訓街,培訓內容藝術類的佔多,也有文化補習性質的,一對一、一對三幫教等名堂頗多,生意興隆,紅紅火火!

到了假期,這條培訓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十分熱鬧!看到那麼多家長領孩子過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當然,小編沒有對培訓老師進行過調查,不能說出授課老師都來自何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其中少不了違反禁令偷偷跑來掙外快的在職教師。


千山車神


我國的校外補課班,國家沒有明文禁止補課班的條令,只是對在職教師禁止有償給學生補課的規定。目前,校外補課班是禁止不了的,因為補課班是九年義務教育之外的市場化的機構,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急於求成,讓孩子整日陷入書海和才藝之中,當然,補課班也能補充學生在校學習的不足,接收些課外知識和才藝,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全世界各行業都在激烈地競爭著,當然,我們的學校,家長,學生也不例外,也投入到競爭的大潮中,都不敢鬆懈,你追我趕,爭先恐後,都捲入惡性競爭之列。

社會上需要高學歷,高技能,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家長不敢放鬆,學生更不敢掉隊,否則,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就會困難,所以廣大的家長不考慮自家的經濟條件,從小學上中學,在課餘時間讓孩子參加一系列補課班,雖然對一些富足的家庭補課班的費用還能承受。對一些學生的學習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對一些普通家庭卻增加了經濟負擔,也令一些學生不堪承受過多的學習負擔,造成學生厭學,焦慮,煩燥,嚴重者還會造成精神緊張或憂鬱,從而導致學生逃課棄學等現象,因此,廣大家長要因才施教,不要隨波逐流,以免事得其反。

學校和老師都喜歡優秀的生源,一來可以提高學校的聲譽,也可增加學校的業績。老師都喜歡品學兼優的學生,一能減輕老師的負擔,教出好學生對老師的評職稱也有很大作風,同時還能增加經濟效益,一些家長把自己沒實現的願望,想讓孩子來實現,所以不惜一切代價拼了,上補課班,找名校,買學區房,給學校交贊助費,家長們使出全身本領,爭取孩子早日成才,你說補習班能不興旺嗎?

國家只是禁止在職教師不允許有償給學生補課,對校外補課班,和一些學習機構只是強調規範管理,並沒有禁止一說。所以在現階段補課班還是可以存在的。

補課班,即有需求,又有市場,雖然對一些弱勢家庭的孩子不公平,但也能激發我們普通家庭孩子的鬥志,只要你開動腦筋,勤勤墾墾,紮紮實實地刻苦學習,虛心求教,努力專研,就是不上補課班,同樣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