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讓寶寶多俯趴?

盧金潮


一提起讓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練俯趴,很多家長都很擔心,怕捂住口鼻,怕壓著胸口,怕給寶寶帶來危險。其實,家長的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寶寶俯趴反而有利於身體的成長髮育。

因為人是脊椎動物,俯趴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只要在寶寶俯趴時,旁邊有人看護就沒問題。

那麼,讓寶寶俯趴有哪些好處呢?

1、促進成長。俯趴能夠讓寶寶練習抬頭、轉頭,鍛鍊寶寶的頸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和力量,而且有利於全身肌肉協調性的發展,使寶寶更快地學會翻身、爬。

2、促進頸椎和脊椎發育,讓寶寶擁有楊洋那樣的完美身姿。

3、有利於塑造完美頭型。如果寶寶整天躺著,後腦勺就會慢慢變得扁扁的、平平的,趴著可以防止寶寶頭形後部過扁和部分偏頭,讓寶寶的頭形看起來更完美。

4、鍛鍊體能。俯趴還能夠讓寶寶得到運動的機會,鍛鍊寶寶的體能,運動後也更容易入睡。

5、提升感知。和整天躺著的寶寶相比,趴著會讓孩子從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視角來看時間,有利於寶寶更好地探索周圍的世界。

6、緩解吐奶(進食20分鐘內不宜趴)。

7、適當的腹壓有利於內臟器官發育。

練習俯趴注意事項:

1、姿勢要正確;

2、不在寶寶餓、困或者剛吃完奶的時候練習;

3、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一次只能趴幾秒,每天多練習幾次,3個月的時候可以趴10分鐘左右。

4、不滿3個月,不會翻身的寶寶不要趴著睡,避免窒息。

俯趴的正確姿勢:

1、寶寶俯趴時,小手應該放在胸口以支撐頭和胸部;

2、寶寶俯趴時,如果小手攥著的,請儘量幫寶寶把手掌打開;

3、寶寶俯趴時,腳丫要著地,“飛機腳”不利於以後爬行和行走;

4、3個月後寶寶俯趴時,小腿不能與大腿呈直角蜷曲;

5、3個月時寶寶的上肢要能撐起整個上身;

怎樣幫助寶寶練習俯趴?


1、讓寶寶趴在媽媽胸前,感受媽媽的心跳;

2、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腿上,保證腿前低後高,用玩具引誘寶寶抬頭,注意身體平衡與寶寶安全。

3、在寶寶腋下放置枕巾、軟枕,用玩具在寶寶臉前引誘寶寶抬頭。

4、寶寶在四五個月的時候喜歡照鏡子,可讓寶寶趴在墊子上,在臉前置放面小鏡子,會增加寶寶俯趴的樂趣。

5、和寶寶面對面一起趴,也會增加孩子的興趣。

6、如果寶寶實在不喜歡俯趴,可用飛機抱進行替代。


透過小概率事件,看見大概率人生。一鍵關注@御風者談育兒,育兒路上不迷茫。我是御風者,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

御風者談育兒


讓寶寶多俯趴對其發育是非常有好處的。一般 1個月以內的嬰兒俯臥時還不能把頭抬起,1個月以後可能會有短暫的微微抬起,但很快頭就會落下去。等到寶寶快2個月時,才能把頭抬起來片刻,但依然抬得不是很好,其前胸還是不能離開床面。

不過,我們可以這樣訓練孩子,每天抬個幾回,每次抬1-2分鐘。看寶寶意願和心情,如果寶寶不累可以考慮多抬幾次。我在女兒滿了1個月後,就讓她練習了。所以,在拍白天照時,頭已經抬得非常高了,連化妝的小姐姐都說她頭抬得很好。

讓寶寶多俯趴有哪些好處?

多讓寶寶趴著是對寶寶能力的訓練,寶寶出生後的第一項能力就是抬頭,這也標誌著寶寶成長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多讓寶寶俯趴有以下4點好處:

  • 首先,能擴大寶寶的視野。躺著的寶寶只能看天花板,當他能俯趴著用站立的眼光來看東西時,寶寶會覺得非常新奇。
  • 其次,可以增強寶寶的頸部和腰部肌力。
  • 再者,可以提高寶寶的心肺功能,加大肺活量,這不但對寶寶健康有利,還能促進寶寶語言發育能力。
  • 最後,多給寶寶俯趴還能加快寶寶向前爬的速度,不讓寶寶趴著,寶寶不可能學會爬行,而爬行對寶寶發育意義非常重大。所以要從這個時候引起重視。

讓寶寶多趴要注意這幾點

1、預防寶寶窒息

當寶寶能趴的時候,建議媽媽最好也不要離開,以防寶寶窒息。因為有的寶寶這個時候雖然能趴,但頸部的肌肉還是不夠,還不具備俯臥側頭的能力。

2、餵奶後,不要立即讓寶寶俯趴

寶寶吃飽後,最好不要讓他俯趴,以免吐奶。建議最好是在餵奶之前,寶寶還沒有發出餓的信號時,可以讓寶寶多俯臥一會兒。

3、不能讓寶寶自己一個人趴著

當寶寶一個人趴著時,媽媽可蹲在地上,面對著寶寶,讓他能夠平視媽媽的眼睛。如果讓寶寶趴在地板上,媽媽也要趴在地板上和寶寶面對面的交流。同時媽媽也可以向左右兩邊運動,讓寶寶追隨著,以此來鍛鍊寶寶的頸部肌肉。

4、注意寶寶的情緒

雖然多趴好,但也要看寶寶的情緒。如果寶寶就是不喜歡趴著,媽媽切不可強迫。為寶寶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寶寶快樂為前提。

綜上所述,多讓寶寶趴著是非常有好處的,對寶寶的發育也非常有利,因此,平時寶媽可以多讓寶寶進行俯趴訓練。但如果寶寶不願意,我們切不了強迫。

我是花醒育兒,一個3歲女寶的媽媽,持續分享0-6歲相關育兒以及孕產知識。育兒先育己,記得關注@花醒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花醒育兒


你好,非常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寶寶半歲過後,可是越來越厲害了,會翻身了,會爬了,大動作都在不經意間自己就會了!現在都提倡科學育兒,那麼,在小傢伙開始大動作的時候,都提倡讓寶寶多趴多爬,很多寶媽都不理解是為什麼了,先寶媽媽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當時帶先寶的經驗吧!

1、鍛鍊肌肉!在寶寶會自己翻身了之後,小傢伙就動得不亦樂乎了,翻過去翻過來!之後小傢伙就會趴著,然後會用小手撐著身體,開始往後倒退,我們家先寶,剛開始爬的時候,就是兩手撐著,往後退倒爬的,哈哈!那麼寶寶在趴著的時候,可以鍛鍊寶寶的頭部,頸部,肩部還有腰腹部的肌肉,因為要全身協調啊,並且研究表明,寶寶趴的時間越長,他就能越早的學會抬頭,還有爬,還會自己慢慢坐起來,我家先寶當時就是如此,會趴著後,我就把他放墊子上自己玩兒的!

2、避免寶寶扁頭!有的寶媽肯定會說,寶寶趴著和扁頭有什麼關係啊!大家都曉得,在一歲前,寶寶的頭蓋骨很軟,滷門還沒長全,如果寶寶長時間睡在同一個位置,頭蓋骨裡的這幾塊骨頭會變扁平,所以讓寶寶醒著的時候多趴著,體驗不同的姿勢,可以降低寶寶扁平頭的情況!

3、看到更多美景!大家都曉得,在一歲前,寶寶們都還不會走路,幾乎都是大人抱著,躺在家人的懷裡,只能看到天花板或是床頂,但是寶寶會趴了之後,翻身過來後,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景色哦,這裡看看,那裡瞅瞅,哈哈,一切新奇的東西,寶寶都要看!

綜上所述,讓寶寶多趴著,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讓寶寶看到更多美景,所以,各位寶媽們,讓寶寶多趴多爬吧,但也要注意時間哦,最開始寶寶不願意的時候,寶媽們也不要強求,順其自然就好!手工碼字,你的每一次點贊,每一個轉發,每一次收藏,都是我不斷成長的動力!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分享育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先媽育兒


因為新生兒身體內的肌肉和骨骼大部分都處於待開發狀態,越早開發運動技能有利於寶寶的成長髮育,可在成年後避免很多問題,比如防止寶寶頭型後部過扁和部分畸形偏頭等。

俯臥練習對寶寶有很多益處,匍匐趴在地面上,可以幫助他鍛鍊頭部、頸部、肩部的肌肉,並促進運動技能的發育。


1、俯趴是大運動發展的開始:

寶寶的運動發展是從上到下的,也就是先能豎頭穩當(可以抬頭),才能慢慢背部有力量(可以坐),再逐步發展到下肢,最終可以行走。

多趴可以加強寶寶的肩頸部肌肉,讓他學會抬頭,慢慢學會用胳膊支撐起上半身,為後面的翻身、爬行、獨坐等大動作技能的發展奠定基礎。可以說趴得不夠,對後面的大動作都會有影響。

2. 鍛鍊肌肉協調能力

俯趴能讓寶寶練習抬頭轉頭,鍛鍊寶寶脖頸部、背部、四肢的肌肉和手臂支撐的力量,有利於全身協調性的發展,使寶寶快速學會翻身、爬行。


3、改善新生兒小問題:

①胃脹氣:

這些大部分都是因為新生兒腸胃功能還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現脹氣的問題。最簡單有效方便的“排氣”運動,就是趴。趴得多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受脹氣困擾。當孩子趴著時,他們嘗試扭動身體、轉頭抬頭,這些主動的“排氣”運動會比我們被動按摩的效果還要好。


②改善頭型:

很多老人給嬰兒睡枕頭無非就是像讓寶寶有個好看的頭型。其實,讓寶寶多俯趴,是預防扁頭、改善頭型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俯趴時寶寶頭部減少受壓,頭型會自然恢復,擁有一個漂亮的後腦勺。


如何幫助寶寶練習俯趴?

1. 正確的俯趴姿勢

寶寶俯趴時,小手應該放在胸口,以支撐頭和胸部。雙腿要伸直,小腳要著地。如果寶寶的小手是攥著的,媽媽要儘量幫寶寶把手掌打開。

2. 俯趴時間:

俯趴應該在餵奶半小時以後,並且寶寶清醒的狀態下進行,3個月內的寶寶每次俯趴時間不宜過長,幾分鐘就夠了。


3. 俯趴引導:

可以在趴的同時和寶寶做遊戲,比如放一面鏡子在寶寶面前,讓他抬頭就能看見自己。當他發現鏡子裡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小人兒時,俯趴的樂趣會大大提高。

或者是讓寶寶模仿媽媽的動作,當媽媽趴著玩的時候,寶寶也會跟著一起趴著玩。

總之,俯臥對寶寶來說有很多的好處,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爸爸媽媽可以訓練寶寶俯趴。

注意:在俯趴練習時,一定要有家長陪伴在身邊,避免發生意外。

我是王老師,家有倆娃,分享育兒知識和經驗。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的話,


早教王老師


現在很多兒科醫生都建議讓寶寶多趴著,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頭部,頸部,肩部,腰腹部的肌肉,趴著的時間越多他就能越早的學會抬頭,翻身,四肢爬行和獨坐。

寶寶多趴著好處特別多,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還有哪些?

1 多趴著寶寶長的高

寶寶想要長的高除了跟上營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適量運動,多趴著對嬰兒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運動,多趴著能活動關節幫助骨骼生長,所以要讓寶寶多練習趴著。

2 多趴著使寶寶脖子不紅

正常情況下寶寶胖乎乎的脖子上的褶皺就特別多,不透氣,再加上有奶液,汗液,口水等在褶皺處捂著就會產生異味造成脖子發紅,當寶寶趴著的時候,褶皺處就會舒展開,達到乾燥透氣的效果。



3 多趴著可以打開寶寶視野

剛生下來的寶寶對新生活都充滿了好奇,這也想知道,那也想看看,平時大多都是躺著的,當寶寶趴著的時候看到的視角和平時是不一樣的,這大大提高了寶寶的視野。

不同月齡的寶寶趴著的時間是不同的

1 0~3個月的寶寶,每次趴著的時間應該控制在1~10分鐘左右,看寶寶的精神狀態。

2 3~4個月的寶寶,可以每天趴著時間在20分鐘以上。

3 4個月以上的寶寶,每次趴著時間基本上可以在半小時到一小時。

有的寶寶可能不願意趴著,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強迫,應該換種方式引誘寶寶愛上趴著,比如拿著寶寶喜歡的玩具,讓寶寶伸手來拿,在寶寶面前放一些新奇東西,吸引寶寶注意力。

結語

寶寶剛開始趴著的時候可能有點困難,時間長寶寶一點點就會熟悉起來,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阿雲寶媽


因為我一個人帶孩子,所以寶寶俯趴時間非常多!4個月不到會翻身,7個月就已經會爬,不到9個月自己能夠扶站。我除了教過他翻身以外,所有的大動作都是他自發的,我把它歸結為:俯趴到位。因為另外一朋友家小一個月的孩子,8個月了還不會翻身,一讓俯趴就哭鬧!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嬰兒俯趴這件事!

嬰兒俯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俯趴:讓嬰兒腹部貼床,面朝下。這樣的姿勢可以讓寶寶鍛鍊其背部肌肉,有助於寶寶練習抬頭、轉頭。

1、俯趴是大運動發展的開始:寶寶的運動發展是從上到下的,也就是先能豎頭穩當(可以抬頭),才能慢慢背部有力量(可以坐),再逐步發展到下肢,最終可以行走。

多趴可以加強寶寶的肩頸部肌肉,讓他學會抬頭,慢慢學會用胳膊支撐起上半身,為後面的翻身、爬行、獨坐等大動作技能的發展奠定基礎。 可以說趴得不夠,對後面的大動作都會有影響。



2、開發孩子認知能力:寶寶通常是在玩耍時為仰臥狀態,這樣他只能看到白色的天花板。換成是你,你會不會覺得超級無聊?!

新生兒寶寶四肢未發展完善,沒有力量支撐,無法看自己的手腳來運動。唯一能玩的、能改善自己眼界的就是俯趴。畢竟呆在床上俯趴時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小物件呢!

3、能解決新生兒的很多小問題:①解決小兒胃脹氣:這些大部分都是因為新生兒腸胃功能還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現脹氣的問題。最簡單有效方便的“排氣”運動,就是趴。 趴得多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受脹氣困擾。當孩子趴著時,他們嘗試扭動身體、轉頭抬頭,這些主動的“排氣”運動遠遠要比我們被動按摩的效果好。

②改善頭型:很多老人給嬰兒睡枕頭無非就是像讓寶寶有個好看的頭型。其實,讓寶寶多俯趴,是預防扁頭、改善頭型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俯趴時寶寶頭部減少受壓,頭型會自然恢復,擁有一個漂亮的後腦勺。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由於新生兒寶寶處於自己沒有行動能力的狀態,俯趴是它除了躺之外一個最好的運動方式。



如何讓寶寶多練習俯趴?

健康足月的寶寶從醫院抱回家的那天就可以開始練習趴了,具體俯趴的時間和次數需要看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定。簡單來說,只要寶寶願意,不哭鬧排斥,想趴多久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

1.俯趴應該在其餵奶半小時以後,並且在清醒的裝下進行。我家小豬月子裡吃飽了就睡,根本沒有清醒的狀態,所以並沒有刻意讓他進行俯趴練習。40多天後開始腸絞痛後,發現寶寶趴著睡會舒服些,才開始刻意讓他多趴。

2.趴的同時可以一起遊戲:一旦寶寶會抬頭,轉頭之後就需要和寶寶一起玩兒。比如,放一面鏡子在面前,讓他抬頭就能看見自己。我家小豬在40多天以後白天基本都在趴,連睡覺也大部分是趴著。清醒的時候我也趴在床上和他說話,逗他笑,可以給他看黑白卡,偶爾還可以給寶寶按摩背部。

3個月左右寶寶的手指發出“抓握”的信號,這時候可以放一些小的長的玩具在寶寶手裡。

等到寶寶5個月左右,寶寶會自己試圖用四肢撐起自己的身體,並且搖晃自己,也是寶寶發出“爬行”的信號。



3.俯趴的姿勢:寶寶俯趴大部分可以像青蛙一樣趴在床上,不要在太軟的沙發或床上!雙腿是彎曲還是打直,完全看寶寶的意願。

4.俯趴的地方:俯趴給寶寶俯趴的地方有很多:橫趴在家長腿上或豎趴在胸前、肚子上;遊戲墊或床上;瑜伽球上(有的寶寶不喜歡趴著一動不動,那麼可以試試用瑜伽球)。

練習俯趴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俯趴是衣服最好不要紐扣在腹部中間:由於俯趴時,寶寶的重量都在腹部,紐扣會膈應到寶寶,時間一久,會在身上留下紐扣印記!所以,俯趴時,最好給寶寶穿連體衣,或者斜襟衣服。

2.寶寶練習趴時,大人一定要在旁邊:寶寶在翻身以前趴著對他來說是一件風險比較大的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在旁邊隨時看著他,防止寶寶因為各種原因堵住口鼻造成窒息。

3.少抱孩子,多讓他趴: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他們趴著時會哭,大人一抱起來就好了,所以大人認為寶寶不喜歡趴。

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偏好,很多情況只是因為當他們被抱時,可以感受到大人的陪伴,這讓他們有安全感。久而久之就不願意自己趴了。

針對這種情況的寶寶,趴著不是不管,我知道很多媽媽讓孩子躺著時,就是可以不管。但趴著絕對不行,父母需要也趴下來,和孩子差不多的位置對孩子說說話,唱唱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還是陪伴著的。



寫在最後

越早開始趴的寶寶會越喜歡趴,如果一開始就常常抱著玩,寶寶自然會喜歡上更輕鬆的被抱著。

所以早一點陪寶寶趴著玩吧!!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知識,一邊分享育兒經驗。關注@豬媽媽養兒記,碰撞更多育兒觀點!

小豬媽媽卿晨


有了寶寶之後,很多媽媽都會擔心自己的“寶寶三個月了還不會抬頭怎麼辦?

娃五個月了還不會翻身,要怎麼練習?

孩子腸脹氣,一直哭鬧該怎麼做?

寶寶的頭被睡扁了,怎麼補救?

寶寶體檢時醫生說太重了,要多活動,可是這麼小的娃怎麼活動啊?”,其實,解決這些問題的就是“讓寶寶多趴著”。

為什麼說趴著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一定是有理有據的,請往下看。

寶寶多俯趴有哪些好處

⚫️趴是寶寶整個大運動發展的基礎

寶寶的大運動發展史是趴、翻身、爬、坐、站、走、跑、跳........ 這幾個過程形成是隨著寶寶神經和肌肉的發育水到渠成來的。如果寶寶的肌肉力量達不到,你再早早的練習也是沒有什麼用的,只不過是徒勞一場。

所以我們要先把寶寶的肌肉力量強健起來,那是什麼方式:就是趴著

寶寶趴著的時候,他會根據自身的能力努力抬頭、抬胸、用手支撐、把胸抬離地面………這些動作不僅鍛鍊了肌肉力量,也會促進全身的協調。

趴這個動作很神奇,幾乎能把頸部、肩部、背部、腰部、四肢等肌肉群都鍛鍊到,對於嬰兒來說,真的沒有比趴著更好的鍛鍊方式了。

所以趴是寶寶整個大運動發展的基礎,不要急著讓寶寶翻身、坐、站、卻忽略最基礎的動作,這是不對的。

⚫️趴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

我們大家都知道,寶寶從出生開始一小時內就可以俯趴在媽媽胸前,與媽媽赤誠相見,這是寶寶出生以後第一次與媽媽的肌膚接觸。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雙手緊握、拇指內扣的。要練習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第一步就是要先讓雙手打開。

當寶寶趴著抬頭時,他會想用雙手支撐,慢慢的大拇指及其他手指都會得到充分伸張,這個過程可以促進寶寶手掌放鬆,手指的張來,是精細動作發育的起點

⚫️趴可以讓腦袋給聰明

為什麼這樣說呢?

設想一下寶寶整天躺著,他能得到的信息是很少的,除了白白的天花板,大人變形的臉,被大人們輪流抱著來逗玩,每天得到的刺激少得可憐,基本就看不到多少東西了。

而趴著卻不一樣,這是一個全新的視角,特別是寶寶能自主抬頭轉頭以後,看到的更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寶寶能夠接收到的信息將大大增加,TA的感官將全面打開,將可以更好看到我們成人的日常生活,從觀察中學習更多,通過我們對他的互動,寶寶會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這才是適合她們的。

⚫️趴可以緩解脹氣

小月齡寶寶容易因為脹氣問題,出現哭鬧多、哄睡難、睡不踏實等情況。俯趴是一個能幫助寶寶緩解脹氣的好方式。當寶寶俯趴著的時候,他的腹部會受到輕微的壓力,四肢也能夠得到更好的舒展,將讓寶寶更容易放屁屁排排氣!這是件好事情。

⚫️趴著可以防止扁平頭

大家都關心的頭型問題。如果寶寶整天躺著,後腦勺會慢慢變得扁平,甚至造成偏頭。而趴著可以減少後腦勺的壓力,讓孩子的頭形更好看。

寶寶多大可以趴?趴多長時間

  • 根據兒科醫生建議,足月出生的健康嬰兒在一週大的時候就可以練習趴了。
  • 讓寶寶從1秒鐘開始。有些寶寶剛開始只能趴1-2秒,慢慢來,如果媽媽們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重視俯趴,那麼到了2個月,寶寶通常能夠俯趴10分鐘/次,到了4個月20分鐘/次,6個月的時候30分鐘/次基本是沒問題了。
  • 寶寶趴著的正確姿勢

寶寶俯趴時,小手應該放在胸口以支撐寶寶的頭和胸部;剛開始時,寶寶可以抬不起來,可以在寶寶胸部的位置墊一塊疊好的小毛巾來支撐。

一般3個月時寶寶的上肢就能撐起整個上身;

寶寶為什麼一趴著就哭?

有的寶寶不喜歡趴著,一趴就哭,看起來很吃力,擔心寶寶趴著會壓迫到心肺,其實爸媽們完全不用擔心,更不會對寶寶有其他不利的影響。

  • 剛出生的小寶寶,最喜歡的肯定是大人的懷抱,這讓他們有安全感。而趴著的時候,還不會抬頭看不到大人,會讓寶寶覺得害怕。這個時候如果大人也趴下來,讓寶寶能看到你,然後再陪寶寶說話唱歌,就會好很多
  • 對於大一些的寶寶,如果之前一直被抱著或是躺著,突然換了一個姿勢,會讓他們覺得陌生並不習慣,當然就會用哭來抗議。這個“不習慣”並不是孩子天生的,而是我們大人缺乏引導。我們可以在寶寶面前放上他感興趣的玩具,或者大人陪寶寶玩遊戲,等到寶寶發現趴著有很多的樂趣時,就會慢慢喜歡上這個姿勢了。

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寶寶喜歡上趴著

◼️

俯趴在媽媽的身上

這個方式尤其適合小月齡寶寶,小寶寶們會很樂意趴在媽媽身上,聽著我們有節奏的心跳聲、感受我們的溫暖氣息,與我們更親近。

◼️俯爬在手臂上

這個姿勢也稱飛機抱,對於前期缺乏俯趴的寶寶,我們可以先讓他以飛機抱的形式來進行俯趴,飛機抱著寶寶周圍溜達,既讓寶寶得到鍛鍊,也可以緩解寶寶腸絞痛,也能讓寶寶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

◼️邊趴邊撫摸

這個一般在寶寶洗完澡做最好,在寶寶趴著的時候順便做個背部按摩,可謂一舉兩得

◼️墊高胸部

用哺乳枕頭或者小毛巾墊在寶寶的胸部,這樣可以讓寶寶有更寬闊的視野,並且更舒適。

◼️俯爬做遊戲

我們可以讓寶寶以俯趴的姿勢來進行追視練習,比如拿著寶寶喜歡的玩具,在寶寶面前平行追視,上下追視,左右追視。

對於大一點的寶寶,並且俯爬時間比較長,我們還可以在他面前玩拋氣球的遊戲,讓寶寶的眼睛追隨著氣球的上升下降,訓練寶寶的眼球追蹤能力。

注意細節不要忘

  1. 選擇寶寶精神狀態好的時候:不要在寶寶很餓很困的時候讓她趴
  2. 剛吃完奶不要趴:先讓寶寶腸胃消化一下,不然寶寶會吐奶,嗆奶,一般在半個小時後比較好
  3. 不要讓他獨自趴著:不會抬頭的寶寶身邊一定要有大人看護;
  4. 不要強迫寶寶趴著:趴著雖然好處多多,但是不要強迫。如果寶寶不喜歡,我們可以通過引導讓孩子慢慢喜歡,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

最後提醒媽媽們:0-6個月是寶寶的黃金俯趴期!6個月以後也儘可能不要錯過任何可以讓寶寶俯趴的機會


媽咪經驗談


很多家長對趴很不以為然,認為寶寶到了一定月齡就自然會了。其實,寶寶會抬頭、翻身、爬,趴著是功不可沒的,它是大運動的基礎,對寶寶是有很大好處!

1.減少腸胃不適

很多寶媽發現,寶寶腸胃不適時,讓他趴會,就會停止哭鬧了。這是因為趴著時,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而且能加大能量消耗,寶寶的脹氣和消化不良的不適,自然就得到緩解了。

2.肌肉鍛鍊

寶寶趴著時,不但會努力將頭抬起來,手、肩膀等還會使勁用力,此時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很好鍛鍊。同時為以後的精細動作打下良好基礎,例如:拿玩具、抓勺子。

3.好看的頭型

寶寶的頭蓋骨極其軟,若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睡覺,頭與床接觸點保持同一位置,那麼頭型容易變扁。經常讓寶寶趴著,頭部不會被壓著,頭部自由生長,有利於頭型改善,不會扁頭。

4.提高認知

寶寶躺在床上,他的眼裡只有天花板,視線範圍很受侷限。而趴著的時候就就可以換個角度看世界了。寶寶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轉頭頻率會加大,東瞅瞅西看看,身體運動也變多,更加利於寶寶主動觀察和注意力的發展。

怎麼練習

雙臂彎曲放在胸前,用拳頭或手掌支撐身體,看似簡單的動作,更需要家長多陪伴和耐心指導。

1)恰當時機

一天當中並不是所有時間都適合趴著的,寶寶得符合以下3個原則:

①精神良好。剛睡醒或昏昏欲睡時,就不讓寶寶趴了。

②心情愉悅。有些寶寶很喜歡趴著,部分寶寶很排斥,若寶寶很牴觸時,應立即停止,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③吃飽喝足60分鐘後才能進行,一般安排在倆餐之間。若寶寶剛吃飽,就趴著,極易會吐奶。

2)合適環境

趴著時,寶寶自我移動能力較弱,家長應讓寶寶呆在安全的地方。

①趴著地方的材質軟硬適中,且溫度適宜。以免寶寶無法支撐,或臉部碰傷,更不能著涼。

②周圍不能放危險物品。不能在寶寶周圍放被子、毛絨玩具等,寶寶的口鼻很容易被這些東西堵住,嚴重時會危機寶寶生命安全。

③家長陪伴。趴著時,家長應時刻注意寶寶的狀態,也可以輔助寶寶變姿勢。

3)多鼓勵

趴著是一項有難度的活動,家長應以有趣的方式引導。

①趴在寶媽胸前上。1個多月的寶寶頭頸善軟,趴在床上可能會抗拒,可趴在寶媽胸前,這樣可練習趴,也會促進親子關係。

②物品誘導。寶寶趴著,將顏色鮮豔或能發聲的玩具,又或者是寶寶喜歡看的物品,放在寶寶面前的10-20釐米處,逗寶寶抬頭看。寶寶的頭能抬穩時,可以引導向左右轉頭。當寶寶看玩具或物品時,將玩具或物品向右或左移動,速度不能快,引導寶寶隨意移動物品或玩具轉頭。

③鏡子游戲。寶寶趴著時,在他面前放面鏡子,寶寶會跟著鏡中的自己抬頭做動作,此時家長也可一起參與,多鼓勵寶寶。

注意:做引導時,無論哪種方式,都應做3次以上,同時注意寶寶的狀態,若累了,或者抗拒,應立即停止。

寶媽,寶爸,記得多讓寶寶趴著噢!本次就嘮嗑到這吧!有不同見解的小夥伴記得在下方評論,喜歡的朋友就關注


Sherry姐姐


很多人都建議寶寶要俯趴,而且要經常俯趴,其實過早的俯趴和不正確的俯趴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對孩子的發育非常不利。


俯趴的好處有哪些?

1、首先就是鍛鍊寶寶的肌肉,讓寶寶趴著,手、胳膊、腿等部位都會受力,對寶寶肌肉發育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可以鍛鍊寶寶四肢調節能力,以及快速的學會翻身、爬行等動作。

2、避免寶寶頭部變形,小寶寶頭部發育還不完善,還在快速的發育階段,如果長時間的躺著,頭部受力點一直不變,就很可能形成扁頭,影響寶寶的發育以及形象。



3、對寶寶的頸椎和脊椎發育有很好的幫助,寶寶趴著可以更大角度的活動頭部,也更大空間的活動脊椎,對寶寶有很好的幫助。

俯趴的注意點:

1、俯趴的姿勢,俯趴一般寶寶小手在胸部前下方來支撐胸部,手掌張開,增大受力面積,腿部可以自然蜷曲。

2、俯趴時間,不滿3個月的媽媽俯趴一定要注意,每次時間要控制好,開始俯趴幾秒鐘即可,以免影響寶寶呼吸,3個月以後寶寶可以嘗試俯趴5-10分鐘。



3、成人在旁邊,寶寶俯趴的時候,旁邊一定要有人照顧,以免發生意外。

如何幫助寶寶俯趴?

1、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俯趴玩耍,可以給寶寶做一個俯趴的動作,讓寶寶學習。

2、可以在寶寶前面放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這樣會加大寶寶俯趴以及爬行的慾望。


3、也可以在媽媽肚子上練習俯趴,和寶寶有接觸,寶寶也會感覺安全。


育兒講



我家孩子滿月後,我就經常帶孩子去游泳,每次游完泳後,孕嬰師都會給孩子做撫觸,同時還會教我一些帶孩子的技巧,孕嬰師告訴我從小有意的多讓孩子練習俯趴,能鍛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會讓孩子身體更協調、更聰明。

讓寶寶練習俯趴有什麼好處?

鍛鍊肌肉協調能力

俯趴能讓寶寶練習抬頭轉頭,鍛鍊寶寶脖頸部、背部、四肢的肌肉和手臂支撐的力量,有利於全身協調性的發展,使寶寶快速學會翻身、爬行。

以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

寶寶出生後只能躺著看周圍的一切,視野範圍狹窄,而如果讓寶寶俯趴,寶寶就可以轉頭,移動,看到更多的東西。


能幫寶寶排出腸道里的空氣

寶寶吃奶的時候,常常混有空氣一起進入肚子,入口的食物經過3-4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直腸,在吃奶後休息20-30分鐘左右,如果能進行俯趴,讓部分空氣隨著柔和的壓力上浮,擠出腸道外,就能很好地減輕腸道壓力,緩解寶寶的不適。

如何幫助寶寶練習俯趴?

正確的俯趴姿勢

寶寶俯趴時,小手應該放在胸口,以支撐頭和胸部。雙腿要伸直,小腳要著地。如果寶寶的小手是攥著的,媽媽要儘量幫寶寶把手掌打開。

幫寶寶練習俯趴

一、媽媽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然後用寶寶喜歡的東西去吸引他。


二、讓寶寶趴著照鏡子,當寶寶發現鏡子裡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小寶寶時,寶寶俯趴的樂趣會大大提高。或者是讓寶寶模仿媽媽的動作,當媽媽趴著玩的時候,寶寶也會跟著一起趴著玩。

三、爸爸或媽媽平躺下來,讓寶寶躺在自己的肚子上,給寶寶說話或者唱兒歌。肚子軟軟的,即舒服,又能看見爸爸媽媽的臉,寶寶最喜歡了。

四、媽媽們的瑜伽球也是寶寶練習俯趴的好工具。寶寶趴的時候媽媽要扶著寶寶的腋下,並可作輕微的搖晃。

五、飛機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俯趴。這樣的姿勢可以滿足寶寶的視覺刺激需求。但是要注意,飛機抱時,不可過於猛烈的晃動,以免傷到寶寶的大腦。


練習俯趴要注意的事項

1、三個月以內的寶寶,每次俯趴時間不宜過長,幾秒鐘即可。

2、三個月以上的寶寶,每次俯趴時間可以逐漸加長。

3、 寶寶俯趴時,旁邊要有人看護。

4、寶寶太餓,或者吃的太飽、或者剛吃完奶時,都不易俯趴。

總之,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媽媽們要多讓寶寶練習俯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