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在數學界的地位與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界的地位相當嗎?

Marker83351510


高斯是大家公認的數學王子,在數學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在大大小小的數學家排行榜上,高斯也穩坐前三。

高斯一生數學成果無數,大部分都是一些獨家專利,他在數學上的發明創造無與倫比。我們非常熟悉的從1加到100的故事,且不論這個故事是否真假,一個幾歲大孩子有如此創造力可註定著他一生都是數學天才。

15歲的高斯有天翻著對數表,統計了一下附頁上前1000以內的素數個數。於是,他就提出了一個重大的素數個數猜想,這是人類第一次在素數分佈上給出的一個猜想。雖然少年高斯並沒有證明這個結論,但僅僅通過一張簡單的素數表就可以得出如此驚天動力的結論,也實在讓人驚歎。

19歲,高斯上大學,受到老師的特殊照顧,老師每天都給他出一些額外的題目,其中有一道題目是,用尺規作出一個正十七邊形。高斯以為只是一道常規習題,拿回家之後,發現很難做,整整一夜,他終於證明了,正十七邊形是可以通過尺規作圖實現的。老師看了之後顫抖了,這是一道困擾人類2000多年的難題啊,高斯居然一個晚上就解決了!

24歲,高斯證明了一個重要定理,代數基本定理:每一個n階的代數方程必有n個實數或者複數解。並且提出了二次互反律,這是數論繼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高斯發展了最小二乘法,並在3次穀神星軌道觀測數據的基礎上,成功預測了穀神星軌跡。

高斯也是一位測量大師,他主持了漢諾威公國的大地測量工作,運用他掌握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很快就把這項完成得很好。後來有人評價,如果不是高斯的工作,這項工作基本上就完不成。

這些是高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工作,當然沒有提到的還有千千萬。高斯也是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等等。

愛因斯坦,20世紀乃至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如果非要說牛頓,那麼牛頓也就只能排第二位。

20世紀以前,人們都認為牛頓的經典物理學可以解釋地球甚至宇宙的所有現象。直到人們開始進入微觀領域時,發現許多現象根本不能用牛頓的理論來進行解釋,甚至在天文觀測上,行星的之間的運動規律也並非完全遵循牛頓經典理論,總是有偏差出現。

終於人們在20世紀初,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理論。1905年,還是專利局小職員的愛因斯坦連續發表了5篇劃時代意義的論文。其中在一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此外愛因斯坦得出著名的質能方程,人們第一次意識到,小小的物質內部原來蘊含著如此巨大的能量,這也為日後人們使用核能提供了可以參考的依據。

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他首先將以前適用於慣性系的相對論稱為狹義相對論,將只對於慣性系物理規律同樣成立的原理稱為狹義相對性原理。同時廣義相對論原理認為由於有物質的存在,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而引力場實際上是一個彎曲的時空。

這與牛頓的經典時空觀點是截然不同的,也是違反人類正常認知的。原來時間和空間並非是恆久不變的,光線在經過大質量天體附近時會發生彎曲。物體之間存在引力的效果,本質原因是任何物質周圍都會產生空間彎曲,導致在這個場裡的所有物體都會受到作用。

這在當時當然是讓人難以接受的理論,人們迫切需要一個具體的觀測來驗證一下這個看起來匪夷所思的理論。1919年,艾丁頓在日全食階段觀測了經過太陽附近的光線,實際彎曲值和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吻合得非常好。這是廣義相對論第一次通過實際觀測來證實,事實上,從1919年到現在,人類做過無數次廣義相對論的驗證,但是沒有一次不符合,這也充分說明廣義相對論作為描述宇宙科學非常有效的工具。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也知道愛因斯坦的出現以及提出的理論是屬於開天闢地的一次改變,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於光速,對於時間,空間,引力的認識。原來認為四海皆准的牛頓理論只是在宏觀低速的情況下有效,速度高了,牛頓定律就會出現誤差,速度接近光速時,牛頓理論幾乎完全不再適用。而愛因斯坦的理論完全包括了牛頓理論,並且非常準確地描述了各種現象。可以說,愛因斯坦的出現,讓人們進入了新時空。

高斯在數學上的確非常厲害,從各個角度上去考量,他都是最優秀的數學家。但是他的出現並沒有給數學界帶來完全革新的局面,他的理論極大地擴展了數學的很多領域。他為數學大廈添磚加瓦,貢獻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在他後面有一大串頂級數學家,歐拉,黎曼,阿基米德,牛頓,伽羅瓦,萊布尼茨,柯西等等。高斯應該是比後面那些數學大師們更加厲害,但是他並沒有達到獨一檔的程度。

所以,高斯是實力超群的宗師,而愛因斯坦卻是開天闢地的祖師。高斯顯然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


徐曉亞然


高斯是我極為喜歡的數學家。素有數學王子的美譽。不過客觀說他在數學界的地位要遜色於愛因斯坦在物理界的地位。

愛因斯坦在物理史上妥妥的坐二望一,有人覺得他比牛頓更厲害,也有人覺得歷史的來看還是牛頓比他更重要一點… 不管怎樣始終是二人轉,第三人(也基本沒爭議)麥克斯韋和二者相去甚遠,再往後就見仁見智了,我個人會把伽利略排第四,第五有幾個選擇,追根溯源談歷史可以說說阿基米德,而量子力學也該佔據一席之地,不過量子力學缺乏當仁不讓的領袖,有人會比較推崇普朗克,而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玻爾,除了學術成就本身,他在思想性上的突破和堅持,尤其是和愛因斯坦決定論的針鋒相對的爭論,令我印象深刻。

數學史上的排名相對來說就比較開放,比較不統一了。一個頗有影響的美國數學史學家把阿基米德,牛頓,高斯列為前三,這算是一個傳播較廣的說法。

但這說法顯然不算是權威的,因為很多人都會有不同觀點。總得來說,如果列舉一個史上最頂尖最重要數學家的名單,按照時間次序,比較少爭議的會有:

歐幾里得,阿基米德,笛卡爾,牛頓,萊布尼茨,歐拉,高斯,黎曼,柯西,伽羅華,龐卡萊,康托爾,希爾伯特,哥德爾,柯爾莫哥洛夫,格羅滕迪克,…

這個名單可能有遺漏,不過我想99%的人心目中的前五甚至前十應該都在這個列表裡了。

我想絕大多數人會承認高斯至少是史上前十的數學家,所以他的歷史排名應該是坐十望三。

個人來說我覺得高斯是前五。從革命性和節點性來說我認可牛頓在數學和在物理一樣,都是第一,以下黎曼,高斯,歐拉難分軒輊,阿基米德在兩千年前達到的高度也極其令人驚訝。

高斯很多工作給我留下深刻的震撼,當然不包括那個1加到100,這應該是個外行人杜撰的故事。

高斯解決尺規17等分圓問題是非常精彩和有開創意味的,因為他引入了一種看起來似乎完全沒關聯的純代數方法來解決幾何問題,並由此深刻影響了稍後的伽羅華如開創抽象代數這門學科。

高斯的方法完全不用畫圖,他首先敏銳的意識到所有已知係數的二次方程的根都可以用尺規做出,然後可以建立兩級共3個二次方程把cos2π/17給解出來。17等分圓就此被證明。

高斯的方法可以推廣到任意的素費爾馬數(3,5,17,257,65537),這個證明過程把素數和幾何通過多項式方程求解關聯起來,可以說是群論的一個雛形應用。

這激發了伽羅華創造出了抽象代數,現在每個數專學生都會在大學學習到這些:

- 尺規不可以三等分任意角

- 尺規不可以畫出已知正方體兩倍體積的正方體

- 尺規不可以畫出和已知圓等面積的正方形。

- 五次以上方程沒有一般根式解。


帖木兒


數學王子及其成就

高斯,猶太人,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在地測量學家、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可能我們平常人瞭解它應該是計算1加到100的方法,其實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並列為世界四大數學家.他一生的成就極為豐碩,以他命名的成果達110個,屬數學家中之最.在數學領域中,他幾乎研究了所有的領域,在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矩陣理論都有貢獻.當然,最令他得意的還是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法,並囑託將正十七邊形畫在他的墓碑上.除此之外,他還將複數引進了數論,開創了復整數算術理論等等,在數學界的地位上與牛頓齊名也算是實至名歸,本人認為地位還是不及牛頓的,牛頓在微積分的發明是創世紀的,為數學的發展開闢了新的紀元,在這個角度看,高斯的地位其實不及牛頓,但也算是相當之高的.

愛因斯坦及其成就

愛因斯坦也是猶太人,他提出的光子假設,成功的解釋了光電效應,由此獲得若貝爾物理學獎.他為核的開發提供了理論基礎,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紀元.最令人熟知的就是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完全顛覆了牛頓經典力學,建立了新的平直時空理論;而廣義相對論,則直接推導出大質量的恆星會終結為一個黑洞,而且直接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目前為止科學界也確實證實到引力波的存在了.他的相對論超出當時物理學界近一百年,就算是到現在為止有些理論還未完全未被證實.愛因斯的這些理論直接引領了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他在物理學界的地位擺第二的話,可能只有牛頓敢說第一了,與牛頓相比,兩人確實是不相上下的,很難判定,當然,本人覺得牛頓在物理學上的成就還是更加強大一些.至於未來物理學的發展,愛因斯坦也算得上牛人了.

總結來講,高斯在數學上的地位是不及牛頓的,而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界的地位將來肯定會超越牛頓.當然,他們都是牛人,比較起來確實沒有什麼科學性,僅供大家參考.


學霸數學


歐拉永遠是高斯達不到的頂點!

現代數學,歐拉的名字無處不在!

大數學家拉普拉斯說過 歐啦是所有人的老師

歐拉一生創立了無數數學新分支

對幾百個數學問題有開創性的見解

歐拉的文章質量都非常高

歐拉被稱為數學之父

解析數論 泛函分析 圖論 拓撲學 流體幾何無一例外都是歐拉開創

巔峰時期歐洲上百名數學家想拜師歐拉

歐拉還對物理學 化學功效很大

歐拉是有史以來論文最多的數學家 沒有之一。超越第二名 一百多。

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被認為是歐拉轉世而不是高斯轉世。


起風的胖子


不評價高斯和數學,只說說愛因斯坦和物理學方面大師的排名,個人認為物理學大師的排名應該是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位居前三,這三個人排名愛因斯坦第一。

簡單說說為什麼他們三個是物理學前三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成就卓著➕創造性的方法論。他們三人的物理學成就其實不分大小,畢竟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而且在成就方面能比肩他們三人的也有,比如麥克斯韋。但是他們都在物理學研究方法論上有開創性貢獻,這個才是他們排前三的理由。

1.伽利略最先把科學實驗和數學分析方法相結合並用來研究慣性運動和落體運動規律,為牛頓對第一和第二運動定律的研究鋪平道路,所以常被認為是現代力學和實驗物理的創始人。簡單來說,伽利略開創了實驗物理和數學分析的研究方法,想想比薩斜塔實驗,這就把以前物理學評直覺、甚至宗教神學方面解脫了出來。

2.牛頓即是物理學宗師,又是數學大家,這點尤其重要。他把微積分、統計學方面的知識運用到物理研究領域,極大的拓展了物理學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牛頓力學體系,使得“實驗-數據分析-歸納原理-引申擴展”的研究方法趨於完善。總而言之,牛頓對物理學的主要方法論貢獻是把高等數學工具引入了物理學領域。即使現代物理學也是通過這套方法研究的,想一想量子力學裡普朗克輻射公式和薛定諤方程怎麼出來的就明白了。

3.終於說到愛因斯坦了,他對於物理學的理論貢獻就不說了,大家都比較清楚。這裡主要談談方法論貢獻。

大家先想一想,愛因斯坦之前的物理學家是怎麼做研究的?

他們去做各種實驗,去測量各種數據,然後去研究這些數據裡的規律,最後用一組數學公式來“解釋”這些數據,如果解釋得非常好,他們就認為得到了描述這種現象的物理定律,然後順帶著發現了隱藏在理論裡的某些性質,比如某種對稱性。在這裡我們能清晰的看到“實驗-理論-對稱性”這樣一條線(也就是牛頓開創的方法),這也符合我們通常的理解。

但是,愛因斯坦把這個過程給顛倒了,他發現上面的過程在處理比較簡單的問題的時候還行,但是當問題變得比較複雜,當實驗不再能提供足夠多的數據的時候,按照上面的方式處理問題簡直是一種災難。

比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開普勒從第谷觀測的海量天文數據裡歸納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然後牛頓從這裡面慢慢猜出了引力和距離的平方反比關係,這個還馬馬虎虎可以猜出來。

但是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是二階線性偏微分方程,這種複雜的方程要怎樣從有限的幾個實驗數據裡去湊出公式來?況且,廣義相對論在我們日常生活裡跟牛頓引力的結果幾乎一樣,第谷觀測了那麼多天文數據可以讓開普勒和牛頓去猜公式,但是在20世紀初有啥數據讓你去猜廣義相對論?水星近日點進動問題是極少數不符合牛頓引力理論的,但是人們面對這種問題,普遍第一反應是在水星裡面還有一顆尚未發現的小行星,而不是用了幾百年的牛頓引力有問題。退一萬步說,就算你當時認為那是因為牛頓引力不夠精確造成的,但是就這樣一個數據,你怎麼可能從中歸納出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

愛因斯坦意識到當理論變得複雜的時候,試圖從實驗去歸納出理論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洛倫茲不就是被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牽著鼻子走,最終才錯失發現狹義相對論的麼?實驗不可靠,那麼愛因斯坦就要找更加可靠的東西,這個更加可靠的東西就是對稱性!

於是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的研究方式上來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他先通過觀察分析找到一個十分可靠的對稱性,然後要求新的理論具有這種對稱性,從而直接從數學上推導出它的方程,再用實驗數據來驗證他的理論是否正確。在這裡,原來的實驗-理論-對稱性變成了對稱性-理論-實驗,對稱性從原來理論的副產品變成了決定理論的核心,實驗則從原來的歸納理論的基礎變成了驗證理論的工具。理解這一轉變非常的重要,後面的物理學家都是這麼幹的。

愛因斯坦利用這樣思路,先確定了廣義座標不變性,然後從這個對稱性出發得到了一套新的引力理論,這就是廣義相對論。這也是為什麼其他科學家看到廣義相對論之後一臉懵逼,而且說如果不是愛因斯坦,恐怕50年之內都不會有人發現這套理論的原因。

總結一下,伽利略是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牛頓是發揚光大的集大成者,愛因斯坦是天才的顛覆者。我們都很清楚,在一張白紙上開創一番事業往往相對容易些,但是在既有道路上完全顛覆傳統,開創一個嶄新的道路卻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天才的思維方式,所以個人認為愛因斯坦更厲害一點。至於高斯,個人認為他數學上的成就更像是牛頓,是把原有的道路發揮到了極致的天才,但是論顛覆性還比不上愛因斯坦。


風的力量wf


可能達不到!物理學史上,應該說,牛頓,愛因斯坦,最多還加上一個麥克斯韋,基本上構成了物理學發展史的主要階段。因為量子物理是一大幫傑出的科學家的群體群體成果,所以不好推出哪一個人做代表。而數學,它的領域更加寬廣,如果從數學史看,第一等傑出的開天闢地的人物更多些,從歐幾里得的幾何學(主要是他總結匯總的)、阿基米德、笛卡爾、牛頓、萊布尼茲、歐拉、高斯、黎曼、伽羅華……,人數還能翻一番。物理學,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就能統制絕大部分物理學領域,比如牛頓!愛因斯坦,除了量子力學(雖然他也做出傑出貢獻),他在其他物理學領域,恐怕也要佔統治地位!但前述不管哪位,都是人類歷史長河中頭等光輝的星辰!不懂科學史,憑感覺瞎說。


滄浪之水


個人覺得即使不相當也差不了多少,數學界比較公認的前四位武林高手是:阿基米德,牛頓,歐拉和高斯。物理學界比較一致的認為牛頓和老愛是前兩位的,至於誰是第一不好說。所以,數學界高斯最差也能進前四,物理學界老愛是穩穩進前二的,相當於一個班級前二名和前四名的差距,何況這是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人中的前二和前四呢!


切磋琢磨5


作為物理專業的人來說,其實對於數學發展史不太瞭解,所以不太瞭解高斯到底有多麼牛逼,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很多高斯相關的數學知識。

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應該說僅次於牛頓了,前二是妥妥的,就不知道高斯在數學領域能不能排前二了,好像還有歐拉,黎曼這些大神,不好說啊。


木人一342


數學的革命者

畢達哥拉斯第一次勾股定理以及無理數

微積分牛頓萊布尼茨

非歐幾何黎曼

虛數歐拉

群論伽羅瓦

物理的革命者

引力以及絕對時空牛頓

相對論愛因斯坦

量子力學


纖維叢


我覺得差不多吧,不過數學方面群雄爭霸,歐拉,伯努利家族,黎曼,拉普拉斯,牛頓等等。但數學比理論物理學還是更難的,我覺得數學前十都可以媲美物理界前3的貢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