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初:中國聯通基本完成5G第一階段併網目標 上半年仍需以NSA進行組網

【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崔亮亮)3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曉初在會上表示,中國聯通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併網目標,截至目前初步估算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雙方共節省投資成本約100億元。

王曉初表示,自5G發牌以來,中國聯通深刻認識到其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作為國家基礎通信運營商,具體而言,做了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在5G網絡建設方面,主要在5G協同、共建共享上下功夫。截至3月5日,中國聯通累計開通約6.6萬站,其中自建開通4.3萬站,共享電信2.3萬站,雙方合計開通共建共享基站5萬站,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併網目標,截至目前初步估算雙方共節省投資成本約100億元。此外,中國聯通充分發揮技術引領作用,協同電信積極推動大帶寬、大容量、高性能基站設備的研發共建共享,帶動產業鏈發展。

王曉初表示,中國聯通高度重視疫情對於5G建設和發展的影響,2月初就啟動了工程物資的應急保障工作,確保5G網絡保障急需物資的儲備。疫情期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全面推進5G建設復工復產,確保5G建設目標不降低。

二是在加快5G發展方面,重點在豐富應用場景、拉動消費上下功夫。2C側,通過應用、終端等積極推動4G用戶向5G遷移;2B側,重點聚焦“5G+工業互聯網、新媒體、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能教育”等領域,加快提升“5G+物聯網+大數據+AI”融合應用能力。

三是在加快深化全國數據中心佈局建設方面,實施“5+2+31+X”數據中心佈局體系規劃。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大灣區)、川渝陝、魯豫五大熱點區域;以貴安、呼和基地作為南北兩大備份中心;同步推進31省會城市、經濟發達城市的省級數據中心及邊緣數據中心建設。

對於現階段及未來如何更好加快5G發展,王曉初也提出了五點建議:

第一,加快推動5G產業鏈在標準、設備、終端等方面的成熟度。受疫情影響,SA核心網、無線、終端、計費、營賬等端到端協同測試工作目前還無法全面展開,上半年的5G建設仍然需要以NSA模式進行組網。此外共建共享所需的大帶寬大功率設備目前還無法招標。

第二,幫助協調進場施工問題。因防疫需要,社區、企事業單位對人員的進出管理非常嚴格,基本不允許開展現場施工,現場測試也受到了影響;另外異地施工人員的集中與調度工作目前還無法展開,僅能以本地施工人員為主,但會存在施工單位與招標籤約的施工單位不一致的問題。

第三,進一步探索5G商業模式、減少鉅額投資帶來的經營風險。5G投資和運營成本均顯著高於4G。由於目前設備成熟度還不高,規模部署後未來還需承擔大量設備優化、替換成本;另一方面,5G盈利模式尚不清晰,2C側目前還沒有出現過硬的“殺手級”應用,2B側儘管一些解決方案已經落地,但規模推廣與商業模式還不清晰。

第四,5G作為國家數字基礎設施,需要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護。建議進一步推動各省市出臺具體的5G電費優惠支持措施、並切實落地;開放公共資源支持5G部署;加大對數據中心建設支持力度。

第五,通過市場機制推動5G建設。建議工信部引導終端與物聯網模組的生產、經營等資源向5G遷轉,迅速拉低5G終端價格,帶動5G產業鏈建設,提振5G信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