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詠滎陽》唐•胡曾

漢祖東征屈未伸,

滎陽失律紀生焚。

當時天下方龍戰,

誰為將軍作誄文。

詩《詠滎陽》唐•胡曾

胡曾,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長沙)人。生卒年、字號不詳(約840—?),十分愛好遊歷。鹹通中,舉進士不第,滯留長安。詩云:“翰苑幾時休嫁女,文章早晚罷生兒。上林新桂年年發,不許閒人折一枝。”曾天分高爽,意度不凡,視人間富貴,亦悠悠。遨歷四方,馬跡窮歲月。所在必公卿館縠。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奇士也。嘗為漢南節度從事。作詠史詩。皆題古君臣、爭戰、廢興塵跡。

經覽形勝、關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賞。人事雖非,風景猶昨。每感輒賦,俱能使人奮飛。至今庸夫孺子,亦知專誦。後有擬效者,不逮矣。至於近體律絕等,哀怨清楚,曲盡幽情,擢居中品,不過也。惜其才茂而身未穎脫,痛哉!今《詠史詩》一卷,有鹹通中人陳蓋注。及《安定集》十卷行世。

鹹通十二年(871),路巖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召為掌書記。乾符元年(874),復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掌書記。乾符五年,高駢徙荊南節度使,又從赴荊南,後終老故鄉。

詩《詠滎陽》唐•胡曾

這裡所說的滎陽,是指漢代時期的滎陽故城,即現在的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滎陽故城春秋戰國築城,鼎盛漢代,至隋唐沒落,遷到現在的鄭州市滎陽。這裡地理位置特殊,是東部平原和西部山區的交匯處,冷兵器時代兵家必爭之地。楚漢爭霸中,項羽圍困滎陽故城,紀信假扮劉邦,出城詐降,被火燒而死,劉邦得以脫逃,劉邦得天下後封紀信為忠烈侯,立廟以祀。紀信至高無上主動替主被焚的忠義行為,後代皇帝對紀信多有封賞。詩中把劉邦的漢代基業,與滎陽之戰聯繫在一起;把紀信的功績和蕭何、韓信聯繫在一起。給予了漢代滎陽和紀信至高無上的定位。 (編輯/雪松)

詩《詠滎陽》唐•胡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