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投降的時候,麥克阿瑟為什麼要用5支鋼筆簽字?

唐僧他不懂愛


1945年9月2日,停泊日本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軍艦,見證了二戰勝利日本投降簽字儀式的歷史時刻。也許我們銘記著這個抗戰八年沒齒難忘的榮耀時光,卻很少知道當時代表盟軍簽字的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竟然特立獨行用五隻鋼筆完成了簽字儀式。

那日本戰敗投降時,麥克阿瑟為何要用五支鋼筆簽字呢?且聽有書君為你娓娓道來。

一,永不服輸的麥克阿瑟遭遇滑鐵盧,鏗鏘誓言再歸來。

麥克阿瑟出生于軍人家庭,其自幼就隨父親長在軍營中,軍歌嘹亮賦予了麥克阿瑟以軍人為榮的執念深情。

天資聰穎的麥克阿瑟誓以軍人為終生追求,就由美國西點軍校開始了自己的軍人生涯。母親那句“只要決定做的事,就要為榮譽堅持到底”,激勵著麥克阿瑟為榮譽竭盡全力永不服輸。他也確實做到了自己的極致,無論在西點軍校還是以後的軍隊歲月,都創造了別人無法企及的光榮記錄,成了世人眼中永遠的第一名。他更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以命相博的模樣,贏得了勇敢的人中最勇敢的讚譽。

我們可想而知從未輸過的麥克阿瑟,遭遇人生滑鐵盧時會有多麼不甘心。這一切還要從日本偷襲珍珠港說起,當時麥克阿瑟是美國駐菲律賓遠東軍總司令,由於他對二戰局勢估計不足,從未考慮日本會偷襲美國。因而當他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消息,再令部隊進入緊急戰爭狀態已為時晚矣,倉皇應戰怎能敵過有備而來的日本戰機?短短几十分鐘時間,美軍就被氣勢洶洶的日本戰機炸得潰不成軍。

驕傲的麥克阿瑟面對慘敗只想拼至最後一刻,並把父親留下的手槍拿出,以備最後一刻自殺保持軍人尊嚴。可就在這時他接到了羅斯福總統令他撤退的命令,他覺得生在陸軍長在陸軍,一生以服從為天職,可這次他真的不想服從命令。

他堅守菲律賓不肯離開,不得已羅斯福聯合馬歇爾對麥克阿瑟下達了撤退的死命令,並對他說撤退不是投降,而是讓他赴澳大利亞再任亞洲戰場總指揮,以圖反攻日本再報一箭之仇。

麥克阿瑟權衡再三決定服從命令再謀後動,當他登艦撤退的那刻,永不服輸的他發下了鏗鏘誓言“我出來了,我會再回來的。”,這句話對麥克阿瑟具有發酵力量,激發了他不屈的倔犟,同時也彰顯了無論勝利與失敗,他都勇於承擔一切的個人魅力,其鮮明個性躍然紙上。

二,苦心人天不負,麥克阿瑟終於實現諾言歸來了。

麥克阿瑟撤退後,駐守菲律賓的美軍餘部,很快就無力反抗投降日本。當時麥克阿瑟手下留守的英國亞瑟少將與美國溫萊特中將,皆被日本俘虜並關到了中國瀋陽的戰俘營中。

麥克阿瑟聞聽兩位將軍被俘信息,心中愧悔不已,更將一門心思絕無旁騖瘋狂的投入到反攻日本戰爭中。麥克阿瑟甚至還為此要求美國減少歐洲戰場兵力,將更多精力用於太平洋戰場。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麥克阿瑟終於扭轉與日本的實力對比,終於等到了打回菲律賓的時刻。

麥克阿瑟乘著戰艦返回菲律賓,當時島上的戰鬥還未結束,他就要迫不及待的登島了。他並未讓戰艦直接將其送到岸邊,而是自己親自涉水登岸。

他換上嶄新的軍裝,高昂著頭倔犟得下巴向上抬起,梗梗著脖子戴著墨鏡昂首挺胸,他要的就是這口氣,他大踏步涉水登岸的照片已成永恆經典。

麥克阿瑟登岸後正逢大雨傾盆,他推開下屬撐起的傘,冒雨發表講話,向菲律賓人民宣告麥克阿瑟兌現諾言歸來了。苦心人天不負,這一刻榮光麥克阿瑟值得擁有。

三,麥克阿瑟張揚個性,體驗一生中最光彩時刻。

隨著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終於徹底勝利了。麥克阿瑟作為挽救美國戰局的功臣,杜魯門總統就委派他代表美國主持接受日本投降儀式。

可是美國海軍聞聽麥克阿瑟代表美國就不樂意了,他們自覺海軍才是太平洋戰爭最大的功臣。

杜魯門只好採取折中建議,由麥克阿瑟代表盟軍,海軍將領尼米茲代表美國一起接受日本投降。因而日本投降簽字儀式未選擇陸地,而選在了以杜魯門總統故鄉密蘇里命名的軍艦上。

雖說海軍軍艦不是麥克阿瑟的地盤,他依舊按照自己的方式張揚個性。他不喜歡艾森豪威爾於小黑屋中低調接受德國投降的方式,他要將揚眉吐氣時刻搞成大排場,一吐自己對日本憋了多年之氣。

當時麥克阿瑟第一時間先派人到中國瀋陽日本戰俘營,將兩位被俘將軍接到身邊。麥克阿瑟一看到被日本人折磨的瘦骨嶙峋的亞瑟與溫萊特,剛硬鐵漢也抑制不住熱淚盈眶。麥克阿瑟深覺是自己將他們拋下,並讓他們承擔了一切失敗的罪責。他向兩位將軍承諾他們所受的苦不會白捱的,他會讓他們享受到無限榮光。

然後麥克阿瑟不但將1853年美國首次登陸日本國土時使用的國旗,懸掛在密蘇里號艦首,而且還將日本轟炸珍珠島時美國國會懸掛的國旗,掛在了軍艦另一端。他將美國的勝利與失敗一起懸掛,意在彰顯美國失敗後終於迎來了揚眉吐氣時刻。

麥克阿瑟佈置完了展示國威具有非凡意義的排場,其彰顯自己視榮譽為生命的個性排場更令人瞠目結舌。他竟然要求在密蘇里號軍艦上懸掛自己的將旗,這是美國海軍史上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懸掛陸軍將旗。

麥克阿瑟更為奇葩的表現,我們接著往下看。終於輪到麥克阿瑟簽字了,只見他從口袋中掏出五支鋼筆一字排開。他先向身後站著的亞瑟與溫萊特兩位將軍招招手,令兩人分立自己左右。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其姓名全稱,麥克阿瑟先用第一支鋼筆簽完道格,就轉身將鋼筆送給溫萊特留作紀念。他接著用第二支鋼筆簽完拉斯,隨手將筆送給了亞瑟少將。緊接著他用第三支筆簽完他的姓麥克阿瑟,這支鋼筆就轉交美國檔案館留存了。麥克阿瑟還剩兩支鋼筆,一支簽下其盟軍總司令的軍銜,將鋼筆轉交母校西點軍校留存,另一支寫下受降日期,當然要放入自己口袋交給夫人留作紀念嘍。

麥克阿瑟用五支鋼筆簽字,不但實現了讓兩名部下同享榮光的誓言,他也想讓國家、母校、與其同甘共苦的夫人一起見證他依舊是永不服輸永遠第一的麥克阿瑟。麥克阿瑟個人魅力在其人生最得意時刻發揮到極致,他就是如此高調做人,他就是如此特立獨行不一樣的麥克阿瑟。

斯人已逝,那五支具有特殊意義的鋼筆,依舊在靜靜訴說著麥克阿瑟曾經最精彩時光。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麥克阿瑟是個講究的人,在日本的投降儀式上竟然帶了五支簽字鋼筆,不,應該是六隻(據親歷過程的人回憶)。帶這麼多筆的用意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把記載了“重要歷史時刻”的筆送給不同的人或機構,作為永久的紀念。

那麼這六個筆到底給了誰呢?為什麼要給這些人或者機構,有何用意?

第一支筆,當場送給了溫萊特將軍,第二支,當場送給了英國的帕西瓦爾將軍

(麥克阿瑟後面的兩位將軍就是被俘虜的那兩位)

第一支筆有著非常深厚的意義,那是送給溫萊特將軍的安慰,那是對於溫萊特將軍接受苦難後的獎勵。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話說,1942年1月,麥克阿瑟將軍在太平洋戰爭時,面對日本人的大舉進攻,麥克阿瑟要求空中支援。看到敵人來勢洶洶,羅斯福讓麥克阿瑟暫時撤離,部隊先交給溫萊特將軍。

麥克阿瑟暫時撤離了,溫萊特卻因為扛不住,在當年的5月5日率75000多人投降了。之後,溫萊特被關到了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的監獄裡。不知道在監獄裡發生了什麼,通過溫萊特瘦弱至極的身體,能判斷在那裡的日子絕對不好過。

在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要參加投降儀式的簽字,他特意讓助理帶來了多支筆,因為他要送給那個替他受過的將軍,如果自己沒走,也許坐監獄的就是自己了。

(麥克阿瑟和兩位將軍)

但是,他身後還有一位將軍,那是英國的將軍帕西瓦爾,他和溫萊特是難兄難弟,也是帶著幾萬英國人向日軍投降的。他和溫萊特一樣,在日本的監獄裡度過了三年的時間,如果不是日本投降,大有把牢底坐穿的意思。

麥克阿瑟把第一支簽完字的鋼筆遞給溫萊特後,第二支筆簽完字,轉身遞給了帕西瓦爾,不能厚此薄彼,是不?

後來,溫萊特的那支筆送給了西點軍校軍事博物館保留。而帕西瓦爾的那支筆如今在英國蘭切斯特市的一家博物館。

第三支筆,麥克阿瑟送給了自己的妻子

老外,總是喜歡在關鍵的階段,給自己的愛人留下一些紀念品。

前兩支筆送出去後,麥克阿瑟拿起那支提前準備好的橙色的筆,簽了幾個字後,拿起來裝到了自己口袋裡,那支筆只有回到家後才可以交給愛人的。

但可惜的是,後來那支筆被盜,就此失去了下落。

也許麥克阿瑟準備六支筆的事例並不需要多學習,但對自己夫人的那份愛值得尊重。或許,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對自己的家人,關鍵時刻也應該留一些紀念品,讓其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

第四支、第五支筆和第六支筆給了誰,去了哪裡?

關於第四、五、六個筆的去向,曾經眾說風雲。

在現場的一波人回憶說,第四支被麥克阿瑟送給了副官惠特尼,第五、六支在剩下眾人簽完字後,被美國的相關工作人員帶回去,並放到了麥克阿瑟紀念館。

還有另外一撥人說,第四支、第五支、第六支,被美國國家檔案館、西點軍校軍事博物館、海軍軍事博物館分別收藏。

最後經過相關人員的專門調查和印證,和第一撥人說的一樣,第四支有惠特尼家族保留,看來確實被麥克阿瑟送給了惠特尼,這小子和長官關係混得還是不錯。另外兩支筆被麥克阿瑟紀念館保留,其中一個就在麥克阿瑟紀念館第五展示廊,而另外一枝外借給了五角大廈,直到現在。

麥克阿瑟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將軍,能打仗,但是對於一些重要場合,他很注重儀式感。越是在重要的場合,他越要顯示自己的特別。

和日本簽完字後不久,麥克阿瑟就呆在了日本,一呆就是七年。這七年當中,麥克阿瑟很張狂,拉天皇下水,幫助建立民主制度,但所幸成績不錯,最後在回去時,受到了百萬日本民眾的歡送。看來,人家“狂歸狂”,還是做了些事的。

(日本投降書)

時間過去已經很多年了,但麥克阿瑟“六支筆”的故事卻還在流傳。

藍風破曉


如果換我是麥克阿瑟,我不僅要用5支鋼筆籤,我還要日本人替我摘筆帽兒,麥克阿瑟是個好臉面和榮譽的人,感覺和隆美爾這點上倒是很像。

其實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簽字倒是沒什麼特殊的含義,應該只是想分享在日本投降書上籤署而獲得的榮耀,而這5支鋼筆就是榮耀的載體。

他用第一支簽了“道格”後,將其送給了身後的美軍中將溫賴特,


而用第二支簽了“拉斯”後則送給了原英軍駐馬來西亞總司令珀西瓦爾。
(山下奉文與珀西瓦爾,)

溫賴特是在麥克阿瑟撤退後接替菲律賓防務的,日軍攻陷菲律賓後溫賴特被俘,而新加坡淪陷後珀西瓦爾被俘,兩人都被關押在東北的戰俘營。可見,麥克阿瑟此舉是為了安慰二位被俘的盟軍將領,同時表達對他們抗日努力的尊敬,因此將接受日本投降的榮耀共同分享給他們。

第三支筆寫了“麥克阿瑟”後就收了起來算是給自己,第四支簽了職務“盟軍最高統帥”送給了美國西點軍校,第五支簽了日期後送給了妻子瓊尼。


普魯士之魂


日本簽署投降書時,麥克阿瑟用了六支,不是五支鋼筆。因為當時在簽字儀式上,有兩份投降書文件,一份是給盟軍的,一份是給日本方面的。麥克阿瑟在兩份投降書上分別用了不同的三支筆,寫下了他的名字、職位和日期。也就是一份投降書上用三支筆,兩份投降書正好是六支。

也有一些資料上說麥克阿瑟簽字時,用了五支鋼筆,三支鋼筆寫上他的大名,一支寫上他的職務,最後一支寫上日期。不過根據當時在現場親歷全過程的赫維·貝內特·惠普爾上校的回憶,麥克阿瑟當時確實是用了六支鋼筆,不是五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發佈命令,任命麥克阿瑟為遠東盟軍最高司令,並授權由他安排受降儀式。

在奔赴日本簽署投降書之前,麥克阿瑟的副官考特尼·惠特尼准將在馬尼拉獲得了四支威迪文牌鋼筆,到了日本後,專門交給麥克阿瑟,供他在投降書上簽字。另外的兩支筆,一支是麥克阿瑟妻子珍妮的派克筆,一支是惠特尼准將自己的鋼筆。

麥克阿瑟在簽署投降書時,他把最先使用的兩支象徵勝利的威迪文派鋼筆,分別送給了溫賴特將軍和帕西瓦爾將軍。



溫賴特將軍(左)和帕西瓦爾將軍(右)

這兩位是麥克阿瑟離開菲律賓時,留在菲律賓的最高將領。日本佔領菲律賓後,兩人做了俘虜,並在日軍的監獄中,度過了三年難熬的非人待遇。

日本宣佈投降後,麥克阿瑟專門把二位請到了密蘇里號上,還特意安排兩人站在自己的身後見證日本投降的這一歷史性時刻。並且在簽字後,將最早簽字的兩支鋼筆贈給了二位將軍。

現如今,麥克阿瑟送給溫賴特的那支筆存放於美國西點軍校軍事學院博物館內,送給珀西瓦爾的那支筆,現在則保存於位於英格蘭的奇切斯特團(Chichester)博物館中。


(麥克阿瑟轉身把鋼筆遞給帕西瓦爾中將)

據記載,麥克阿瑟簽字的第三支鋼筆,是他打算送給自己夫人珍妮的派克筆,簽完字後他就裝在了自己的口袋裡。第四支鋼筆,本來就是副官惠特尼的筆,簽完字後,麥克阿瑟先是裝到了兜裡,到了晚上又送回給了惠特尼將軍。

後來送給珍妮的派克橙色多福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盜,現在已不知所蹤。送給惠特尼准將的鋼筆,現在依然在惠特尼家族手中收藏。

簽字的第五和第六支威迪文鋼筆,麥克阿瑟在簽署完受降文件後,他留在了桌上。然後他就直接走了,沒有揣兜裡。(估計是想留給後面簽字的人用)

排在麥克阿瑟之後簽字的是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他用的是自己的鋼筆,沒有用麥克阿瑟留在桌子上的鋼筆。(兩人矛盾大,相互都不服對方)


圖中籤字者為尼米茲上將,他代表美國海軍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名。他身後戴船形帽者是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哈爾西上將。簽署投降書的密蘇里號是他的旗艦,也就是說,此時他正好站在自己的旗艦上,享受戰勝者的榮耀。(他左邊的站立者是麥克阿瑟,偷看尼米茲簽字)

緊接尼米茲上將之後簽字的,是我們中國的受降代表徐永昌上將。麥克阿瑟安排中國代表排在九個戰勝國的第二位簽字,是對中國堅持對日作戰、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的充分肯定。



比較搞笑的是,尼米茲上將簽字時,麥克阿瑟在後面偷看,徐永昌上將簽字的時候,麥克阿瑟也在後面偷看。



緊接著徐永昌上將簽字的是英國海軍上將佛雷塞爵士,他用的是麥克阿瑟留在桌上的兩支威迪文鋼筆。簽完字後,他想效法麥克阿瑟,將簽字的兩支鋼筆給他的助手。但是在簽字儀式後,麥克阿瑟讓當時代表總司令部負責所有受降儀式工作的惠普爾上校到佛雷塞爵士的助手那裡,又要回了這兩支威迪文牌鋼筆。


這兩支當時被麥克阿瑟要回去的鋼筆,現在收藏在美國麥克阿瑟紀念館。



排在英國代表之後簽字的是蘇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代表。蘇、澳代表簽字時,都還出沒問題,結果加拿大代表簽字時,就鬧出了一個笑話。

由於加拿大代表把簽字的位置搞錯了(兩份投降書中的一份),他把本應該簽在橫線上方的名字,簽在了橫線下方。這樣一看,就好像是法國的簽字。導致後來跟著簽字的法國和荷蘭只好依錯就錯,也都在自己一欄的橫線下籤了字。

但橫線下都備註有各國的英文,這樣的簽字書看起來明顯錯誤。這麼隆重的儀式,怎麼能出這種差池?

於是負責簽字儀式的薩瑟蘭將軍,馬上就對準備離場的日本代表說,你們先別走,我和麥大帥請示下。於是日本的幾個代表只好站在原地靜靜地等。

幾分鐘後,薩瑟蘭用筆把四個填錯名字的橫線下的備註拉去,用小字在簽名的下方寫上正確的國家代表,也就是各國代表籤的字沒動,簽字欄改動了,這才算了事。



最後沒有問題的那份投降書帶回了美國,籤錯字的投降書則交給了日本代表,現收藏於日本外務省在東京的外交史料館。

至於麥克阿瑟為何會在投降儀式上使用六支鋼筆簽字,目前沒有官方權威的解釋。真正的原因只有麥克阿瑟自己知道了。


Mer86


1945年8月15日,由於我國的大反攻、蘇聯出兵東北以及美國在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在強大的武力壓迫下,日本裕仁天皇被迫宣佈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在日本投降書籤字環節,出現了一個特別的一幕——作為同盟國最高統帥的麥克阿瑟將軍竟然用用6支鋼筆簽字。

區區一個簽名,麥克阿瑟竟然用了6支鋼筆,這也太大題小做了。一直高調的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如此這樣高調,難道就是為了顯擺嗎?顯然,這個場合不是麥克阿瑟顯擺的地方。實際上,麥克阿瑟此舉的真實原因非常感人。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用這簽字的六支鋼筆的下落,就一切真相大白了。

1945年9月2日9時許,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正式進行。先是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緊接著是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作為盟國最高統帥代表各交戰國簽字。在麥克阿瑟簽字的時候,他邀請喬納森·溫賴特少將和亞瑟·帕西瓦爾中將陪同簽字,兩人都是算是麥克阿瑟曾經的戰友,在日軍進攻東南亞的時候,麥克阿瑟被美國政府命令撤退,他們二人堅守到最後時候,被迫投降。兩人被關在了日軍位於瀋陽的戰俘營,被折磨了三年,使他們骨瘦如柴,形同骷髏,穿著最小號的軍裝還顯得肥大不堪。麥克阿瑟邀請二人陪同簽字,正是對兩人所經受苦難的一種補償。

兩人出列向麥克阿瑟敬禮後站在他身後,麥克阿瑟神定氣閒地落座,開始簽字,一共用了六支筆,第一支鋼筆簽下了“道格”兩字、第二支筆簽下了“道格”,這兩支鋼筆當場就送給了陪同簽字的溫賴特和帕西瓦爾,其它四支筆分別寫下了“麥克阿瑟”以及他的盟軍最高統帥的職位和日期。隨後,他將這四支鋼筆收起來,分別送給了美國國家檔案館、西點軍校、海軍學院和他的愛妻吉恩。

通過麥克阿瑟將軍將簽字的6支鋼筆分送不同的人和機構,可知麥克阿瑟將軍之所以高調地用6支鋼筆簽字,並非是為了顯擺,而是為了用這六支鋼筆記錄日本投降這一重要歷史時刻,予以銘記,並將其分享。總之,麥克阿瑟將軍此舉真是用心良苦,並非如傳言中是一個羈傲不遜的將軍,也是一個感情細膩的有心人。

隨後,美中英蘇等國代表依次在投降書上簽字。其中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加拿大代表簽在了法國的位置上,導致順延後,新西蘭代表不得不簽在了文稿最下面的空白處,日本人的認真勁又來了,以納降書無效為由要求重籤。對此,麥克阿瑟將軍並沒有理會日本人的請求,只是命令參謀長用鋼筆劃線更正,同時再簽字證明,結果弄得投降書零亂不堪,日本人則顯得尷尬而又無奈。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9723630421585054"} --}

密探零零發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話說小鬼子被倆原子彈徹底的嚇懵了,再加上美國人密密麻麻的轟炸機,得空就擱他那島子上丟炸彈。

所以小鬼子的心裡防線被徹底的摧毀了,這就投降了。當然這當中還有那死硬分子,全是些鬼子陸軍,這幫傢伙非要拉著他們那天皇要玩玉碎。

你說這事弄的,那哪成啊,這天皇他就不樂意,和歷來就與鬼子陸軍不對付的海軍聯合,這就把這幫子腦子打了雞血的傢伙擱天皇的家門口給宰了,其餘的全丟到了監獄裡邊看官了起來。

所以這才有了鬼子那天皇,擱收音機裡邊宣佈投降。其實在這份稿子當中,這鬼子天皇壓根就沒有提到投降二字,全篇代替投降的是無條件停戰。

大傢伙也知道,這投降和停戰,這壓根就是倆意思,這就不著調。所以警惕鬼子,咱可不能放鬆。

那麼在這次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使用了五隻筆進行簽字,一說還有用了六隻的。

但咱以五支為標準,因為這事國防大學教授馬駿說是五支筆。

五支筆的事

首先第一支筆,寫下道格,然後他把這筆交給了身後的美軍中將溫賴特。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是他呢?”

這其實也算是麥克阿瑟對溫賴特的一次補償吧

他這事得往前了說,當初小鬼子和美國擱太平洋上初期的戰爭,麥克阿瑟擱菲律賓和小鬼子掰過手腕子。

大傢伙也知道,開頭的時候小鬼子確實有那麼點鋒芒。麥克阿瑟擱菲律賓說他那就是鐵桶,小鬼子沒那好牙口,拿不下來。

結果小鬼子放狠話,要活捉麥克阿瑟,還要拉到他們那島子上接受審判,這審判結果就是拉到帝國廣場砍頭。

這戰事,大傢伙也知道,麥克阿瑟打了一半被美國人接走了,弄到澳大利亞建立盟軍反攻基地。

那麼菲律賓這攤子事就丟給了溫賴特,後來溫賴特堅持了四個月就投降了,說起這事溫賴特也後悔。

因為後來小鬼子就對這投降的美菲聯軍來一次巴丹死亡行軍,就這一路上死了四五萬人。

那麼溫賴特作為最高指揮官,也沒有受到好的優待,不給吃不給穿這都是小事。

一個看押的鬼子兵因為不高興,都能扇他倆大耳瓜子,等救出來的時候,這溫賴特真個就是一皮包骨頭了。

所以溫賴特也算是代麥克阿瑟受過,那麼第一支簽字筆就落到了他的手上。

那麼麥克阿瑟就用第二支簽字筆,寫下拉斯,把這筆送給了英軍的司令帕西瓦爾。

這位是英國駐新加坡的司令,當時帶著十三萬人和三萬鬼子作戰,最後投降,也被鬼子孽待的不成樣子了。

作為同病相憐的倆人都站在麥克阿瑟的身後,所以第二支筆就給了他。

第三支筆,麥克阿瑟寫下了麥克阿瑟,寫完之後,他就收了起來,這就是後來美國政府檔案館裡邊收藏的那支。

第四支筆,他寫下了盟軍最高統帥,之後也收了起來,這就是現在美國西點軍校收藏的那支。畢竟他曾經是這地的校長,而且還是從這地畢業的,所以這點交情留給西點一支,也算是情有可原的。

第五支筆,這就比較特別了,這是所有筆當中最豔麗的——紅色,他用這支筆簽下了年月日,最後送給了自己的老婆愛妮.費爾克洛思。

這也就是這五支筆的歸宿。

咋說呢?也許是因為麥克阿瑟簽字的時候,用筆太多的緣故,後來有美國總統簽字的時候,也喜歡整很多筆在眼跟前。

當年奧巴馬在簽署金融改革法案的時候,就準備了一盒在身邊,這可太任性了,這就是十支。

當然這也不算他太任性的,在簽署醫改法案的時候,身邊放了兩盒。

這也算是個小插曲吧,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裝13外加羞辱日軍所必須,麥克阿瑟本來就是一個很注意包裝形象的將領,所以麥克阿瑟的標準形象是這樣的:叼著玉米菸斗、戴著AO墨鏡以及陸軍元帥帽。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也是一個型男,更何況是二戰時的一大統帥手下可是千軍萬馬。

1942年3月,在日本強大攻勢下坐著魚雷艇灰溜溜離開菲律賓,跟動畫片灰太郎的標準說法一樣“我會回來的!”,而接任的溫萊特中將則代替麥克阿瑟成了日軍的俘虜。事實證明麥帥很高調,1944年9月美軍在菲律賓登陸,在大批記者、攝影師和電影工作者簇擁下跳下登陸艇,涉水登上菲律賓土地,高呼“感謝上帝,我回來了”。

裝的很成功,為了紀念麥克阿瑟同志這一“狀舉”還搞了銅像紀念。

所有一切都證明這個男人很注重形象以及軍人榮譽感,日本投降後美國於1945年9月2日上午,在停泊於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麥克阿瑟特意讓解救回來的溫萊特中將以及另一名被俘英軍將領珀西瓦爾站在自己背後,一起享受受降簽字的榮譽。

還特意備好5支簽字鋼筆,前兩支送給溫萊特和珀西瓦爾,作為對兩人的補償。後三支則分別送給美國檔案館、母校西點軍校和自己的妻子。雖然行事高調,但也算是有情有義。


河東三叔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12日,投降儀式在美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進行。麥克阿瑟作為盟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尼米茨代表美國、傑列維亞科中將代表蘇聯、徐永昌將軍代表我國,以及英、法、澳、加等過代表,出席受降儀式。

無疑,作為盟軍代表的麥克阿瑟,這時代表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他還特地邀請了,二戰中被日軍俘虜的兩位軍官:溫賴特少將(原美軍駐菲律賓司令)和帕西瓦爾中將(原英軍駐馬來西亞司令),讓他們共同分享這份榮譽。

在簽署日本投降協議書時,麥克阿瑟代表盟軍最先簽字,讓人們記住了一個特殊細節——他在簽字時先後使用了5支鋼筆。他為什麼要使用5只鋼筆簽署協議書呢?

有人說,麥克阿瑟是為了耍帥。的確,“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這樣的名字夠長,加上籤署日期和職務,簽署兩份字數還不少,5支鋼筆換著用,足夠他耍帥。

不過呢,事後人們知道,這不僅僅是為了耍帥,在這樣莊嚴的歷史時刻,在日軍投降協議書上使用的鋼筆,天然就被賦予了特殊的紀念意義。

根據後來很多人的說法,麥克阿瑟的5支鋼筆各有象徵含義。

最先使用的兩隻,代表“犧牲”,送給在日軍戰俘營中飽受折磨的溫賴特少將、帕西瓦爾中將。第三支代表“勝利”,送給了身後助手溫賴特。第四支代表“榮譽”,後來送給了美國國家檔案館。最後一支則代表“愛情”,送給了自己的愛人(鐵血將軍也有柔情的一面)。

關於麥克阿瑟的“五支鋼筆”最後歸屬,眾說紛紜,有好多版本。當然,還有麥克阿瑟的使用了6支鋼筆的說法。


爾朱少帥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麥克阿瑟在日本投降時,用了6支鋼筆簽字。

麥克阿瑟在日本宣佈投降後,很快趕到日本接受投降。

他的好友陸軍准將考特尼·惠特尼,為了準備了四支威迪文鋼筆。

威迪文鋼筆是世界著名鋼筆品牌,在當時很有名氣。

考特尼准將準備4支鋼筆,是知道這一簽字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

這簽字的鋼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成為歷史的見證。

考特尼准將也是個名人,他在菲律賓打了多年游擊戰,後來是起草日本憲法的關鍵人物。

有意思的是,麥克阿瑟自己也準備了2支鋼筆:其中1支是他妻子珍妮的派克橙色多福鋼筆,還有1支是考特尼准將自己的鋼筆。

當時投降書有兩份,一份是給盟軍的,一份是給日本的。

麥克阿瑟在兩份投降書上,分別用6支鋼筆寫下了名字、職務和年月日。

儀式結束以後,麥克阿瑟將其中2支送給了一同參加一時的美國將軍溫賴特以及英國將軍帕西瓦爾。

這兩個將軍剛剛從位於日本設在中國的戰俘集中營中被解救出來,麥克阿瑟認為他們兩人都是英雄,讓他們一同參加儀式。

而溫賴特後來將港幣捐給美國西點軍校軍事學院博物館,珀西瓦爾則捐給了英國奇切斯特團博物館。

其餘2支私人鋼筆,麥克阿瑟分別還給了他的妻子珍妮以及考特尼准將。

而給妻子珍妮的港幣,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在他的家中被盜,至今不知去向。

最後兩支鋼筆,麥克阿瑟自己留下,作為一生的重要紀念。

目前,這兩隻鋼筆放在美國諾福克的麥克阿瑟紀念館。


薩沙


日本戰敗投降的時候,麥克阿瑟為什麼要用5支鋼筆簽字?


我們知道。在二戰中,作為法西斯帝國之一的日本,在中國大地上的燒殺搶掠淫,無惡不作,並且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拉入戰爭,最終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努力下,於1945年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1945年9月2日,與反法西斯盟軍代表簽訂投降書,但當時在簽訂投降書的時候,作為盟軍代表的麥克阿瑟將軍卻用5支鋼筆簽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小編認為,這一方面與麥克阿瑟桀驁不馴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紀念這一特殊歷史時刻。

1、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簽字。

1945年9月2日上午,盟國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受降儀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簽署投降書,麥克阿瑟代表盟國簽字受降,中、美、蘇、英等盟國代表也相繼簽字受降。在簽字儀式上,有兩份投降書文件,一份是給盟軍的,一份是給日本方面的。在日本方面簽完字之後。就是美國方簽字,然後依次是中國、蘇聯政府,依次往下排,最後是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代表盟國簽字。但是到輪到他簽字的時候,麥克阿瑟居然拿出了五支鋼筆。麥克阿瑟的全名叫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他的頭銜是盟軍總司令、五星級上將。所以他籤“道格”的時候用了一支鋼筆,再寫“拉斯”的時候又用了第二支鋼筆,籤“麥克阿瑟”的時候用了第三支鋼筆,籤頭銜盟軍總司令的時候用了第四支鋼筆,籤頭銜五星級上將的時候用了第五支鋼筆。

2、麥克阿瑟為什麼用5支鋼筆簽字?

一是因為麥克阿瑟作為盟軍總司令,要把盟軍的威嚴表現出來,畢竟打敗日本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們知道,當時艾森豪威爾將軍在德國戰場上,接受德軍投降的時候,只是在一個陰暗的小屋裡,一點都不排場。麥克阿瑟覺得這樣沒有把盟軍的氣勢拿出來,這樣有損盟軍的威嚴,所以,在接受日本投降時,他有意把這個受降儀式辦得特別的有氣勢,有威嚴,有意用五支鋼筆來簽字。

二是因為麥克阿瑟是一個桀驁不馴、高調的人,其性格張揚。二戰期間,麥克阿瑟嘴叼大煙鬥,上衣口袋斜插5支派克金筆是他的標配。其形象相當張揚,並且他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而高傲的將軍。他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的人;是美國最年輕的准將;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陸軍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是美國響噹噹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二戰期間任美國遠征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並且侍才而驕、桀驁不馴,經常“抗旨”不尊,公然違背美國總統的命令,可見其性格有多麼張揚。這樣的一個人,在好不容易打敗日本後,在投降儀式上,豈不可勁折騰?所以,用五支鋼筆簽字,正是麥克阿瑟性格的體現。

三是為了留作紀念,同時也警示法西斯國家莫要作繭自縛。當時陪著麥克阿瑟接受日本投降儀式的有曾經被日軍俘虜的美軍將領溫萊特和英軍將領珀西瓦爾,讓他們一起享受簽字的榮譽。1943年3月,日軍集中兵力大舉進攻駐紮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的美菲軍隊,其指揮官原本是麥克阿瑟,但美國政府擔心麥克阿瑟落入日軍手中,就派遣專機將麥克阿瑟從巴丹半島上接走,並命令溫萊特接任麥克阿瑟的指揮權。在和日本決戰時,由於彈盡糧絕,溫萊特為了士兵的生命,於1942年5月5日向羅斯福總統發出最後一封電報後,投降日軍。英國將軍珀西瓦爾和他的情況一樣,是在馬來西亞和日軍決戰時,水源被日軍截斷,為了士兵和大批難民,珀西瓦爾被迫投降日軍。之後,溫萊特和珀西瓦爾就被關在了瀋陽,一直到1945年8月18日,兩人才得以重獲自由。當麥克阿瑟得知這一消息後,總覺得對不起這兩人。麥克阿瑟邀請兩人一同參與受降儀式,並送給兩人具有特殊意義的鋼筆,就是想讓這兩位死裡逃生的戰友享受勝利的喜悅。麥克阿瑟分別把簽字的第1支鋼筆和第2支鋼筆送給了溫萊特和珀西瓦爾留作紀念。同時,為了紀念美國政府在二戰中的貢獻,他把第3支鋼筆送給了美國政府檔案館留作紀念,為了感謝培養自己的母校,把第4支鋼筆送給了美國西點軍校留作紀念。為了感謝為自己默默付出的妻子,他們第5支鋼筆送給了自己的妻子留作紀念,畢竟軍功章上有她的一半。

四是因為麥克阿瑟曾遭到日本暗算,差點身敗名裂,用五支鋼筆簽字為了羞辱日本。麥克阿瑟出生于軍人家庭,天資聰穎的麥克阿瑟誓以軍人為終生追求。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當時麥克阿瑟是美國駐菲律賓遠東軍總司令,由於他從未考慮日本會偷襲美國。因而當他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消息後,再令部隊進入緊急戰爭狀態已為時晚矣,短短几十分鐘時間,美軍就被氣勢洶洶的日本戰機炸得潰不成軍。驕傲的麥克阿瑟面對慘敗,把父親留下的手槍拿出,以備最後一刻自殺保持軍人尊嚴。可就在這時他接到了總統令他撤退的命令。這次事件幾乎令麥克阿瑟身敗名裂,可以說是他一生的恥辱。為了報這一箭之仇,當時的美國總統專門委派他代表美國主持接受日本投降儀式,而他用五支鋼筆簽字,也是為了羞辱日本而報仇。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麥克阿瑟之所以高調用五支鋼筆簽字,並非是完全為了顯擺,主要還是為了用這五支鋼筆記錄日本投降的這一偉大歷史時刻,予以銘記,並將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