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為什麼喜歡動漫?

詩樂博飛


你們為什麼喜歡看動漫?

因為喜歡,所以喜歡。

以前,有聽到人說把二次元當作“淨土”。雖然感覺誇張了一點,但是很符合它在我心中的地位。《no game no life》中空白兄妹對現實的概括很打動我。如果將現實比作一個遊戲,那麼這是一個沒有規則,沒有目的,說多了會失敗,不說話也會失敗,靠“不確定因素”取勝的爛遊戲。

的確,現實不就是這樣麼?太多糟心的事情煩惱著我們。學習的壓力,工作的不順心,感情的糾葛,還有各種莫名其妙的惡意與不理解,都使我們妄圖逃離它。動漫,將一個純粹的世界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在其中,我們可以和路飛一起尋求自由,航海出行;可以與鳴人佐助一同,為了信念,理想,朋友大打出手;可以和柯南一起體驗偵破案件的心理博弈與和殺人犯,怪盜基德鬥智鬥勇的快感。相比起那個過於複雜的世界,我們更喜歡的是這些純粹的人和純粹的事,其帶給我們的思考也不亞於哲學帶給我們的思考。衛宮切嗣“正義夥伴”的理想到底會走向何處?上條當麻的夢想是否過於幼稚?金木研的經理與所作所為將會迎來怎樣的結局?

動漫,被妖魔化許久的這個東西,其實就這麼簡單,帶給人快樂,帶給人思考。而每樣東西都是相對的,沉迷任何東西都是有問題的,那是監管的問題,和事物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動漫的魅力,往往成為被詬病的理由。但我愛的也是它的魅力,所以...

請繼續,深愛它。


愛吃棉花糖的77


“它”不僅陪伴了我們的成長,也讓我成長了起來


十五年前,我們班有一個男孩,他懦弱膽怯,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被欺負不敢還嘴,捱揍也不敢還手,因為他記得父親說過的一句話“不要和同學打架”,於是他是變成了“沙包”。那會的小縣城還不知道什麼是校園欺凌,也不知道什麼是抑鬱症,他只是不想去學校,不想去面對那些他搞不定的人際關係,他想尋求如何才能不承受痛苦的離開這個世界,那年,他想自殺。


可有一天,他在電腦城買了一張動畫的DVD壓縮碟,知道了一個叫做“衛宮士郎”的角色,在故事中衛宮士郎想成為“正義的夥伴”,不計任何代價守護身邊人的微笑,而正是這個角色把他從自殺的邊緣拉了回來,他意識到他還有可以保護的人,他的家人,他未來的夥伴,他未來的妻子孩子,他想在三次元獲得“力量”去守護他的愛人。


如今這個男孩已經27歲了,他成為了一名在二次元領域的自媒體創業者,帶這他的另外四位小夥伴去尋找三次元中的“one piece”,並在這裡碼字告訴他的故事。二次元中的正能量拯救他,而也能拯救更多的人。



“它”也許在這個冰冷的世界中,帶給了我們溫暖


愛情:如今各種營銷號帶節奏,當年的偶像劇讓人對愛情充滿期望,如今“愛情”似乎變成了奢侈品,男孩得多才多金,女孩也得貌美如花,相親也不像為了兩個靈魂的交融,而是變成了各自“社會資源”的合作。《好像告訴你》的純愛、《龍與虎》的青春、《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的趣味,這些故事都讓我們相信“美好的愛情”依然存在,只是我們還沒遇見,至少我們依然相信愛情。


友情:當你活到27歲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身邊的同事、合作伙伴越來越來多,但是當年和一起包夜通宵、在學校後門擼串的夥伴也基本很少聯繫,但是我們從《火影忍者》、《海賊王》這些作品中學會了“羈絆”這個詞,無論夥伴現在人在何處,但只要羈絆不斷,見面之後依然是夥伴。


親情:也許你是單親家庭,也許你是留守兒童,也許你是孤兒,或者你不知道親情為何物,那麼去看看《CLANNAD》,它能讓你感受到家人間的羈絆是什麼樣的,就算你感受不到親情,但也別讓你的下一代和你有同樣的感受,去愛你的家人吧。


動漫是一種藝術,是一種表達思想,傳統情感的方式,我愛動漫,我愛它


萌貨說


它代表了我的童年,我漫長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至今我還記得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家對面的街上開了一家音像店,門口的黑色大音箱放著當時流行的金歌勁曲,懵懂無知的我懷揣好奇和有些激動的心,邁著我當時的小短腿,大步的跨進了這家音像店。

這個我夢開始的地方,排列整齊的音像光碟,牆上鋪滿了各種當時風靡流行的海報,在我年幼的腦海中刻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在如此之多的光怪陸離的景象之中,一個封面是帶尾巴的同齡人,騎著綠色的龍,手上拿著一根紅色的棍子,像是神的旨意一樣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然後神的旨意就掏空了當時我的錢包。

回到家,我對著光碟的背面哈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拿面紙擦完了霧氣,做完了這一套類似祭祀的固定流程,我的童年在畫面播放的一刻,塗抹上了色彩。

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面對社會的我,面對著大家都會面臨的各種壓力,每當我實在是堅持不了時,我總會很中二的,雙手掌根貼合,旋轉,放置腰部,輕喝:“ka me ha me ha”,覺得這樣所有的煩惱就會被我擊退,雖然不可能真的擊退,但總會讓我多一些面對困難的勇氣。


觀漫奇工坊


我是一個80後,我來談談我喜歡動畫片的進程以及動畫片的不同類別。

我喜歡動畫片主要分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小時候,沒有具體原因,就是喜歡看,小孩子的那種喜歡。每天放學衝回家,就是為了要看動畫片,記憶深刻的就是《四驅兄弟》“音速戰神~衝啊”,每當這個衝鋒口號響起的時候,我就好興奮,同時,特別疑惑的一件事,就是,這是聲控的車嗎,😁😁一喊加油就加速,甚是疑惑了好長一段時間!



第二階段,是大學期間,接觸到了日漫,這個時候才有喜歡的原因——聲優。

是的,我是一個聲控。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影視劇中,對有磁性的聲音沒有抵抗力。接觸到日漫後就發現了很多喜歡的聲優。比如佐羅的中井和哉,殺生丸的成田健,卡卡西的井上雄彥,等等。每個人的聲音都很有特色。

當然,好的動漫題材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有沒有和我一樣喜歡他們的?





有文化的廚娘


現在許多青少年都很喜歡看動漫吧,還有像小編那樣的老大不小的成年人也因為一直以來追番的習慣,到現在也沒能“戒掉”看動漫。與其說是戒不掉,其實應該是捨棄不下,畢竟那是陪伴小編度過許多年,曾給我帶來過歡笑和感動的夥伴啊。

開放二胎是前幾年才開始實行的政策,在那之前是計劃生育,所以相信不少同學跟小編一樣是個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童年是孤獨的,特別是父母都是基層民眾的孩子,除了上學,其餘時間幾乎都是一個人在家玩。小編那時候家裡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wifi,只有一臺電視機,和一籃子的玩具。小編不能知道有兄弟姐妹是什麼感覺,只知道那電視一看,玩具一擺,整個家裡都是我的世界。

小編剛接觸動漫時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般的因素,只是僅僅因為電視機裡面的動畫片最適合我,最讓我感到有趣而已。那時候看動漫,僅僅是為了排解自己的孤獨和無聊,僅僅是因為動畫片很有趣。現在回想起來,挺懷念那時候的,每天就在翡翠臺、星空臺、南方少兒頻道和中央少兒頻道這四個電視臺中切換,準時守著動畫片播放的時間,一集不落地看下去。

後來,小編髮現了看動漫能給我帶來朋友。小編不是唯一一個喜歡看動漫的,還有很多同學都跟我一樣,一樣喜歡看海賊王、火影忍者什麼的。還記得那時候小編在上初中,還要上晚修,而剛好海賊王就在晚修前播放。我們學校因為晚修要看新聞所以每間教室都裝有電視機,所以調皮的我們就會在晚修開始之前把電視機打開,全班同學一起在教室裡看海賊王。說真的,如果是小編一個人在家自己看的話,看到搞笑的情節,也只不過讓我輕輕笑一下而已,但是那時候,全班人一起看的時候,大家都笑得如此暢快,讓小編覺得:原來海賊王是這麼搞笑的啊。

再後來,雖然讓人很羞恥但是無可否認,看動漫讓小編有了一種逃避現實的感覺。動漫裡有現實中沒有的東西,能夠滿足我想象力的東西。有人說, “每個男生都有中二病”,我認為這話說得對。生活並不是處處如意的,當前行的道路出現了阻撓,或者有什麼人事物惹到自己不快的時候,誰沒有在腦海中幻想過自己有著極其強大的力量,唰唰唰地把令自己不愉快的東西消滅掉,然後重新開始生活呢?高中時期,最令小編感到幸福的是每天晚上睡前看一集動漫的那三十分鐘,雖然不長,但是可以把一整天的不愉快消滅殆盡。

現在甚至未來,如果小編還繼續看動漫的話,除了真愛,實在沒有別的理由了。雖然已經過了中二病時期,但是小編依然有著一顆中二的心。可能這會被嘲笑,但是那確實給我帶來過快樂,為我趕走過難過的夥伴啊。

希望你喜歡,如果覺得有用,請“點贊”表示您的支持,謝謝哦!

關注【拾部次元】,每天都是嚴謹有態度的精彩推文。


拾部動漫


我在小時候還沒接觸過到動畫的時候,大概是5歲左右,當時還住在農村裡,條件不怎麼樣,電視都還是黑白的,也沒什麼可以看的,最多也就是我媽帶著我看看電視劇,雖然以當時的我根本看不懂這些,到後來上學了,搬到了城裡住,也買了新的彩色電視,加上當時在學校裡同學也會經常討論動畫的話題,自己沒看也根本加入不進去,這才是我看動畫最初的原因,就是想跟周圍的朋友有話題,不至於聽不懂他們在說些啥,不然只能等放學後追逐打鬧那些。

看了動畫後就感覺多了一個世界一樣,別說我這麼講有些誇張,這對當時在農村連童話書都沒看過我來說確實是這樣,看了動畫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天天放學回去看動畫,從最開始的《葫蘆兄弟》、《舒克和貝塔》等國產動畫,然後再到海外動畫《貓和老鼠》、《飛天小女警》之類的,再後來接觸到日本動漫,就更加喜歡了。

後來動畫看多了,也會跟著一群人去玩四驅車,悠悠球啥的,漫畫書也不會落下,整個小學差不多就這麼過來的,還好當時學習還行,家裡也沒反對,就比較自由一點,唯一麻煩的就是資源獲取麻煩,又沒錢買才是最難受的。再往後學會了上網,看動畫已經成為習慣,更多的還是因為興趣。

對我來說,動漫不僅僅是一部動漫,更多是一個新的世界,來自作者構建的一個世界,我只是個探索者。


泡麵菌


喜歡動漫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就喜歡了,那時候每天下午五點守著星空衛視看動漫,而且百看不厭一遍又一遍,即使現在長大了也非常喜歡動漫。我感覺喜歡動漫的人應該都比較二次元,比較喜歡做夢哈哈哈~我喜歡動漫非常的理性,可能不是狂飯所以一直默默的喜歡,然後就會每年的寒暑假經常會把自己喜歡的動漫從頭到尾刷一遍,小時候經常看國產的動畫片和日本動漫,不知道為啥長大了看到全是日本動漫很少再看國漫了,而且手動漫的影響還特別喜歡歐美那邊的3D動畫電影,只要有更新必到電影院看。還有特別喜歡畫畫,雖然不全是漫畫,但是也是受動漫的影響,所以非常的喜歡。有的人可能小時候非常喜歡看動漫,但是到長大了可能覺得會比較幼稚所以可能就不再關注動漫了,但是我感覺興趣愛好這種東西很神奇可以一直陪伴你好久好久,看動漫的時候才八九歲,到現在二十幾了還是非常喜歡~動漫可以說是我成長的一部分,陪伴我最長的興趣愛好了,雖然不是狂飯,但是從來沒把它丟掉過。


用戶63312139513


小時候家窮啊,我五六歲,在我奶家住,奶家沒電視,每天晚上吃了飯,就帶我去別人家去看,去的那家連小靈通天線都沒,只能看地方臺,地方臺六(18)點放動畫片,是《藍貓淘氣三千問》,每天放完就到了新聞聯播,這是我第一部看的有印象的動畫片。

往後幾年,家裡面有點錢了,換了彩電,買了小靈通天線,能看五六個臺了,每天最開心的就是放學看《迪迦奧特曼》《鐵甲小寶》,當時就覺得哇,這奧特曼好厲害啊,卡布拉變形,啟動超級變化形態,甚至自己拿箱子做了個卡布達機器人,當時就想著自己啥時候能碰見機器人。

我到了高中才接觸了網絡,當時第一次去網吧還是別人想看a-pian了,帶我........我是去學習的,偶爾還補補小時候沒看完的動畫片。


說了這麼多,你以為我是說小時候窮,沒有接觸過動漫,長大了想惡補才熱愛的?


那是因為我高中喜歡一個姑娘,她喜歡看動漫,為了有共同話題開始惡補動漫,最後發現還是動漫好啊,女朋友什麼的還是二次元的好....


七相思維


個人認為因為動漫大多創造了一個和現實不一樣的世界,它可以滿足你的各種幻想和YY。曾經的我也是動漫的狂熱愛好者,幾乎每天都要看,火影,海賊,家教,犬夜叉,魯魯修,宮崎駿,新海誠等等等等,我自己都不記得我看了多少。那時候廣電要是封了一些番就氣的想罵人。但是一到大學,彷彿一夜之間,我就對動漫失去興趣了,現在覺得說動漫幼稚不是沒道理的,也理解了廣電的做法,甚至覺得封的不夠。追了那麼多年的火影,我到現在都沒去看結局,估計以前太天真,愛幻想,現在到了面對現實的年齡了。現在看到那些coser和說話喜歡夾雜日語還有模仿動漫角色言行的人,只覺得尷尬和汗顏。


Direction66997228


嗯,小時候動漫是我被困在家裡時唯一的樂趣,大了以後家長不再約束我的活動範圍時動漫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如此熱愛動漫大概是我一直在思考吧,畢竟有些動漫的現實意義都很強烈。大概還有兒時的動漫夢還沒有實現吧。講真,作為一個沒長性的人,動漫和看書大概是我這麼多年堅持下來唯二的兩件事了吧,想想還蠻驕傲的,畢竟,我堅持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