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從古至今,中國人講究吉利,吉祥事、吉祥話、吉祥物,充滿在中國文化的每一處空間。不管是瓷器、工藝品,還是建築,在每一個圖景、每一處細節之中,我們都可感受到吉祥文化的無處不在。所以,從古至今,講究吉利的人們用諧音代替了這種吉祥意願,喜歡把一些美好的願望寄託在一些器物之上。


《魯班經》


凳不離三

門不離五

床不離七

棺不離八

桌不離九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也許今天我們不再常見木匠這個行當,更別說這些流行於農村木匠口中的話了。

但在過去,木匠是個我們難以想象的火爆職業。

農村的木工可是一項體面的手藝活,因為那時候的家裡都買不起傢俱,所以大多時候是請工匠製作。


其祖師爺魯班不僅把精細的做工工藝流傳下來,隨著歷史的發展,生活經驗及世俗文化也影響著木匠們做活的規矩。


他們不僅考慮每種木材的材質特性,還考慮到不同器具使用場景及世俗常識。


而這句過去老木匠在傳藝時經常說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其實就是說的是這些器具的尺寸講究。


大多取自諧音,寓意吉祥。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凳 不 離 三


“凳不離三”,是指做長條木凳時長度的末尾一般要帶一個“三”數,如二尺三、四尺三等。


取至“桃園三結義”的典故,“三”有忠義的象徵,寓意期盼坐在這條板凳上的是兄弟和朋友。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門 不 離 五


“門不離五”,農村做門無論大小寬窄,其尺寸末尾數一般離不開“五”,象徵“五福臨門”之意。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床 不 離 七


“床不離七”,農村木匠量東西尺寸時,用的都是木匠尺,在丈量時都會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

不僅是尺寸,在床的結構上也離不開七。

如穿樘是七根,床頭靠背也是七根。

“床不離七”的諧音是“床不離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

還有一種寓意是有了這個“七”,希望睡在床上的人不用擔心獨自一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棺 不 離 八


“棺不離八”,指的是打棺材的時候,不管是給什麼人打棺材,個子高也好,矮也好,棺材的尺寸只有八尺,不多不少。

因為“八”和“發”諧音,“棺”和“官”諧音,有升官發財的意思,寄託了人們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升官發財的美好願望。

一直以來,中國人對於祖先都有一種崇敬,認為祖先能夠保佑自己家族興旺發達,所以在喪事禮節上都尤為重視,任何一個細節都很嚴謹。

另一方面,古時候的人身高最多是七尺左右,有“七尺男兒”之說。


所以為了放下一些其他陪葬品,棺木尺寸就需要大於七尺,所以八尺就成了棺木的一般尺度。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桌 不 離 九


“桌不離九”,桌是指吃飯桌,分為簡易方桌和八仙桌兩種。

“桌不離九”,有一種解讀是從使用便捷上來說。

因為成年男人女人一般的肩寬是44—46釐米左右,平均下來是45釐米。


因此在製作桌子的時候,為了能同時坐下兩個人,桌子長度都會大於等於90釐米,這便是“桌不離九”。


另一層意思就是吉祥寓意。


“九”與“酒”諧音,意即吃飯不離酒,寓意著主人待客熱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


桌上離不開酒也證明這家人賓客很多,預示著家族興旺。

所以大桌的邊長、高度尺寸,都要講究“九”這個數字,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或四尺八寸九分等。


這些有趣的俗語老話,有一定的專業性,照此打出的傢俱不僅實用,也凝聚了歷代木匠的智慧。


此外,每個數字都有其獨特的寓意,萬事圖個吉利,寄託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