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


《父母愛情》中的老丁,多麼羨慕江德福能娶到安傑這樣的妻子,她有審美,懂生活。所以在江德福的妹妹每天往他家跑,幫他照顧孩子,忙裡忙外時他還是要娶葛老師。


審美能力強的人,更懂生活。她們能把枯燥變成有趣的體驗,就像三毛把撒哈拉的家變成了沙漠中的世外桃源。


好在審美能力是可以一點一點修煉出來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電影和書,可以幫助提升審美能力。


電影推薦


01

《丹麥女孩》


這是一部關於世界上第一個變性人的故事。


電影中莉莉為了做自己丟了性命,現實中多少人活著卻丟了自己。最令人感動的是莉莉的妻子,在他決定做女人後一心成全他、照顧他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這部電影故事情節流暢動人,演員演技也很令人享受,男主人公彷彿不經意間就變成了絕美少婦。而電影中展現的歐洲上個世紀20年代的服裝簡約大氣又不乏時尚感,就算拿到現穿在也是時髦好看的。


淺色水洗藍套裝,上衣是斜開襟圍裹式西裝,下身闊腿褲。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卡其色圍裹式真絲上衣,漏出一抹黑色蕾絲抹胸,再搭一件墨綠色風衣。這身衣服即使穿在安迪或是蘇明玉身上也很合適。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出,複雜的不一定時髦,簡單的不一定單調。


02

《裁縫(裁女佳人)》


太喜歡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了,詼諧幽默又透著詭異。電影開場一度讓我以為這是一部鬼片。


特別喜歡女主的扮演者凱特,從泰坦尼克號開始,她真的是演什麼像什麼,而且很有自己的風格。


這部電影中展現了服裝對人的改變,女主回到故鄉,魔術般的審美與製衣能力把小鎮的姑娘們變得美麗動人,最後復仇結束又魔法般的把鎮子變沒。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穿衣打扮不僅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外表,也可以改變內在氣質。


整部電影像一部舞臺劇,華麗又漂亮,各種黑色幽默,諷刺且直擊要害。


看這部電影對眼睛是美的盛宴與享受,對心靈是衝擊與震撼。


03

《實習生》


這部電影更多的展現了男性的魅力與審美。


70歲的本重返職場,憑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人格魅力幫助女主渡過了職場和情場的雙重難關。


這個溫柔的老紳士每天晚上都會提前準備好第二天上班穿的西服和襯衫,熨燙平整掛在床前。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在給年輕小夥子出席重要場合提意見時,本說:或許你應該穿一件有衣領的得體襯衫,你要穿得令人注目。可以的話,把頭髮梳下來,束好襯衫。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果然,換上襯衫的小夥煥然一新,連精神狀態都更挺拔更自信了。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本的穿衣態度折射出他對待生活與工作的態度。


對自己外表不拘小節的,和做事馬馬虎虎的很可能是一個人;油頭垢面出門的,和工作態度消極抱怨的很可能是一個人;穿衣不得體搭配奇怪的,和工作能力差的很可能是一個人……


升級的審美,更是升級態度。


04

《慾望都市》


特別特別New York的一部電影,名牌、閨蜜、愛情……


電影中的服裝時髦現代,慾望火辣,好多漂亮的名牌包包、衣服、鞋子……


但最最觸動我的是,它傳遞出來的價值觀:不論什麼年紀都可以獲得美與愛。


40歲的專欄作家追求真愛,50歲的經紀人尋找自我。


美不分時間。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05

《穿普拉達的女王》


大學畢業初入職場,從不會穿搭的灰姑娘變成時髦漂亮的職場優等生。女主的外表和內心都得到了蛻變。


美不是紙醉金迷的生活,不是功成名就後的擁有。平凡裡的快樂,好過繁華里的孤獨。


書籍推薦:


06

《天使在人間》


這是奧黛麗·赫本的大兒子為她寫得傳記。


赫本可以說是每個女生心目中的女神,她的優雅大方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從兒子的角度介紹了他眼中的母親。


奧黛麗赫本的穿衣哲學:

1. 越簡單越好。

2. 鞋子最好比腳大半碼,再加上舒適的材質,才能算一雙好鞋。

3. 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不盲目跟風。


看赫本照片中的服飾,風格真的很統一,很有赫本的特點,以至於有一種時尚風格被稱為赫本風。


很多人認為時尚就是流行,就是logo,每天醒來卻對著滿滿的衣櫃不知穿什麼才。我們每天都在照鏡子,卻從未看清過自己。


明明是梨形身材,卻偏要穿暴露下半身缺點的短裙;膚色暗黃,卻偏要買最時髦亮眼的花色;穿不來高跟鞋,卻還要把自己的腳硬塞進裡面……


常常在鏡前審視自己,記住自己穿的好看的衣服顏色、風格、款式、材質,當你開始瞭解自己,也會更加了解適合自己的風格。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07

《張愛玲傳》


張愛玲,民國才女,晚清貴族出身,她一生才華橫溢卻情路坎坷,她身上有很多矛盾與衝突,又有很多和諧與精彩。


讀張愛玲的故事和她的小說都能讀出她獨有的審美能力,她描述衣服的詞彙,描寫人物長相的詞句。


“有一種橄欖綠的暗色綢,上面掠過大的黑影,滿蓄著風雷。還有一種絲質的日本料子,淡湖色,閃著木紋水紋;每隔一段路,水上飄著兩朵茶碗大的梅花,鐵畫銀鉤,像中世紀禮拜堂裡的五彩玻璃窗畫,紅玻璃上嵌著沉重的鐵質邊沿。”

對待服裝的顏色可款式,張愛玲都有獨到的見解。


這本書中經常寫到張愛玲的穿著,她在當時引領了時尚風潮,關於審美,張愛玲絕對是高手。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08

《撒哈拉的故事》


美不僅能形容外表、穿著,亦能形容生活。


三毛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生活家,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開闢了一片別具特色的新天地。


三毛也燒得一手好菜,一個粉絲,一會是“春雨”,一會是“尼龍”,一會又是“魚翅”,一道普通的食材總能在餐桌上變幻成不同的美食。


撿來的木箱做傢俱,沒有花,她就去廚房拿一把香菜別在帽子上,這畫面想想都覺得配三毛美極了!


經常聽人說:有錢是生活,沒錢是生存。所有信手拈來的浪漫,漫不經心的情調,都需要豐厚的物質基礎做保障。


但是三毛卻沒有花費大價錢在沙漠中打造了一個美麗的小家。


09

《老發燒》


一本關於時尚的碎碎念。


沒有標準的審美框架,沒有品牌、沒有對錯。


這本書的內容不僅限於怎麼穿,什麼是品味,更是關於審美的思考與探討。


喜歡這種毒舌的文字,不端、不裝,不壓抑自己也不討好別人。

9個提升審美的電影和書,提升氣質UP!UP


愛美是人的天性。


審美能力決定了我們接觸的人、事、物的層次水平。因為審美的差異,我們很可能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


生活的美,不在於吃住是否奢靡,穿戴是否高檔,而在於過生活的那個人,有沒有腳踏實地的把每一天過好的心性和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