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如果說有哪個肌群最容易被健身者(尤其是新手)忽視,答案多半會是「背部」。

因為背部肌群在身體的背面(很明顯),所以它不像胸肌和腹肌那樣更容易看到,因此總是會被遺忘。而且,背肌似乎也沒有胸肌、腹肌看上去那麼酷,那麼惹人關注(感謝社交媒體)。

你可能經常看到有人曬出自己發達的胸肌,曬出自己迷人的人魚線、馬甲線,但卻鮮有人會曬出自己的「背肌」。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所以背部肌群的訓練在很多新手健身者的眼裡,從來也不是最優先被考慮的那個選項。但在健身經驗豐富的健身者的眼中,背部力量才是王道。

因此,今天就教給大家一個可以有效增強背部力量的壺鈴訓練動作。

1、背部肌肉的重要性

據說在歐美健身圈中人們常說:The show doesn’t start until the back is turned(好戲得等背轉過來才開始)或 The back can make you or break you(你的成功與失敗在於你的背)。

因為背部的肌肉非常多,它是除了腿部肌群以外最大的肌群,而且和身前肌肉相比,背部肌肉更大、也更具線條感,身體上半身的一切活動都需要強大的背部力量作支撐。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而且背部肌群支撐著我們的脊柱,對我們體形的改善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於經常久坐的上班族,可以預防長時間久坐帶來的下背部疼痛,以及預防中年以後,由於骨骼老化和肌肉量流失帶來的腰背疼痛。

據統計,下背部發達的人,其患腰椎間盤突出的概率甚至要比一般人低70%。

2、背部肌肉解剖

背肌分為背淺肌、背深肌和背部筋膜。而對於我們絕大部分人來說,更為熟悉的幾塊比較重要的背部肌肉全都位於背淺層肌,分別是斜方肌、肩胛提肌、背闊肌和豎脊肌。

斜方肌:位於上背及中背的表層肌肉,並根據其肌纖維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部肌束收縮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收縮使肩胛骨下降,全肌收縮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攏。

肩胛提肌:位於頸項兩側,肌肉向上部位於胸鎖乳突肌深側,下部位於斜方肌的深面,為一對帶狀長肌,起自上4塊頸椎的橫突,肌纖維斜向後下稍外方,止於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緣的上部。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背闊肌:位於腰背部和胸部後外側皮下,為全身最大的闊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內側部被斜方肌遮蓋,以腱膜起自下6個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外側唇後1/3。

豎脊肌:包括髂肋肌、最長肌和棘肌。這些肌肉都有相似的特徵,它們都是豎著的,從尾骨開始一直升到腦勺後,都環繞著脊柱,所以它們的主要功能就是脊柱的伸展。

3、壺鈴動作流

「動作流」是一組相互協作的「微循環」訓練,就像你在做完前蹲後緊接著又完成了一組腿舉,做完波比跳再緊接一個俯臥撐一樣。動作之間連接的是如此緊密,既增加了訓練強度又提高了訓練效率,讓訓練變得更燃。

同樣的,在「壺鈴流」訓練中,直到你的這組訓練結束前,你甚至都不需要把壺鈴放下,這可以讓你的訓練變得更加省時和高效。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在這組壺鈴訓練中,將利用三種最好的背部訓練動作,硬拉、高翻、抓舉,而你所需要的不過只是一個壺鈴。

這組動作可以幫你建立強大、結實、實用的背部肌肉,除此之外,它還能鍛鍊你的臀肌、膕繩肌、手臂和核心肌群。雖然看上去只是一次背部訓練,但它確實可以幫你鍛鍊全身,這也是壺鈴訓練最突出的優勢之一。

這組動作完成次序依次是:硬拉—高翻—抓舉。

動作完成步驟:

第一步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選擇一個較輕的壺鈴放到地板上,然後站在壺鈴後面,雙腳與肩同寬(也可略寬)。腳尖略向外轉一點,你會感到臀部是收緊的,脊柱保持中立位,屈髖,屈膝,直到你能抓到壺鈴的把手。

第二步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保持下背部挺直,臀部向後用力。注意,臀部並不需要向下,自然你的膝蓋也只需要做適當的彎曲就可以,此時身體重心落在腳後跟上,然後將壺鈴拉起,當你站起來時,儘量讓你的肩膀與地面保持水平。

第三步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反轉動作將壺鈴放回地面,然後再次爆發性的站起來,然後用力收縮臀肌和膕繩肌迅速向前伸髖,利用髖部爆發力蕩起壺鈴。當你感覺壺鈴上升到胸部水平時,將肘部向前推,這樣在重量的作用下,你就可以在肩膀水平位置擺起壺鈴。讓壺鈴在你的手腕上旋轉,這樣就不會打到你的前臂。

第四步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再次反向操作讓壺鈴回到地板上,然後最後一次爆發性的向上舉起,接著壺鈴高翻的動作,利用爆發力向上蹬(髖膝踝同時伸展),帶動身體上升,順勢向上推舉,將壺鈴推至最高點。手臂肩膀幾乎不用發力,保持核心肌群的穩定,脊柱保持中立。同樣的,讓壺鈴圍繞著手腕旋轉,而不是翻過來。然後將重量降低到肩膀,隨後再降到地面。

這4步是單次單手臂的全部動作完成流程,當你正確的完成一側手臂的動作訓練後,換手,按照同樣的流程重複動作。

每側手臂建議完成3-5組,每組3-5次,組間休息2分鐘。這組「壺鈴動作流」可以在你常規背部訓練完成之後進行,也可以在另一天進行其他肌群訓練時加入這組動作。


引用資料:

This One-Arm Kettlebell Flow Will Build Up Your Back


總被忽視的這塊「大肌群」,一個壺鈴就能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