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延长,找点事干

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把焦点放到物品上,更重视方法和工具。比如家里有多少物品都没关系,只要用盒子装起来就可以。而断舍离则以人为主,帮助我们探索: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最终真正喜欢上自己。

断舍离是什么?

想记住断舍离的概念,一个公式就足够。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购买,舍=舍弃多余的废物,从现有物品中做减法,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

但是,是不是少买东西,不轻易买东西就是做到断了呢?多淘汰旧物品就是做到舍了呢?其实,断舍离并不是倡导人们去过朴素、贫乏的生活,它还包含了一层重要的意义:升级。

所谓升级,是重新思考你和物品的关系,站在更高水准,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当你使用精挑细选的,非常喜爱的东西时,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拿来用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假期延长,找点事干|试试这样“断舍离”

不断舍离会怎样?

首先,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会产生心情废气。在便秘的时候,病菌会不断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被肠道再次吸收,而后扩散到身体各个部位,引起不适。换句话说,房间里满是破烂,就会释放出影响心情的废气,让你不知不觉间陷入慢性中毒。

第二,环境中会产生灰尘垃圾,因为到处都是不喜欢的东西,你根本不愿意擦拭和保养,时间长了肯定会覆盖很多灰尘、霉菌、螨虫;

第三,影响你的运气。因为杂物堵塞了运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原本可能会有好运接近你,可能被杂乱挡在门外。当然,这样的说法可能接近与中国的风水学说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人生的种种苦恼,往往混杂在对物品的执着中。

假期延长,找点事干|试试这样“断舍离”

实践了断舍离之后,会对人生带来什么改变呢?

首先,时间变充裕了,减少杂物之后,人能够生活在舒适、有序的环境中,日常维护物品的压力自然减轻,家务活变得简单轻松。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高质量的陪伴家人。

其次,可以提升你的内在能量,在好的空间里,人与环境相处变得更加和谐,从情绪上远离负面能量,多了正向力量,能感觉到内心的平静、愉快、自在。做事效率更高,更加从容,甚至可以激发更多创作的灵感。

最后,通过限制物品总量,学会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会真正使用的物品,自然提升了品位。

假期延长,找点事干|试试这样“断舍离”

我们为什么舍不得扔东西?

有三类人会舍不得丢弃物品。

第一类,他们可能是逃避现实的人。因为怕麻烦,不想面对烦心事,但是今天轻松图省事的人,将来都会绊倒在往日的不作为上。

第二类,他们可能是执着过去的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现实。因为每件物品都携带情感和回忆,物品等于复杂的个人历史。过去太美好,不愿意舍弃;过去很灰暗,舍弃的时候会重新提醒自己曾经的失败。

最后一类是担忧未来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安全感。淘汰了物品,结果后来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所以总是担心。最后一类人群比例的最高的。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只属于某一类型,很可能有人是三合一。

假期延长,找点事干|试试这样“断舍离”

那么,我们应该丢掉什么东西呢?

第一类是不用的东西,总想着有一天要物尽其用,但压根这一天不会来到。第二类是还在用,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往往只是随便用用,但并不喜欢。第三类是充满回忆的东西,人们往往过于把它们拟人化了,让它们身上承载了强大的能量和气场。

假期延长,找点事干|试试这样“断舍离”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断舍离呢?

第一,任何时候,都要以人为本。

要过上以人为主导,而不是以物品为主导的人生。也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要以我和事物的关系为出发点。必须只考虑当下的我。

第二,要学会宽恕自己,宽恕他人。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我们买回了物品,但没有使用,这等于背弃了当时购买时的承诺,所以很容易产生愧疚感,甚至产生挫败感,不再相信自己的决策力,习惯性的自我否定。这时候要告诉自己,迟迟不处理堆积的杂物,还要经常看到它们,这等于对自己持续不断的负面评判和内心惩罚。

第三,突破“不配得”心理,不将就。

什么是“不配得”心理呢?如果平时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不喜欢、不需要的事物中,也就是经常处在“将就、凑合”的状态,那么你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配不上更好的”。我们可以试试看,去购买或者获得一些自己真正想要的物品,提升内心的存在感和自信,就会让自己昂首挺胸。

假期延长,找点事干|试试这样“断舍离”

断舍离的实用行动方法

第一,筛选物品时,标准尽可能简单,比如可以分三类:必需品、备用品和没用品。这样在就可以大大降低你的冲动采购。舍弃物品时要有仪式感,对物品表示感谢,让它去帮助更有需要的人。

第二,个性化安排整理时间,根据能利用的时间段安排整理行动。不必强求自己非拿出大块时间来整理整间屋子,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从一个抽屉、一个柜子开始,或者,每天整理5分钟10分钟。不给自己压力,但也能看到效果,心情就会自信和愉悦。

第三,收纳时可以参考751原则。

751原则中的“7”就是在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放满七成,剩下的会给人一种想要收拾整齐的冲动,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蔡加尼克效应”;“5”就是在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比如酒柜,为了美观物品只放五成;“1”就是在给别人看的装饰性空间,东西只放一成,要主次分明。比如奢侈品店的橱窗,不会陈列很多物品。

假期延长,找点事干|试试这样“断舍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