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王克琴(1894年 – 1925 年)家住在天津海河附近。因幼時父母雙亡,便隨姨母長大。後因家境中落,遂入梨園。先學習京劇,後學習河北梆子。名列中國第一批女伶之一。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王克琴雙人合成照片,這種照片的洗印在當時還是極稀罕之物,價格不菲,非尋常人家可得。為法國使館人員拉貝里所收藏照片集中的王克琴照片,不知是由拉貝里拍攝還是他蒐集的別人所拍攝之照片。


菲爾曼·拉里貝( 1855年~1942年 )是位法國軍官,同時還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家。拉里貝1900年至1910年在華期間,擔任法國駐中國北京公使館內的安全負責人工作。他在北京的10年間,工作之餘拍攝和收集整理了大量照片,很是珍貴,可使我們真實的認識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但又很陌生的中民國年代。


法國人菲爾曼·拉里貝曾在20世紀初年拍攝到一批戲曲演員們的照片。這批照片收錄於名為《服裝》的照片集中。雖然攝影者所拍攝的清末民初的梨園坤伶的照片,原說明的著重點是在於揭示他們的“行頭”和“常服”的區別,但也留下了一些著名演員的影像。


王克琴專演花旦,唱唸做均能勝任,扮相豔麗大方,嗓子清麗,登臺表演不久,很快就風靡天津、北京、上海、武漢等繁華之地。許多前朝皇室貴胄、當朝文人墨客為之傾倒,趨之若鶩。民國初期,一度被段芝貴所納為外宅,後又被張勳強行娶作四姨太。此事,筆者將有另文介紹。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段芝貴照片。


筆者近期研究梅蘭芳先生,繼而發現梅先生曾與劉喜奎相互欣賞,但劉喜奎鑑於騷擾的權貴過多,出於為梅郎生命安全計,並未應允,一段姻緣就此打住。


由於劉喜奎與王克琴同為中國第一代梨園女伶,又常常同臺演出,當時王克琴曾追求餘叔巖,盼能複合,但仍被餘拒絕,王克琴曾為此託劉喜奎幫助帶信給餘叔巖。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餘叔巖的演出照。


而後來的著名戲曲演員孟小冬與梅蘭芳分手後,孟小冬曾拜餘叔巖為師。可見這些梨園中人都曾相識,關係密切,在中國梨園舞臺上堪稱名角。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劉喜奎照片。


這些往事細說起來很是有趣,引起了筆者對他們關係的興趣,繼而獲得了不少舊時掌故線索,遂細緻考證整理一下,介紹於此,以饗讀者。以有利於大家對民國時期文化與民俗的瞭解。特別是筆者發現並考證了她們的相關照片,發現如今網絡上所流傳的照片,說明中謬誤極多,甚至完全張冠李戴,誤人子弟。筆者為證真實,不誤後世,將考證驗真後的照片展示於文中,以供各位讀者研究參考。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王克琴照片。


1911年農曆的十一月十三日,在天津的東天仙戲園舉行冬賑義演時,王克琴和劉喜奎共同演出劇目《雙上墳》。次日,她們又和小蘭英在下天仙戲園聯合演出了劇目《拾玉鐲》。當時引起全城轟動,有文人還寫詩讚揚她:“一朵牡丹猶比豔,兩朝菊部少齊名,昨夢低頭隨七寶,榴裙顏色更鮮明,娶來我若為天子,值得多蒙幾度塵。”可見名聲之盛。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圖為民國七年(1918年)《菊部叢刊》上的“十年前的照片”王克琴舊照。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王克琴演出照。此照為近年新發現的個人藏品,未見流傳,顯得很珍貴。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1923年9月22日夜,一位24歲的觀眾在武漢大舞臺觀看完王克琴的演出後,在上面的王克琴演出照後面的留言。從上面照片中王克琴的容貌來看,照片不一定是1923年所拍攝的。


以上王克琴的照片都為經筆者考證後,證明是真正的王克琴照片。


圖說民國:名列第一批梨園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聲之盛與真人照片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