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這位建築師讓自己的城市夢想在中國生根

因地制宜,這位建築師讓自己的城市夢想在中國生根

因地制宜,這位建築師讓自己的城市夢想在中國生根

MVRDV 聯合創始人 Winy Maas 是世界級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景觀設計師。他所帶領的 MVRDV 作品廣為人知且遍佈全球,並多次獲得國際獎項。他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等高校任命為教授。Winy Maas 因在建築和城市化領域的傑出貢獻,被荷蘭政府授予荷蘭騎士勳章,並被法國政府授予榮譽騎士勳章。在充滿說服力的同時亦不乏理想主義充盈其間。他的項目類型廣泛,對於建築形式常有一些富有浪漫色彩的創意,每每讓人眼前一亮。

然而他拓寬思考範疇,使其超越了建築的尺度,更不沉溺於巧妙操縱的範式,著手以城市為基底進行創作,思考著人們如何在城市棲居以及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他是一位“城市的建築師”。——“我希望能夠看到未來城市的發展脈絡,也希望自己能夠為這座星球生產美好與驚奇。這並不意味著我是一個政治家;我只是希望,人們能夠以這種方式理解一個城市。”接受卷宗專訪時他如是說道。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Winy Maas 肖像

在 Maas 看來,較大規模的城市規劃與單體建築設計之間,並無本質區別,“在我看來,一切都是城市規劃。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譬如室內設計、產品設計……都是在對城市或是體量更大的景觀做著貢獻,我們希望自己的設計能夠跨越體量的結界,它可以是建築,也可以是一個馬桶。城市主義不僅意味著建築,也不僅僅意味著物品。”

對於城市,Maas 充滿了單純的奇想——他想要創造建築體完全被植被覆滿的沉浸式“綠色城市”——“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在他的暢想之中,城市中間應該有一個叢林,有一些玻璃建築外立面等等,並放進一些足夠承載夢想的事物。於是,他們不斷從原來的廢墟當中挖掘新的元素。“我們需要在屋頂和高層建築佈置綠植。花草樹木幫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為城市降溫,並促進生物多樣性。”他展示了一系列在衚衕、城市CBD等處佈滿綠植的效果圖,將最多樣化的植物群體引入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彷彿能使居民沉浸在大自然奧妙中而出神發呆,如富有詩意的瓜拉尼神秘主義,將鳥鳴歌唱與草木悲嘆置入城市盒子之中,然後交至我們手中。他認為建築師要在科幻和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點:“有一些是科學,同時有一些是幻覺,我們作為建築師應該在這兩點之間實現平衡,所以MVRDV 成員當中有人在洛杉磯做電影製片人,同時我們又是建築師。”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Maas 在玉河夜話,現場講解他的城市規劃思路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左滑查看,Maas 在玉河夜話展覽現場講解的案例

為了實現“綠色”目標,他們與一些植物研究所展開合作。在首爾空中花園項目中,他們擇取了200多個韓國本土品種的樹木,以生動的植物百科形式,向公眾展示了韓國自然遺產的部分精華。MVRDV 的設計將這座老舊的公共設施改造為一座全新的綠色地標,期望未來作為催化劑推動城市的綠化。在未來,隨著植物生長更為繁茂、部分植物可遷居至城市其他角落,使得綠意從固定地點解放。Winy Maas 說,“所有植物被種植於不同大小和高度的盆栽,以不同科目來組織,通過韓文字母排序,形成別具一格的空間形態。”各種樓梯、電梯、人行橋、手扶梯等設施將空中花園與城市連接起來,與周邊的城市肌理形成彈性關係。夜幕降臨時,空中花園將被藍色的燈光點亮,彷彿夜晚城市的一條河流。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首爾空中花園項目©Ossip van Duivenbode

就景觀設計而言,Maas 亦獨具匠心。MVRDV的 Green Villa 項目位於荷蘭 Sint-Michielsgestel,這幢位於一處街角地塊的建築被整個網格混凝土擱架覆蓋,擱架上擺著巨大的花盆,種著綠色植物。這與首爾空中花園項目中公共花園走廊上用到的巨型花盆有著某種異曲同工,將景觀像城市的傢俱一樣擺放在那裡。Maas 在此處思考的是“如何將景觀轉化為家居產品般的存在”。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Green Villa 項目©Ossip van Duivenbode

他希望城市更具人文主義。在一些城市規劃之中,他對體塊進行切割,並隨機堆疊。他強調“透明城市”的重要性——創造一個可以看見自然的城市,或者用透明的材料創造一個建築。為了創作一個非常漂亮的水晶房屋,他們會花大量時間去研究透明磚塊,“透明是非常重要的視覺元素”。透明需要開放,開放即要共享,那麼如何讓城市變得開放?有時他們會採取加孔的方式,創造一些多孔建築物,希望給更多的人以更多的空間。多功能也能使建築更為開放,燈展、舞會、購物、慶典……不一而足。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天津濱海圖書館©Ossip van Duivenbode

Maas 也談及天津濱海圖書館。在他看來,圖書館作為一個傳統建築物正變得愈發開放。他亦希望在圖書館中有不同領域的書籍,大家可以在每一層不同的地方讀書,“我們希望這個空間越來越開放,同時希望增加更多的書籍。書籍的增加非常重要,有一點需要澄清,我並沒有在圖書館裡用假書,這是一個極大的誤會,這是運營管理者的所為,我對此非常憤怒。我意圖在圖書館所有的書架放上真正的書。”Maas 對卷宗說道。“希望你們幫我澄清。”

“人們熱愛圖書館,在圖書館是會發生一些奇蹟的地方。擁有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圖書館,是一個城市的驕傲。因為圖書館是是教育的基礎,它給予人們知識,人們將獲得改變世界的勇氣”。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天津濱海圖書館©Ossip van Duivenbode

MVRDV 對此種開放性孜孜以求,他們通過設計使得各種場館、美術館更好地與城市空間進行交流。烏得勒支 Jaarbeurs 會展中心設計是一個被物流、汽車和停車場佔領的區域,而 MVRDV 在此處設計了一個綠色、可持續、創新且能夠同時推動周邊社區發展的場館。很少有私營企業會在投資自己的建築時,將周圍的環境納入考量,MVRDV 在綠色屋頂上創造一個屋頂公園,屋頂公園擁有廣場和花園,它們為城市的自然、活動、娛樂、蓄水和發電提供空間,就像一個城市社區。

MVRDV 與天安時間藝術中心合作,在為杭州大城北核心示範區設計的總體規劃中,深入挖掘了大運河文化內涵,突出了大運河的歷史脈絡和當代價值。Maas 杭州大運河當做可媲美長城的重要地標,敏銳地將大運河的歷史分為多個層面,多個層面彼此相連、譬如糾墨。第一層面是那些古老的小鎮和老橋,第二層面是鋼鐵廠、煉油廠等等與大運河息息相關的工業,第三層則是源遠流長的商業——“我們希望這是一個諸多元素的混合設計。”Maas 選擇保留過去的痕跡——將杭州鋼鐵廠的工業遺存,特別是3座高爐、特色辦公樓以及傳送帶等利用起來,將商業“讓位”於綠地、文化設施和公共開放空間,讓這裡轉化為集運動休閒、創意展示、遊樂體驗等於一體的文化公園。Maas 興奮地提及最初激發他靈感的事物:大運河旁邊的房子非常小,類似於衚衕,“我們仿似在營造衚衕未來的當代性”。在 Maas 眼中,以旅遊業和創意產業為發展優勢的杭州,是一個城市內容十分豐富的城市。Maas 也說到團隊中有專門調研商業的其他成員甚至會去考察美國的高線公園如何影響地產,並將調研的所得運用到這個項目之中。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杭州大城北核心示範區設計的總體規劃©Atchain & MVRDV

Maas 認為藝術是杭州城市發展的一大驅動力,它給杭州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如劇院、博物館、畫廊等等;他認為藝術也將給杭州帶來更好的經濟形式,就像圍繞著美國 MOMA 的周邊一帶都異常生動、充滿創造力。他們通過生態藝術島和一些橋樑的設計,將街道慢慢開放給藝術。在今天這個藝術越來越貴的時代,Maas 思考的是如何拉近公眾與藝術的距離,而不是將藝術束之高閣。MVRDV 新設計的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將存放 15.1 萬件藝術品,與其他藝術博物館不同的是,公共藝術倉庫將完全向公眾開放,觀展者能夠看到博物館的幕後工作。

Maas 的浪漫與天安時間藝術中心的主理人翁菱女士的感性,將此種藝術與城市規劃的連結稱作“藝文城市體系”,並將其中活力注入於杭州大城北核心示範區設計的總體規劃之中。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杭州大城北核心示範區設計的總體規劃©Atchain & MVRDV

Maas 強調城市肌理設計的重要性,希望不同街道有不同密度,整個區域之內有不同建築師創作的藝術的集合。

Maas 希望能給年輕一代人更多的機會,“我非常喜歡這種城市的文化與城市的藝術,因為我在杭州所做的工作,實際上能夠與幾千名年輕藝術家共同合作、互相學習,這些年輕建築師會給我們很多驚喜,我們非常重視這樣的合作。”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玉河夜話”活動現場,“玉河夜話”創始人翁菱(左)、Winy Maas(右)

因地制宜,这位建筑师让自己的城市梦想在中国生根

候選名單

2020 Design Award

構建庇護精神

Creative For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