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現在父母養育孩子就是讓孩子“放手”、“散養”想法固然很好,可這種方式養育孩子,結果卻事與願違,養出了一個人人都煩沒有教養、沒有規矩的孩子。

清華教授說:“中國教育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鼓勵孩子探索,不控制孩子思想本沒有錯,可為什麼熊孩子越來越多?

大多數父母錯把“縱容”當成“自由”,沒有規矩的教育,釋放了孩子心中的“小惡魔”。

無條件放養孩子,只會讓孩子缺乏最低起碼的尊重。所以父母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蒙臺梭利說:“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樣,建立在規則上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都說“3歲看大”,孩子3歲之前父母就應該立下規矩。

對孩子來說,規則不是限制而是界限。孩子要守住三個底線: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不破壞環境

1. 不傷害自己

孩子沒有安全意識,對生命缺乏敬畏之心,受傷害最多的還是自己。

有一則新聞,一個6歲的小女孩,只因想模仿動畫片中的情節,撐著一把小雨傘從13樓跳下。萬幸落在6樓露臺,被鄰居發現及時送醫,撿回一條命。

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孩子看不到背後暗藏的危險,家長也常常不以為意。比如,在車流密集孩子在馬路上橫衝直撞,隨意玩剪刀、菜刀,等等。

家長不及時給孩子安全教育,最終可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給孩子建立“不傷害自己”的規則,他們才懂得什麼行為不被允許,也就不會“傳遞傷害”,孩子才知道尊重別人,遵守社會道德,才能去珍惜生命。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2. 不傷害別人

不懂得什麼會傷害自己,也更加不會顧及別人的安全。

孩子在2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有時會通過打人,或其他挑戰別人底線的行為,來感受“我”的力量。

制定規則,約束孩子的一些行為,提高他們的自控力,不做傷害別人的事,也為他們以後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3. 不破壞公共環境

有一期《圓桌派》上週軼君說:

“家長們出門會告訴孩子,這裡不能碰,那裡不能摸,但是,是因為怕孩子把手和衣服弄髒,卻從來不給孩子制定規則,出門的時候,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大家知道江蘇江陰三個小學生偷車事件吧!三個孩子兩個星期偷走了42輛公共自行車,造成損失超過15萬元。他們把鎖直接破壞,再把自行車騎走。

當自行車公司向孩子父母提出賠償,家長態度冷漠,不願賠償,正因為孩子有家長“撐腰”,無需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買單,恐怕今後將更加變本加厲。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我們有使用公共資源的權利,但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私自佔有或破壞。

我看評論時看見粉絲說的一句話,你不教育孩子,這個社會早晚會替你教訓他。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我們應該給孩子制定這5個規則

1. 考慮孩子可接受的範圍

給孩子制定規則,要考慮孩子的年齡階段和發展特點,不要超前給孩子制定不切實際的規則。

鄰居家的孩子只有一歲半,可是,經常會聽見她在嘶吼,原因是她對兒子要求,自己的玩具自己收。可她沒有想到,一歲半的孩子,對於收拾玩具這個行為,是無能為力的,不合理的規則,可能會產生兩個後果。

首先,孩子某些合理的、正常的行為會受到約束和壓制。

我一個朋友他就會要求孩子,寫完作業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其實玩,本來就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天性,但是有了這個“規則”,孩子漸漸就不愛下樓玩了,因為覺得玩,都被要求。

第二,孩子因為無法遵守規則,而忽視規則,從而產生“規則可以不遵守”的想法。

這樣的規則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形同虛設。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2. 父母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遵守規則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的作用,這樣孩子才能遵守。

教孩子不可以隨意打擾別人,首先父母應該尊重孩子。比如,做一些遊戲或者看動畫片給孩子規定一個時間,不要在孩子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強迫終止孩子的快樂;

有些父母會用一些體罰讓孩子記住錯誤,這樣做不但不能讓孩子改變錯誤,反而讓孩子逆反心理更強。

所以父母做錯了事,也要給孩子道歉,在公共場合舉止得體,孩子從你身上看到的,就是他們會學習模仿的行為,當父母遵守了規則,才會賦予規則威嚴性,讓孩子帶著敬畏的心理去遵守規則。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3. 制定規則不帶情緒

父母千萬不要把個人情緒帶到規則裡,這樣孩子只會感受到害怕、恐懼、憤恨和不滿,無法正視問題,拒絕與父母合作。

有一次,兒子渴了,自己站在板凳上去拿水杯,不小心把水杯弄倒了,水就灑到了老公的手機上。

怒氣衝衝的老公,當時就給兒子定了一個“規矩”,以後不可以自己去桌子上拿水杯喝水。

兒子被爸爸凶神惡煞的表情給嚇得不敢說話,只好拼命點頭,而他心裡卻是有委屈的,對於這個“規矩”當然是不認可的,為什麼自己不可以拿水喝?不是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4. 堅定執行規則

規則給孩子制定了,就要執行,不要以自己的心情好壞、孩子的情緒高低為轉移。

孩子哭鬧、撒潑、打滾,你就束手無策,你就滿足了孩子的需求,父母還強調說這是最後一次,孩子是捕捉情緒的高手,這次嚐到了甜頭,下一次很可能就變本加厲。

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是溫和而堅定的。

當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你可以說:“媽媽知道你不開心,你想哭就哭一會,媽媽陪著你,但是我不會滿足你的要求。”當孩子發現撒嬌耍賴都沒有用,自然就會慢慢改掉這樣的行為。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5. 用承擔責任代替懲罰

孩子犯錯誤,父母首先是打罵、吼叫,這樣做的確能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守規矩。

但是,孩子也會有一個“免疫力”,這個方法越來越無效。而且,懲罰的背後是你強我弱的信號,對孩子不尊重,也讓孩子排斥規則。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不好的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這比任何說教和懲罰都管用。

當孩子把玩具滿地亂丟,自己不小心踩到弄痛了腳,跑到你懷裡哭訴,這個時候就告訴孩子:“我不會因為你亂丟玩具就懲罰你,我永遠愛你,但你得自己把玩具收好。”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給孩子立合理的規矩,讓孩子在秩序中成長,學會判斷是非善惡,把規則內化為骨子裡的教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尊重別人,不傷害別人的人。

別把撒手不管,當成靜待花開。

瑤瑤為大家推薦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的圖畫書,被評為寶寶的第一任老師!引導孩子的良好行為,通過繪本故事引導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應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貼合生活故事,通過繪本教育孩子,比說教效果好不少,這套書一共12個主題故事,如下: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孩子的記憶力也是重中之重,記憶力不好就相當於熊瞎子掰玉米,最後就記住一點,所以給大家推薦這套記憶力書,這套書分為五冊: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場景記憶、圖像描繪、觀察記憶、視覺記憶、聯想記憶,每冊都是培養孩子記憶力不同的方法,內容豐富和生動的人物造型,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

孩子大吼大叫沒禮貌,父母巧用5招,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