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引導三週多的孩子能夠專心的聽大人講故事?

猴妹兒


作為一個從小孩1個多月就開始給小孩讀書、看卡片,如今已經堅持到小孩5歲的媽媽,在親子閱讀上,提供些建議。

1、繪本一定要選好。我家幾個月的時候,是以卡片為主的,後來七八個月開始,會買很多色彩鮮豔、畫面突出,可以觸摸、還有會發聲的繪本,包括一些洞洞書之類的。再到1-2歲,以日本的小雞球球、小熊系列為主,主要是畫面清爽有趣,情節簡單,引導小孩語言為主。每個不同階段會選擇適齡繪本,到現在5歲了,家裡各種小孩繪本累計快上千本了。

你家3歲多,這個階段小孩對動物、恐龍之類的感興趣,對奇思幻想的書也很喜歡,比如神奇的馬桶、神奇的浴缸之類的。可以多挑選這類的書籍,推薦日本兒童作家的繪本,色彩明亮不繁雜,符合小孩當時的心理。

建議:不要買國內很多類似說教型的書籍,我有時候偶爾買一兩本,自己都講不下去,小孩也不願聽。

歐美地區的繪本個人感覺畫面太雜亂,看著累人。

另外3歲多已經上幼兒園了,可以挑一些和幼兒園有關的繪本。

總之,才3歲,是培養閱讀習慣最好的時候,所以父母不要功利心,總想給小孩學到知識,而是讓小孩先覺得讀書有趣,通過讀書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

2、父母要堅持。親子閱讀最重要的環節是父母的堅持。晚上基本都是我陪讀小孩,有時候晚上工作有事要加班,也是先陪小孩親子閱讀然後哄睡覺,等小孩睡著後再爬起來加班工作。這個習慣和過程的培養,對大人來說其實更痛苦,要全情投入,不能玩手機,還有時候一本書他會讓你重複讀五遍以上。但是小孩會享受這段親子時光,而且慢慢形成閱讀習慣,至少我家現在,基本上不用擔心他以後閱讀的問題,沒人陪他的時候,扔給他一本書他自己看就行了。

3、儀式感的建立。可以在小孩洗漱好後,固定下來一個環節就是親子閱讀,父母和小孩把所有事情放下來,就是一起讀書。每天這樣堅持,小孩就會形成習慣。我家現在是不管出去旅遊還是去外地,哪怕有次去醫院住院都要帶上書,然後晚上睡覺前肯定要給他讀書,哪怕偶爾想偷懶都不行,然後還要閱讀的聲情並茂積極投入,有時候我偷懶加快語速想趕緊念過去,都會被要求重新念給他聽。

所以,小孩的所有好習慣,其實都是靠父母和家庭的長期持久的引導。因此,自己先堅持下來,給小孩一個適應的時間,會慢慢培養出習慣的。


YOUYOU媽媽


你好,我們家孩子也三週多了,上幼兒園老師講的故事基本上都會講了,平時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回到家後我都會說你給我講個故事唄,媽媽想聽故事,可是我不會講,這樣孩子為了表現自己都開始講了。以前我都是說今天老師講什麼故事了,孩子根本不搭理我。

所以,我總結了一條經驗,在孩子面前適當示弱,讓他們自我表現。這樣引導比強制說教管用


美羊羊遇到大灰狼


首先分享我的孩子現在的狀態:我女兒三歲多,幼兒園小班,從她1歲多開始我就買了很多故事書,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讀給她聽,那會她說話都不連貫、跟她坐在一起讓她開著書,一頁一頁讀給她,以至於2歲多家裡幾十本故事書她都記住了,並且是每頁對應的講的什麼內容她都知道,所以現在她自己經常拿本書在那裡一頁一頁的讀、不知道的還以為她認識字呢,並且她經常在喝奶或者空閒的時候要求大人給她講故事,

所以綜上所述;想要引導孩子就要先一邊一邊的重複讀故事、儘可能發現她喜歡什麼故事、我家的女孩但是也喜歡恐龍的故事、所以在引導的時候家長是個苦差事、聲情並茂、並且跟她一起討論書裡的內容、閱讀是一個必須培養的能力、


鴛鴦兮水


三歲多的孩子,專心的定義其實可以靈活運用:)

1,孩子喜歡的故事,例如他可以參與的故事,孩子一般會很專心!我記得我們家女兒小時候,兩歲左右吧,有一個系列故事是大灰熊和四季的故事,因為她很喜歡找畫裡面露出的動物小尾巴然後猜測是什麼小動物,每次讀半小時她都不會開小差:)


2,講故事前給孩子個小任務,孩子也會很專心,例如你講一頁,孩子來看圖說話一頁,孩子會很積極!


3,把故事主角換成孩子的名字,或者加一個角色,就用孩子的名字,孩子也會對故事很專心:)


不過說到底,孩子感興趣的內容他就會專心,如果覺得他不專心,就問問他是不是想聽其他故事!

主創梟帆(大俠):親子育兒導師,原上海電視臺資深媒體人,中德自然教育推動人。定居德國養兒育女12年,已經出版創意育兒暢銷書《媽媽請在童年這樣愛我》《遇見孩子就是遇見更好的自己》《走出家門就是最好的旅行》 新浪微博育兒大V@德國小兄妹。也是德國寫畫時光媽媽成長俱樂部創始人,開設課程有畫畫,寫作,攝影,個人IP成長等

德國育兒


講故事我最有經驗了~

我是一個繪本老師,專門給孩子講故事,我家兒子從在肚子裡就開始聽故事,

引導三週多孩子能夠專注聽故事,要培養“三心二意”,“三心”分別是童心、耐心、愛心,“二意”分別是有意於無意。我來分別解說一下哦~

1.第一個要準備的心❤,是童心。一冊繪本里有三個故事,一個是成人眼中的文字故事,一個是孩子眼中的圖案的故事,最後是文字+圖案的故事。想要孩子專注聽,必須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保持一顆童心來講故事,會更加有趣。

2.第二個要準備的心❤,是耐心。親子閱讀沒有任何捷徑,只有一本本紮紮實實與孩子講才能培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跑,可能不聽,可能撕,成人要保持耐心,每天堅持閱讀一冊繪本,不管孩子在不在旁邊聽,也要堅持耐心講下去。

3.第三個要準備的心❤,是愛心。三歲的孩子,依然是天真可愛,進行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傳達的不單單是簡單的文字故事,還有你們之間的愛❤️愛是可以通過閱讀進行的。

接下來我們講,“兩意”——有意於無意。3歲的孩子開始認識這個世界這個環境,育兒的過程中,需要跟孩子講許多“道理”,我們就可以通過繪本,通過我們有意識地跟孩子講故事,在此過程中看似無意地跟孩子傳達一些知識、道理。兩全其美☺️☺️





海平姑娘


首先,三週歲的孩子專注力的時候比較有限,基本上是在10分鐘左右,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很強,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

所以引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聽大人講故事,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1、陪孩子一起看優質的繪本。繪本是專為兒童設計的書,無論是插畫還是故事都更符合孩子的視角,孩子容易理解。如果家長能陪著孩子一起讀,孩子一邊看著美好的圖畫,一邊享受著爸爸媽媽的陪伴,這樣既可以培養親子關係,又可以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愛閱讀的習慣。

2、瞭解孩子的興趣點,講他感興趣的故事。比如孩子喜歡動物,就可以講一些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3、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講故事。三歲的孩子,喜歡模仿和參與,如果有條件家長可以聲情並茂的把故事演出來,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參加,這樣會激發孩子的興趣。

4、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儘量減少其他玩具的干擾。在講故事之前,把周圍的場地收拾乾淨,在孩子的視線裡儘量不要有玩具。

5、如果孩子的確不想聽故事,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可以先陪孩子玩他喜歡的遊戲,等孩子有興趣的時候再講故事。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小妮談育兒


如果是三週,就儘管讀給寶寶聽吧!這時候寶貝的回應不是很明顯。

如果是三歲多的寶寶,就要先弄清楚親子閱讀的目標,再作具體引導。


給孩子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要給孩子讀多少本書,而是為了培養出孩子自己的閱讀能力,讓他將來有一天脫離你,自己獨立閱讀。

因此,親子共讀不純粹是父母給孩子講,孩子坐在那裡聽,而是通過閱讀去調動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參與其中。

孩子表現不專心,這時候,就需要留心觀察孩子的狀態,再調整共讀技巧:

1.多感官投入,調動孩子積極參與。

在讀的過程中,不要一個勁地向前讀,而是讀一段,停一下,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與內容相關的兒歌唱一唱,讓孩子全方位進入書本世界。

2.多互動,帶動孩子進入情節。

讓孩子參與進來,他的專注度就會增加。三歲寶寶的繪本有很多與動物相關,可以透過動作、手勢、聲音讓孩子參與進來,你說動物,孩子表演,或者交換角色,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閱讀時光,這樣有趣的場面,孩子會欲罷不能。

3.選擇權給孩子,多次重複。

孩子熟悉了內容,就會有互動。記得給女兒讀繪本時,一本書都翻壞了還要求讀,到最後故事內容完全背得下來,隨便翻到那頁,都說得出內容,包括動作表演,有幾本書都買了第二本,還是很喜歡。

每天閱讀下來,早已過了半個小時。所以,選擇孩子喜歡的書,只要孩子有需求,就給他重複讀,這也能讓孩子保持專注。

總之,三歲孩子的注意力本來有限,不要有過度期待,儘量調動孩子情緒,讓他參與到故事中,而不是單純的媽媽讀,寶寶聽。只要每天固定時間,堅持給孩子讀一點點,最終孩子會進入閱讀世界的。


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巧妙媽育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其實應該從一歲以內開始培養這樣子的話,其實效果是最好的。

為了讓寶寶瞭解認識書,可以給寶寶買一些顏色豐富質地堅硬的繪本,不必強求學習書中的文字目的呢,只為讓寶寶喜歡上書,只有把書當玩具一樣的喜歡,才有可能產生閱讀的衝動,才有可能對媽媽給她講的故事產生興趣

媽媽可以用兒童語言和腔調來唸書上的文字給寶寶聽。更要對圖畫中的信息進行發揮,比如【鴨媽媽帶著他們的寶寶小心翼翼地遊過河】,講故事的時候就要適當的發揮,“鴨媽媽、嘎·嘎·的向寶寶們招手,要小心翼翼的過河。

嗯當然媽媽還要有意識的在寶寶面前表現出自己對閱讀的興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對我們這個階段非常愛模仿的寶寶

當我們寶寶在媽媽唸書的時候,偶爾插嘴媽媽這個時候一定要對寶寶的出色表現給予獎勵和表揚,對於年齡小的寶寶,用肢體語言來獎勵寶寶效果更好,寶寶被媽媽抱在身上,讓寶寶感受媽媽的呼吸,能更有效的傳達讀書的情感

這種依戀的感覺呢,也會成為寶寶喜歡讀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媽媽的摟抱、親吻、鼓勵與表揚中,寶寶對媽媽的依戀幸福的感覺,無意識的與讀書之間建立起某種聯繫,就會慢慢的喜歡上書籍,進而喜歡上讀書。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幫助



嘉佑媽媽


一般來講,3歲左右的小孩最喜歡聽故事。

我給你推薦四個好方法:

一 投其所好選故事

孩子是最簡單,喜歡就是喜歡,他若不喜歡,你硬要勉強,自然會鬧情緒、發脾氣。

對於孩子來說,不管做什麼,只要他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投入進去,聽故事也是一樣的。

兒童普遍都愛聽故事,很多人從講故事著手,培養孩子早期閱讀。

在聽故事這件事上,首先你要引起孩子的興趣,不要關注於內容是不是充滿正能量?是不是有助於孩子成為成功人士?

你要儘可能的投其所好,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可以先給他讀關於佩奇的故事書;如果孩子喜歡看《汪汪隊》,那你就多買點有關汪汪隊裡的書籍;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看《超級飛俠》,建議你可以買一套《超級飛俠》的繪本……

我女兒從小就有個公主夢,我買了全套《芭比之美人魚公主》,每天晚上讀三本以上,直到讀得我口乾舌燥,連連求饒,女兒才善罷甘休。

孩子對內容產生了興趣,自然就會對書產生興趣,也就願意放下玩具、關掉電視,坐下來聽你講故事。

二 聲情並茂講故事

孩子不喜歡聽你故事,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你講故事不好聽。

早期閱讀,孩子都是從聽故事開始的。我們很多人給孩子讀書的時候,中規中距,像給老師讀課文,索然無味。

我建議每一個成年人給孩子講故事一定放下身段、聲情並茂,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自己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故事情節中去,讀"喜羊羊"聲音就變成"喜羊羊"軟綿綿的聲音,讀"灰太狼"就要有狼的味道。

讀《小豬唏哩呼嚕》就要學著小豬打呼嚕,該哭的時候就哭出聲音,該笑的時候就哈哈大笑。

你營造了良好的故事氛圍,孩子在"身臨其境"地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活動,容易有代入感,也更加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孩子被你的聲音吸引,自然被內容吸引,由此會對故事產生極大的興趣。

家長幫助孩子把閱讀變成"悅讀",才能實現真正的引導。

三 家人合作靜悅讀

孩子不喜歡聽故事,也可能是外界的對他干擾太多,比如手機、電視、遊戲。你想,家裡其他人都在玩手機,看電視、吃零食、侃大山……你讓他去聽你講故事,估計10個有8個都不願意。

大人的榜樣對孩子閱讀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要想讓孩子讀書,建議你要將手機調至靜音狀態。

同時,徵得全家人的贊成,關掉電視,不要讓家裡人當孩子面吃東西,高聲談論。

有了家裡其他成員的配合,家裡安靜下來,這樣孩子才能儘快投入進入閱讀狀態。

四 固定時間來悅讀

李玫瑾教授講過;孩子大多習慣養成儘量要在3歲前。

就像固定時間起床,讀書也儘可能固定時間讀書。

我的女兒書本的需求量很大,她之所以愛閱讀就是因為早期養成了較好的閱讀習慣。

我們每天固定的時間講,這個習慣堅持了4年之久。從她1歲半開始,我將每天晚上8:00-9:00之間是固定成親子閱讀時間,在這個時間段我們從來不幹其他的事情,就只是講故事。

久而之久,孩子對書的興趣超過了任何玩具與零食的誘惑。

所以,只要家長有耐心,多加引導孩子。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每天到閱讀時間就主動要求閱讀。

結尾

蘇霍姆林斯基講過:孩子的閱讀開始的越早,閱讀是思維過程越複雜,閱讀是對智力發展就越有益。

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希望每一個成年人正確把握早期閱讀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在實踐中多尋找有益的閱讀策略,做好對孩子的閱讀引導。幫助孩子早日交到這位最好的朋友。


我是木子物語,愛寫作的數學老師,一邊育人,一邊成長,期待你的關注。


木子老師說


我覺得給孩子講故事一定要趁早,我家是幾個月時從看黑白圖片到看彩色圖片開始,一邊給孩子看圖片,一邊指著圖片上的東西給孩子說,最開始是重複圖片上的東西的名字,比如指著熊貓告訴孩子這是熊貓。等孩子再大一些的時候,詞彙量也相應加大一些,比如會說熊貓有四隻腳,它們喜歡吃竹子。孩子一歲後開始買一些帶故事情節的繪本故事,一定要看看是否適合這個年齡的幼兒,比如我有給孩子訂巧虎和《東方寶寶》,每個月都有寄書過來。孩子兩歲以後最喜歡的是《美國國家地理終極動物百科》,我家這本書買回來都翻爛掉了,每天必講。那時候還有什麼卡梅拉系列、小雞球球系列、宮西達也系列都不錯。可能因為經常聽故事,我女兒沒事就拉著我要聽故事,我經常講故事講到口乾舌燥,後來也會藉助喜馬拉雅FM給她聽故事,主要聽錢兒爸頻道,大家可以去搜搜看,講的是真好。然後孩子三歲時開始聽錢兒爸的《超級西遊記》、《超級封神榜》,學了很多成語,冷不丁地就冒出來。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人的示範作用,我家每天固定時間,一家三口坐一起看書,各看各的,相互不打擾,然後每天睡前也會固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最近聽《貓頭鷹王國》,屬於長篇動物小說,很多大人都做不到聽那麼長的故事,可能就因為一直堅持,我女兒可以一整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其餘時間全部用來聽故事或者自己看繪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