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王克琴(1894年 – 1925 年)家住在天津海河附近。因幼时父母双亡,便随姨母长大。后因家境中落,遂入梨园。先学习京剧,后学习河北梆子。名列中国第一批女伶之一。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王克琴双人合成照片,这种照片的洗印在当时还是极稀罕之物,价格不菲,非寻常人家可得。为法国使馆人员拉贝里所收藏照片集中的王克琴照片,不知是由拉贝里拍摄还是他搜集的别人所拍摄之照片。


菲尔曼·拉里贝( 1855年~1942年 )是位法国军官,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拉里贝1900年至1910年在华期间,担任法国驻中国北京公使馆内的安全负责人工作。他在北京的10年间,工作之余拍摄和收集整理了大量照片,很是珍贵,可使我们真实的认识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又很陌生的中民国年代。


法国人菲尔曼·拉里贝曾在20世纪初年拍摄到一批戏曲演员们的照片。这批照片收录于名为《服装》的照片集中。虽然摄影者所拍摄的清末民初的梨园坤伶的照片,原说明的着重点是在于揭示他们的“行头”和“常服”的区别,但也留下了一些著名演员的影像。


王克琴专演花旦,唱念做均能胜任,扮相艳丽大方,嗓子清丽,登台表演不久,很快就风靡天津、北京、上海、武汉等繁华之地。许多前朝皇室贵胄、当朝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趋之若鹜。民国初期,一度被段芝贵所纳为外宅,后又被张勋强行娶作四姨太。此事,笔者将有另文介绍。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段芝贵照片。


笔者近期研究梅兰芳先生,继而发现梅先生曾与刘喜奎相互欣赏,但刘喜奎鉴于骚扰的权贵过多,出于为梅郎生命安全计,并未应允,一段姻缘就此打住。


由于刘喜奎与王克琴同为中国第一代梨园女伶,又常常同台演出,当时王克琴曾追求余叔岩,盼能复合,但仍被余拒绝,王克琴曾为此托刘喜奎帮助带信给余叔岩。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余叔岩的演出照。


而后来的著名戏曲演员孟小冬与梅兰芳分手后,孟小冬曾拜余叔岩为师。可见这些梨园中人都曾相识,关系密切,在中国梨园舞台上堪称名角。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刘喜奎照片。


这些往事细说起来很是有趣,引起了笔者对他们关系的兴趣,继而获得了不少旧时掌故线索,遂细致考证整理一下,介绍于此,以飨读者。以有利于大家对民国时期文化与民俗的了解。特别是笔者发现并考证了她们的相关照片,发现如今网络上所流传的照片,说明中谬误极多,甚至完全张冠李戴,误人子弟。笔者为证真实,不误后世,将考证验真后的照片展示于文中,以供各位读者研究参考。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王克琴照片。


1911年农历的十一月十三日,在天津的东天仙戏园举行冬赈义演时,王克琴和刘喜奎共同演出剧目《双上坟》。次日,她们又和小兰英在下天仙戏园联合演出了剧目《拾玉镯》。当时引起全城轰动,有文人还写诗赞扬她:“一朵牡丹犹比艳,两朝菊部少齐名,昨梦低头随七宝,榴裙颜色更鲜明,娶来我若为天子,值得多蒙几度尘。”可见名声之盛。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图为民国七年(1918年)《菊部丛刊》上的“十年前的照片”王克琴旧照。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王克琴演出照。此照为近年新发现的个人藏品,未见流传,显得很珍贵。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1923年9月22日夜,一位24岁的观众在武汉大舞台观看完王克琴的演出后,在上面的王克琴演出照后面的留言。从上面照片中王克琴的容貌来看,照片不一定是1923年所拍摄的。


以上王克琴的照片都为经笔者考证后,证明是真正的王克琴照片。


图说民国:名列第一批梨园女伶的王克琴初期名声之盛与真人照片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