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記錄!新疆植物家譜再添4位新成員

新疆植物家族又添4位新成員,它們是長毛孜然芹、腺梗翠雀花、鞏留翠雀花和昭蘇翠雀花。

新記錄!新疆植物家譜再添4位新成員

長毛孜然芹

  長毛孜然芹是新疆羊肉串的必搭調料孜然芹的“親戚”,只是長在野外。腺梗翠雀花、鞏留翠雀花和昭蘇翠雀花,同屬翠雀花家族。近日,國內權威學術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公佈了長毛孜然芹的研究成果,認定其為中國植物新記錄種。而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也對新疆新發現的3種翠雀花進行了鑑定,認定這三種翠雀花為世界上從未記錄過的植物新物種,其研究成果也即將在國內植物學專業刊物《植物研究》上發表。

孜然有了新朋友

  據疆內植物分類學愛好者楊宗宗介紹,長毛孜然芹是他2017年6月初在石河子地區從事野外考察時發現的,“乍一看,它的外形和人工種植的孜然芹非常相似,但仔細觀察發現,它和孜然芹有明顯區別,”當日,楊宗宗將其採集回家,用解剖鏡進行解剖觀察,“它的果實和孜然芹不同,外面長有密密的長毛,花梗基部苞片比孜然芹短,前端沒有裂開。”他在查閱大量資料後發現,這種植物和《哈薩克斯坦植物誌》中記錄的一種植物很接近。

新記錄!新疆植物家譜再添4位新成員

長毛孜然芹

  為進一步確定這種植物的身份,2018年6月底,楊宗宗在這種植物果實成熟的季節,再次將其採集回來,並與新疆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共同研究,他們把這種植物標本和俄羅斯的科馬洛夫標本館的模式標本對比,並結合其原始文獻和分佈區域,最終認定,這是國內植物新記錄種,也是國內第一次發現野生孜然芹資源。

  至此,國內孜然芹屬植物增加至2種,其中一種為栽培孜然芹,另一種為野生長毛孜然芹。“但長毛孜然芹是否能夠像栽培孜然芹那樣作為食用香料使用,還有待研究。”新疆農業大學研究人員邱娟說。

新記錄!新疆植物家譜再添4位新成員

栽培孜然芹

  據瞭解,孜然又名為枯茗,也叫安息茴香、野茴香,為傘形科孜然芹屬草本植物。原產於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地區。

  新疆人工種植的孜然芹,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的。目前,種植面積佔到全國的80%以上。孜然芹的果實——孜然作為新疆調味品大王,幾乎滲透新疆飲食的方方面面,新疆的烤肉、烤全羊、烤包子等美食都離不開孜然。

  花朵似飛鳥 在新疆分佈很有特色

  據瞭解,新發現的三種翠雀花,是楊宗宗和另一位植物學愛好者遲建才,於2018年夏季和2019年夏季採集的,“翠雀花多分佈在海拔較高的區域,它們的外形豔麗,花朵有點形似起飛的小鳥,顏色多呈藍紫和淡紫,”楊宗宗說,根據王文采院士提供的最新文獻資料,國內共分佈有翠雀花屬232種55個變種,新疆雖分佈不多,有25種3個變種,但很有特色。

新記錄!新疆植物家譜再添4位新成員

腺梗翠雀花

  據他介紹,翠雀花家族外形大多相似,最大的不同就是葉片、花梗以及萼片等分佈的毛,“有的翠雀花外表生長的是白色的柔毛,有的是伏貼的捲曲毛,有的則是黃色的腺毛……”他說,他們主要通過翠雀花外表生長的不同形態的毛,來區別它們的種類。

新記錄!新疆植物家譜再添4位新成員

鞏留翠雀花

  據楊宗宗介紹,新發現的三種翠雀花標本,今年年初經王文采鑑定,均屬於世界上從未記錄、並首次在新疆發現的翠雀花新種。

  楊宗宗16歲時因發現國內新記錄植物——小花鳥巢蘭,成為國內第一位獲得“長江小小科學家”稱號的少年。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植物分類學的研究和保護,並於去年和熱衷野生植物研究的遲建才、馬明等成立工作室,共同致力於新疆野生植物的分類研究和保護。

新記錄!新疆植物家譜再添4位新成員

昭蘇翠雀花

  去年,由楊宗宗和其團隊發現並命名的植物新種有5個,分別為:明鐵線蓮、烏魯木齊烏頭、腺梗翠雀花、鞏留翠雀花、昭蘇翠雀花。

  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瞭解到,目前,新疆共有野生高等植物41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8種,自治區地方級重點保護的129種,特有種100餘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有2014種。(圖由楊宗宗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