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局》傅文兵

《小酒局》傅文兵

《小酒局》傅文兵

小酒局【1】



開門7件事,未見煙和酒。

人生萬般難,唯有酒解愁。

酒在人類所有食物的發明中,絕對應該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酒文化是人類所有文化的精華還是糟粕?暫且不去爭議高下。

但,酒是人類情感的重要寄託卻是不需要探討的話題。

有酒就有江湖。

有江湖就有故事。

杯酒釋兵權、把酒望明月、推杯換盞時、小城故事多。

每個人接觸酒的經歷都不相同,但對酒的親近卻是驚人的相似。

記憶中第一次醉酒的經歷還是懵懂的年紀,隨乾孃去送梅姐出嫁,那是梅姐重新開始幸福生活的又一次婚禮,樸實的新姐夫極盡所能用心招待送親的客人。

紅色誘人的山楂酒散發著迷人的果甜香氣,淺淺的嘗一口,酸酸甜甜,像極了甜甜的糖水。

嘗一口,就欲罷不能。

就在大人們推杯換盞之時,酒精的刺激開始穩定地發揮它麻醉的作用了,記不得自己是怎麼回來的,但記得了那個讓自己第一次醉酒的地方叫下犁川。

也讓大人們作為笑柄笑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一直到高中即將畢業的時候,玩的好的4個兄弟,在畢業的前夕,在簡陋的小飯館,昏暗的燈光下,四張青春稚嫩的面孔、被酒精點燃的朝氣、伴隨著屋外的寒風,喝下了具有標誌意義、告別高中生活、走向社會第一杯酒。

還是小時候第一次醉人的山楂酒、卻已經不是酸甜的味道。

說過的話、許過的願、憧憬過的未來、早已經成為過往。

但,

這也應該算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小酒局。

醉就醉了,大不了醒來再來。


小酒局【2】


酒局和飯局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截然不同。

酒局偏重在酒,飯局就有了另一層深長的意味。

酒局的參與者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酒友,但酒局到最後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肝膽相照。

飯局就不是那麼可以簡單的進行分類,純粹的飯局似乎僅限於朋友,不純粹的更多的是包含了各種慾望、各種所求、各種無奈、各種希望。

組織酒局的人,都是好酒之徒,就是一時興起、單純的想和你一起往飄了喝,帶你裝B帶你飛。

組織飯局的人,往往是前思後想、斟酌再三,什麼樣的檔次、什麼樣的口味、什麼樣的人員、什麼樣的藉口、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往往會絞盡腦汁。

摻雜了慾念、裹挾了利益、不得已而為之、而又要顯示出一幅隨意、真誠的樣子。

你不是個演員,但又是在進行真正的表演。

生活入戲、生活如戲。

參與酒局,帶著一副好心情足以。

參加飯局,更多的是一份忐忑與不安。

小酒局不在乎飯菜的檔次、酒的好孬。

即使再小的飯局,也得處心積慮,處處小心。

熱衷酒局的年紀,青春正盛、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大有一展宏圖之勢。

熱絡的打開了一扇未知的窗戶、冀望能結交上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山珍海味不知味、玉液瓊漿不醉人。

飯局不看人品,只有諂媚和權勢。

熱愛小小的酒局,大多是真性情、有看破紅塵、歸隱入市的坦然、最主要的是也漸漸到了與世無爭的年紀。

可以爭個空無、可以耍個小賴。

可以聊個時局、可以侃個八卦。

酒局上人品立見高下。

不可以的是不能浪費一點點的小酒。

哪怕是一滴,也是喪良心。

這就是蘇哥的口頭禪:酒品看人品,無品請自重。


小酒局【3】




小酒局看似隨意,但也容不得隨心所欲。

確認過眼神,只選對的人。

對的人,就是半斤八兩、臭味相投、膩在一起的損友、老鐵。

小酒局以4人為最佳,多也不要超過半打。

彼此間瞭解各自的酒量、酒性、酒德。

嬉笑怒罵不會紅臉、翻了舊賬不會記仇、彼此抬槓不會翻臉。

總之一句哈,友誼的小船不會說翻就翻。

既然是小酒局,喝酒的小店一定是多在居家附近、大家一致公認的小館。

這樣的小館天然就是為小酒局而生:涼菜一定口味大眾、熱菜家常居多、硬菜也硬不到哪去,想擺譜來個海鮮,還真的沒有備貨。

小酒局的天然型,註定了它的屬性就是博你一樂,而非大朵快頤。

花費人均50左右最佳,細水長流,可以一直一直長流下去。

千萬不能為了酒局而臨時湊人、拉人入夥。

臨時入夥的人熟悉的還好說,稍微有點距離感的會有一種臨時支差、不受重視、強拉入夥的不平衡感。

這樣的小酒局,結局往往只有一種:不歡而散。

湊到一起組成酒局,都是三觀相合、屬相不衝、認同規則之人。

既來之、則安之。

不是組織者,入局者沒有點菜、點酒的主動權,不,連建議權也一起免了。

有的只是你想來一碗餄絡墊底還是想來盤餃子下肚的福利。

4人為局,酒量是隨著年紀的增大而逐漸減少。

二十郎當4+1、叄拾而立每人1、四十不惑減去1、五十天命2人1、六十往上見夕陽隨心所欲無人勸。【注:指1瓶酒】

一時興起,這興致正高,還想再來2兩,怎麼辦?

民主時代了,當然一起表決啊。

大家一起表決:喝還是打住?

喝!

面紅耳赤的夥伴異口同聲、聲震酒館。

別廢話,老闆,再來一瓶!


《小酒局》傅文兵


小酒局【4】


有酒就是局。

酒局無大小。

有一種酒局叫孤單隻影。

文學史上有名的灑家叫孔乙己。

一個人穿長衫、炫耀著回字的四個寫法、哪怕只有可憐不多的茴香豆下酒,他的身影也是孤傲的。

生活裡,默默嘬酒、沉默寡言之人大多不喜往人堆處湊熱鬧,沉靜在自己的世界裡,醉眼看花。

把時間往前推2、30年,就在現在的黃花街巷口,有一家沽酒的小鋪,一酒提便是1兩,老窖酒、性烈、辣口、有點串喉,靠著木質的櫃檯慢慢地入喉,等候酒精的昇華、醉眼迷離、便是這一口的最愛。

現在滿街都是直營、 專營、超市裡的包裝酒,散酒的買賣都擠在菜市場裡不起眼的地方,想靠著櫃檯眯上二兩的雅興都沒有了,怎麼能讓這風雅之物參雜著雞鴨牛肉的腥氣來下酒呢。

一個人喝的酒叫悶酒,自得其樂、不見得就是孤獨。

只是不願意與他人分享這個世界而已。

這樣的人涇渭分明、人畜無害。

還有一種酒局叫孤芳自賞。

這類人自帶清高、滿足、自信。

對喝白酒的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只有端著高挑的透明酒杯,輕輕晃動、慢慢醒酒、才叫得上範兒。

喝白酒的簡直就是形而下,只能是仰天膜拜。

對於喜歡喝酒的人來說,喝酒簡直就是快意人生。

生活的快樂都在一杯杯的酒裡。

可往往,初上酒道、不勝酒力、人仰馬翻甚至超速翻車。

初上酒道,一喝就醉的大有人在,有人因而剎車引退。

更多的人前赴後繼、一路向西。

天生的大酒量沒有多少,還得靠時間的沉澱、時間的累積造就了酒量的沉澱。

瞞不住,初入酒局,最先醉的是我、最先淘汰的也是我、最先出洋相的還是我。

可經歷了一次三英佔呂布,和強哥、慶哥挑戰了喝不醉的東哥,就在新市街自己經營的酒樓,硬是把自稱不醉的東哥喝的找不到北、也找不到杯。

這是東哥的滑鐵盧。

更是我們喝酒史上的轉折、新的長征的開始。



小酒局【5】



再好的酒也得經歷時間的沉澱,才能滋味醇厚、口感飽滿、回味悠長。

所謂酒是陳的香。

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再不諳世事的人,年紀長了,做人的道理多少要懂得一些。

小酒局亦是如此。

年輕憑的是年輕氣盛,沒有在酒桌上服氣的人,容不得一絲的偷奸耍滑,更像是一枚法系青年,講原則、講規則、酒場為大;

年紀大了,過了心燥氣浮的時候,懂得了寬容待人,一切看得淡了,得饒人處且饒人,漸漸的成為了佛系之人,一切隨緣吧、怎麼樣都行、隨便、由他去;

邁過了50大坎,簡直就是仙家道長一個,一切順其自然、樂的逍遙自在、有一種天人合一,歸隱自然的境界。

人生的巔峰大多在40歲之前,少有人知天命之際而一“炮”走紅,正如這時節的秋葉,枯萎的落葉反而紅透了整個世界,這是幸還是不幸?

能趕上開放的時代,都是幸運的人。

吃飽了飯、穿暖了衣、讓日新月異的變化眩暈了眼。

酒、色、財、氣------樣樣都沾滿。

開掛一樣的人生、足以。

世界變化快、不變的是人性。

我所記憶的喝酒是這樣子的:

95年之前喝酒多以本地酒為主、外來酒因為口感的問題難以佔領本地的市場。

96-99年間,突然掀起了一股喝貴州醇、北京醇、五糧醇之風,酒性平和、味道寡淡、清香適口,流行就一陣,亦是銷聲匿跡、不見蹤影。

00年後,又流行了一陣白酒加紅牛、加雪碧的養生喝法,完成遮蓋了白酒原來的口味,不知不覺已是醉,醒來腦殼跳的疼。

05年後,基本穩定的酒局配置是自家人照喝玻璃汾、喝老公家必是老白汾的格局基本形成。

10年後,加速前進的社會點燃了民眾的希望,高端酒率先進入主流場合,老白汾成為普通人的標配。

已經丟不下喝玻璃汾那個份了。

小康社會了,消費升級了,慾望進一步被放大了。

短暫的瘋狂,在15年後被“新時代”打回了原形。

喝來喝去,又迴歸了本來。

不過,兩級分化已成定局。

一個在天、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

一個在地、錢包限制了你的妄想。

你我平凡人、把酒問青天、雲遮月不語,還是兩茫茫。


小酒局【6】



老人們常說:酒越喝越厚、賭越賭越薄。

酒中乾坤大,書中有黃金。

喝酒喝到最後,喝的是一份真摯的感情和友誼。

喝的是人情世故、人間悲歡。

南方和北方的喝酒方式截然不同,彷彿是兩個世界。

在北方,喝酒要乾脆果斷、要一飲而盡、要一醉方休。

在南方,喝酒的儀式感、敬酒的分寸感、像極了一場表演。

北方的夜晚街頭醉漢多、南方的夜晚美女多。

天下大同,但南北的酒文化大不同。

但真正論酒量的,卻是不分上下。

在北方,沒有醉意的酒場、是散不了夥的酒場。

不盡興、不能散。

在南方,酒微微醺,就已打住;

要的是恰到好處。

北方愛好使酒令,且花樣百出、與時俱進。

南方講究推杯換盞、輪流碰杯、為相聚、為相知、為友誼、為發財.....

北方的一場酒喝的是昏天黑地;

南方的一場酒喝的是歡天喜地。

入鄉隨俗,北方人到南方,不能喧叫、端的正經的樣子心裡難受;

南方人到北方,北方人的喝酒氣勢、聲如洪鐘、暗暗驚訝北方怎麼還在野蠻時代。

北方愛燒酒、南方喜醬香。

飲食可以相通,唯有酒是地域性極強的東西。

北方人喝不慣南方的麴酒、南方人同樣也不喜歡北方的辛辣。

北方人不懂南方人的溫婉,

南方人也同樣不理解北方人的幹烈。

長江水清天際寬、黃河九曲濤浪高;

一方山水一方人,然也。


小酒局【7】



喝最烈的酒、交最好的友。

大浪淘沙、方見英雄本色;

喝交心酒、方交知心之人。

交心、只能兩人面對,這樣的酒局是撕去偽裝、把自己徹底暴露給對方;

把自己的苦悶、委屈、不解、甚至是陽光下的小我赤裸裸大白於(天下)摯友;

就像是在神父面前告解;

不求對方理解、只求對方傾聽;

說出來、如釋負重、淘空自己;

酣暢淋漓,如飲下世上最美、最烈的酒;

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樣一個能面對面、能傾聽的朋友、一個能裝下你的秘密又讓他爛在肚子裡一輩子的朋友。

這是鬱悶的酒、卻是又告別苦悶的酒。

酒不是男人的專利。

女人真的放開了、男人怕也不是對手。

有了女人的酒,連空氣中都有了曖昧。

女人比男人多了一份剋制,要不然、真的是棋逢對手、難見高下。

被標籤耽誤了的女人大有趕超男人喝酒之勢。

酒,有被兩極化的趨勢。

愛它,捧在手心、奉之為甘霖瓊漿;

寧可一日無肉、不能一頓無酒。

恨它,嗤之以鼻、對好酒之徒面帶不屑、百般不解;

這又誤事、又傷身之物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

酒對年輕人、特別是白酒的誘惑少了很多;

更快的工作節奏、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消閒習慣、更多的時間要求,讓大多數年輕人遠離了白酒;

年輕人喜歡套路、也喜歡被套路;

針對年輕人的喜好自然少不了套路,

江小白---年輕人的專屬白酒,

靠溫情脈脈的話語打動了年輕人-------哪有什麼突然想起、其實是一直在心裡;

哪有什麼心心相印、其實是一直想你擁有;

這要是斷了層、世上豈不又少了一些快意?


小酒局【8】


小酒局的酒令自從有了骰子【色子】就基本上告別了延續多年的猜拳比劃喝法;

猜拳比劃、大聲喧譁、甚是熱鬧、是農耕時代的產物;

大庭廣眾的場合、大聲喊叫、不合時宜、有擾亂公共秩序的嫌疑;

小酒局由私家搬到酒館、怎麼也得有點現代文明的觀念;

骰子的出現、解決了大聲喧譁的困擾;

酒令小變化、文明一小步。

骰子叫法多樣、也需要一點點的智力、但一對一的玩法、往往會讓其他的參與者冷落一旁;

保證人人參與、盡力做到公平,

酒友的智慧是無窮的,

撲克牌的玩法因此應運而生;

小小的撲克牌,硬是讓耍出了千般花樣;

人人參與、無人落空、無論吹點【玩法】還是站隊【玩法】都還需要一名公正無私的記賬人員來監督;

酒一上頭、難免有人渾水摸魚;

聰明的陵川人發明了數棍棍【計數】、大家一起來監督、棍棍輸完酒下肚;

可惜其他地方難以普及。

大晉城人民不甘落後、衍生出了“耍膽大”、不需要記賬、“爆點”【吹破點】立馬喝酒、酒下肚再上路【繼續遊戲】。

喝酒人都喜歡利索之人、一飲而盡;

個個扯扯、不是北方人的做派。

小酒局、最怕個個扯扯之人、最先淘汰、出局的必是不利索之人。

能喝則喝、不喝靠邊。

大家都很忙、無閒嘮閒磕。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再美好的筵席也要有分別的時候,儘管依依不捨、再見也要珍重。

小酒局的分別麼有特別的儀式感,更多是嬉笑怒罵,分別也是為了下一次的聚首再見;

就像小酒局的相聚、或許就是一念之起。

這一念之起,其實是我們之間的修行、也就是所謂的緣分;

哪有什麼突然想起、其實是一直在心裡。

謝謝、我的同道酒友!

[成文於2018年9月]

《小酒局》傅文兵


【作者簡介】:傅文兵,男,1968年2月出生,山西晉城澤州縣人,大學文化程度,現就職於晉城市工商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