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被封為魏王?而不是其他的王?

血魔-Ticks


我是HK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曹操於建安十八年(213年)受封初建魏公國,置公國百官,都魏郡的鄴城,擁有完整的封國體系。並於216年又被晉封為魏王。

這些其實都是事後追認繼承事實。

2.鄴都

鄴一開始是袁紹的都城,袁紹最初是漢末十八路諸侯的統帥,後來統轄冀州、青州、幷州和幽州4地,鄴也因此成為北方的一座大城市。

官渡之後,曹操擊敗袁紹,又在公元204年,打敗袁紹之子袁尚,紹進佔鄴城(臨漳縣鄴北城),從此開始營建鄴都。因為鄴要比曹操自己的許都規模要龐大得多,再加上許都靠近劉表,容易被偷襲,所以曹操就將許都的政府建制遷到鄴都。

鄴都就這樣成為曹操的根據地。銅雀臺就是修建在鄴的。


鄴都位於魏郡,所以魏郡太守也駐紮在鄴都辦公。戰國時鄴就是魏國(諸侯國)的重鎮!

3.魏國

從204年到213年,經過了9年的營建,鄴都已經是北方媲美洛陽的大城市了。而魏郡的地位也日益上升,因此在曹操的授意下,漢獻帝封宰相曹操為魏公,在魏郡建立魏(公)國。3年後,晉爵為魏王。

所以,因為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佔據了魏郡鄴城,從而被封為魏公,最後晉爵為魏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HK君


關於曹操為什麼會被封為魏王,而不是其他的王,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1.地理及歷史因素:

早在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奪得鄴城之後,狹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就已經操縱天子,在鄴城建立了自己一整套政治及軍事班底,由於鄴城古時為魏國故地,所以曹操也被封為魏國公。因此當216年曹操被獻帝晉封為王的時候,自然就直接選擇由魏國公轉變為魏王這種水到渠成的步驟了;

2.天文因素:

古人常把天空按照地理劃分區域,當時的侍中太史令王立通過觀測天象得出:“吾仰觀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鎮星於鬥牛,過天津,熒惑又逆行,與太白會於天關,金火交會,必有新天子出。吾觀大漢氣數將終,晉魏之地,必有興者。”又密奏獻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漢而有天下者,當在魏。”

後來他密奏獻帝關於“代漢者,在魏”的言論被曹操所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曹操建立魏國體系的野心,進而在後來脅迫漢獻帝封其為魏國公直至魏王;

3.漢末讖語因素:

漢朝曾經有“代漢者,當塗高”這一句讖語,“塗”指的是泥土,泥土壘高就是城牆或者宮殿,而“魏”的本義就是宮殿。另外,漢朝以前的官職名稱都不含“曹”字,而到了漢朝,大多數的官職名稱裡都帶上了“曹”,如“名官盡言曹,使言屬曹,卒言侍曹”,這也就將這句漢朝讖語解釋得通了,也難怪曹操對魏這個封號如此執著,不但魏國公要當,魏王也要當,而他的子孫更是要做魏國的皇,以此代替漢朝。

只是可惜他還是未完全悟透太史令王立所說的“大漢氣數將盡,晉魏之地,必有興者。”他想到了自己的魏國能代漢,但卻沒想到,其後的晉也能代魏!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古代的爵位前綴一般都是封地,曹操的封地是魏郡,因此曹操被封為魏王。

很多時候後來人的封號還有建國一般都要引經據典,西周那會兒分封了一堆的諸侯,根據當地的一些特點被稱為什麼什麼公、伯、侯、子、男。到了秦漢時期,冀州這塊地方原本是戰國時期的魏國的,為了保留當時的跡象,冀州有一郡就是魏郡。

這些都是約定俗成的事,假如曹操將自己的封地選在臨淄,那就會成為齊王,選在晉陽,就是晉王,選在長安就是雍王,這就是一個道理。因為當時冀州是最富庶的一個州,同時是州牧府和魏郡的郡府所在的鄴城就更是如此,這個鄴城相當於一個省的省會城市;而且鄴城離許都,洛陽等地都不遠,可以說是曹操領地的中心。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曹操為了避其鋒芒就有把都城從許都遷到鄴城的想法。

從這裡總結一下曹操選擇封地的理由:

1、冀州最為富庶,州牧府所在的鄴城更是如此,自己選擇封地用來表達自己建立的功勳必然選擇最好的;

2、魏郡是曹操領地的中心,兼顧四周。

再插一句,從劉備和孫權的稱號也可以看出是一個道理的,一個自稱漢中王,一個被封為吳王。


秋心談歷史


建安十八年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故後來晉升多以原封號為主,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

擴展資料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老潘說歷史


提起曹操,相信許多人一定都能說上那麼幾句:“挾天子以令諸侯”,“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官渡之戰”大敗袁紹,三國“曹魏”的奠基人,“名為漢臣,實為漢賊”……我們都知道,曹操最開始是東漢的丞相,後來被封為“魏公”,再後來晉為“魏王”,可終其一生,曹操都沒有稱帝,也沒有真正掐滅名存實亡的東漢王朝。

直到他的兒子魏文帝曹丕繼位,才讓漢獻帝劉協把皇位“禪讓”給自己,建立了曹魏政權。

而曹操起兵的陳留,在春秋時期古鄭國境內,他可以封“鄭王”;之後吞併袁紹的幽州冀州和幷州,位置在古晉國,他也可以封“晉王”;而他擔任的冀州牧,地理位置在古趙國附近,封“趙王”也不是不可以。

那麼為何曹操偏偏要讓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和“魏王”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戰國時期,位列“戰國七雄”的那個魏國了。說實話,曹操封自己為魏王(詔書雖然出自漢獻帝,但我們都知道實際上就是他自己封的),確實是個非常有野心的做法提起戰國時的魏國,可能大家對他都沒什麼印象,覺得他只是戰國七雄裡打醬油的那個,除了“三家分晉”有過一筆記載之外,往後就是被秦始皇水淹大梁(當時魏國國都)滅國了。但其實,戰國時的魏國,卻是最開始變法圖強的那個國家,達到鼎盛的時候,甚至具有一統六國的實力。



要說中國古代歷史,從奴隸社會轉向封建社會的一個標誌,恐怕要當屬戰國時魏國的“李悝變法”了。當時魏國最早變法圖強,建立了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強大步兵隊伍——魏武卒,東征西討,曾經稱霸中原上百年之久!若不是魏國還停留在春秋時期,做諸侯之長的想法,恐怕他真的可以一統中原。歷史上魏國的領土最大的時候有多大呢?東邊可以摸到齊國,有東漢兗州和豫州的土地;南邊曾經打退楚國,有東漢荊州益州的土地;西邊曾經把秦國打出函谷關,有東漢時雍州涼州的土地;北邊打敗過趙國,有東漢幷州冀州和司隸州的土地。看到這兒相信大家應該已經明白了:由於魏國曾經佔據過古代北方絕大多數州郡的土地,所以曹操才封自己為“魏王”。



獨秀文苑


曹操稱魏確是因為受封魏公、魏王,所謂魏公是指他可以以他的封地“魏”可建立公國,魏王是指他可以以他的封地“魏”建立王國,當然了,皇帝的帝國只能有一個,但皇帝可以分封王國、公國,有的時期還有候國,這些人在通過某些手段奪取帝位的時候,一般為了不留下亂臣賊子的名聲,總是為裝是皇帝自願禪讓的,而且自己很忠心,所以以封地為國號,比如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後來孫權叫吳國(雖然他們是仇人,但這是習慣),還有司馬家族,封晉王,所以有晉朝,另外糾正以下,曹操不是以陳留為根據地,“魏“是指以冀州允州為中心的地區,曹操的統治中心在鄴城,是在冀州的






無名指186


有四個原因:

1.天文因素古代把天空按照地理劃分區域,當時宗正王立就觀測後表示天象利於“魏”的分野。

2.地理因素曹操為王建都在鄴,鄴就在魏郡的行政地區內。

3.歷史因素戰國時韓、趙、魏三家分晉,當時魏國的領地就在這一地區。

4.迷信因素漢末讖緯曰“代漢者,當塗高”,指的就是“魏闕”,所以魏是“順應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