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最低調”的景點,展現吳哥窟極致殘缺之美,卻鮮有人去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群之一,柬埔寨的吳哥窟與中國萬里長城、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並稱為東方三大奇觀。而吳哥窟建築群規模十分龐大,寺廟古蹟眾多,除了較為出名的吳哥寺、巴戎寺之外,其實不少小型的宗教寺廟遺址也很有看點。

穿行在吳哥窟各處寺廟名勝古蹟,如果你沒有深入瞭解或者細細品味,也許會覺得它們大同小異,從而會產生視覺疲勞感。因此,看這些古遺蹟必須要深入瞭解它的歷史和背後的故事,才能更好地解讀這些破瓦殘牆,正真領悟其中的文化。

在吳哥窟建築群中,有一處較為小眾的景點,名為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這裡遊客不多,且相比起吳哥寺,整個寺廟規模較小,大多數旅遊團都會直接將其忽略,因此這裡反倒更加清幽古樸,非常適合自由行遊客慢慢參觀欣賞。

斑黛喀蒂寺與塔布隆寺、聖劍寺都非常接近,正好面對著皇家浴池,傳說這裡是高棉國王和皇后泳後小憩的地方,建造於12世紀中期到13世紀初的闍耶跋摩七世時期,建築風格與巴戎寺相仿,被稱作“巴戎風格”,只是體量和建築複雜度比巴戎寺要遜色。

斑黛喀蒂寺,也跟其他的寺廟一樣,建築主體早已坍塌,很多地方都只剩下一些石柱。而門口還立著一頭石獅子塑像,為這裡帶來了一些中國元素,感覺尤其神秘。地上亂石成堆,殘垣斷壁,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行走在厚重的石塊通道上,可以深入寺廟的各處遊覽。

斑黛喀蒂寺主要是用砂岩建造,但據稱由於錯誤的結構和砂岩質量差,導致寺廟早已破敗不堪,寺廟裡的柱子已經傾斜,遍地的亂石,有點多米諾骨牌的感覺,有隨時都會坍塌的危險。正因如此,吳哥的殘缺之美才表現得淋漓盡致。


走進寺廟,會穿過迷宮般幽深的迴廊,從一個門裡可以看到其他重重迭迭的門,彷佛穿越時空隧道一樣,通往那個千年以前的繁榮與永恆。這裡的牆面處處都有造型繁複的浮雕,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樑柱上雕刻有精美的阿帕莎拉仙女雕像,婀娜多姿,造型迷人,雖然部分斷裂或佈滿青苔,卻依然值得細細品鑑。

尤為有趣的是,在這些“廢墟”之中,會遇到一些兜售小物件的本地小孩,多以小男孩居多,且很多年紀很小,看到遊客他們就會圍過來,推銷他明信片、紀念品、小零食等等。而有些年紀尚小的孩子,會圍攏過來向遊客要吃的,看著讓人有些心酸。

但是令我驚奇的是,這些孩子都能熟練運用漢語、韓語、日語、泰語、英語等多國語言來交流,張口就來,切換自如,而且他們還會跟在後面,陪著遊客一起遊覽,有時候還向遊客簡單介紹一些景點,讓人忍俊不禁,也感嘆他們真的是語言天才。


這些孩子很多都已經輟學,小小年紀便在這些景區兜售商品,在吳哥窟各處景區都能看到,這幾位還在一個過道處擺起地攤,兜售他們自己畫的水彩小畫,都是畫的吳哥窟各個景點,雖然畫藝略顯稚嫩,但卻不失是一種很好的旅行紀念品,很多遊客都會掏錢買上一張帶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