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vs圓滑:什麼樣的人才會被別人喜歡?為人圓融且適度圓滑

01

“圓融”本為佛家用語,意為破除偏執,實現圓滿、融通。蘇軾在《答子由頌》中說:“五蘊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嶽盡圓融。”

世人常把“圓滑”當作口頭禪,以此來修習自己的人生。佛門子弟則是把“圓融”當作座右銘,以此來修習自己的身心。

圓滑是利己,圓融是利他。兩者雖是一字之差,思想境界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圓融vs圓滑:什麼樣的人才會被別人喜歡?為人圓融且適度圓滑

圓融和圓滑,雖一字之差,境界卻是大不同


02

“雙11”期間,王珅幫一個做服裝批發的朋友給客戶發貨,在裝箱的時候,他發現有一批衣服存在線頭外露、內襯開線等問題。很明顯,這批服裝出了質量問題,但當時訂單滿天飛,正忙得焦頭爛額的朋友顯然沒有發現這一點。

這時,恰好有一家長期合作且信用度頗高的淘寶店店主過來質問王珅,言語中帶著不滿:“這幾件衣服你給我看看是怎麼回事?”

這一問,王珅有點為難了。原因他當然知道,可他既不想拆朋友的臺,也不願說假話騙人——他想裝作沒聽見對方的問話,直接含糊過去。

店主見狀,不依不饒起來,已經有點憤怒了:“時間就是金錢,信譽就是生命,我們合作這麼久了,你們怎麼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為了備戰“雙11”,人人都熬紅了眼在連軸轉,出了這樣的事情,客戶有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圓融vs圓滑:什麼樣的人才會被別人喜歡?為人圓融且適度圓滑

很多時候,含糊其辭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王珅迅速冷靜了下來,他想,自己畢竟是過來幫忙的,不能自作主張,聽幾句牢騷和怨言算不得什麼,把問題解決了才是正道。想到這裡,他一邊賠上笑臉連連道歉,並不斷地安撫著客戶的情緒,一邊立刻拿出手機給朋友打電話。

朋友瞭解情況後,二話沒說,立即決定給這位客戶換貨,並檢查了同批次其他客戶的貨物,但凡有問題的一律換掉。並且,對於己方疏忽給客戶造成的信譽損失,全都以加送幾件衣服的方式作為補償。

一開始,在並無應對之法的情況下,王珅裝聾作啞是屬於比較圓滑的做法,這是在兩邊都不想得罪的觀念指導下的產物。後來,當事態有了進一步升級時,王珅開始本著對自己、對朋友、對客戶負責的態度,妥善地解決了問題。這樣一來,就處理得相對比較圓融——既把事情解決了,也沒給雙方帶來矛盾,

獲得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圓融vs圓滑:什麼樣的人才會被別人喜歡?為人圓融且適度圓滑

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03

圓滑是什麼?圓是一種形狀,從中心到周邊任何一點,距離都是相等的。但是,重點在“滑”字上,意思是油滑而不負責。

說一個人待人處事圓滑,這當然是極為負面的評價,因為這種人雖然表面上討人歡喜,卻很不切實際。

圓融的重點在“融”字上,做“通融”“融和”解。做人做事,力求圓潤,周全而平順,大家自然都能接受,評價則會是正面的。

圓滑失德,是小聰明;圓融得心,是大智慧。

圓滑,堪稱人的本能。《菜根譚》裡勸人“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其中自有作者之良苦用心和為人處世的道理。


圓融vs圓滑:什麼樣的人才會被別人喜歡?為人圓融且適度圓滑

圓滑是小聰明,圓融是大智慧


人,以圓滑而自衛且未損害他人,盡在情理之中,無可厚非。從社交的角度看,為人適當圓滑是一種良好的社交能力的體現。

這種人往往對所處的環境、他人的心理和情緒有著極其敏銳的判斷力,他們會根據當時的處境說出在當時最該說的話,做出在當時最該做的事情。他們在各個方面通常都適應得比較好,能夠很快投入到一個全新的人際環境當中去。

圓滑的人,你很難指出他真正錯在哪裡,但他的所作所為又會讓你有種說不出的不舒服感,這是他們最令人討厭的地方。

令人舒服的感覺是“圓融”,它與“圓滑”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

圓滑的人,為的是誰也不得罪,但最後很有可能得罪所有人。圓滑的人,或許能騙得了大家,但不可能愚弄大家——“我們可以集體受騙,但是別愚弄我們集體”。


圓融vs圓滑:什麼樣的人才會被別人喜歡?為人圓融且適度圓滑

為人應將圓融與圓滑二者相結合


做人圓融,絕對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平庸無能,而是一種寬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是縱觀大局、明察秋毫之後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

04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做到不因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凌人,不因堅持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而對別人搞“壓迫”。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要隨波逐流,而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別人又絕不會讓他感到是被強加的。這就是圓融,但好說不好做。

我們要學會知足,保持內心的平靜,用平和的心態面對不圓滿,無論順境逆境皆歡喜;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人與身邊的事,時刻給他人留有餘地;我們要少一些貪念、少一些攀比,多一些歡笑;我們要少說慎言,低調做人。


圓融vs圓滑:什麼樣的人才會被別人喜歡?為人圓融且適度圓滑

好書薦讀


所以說,圓融是待人處事的一種態度,外在是寬容,內涵是冷靜,熱情而不做作,忠誠而不虛偽。

擁有這樣的心態,你不僅能保護自己,融入社會與大家和諧相處,也能讓自己暗蓄力量,悄然潛行;不僅能在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還能在顯赫時持盈若虧,不驕不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