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写作文,不妨试试“3句话”结构法,简单有效、生动活泼


孩子不会写作文,不妨试试“3句话”结构法,简单有效、生动活泼


多数孩子进考场写作文,就怕字数不够。

因为,题目要求你写400个字左右,大多数同学都会略微超过一些,这样看起来不至于让人觉得你是“踩着线”完成的。

虽说字数并不是衡量一篇作文的唯一标准,但如果你连题目要求的字数都写不到,也的确说明你的写作能力并不是太好,至少在阅卷老师看起来就是这样。

如何才能做到不必担心字数呢?

今天,我分享一个“3句话”法,不仅适用于二年级同学看图写话,还能迁移运用到中高年级的作文中去,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

这3句话法,不仅让孩子的作文变得具体生动,而且几乎没有多余的废话。做到了“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种方法,我们就以二上看图写话为例。先请看下图:


孩子不会写作文,不妨试试“3句话”结构法,简单有效、生动活泼

很显然,这幅图主题是关于运动会的。(至于怎么指导这类单幅图看图写话,我在其他文章中有分享。)

通常来说,这类单幅图看起来里面人物众多,很多孩子会觉得无从下手。但实际上,稍微运用一点方法就能使它变简单,而且比人物少的更容易写。

我们的方法是“分块”,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给图画内容划分板块。最原处是跳远、跳高,中间是拔河比赛,最近出是跑步比赛,最后是主席台。

划分好这几个板块之后,很多孩子又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这里,“3句话”方法就发挥巨大作用了。是哪“3句话”呢?

请看:

1.谁干什么,像什么一样。(或者,谁像什么一样干什么。)

2.旁边的谁,干什么,说什么,或者怎么样。

3.(我)的感受是什么,或者怎么样。

根据这样3句话,孩子们去写图中的每一块内容,都能写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给大家看一篇今天刚刚指导孩子写的作文吧:


孩子不会写作文,不妨试试“3句话”结构法,简单有效、生动活泼


孩子不会写作文,不妨试试“3句话”结构法,简单有效、生动活泼

这是二上年纪孩子写的。就连她自己也有一点不相信,居然能写道300多字。我们再看里面的内容:

“让我先带你去看看跳高比赛吧。只见一位男同学“嗖”地一声,像飞机一样飞过横杆,站在旁边的同学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不出所料的话,他应该得第一名。”

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

第一句话,“只见一位男同学......"这是写干什么,“像飞机一样飞过横杆”,这其中就用了“像什么一样”的写法。

好处是什么呢?

显而易见,这其实就是调动了孩子的想象,让她不知不觉用上了比喻句。“站在旁边的同学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这句话说的是旁边的人干什么。

这其实就是高年级要学习的“侧面描写”。

但我们不能对二上孩子去说什么抽象的“侧面描写”,这会使孩子发晕。所以,直接引导观察并写下旁边的人干什么或者怎么样就可以了。

“不出所料,他应该能得第一名。”这其实就是我(作者)的感受和想法。

你看这样一来,这3句话,包括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作者主观感受。从效果看,已经非常不错。

大家可以看看其它几个段落,同样也采用“3句话”写作的办法,生动活泼,没有废话。


孩子不会写作文,不妨试试“3句话”结构法,简单有效、生动活泼


运用“3句话”写作文,要注意什么呢?

1.不必循规蹈矩

3句话的顺序和排列组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和变化。

比如,小作者的在写跑步比赛内容时,先说“哇!那同学跑得真开!”这是先把自己的感受摆在前面了,突出了惊讶的感觉,也突出了运动员的“快”。

2.可以适当加长或缩减

孰能生巧。3句话有时可以变成2句话,有时又可以变成4句话、5句话。总之,我更愿意把这种方法看作是写作文的一种结构。

同学们灵活运用即可。

所谓,法无定法。聪明的孩子一定可以举一反三,创出更多更好的“法”。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