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歷史上的趙飛燕真的像一些言官說的那麼罪大惡極嗎?為什麼?

南方鵬


趙飛燕真的沒有那麼罪大惡極。後人把她妹妹做的惡事也加到了她的頭上,認為她迷惑皇帝禍亂後宮。

趙飛燕平民出身,入公主府當家人子也就是宮女, 她身材窈窕,腰肢極細,環肥燕瘦說的就是她。 因為舞姿輕盈如燕,能在掌上跳舞💃,得名“飛燕”。漢成帝到陽啊公主府時見到了美得攝魂奪魄,舞姿婀娜曼妙的趙飛燕,一下子就傾倒在石榴裙下。回到皇宮後,趙飛燕連續三天拒絕漢成帝的詔幸。導致漢成帝以後夜夜臨幸,恩寵不衰。

她被漢成帝封為婕妤,後來成了皇后。

她還有一個妹妹叫趙合德,也被詔進宮,受到皇帝的寵愛。趙合德比趙飛燕有心計,她主謀陷害了先皇后。漢成帝就是死在趙合德的床上,因此大臣們逼死了趙合德。

趙飛燕姐妹的罪名大多數是皇太后王政君和兄弟王莽指使人的誣告,目的是奪權。趙飛燕幫助劉欣成為太子,漢成帝死後,劉欣順利當上皇帝即漢哀帝。漢哀帝重用趙飛燕的兄弟和侄子。王莽的權力受到了節制,因此搬出趙合德

恿皇帝殺害

許美人

、中宮史

曹宮

所生皇子,稱“趙昭儀傾亂聖朝,親滅繼嗣,家屬當伏天誅”要求追究趙氏一族的罪過。哀帝於是下令免去趙飛燕兄弟新城侯趙欽、侄兒成陽侯趙訢的爵位,貶為庶人,家屬被驅趕至

遼西郡

這樣趙家被貶為庶人 ,沒有實力與王莽爭鋒。

漢哀帝死後,太皇太后迅速移駕

未央宮

,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樞。哀帝臨終前將玉璽交給他的男寵大司馬

董賢

,王政君派王閎威脅董賢交出玉璽,交給王政君。 王政君召王莽入宮,從董賢手中奪取兵權。王政君依然被尊為太皇太后,立中山王

劉衎

為帝,是為漢平帝。然後貶皇太后趙飛燕為孝成皇后,徙居北宮。一個月後又下詔將趙皇后和哀帝貶皇太后為孝成皇后,徙居北宮。”一個月後又下詔將趙皇后和哀帝

傅皇后

一起貶為

庶人

,趕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園,當天二人一同自殺。

因為王莽把持朝政,漢平帝不久也死了。

孺子嬰

繼位,後來王莽公然篡奪漢朝天下,建立新朝。

若說漢朝後宮罪大惡極的人物是王政君。由於她任用外戚把持朝政,才導致西漢的滅亡。


潤楊閬苑


歷史上所說的“四大妖姬”或是“四大美人”,她們都有沉魚落雁之美,閉月羞花之容。其實除了王昭君(昭君出塞促進了民族融合,邊境安寧,我認為應該把她單另來敘述)以外的其他七人都和“國破君亡”這四個字有直接的關係,趙飛燕倒是可以和她們並列。

江山美人哪能兼得,本文所說的趙飛燕、趙昭儀在《西京雜記》和《飛燕外傳》中都有記載:

趙飛燕原名:宜主。幼聰悟,家有彭祖方脈之書,善行氣術,長而纖便輕細,舉止翩然,人稱飛燕。趙昭儀原名:合德。膏滑,出浴不濡,善音辭,輕緩可聽。

這姐妹倆善舞、善歌,諳房術,漢成帝劉驁在偶然中發現她們並驚為天人,從此“君王不早朝”而廢許後立趙後,專寵趙昭儀。說她們罪大惡極無非是後宮爭寵的戲碼。當時成帝一直無後,她們能在朝不保夕的環境下施展手段殘害剛出生的皇子,也是為了後路做鋪墊,而她們自己卻始終沒有生育。

所以說罪大惡極的不是他們,而在於君王本身,如果不成迷女色,專注於朝政,西漢末期也不會有外戚專權王朝傾覆的下場。鑑於成帝的所作所為當時又是劉氏宗親擔任中壘校尉的劉向專門編寫《列女傳》一書來勸解皇帝,還多次進諫,成帝卻無動於衷。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和皇帝只喜歡儒家思想有關,這也間接的驗證了漢宣帝的哪句話“亂我家者太子也”,元帝、成帝這父子倆一個重用宦官一個重用外戚不聽善言致使皇權嚴重分化。為此東漢史學家班固的祖姑母曾任漢成帝妃子的班婕妤有過對成帝的形容,說:成帝儀表端莊,說話不急,不指手劃腳,臨朝儀態深沉,平靜,像神一樣尊嚴,可稱為肅穆溫和的天子之容。這段話可以看出漢成帝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儼然成為一個只注重外表禮節的形象,好似謙謙君子,一副道貌岸然,但他沒有學到儒家的精髓所在,在治國方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同時也受到太后王政君(西漢皇帝諡號前都加以“孝”字,表明以孝治天下)的影響出現了王氏“十侯五公”的局面,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玉鉉


趙飛燕是中國歷史上一代美女,漢成帝的皇后,是個嫉妒心很強的女人。她是幹過不少壞事,但侷限於內宮,害死過幾個妃嬪,讓漢成帝斷子絕孫。是不是叫罪大惡極,這是見仁見智了。

下面我就略說一下趙飛燕的發跡、“燕啄皇孫”與最後的結局。

1、紅顏禍水: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的發跡

漢成帝喜歡微服出行,四處尋歡作樂。有一回,他路經阿陽公主家,挖掘一位絕色美女,她就是公主府的歌伎趙飛燕。趙飛燕原名宜主,“飛燕”是綽號,形容她的舞姿如飛燕一般的輕盈優雅。皇帝沒有空手而歸,將趙飛燕帶回宮中,恩寵遠甚他人。

不久後,趙飛燕的妹妹趙合德也被召進宮。趙合德雖不如趙飛燕有名,實則更美,完美得毫無瑕疵。史書上寫:“左右見之,皆嘖嘖嗟賞。”當時有人就說:“這女人是禍水,必定澆滅漢家之火。”紅顏禍水的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皇帝的心,很快被趙飛燕、趙合德俘虜,姐妹倆皆被封為婕妤。劉驁天天與兩姐妹淫樂,樂而不疲。後宮佳麗集體失寵,包括許皇后與班婕妤。趙飛燕是美人坯子,卻是毒蠍心腸。既然上天賜給她絕色的外表,又讓她受寵於皇帝,她就要當皇后,成為後宮之主。

趙飛燕極有心機,誣告許皇后與班婕妤因不滿失寵,以巫蠱之術詛咒後宮妃嬪,還詛咒皇上。漢成帝就一豬腦袋,勃然大怒,廢黜許皇后,把班婕妤貶到長信宮去服侍太后王政君。整垮了許皇后與班婕妤後,趙飛燕最終如願以償成為皇后。

2、燕啄皇孫:趙氏姐妹陷害妃嬪皇子

趙氏姐妹得寵,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她們都明白,憑姿色受寵,總有色衰愛弛的一天。一旦人老珠黃,她們將如何立足呢?要永保地位不受動搖,一定為皇帝生下皇子才行。

漢成帝好淫亂影響其生育,班婕妤曾經產下一子,但夭折了。趙飛燕很敢賭,為了懷孕,她竟與侍郎、宮奴私通,企圖生個娃冒充龍種。娃沒生下來,淫亂苟且之事卻不脛而走,連皇帝有耳聞。關鍵時候,趙合德挺身為姐姐擔保,並淚眼潸潸,哀宛悲惻向皇帝傾訴她們姐妹遭人妒忌陷害。漢成帝把告密者抓起來砍頭,宮內大駭,再沒人敢說趙飛燕半句壞話。


然而,宮中女史曹宮被漢成帝翻一次牌後,居然懷孕併產下一名男孩。趙飛燕快瘋了,她使出種種手段,逼漢成帝寫一張手諭,將曹宮母子囚禁起來,將殺人滅口的事交給中黃門田客。田客不敢自作主張,密稟漢成帝,成帝秘密將嬰兒從監獄裡接出來,藏在宮中。至於曹宮,則在監獄中被毒死。漢成帝想秘密撫養小孩,不料被趙飛燕知道,她與妹妹趙合德向皇帝施壓。可憐的皇帝被兩姐妹耍得團團轉,喪失理智。十餘日後,小皇子被抱出皇宮,再也沒有下落。

剛整死曹宮,不想又有一位妃嬪懷孕。許美人產下一名男嬰。趙氏姐妹再度大發醋意,向皇帝施壓。皇帝密令中黃門靳嚴將新出生的嬰兒抱走,裝在籮筐內,放到趙合德的昭陽宮。漢成帝親手殺害嬰兒後,草草埋葬。

從此以後,趙氏姐妹對後宮的監視更加嚴厲,只要發現妃嬪宮女懷孕,便逼迫她們喝墮胎藥。因為趙飛燕姐妹屢屢殺害皇子,漢成帝斷子絕孫,所以民間稱為“燕啄皇孫”。

3、落葉別樹,飄零隨風

公元前7年,漢成帝突然暴死於趙合德的寢宮。據野史記載,成帝之死,與服用壯陽藥物慎恤膠有關。

皇帝之死震驚朝野,太后王政君下令調查死因。皇帝死時,只有趙合德一人在場,她便成了調查的重點。趙合德的命運一下從天上墜落,她選擇了一死了之。自殺之前,她悲涼地喊:“帝何往乎?”一代絕色美女,又是紅顏薄命的下場。

趙合德香消玉殞,趙飛燕則成了皇太后。由於漢成帝沒有子嗣,皇位由侄子劉欣繼承,史稱漢哀帝。失去大靠山後,趙飛燕處境不好,她的政敵們開始挖掘她與趙合德謀害死皇子的事實真相,企圖秋後算賬。但趙飛燕畢竟是皇太后,哀帝劉欣得以繼位,她是出過力的,因此追究“燕啄皇孫”的事,最後不了了之。

不過,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的。

六年後,哀帝死了。王莽出任大司馬,主持政事。趙飛燕立即遭到報復,王莽指責趙飛燕姐妹“專寵錮寢,執賊亂之謀,殘滅繼嗣以危宗廟,悖天犯祖。”將她廢為庶人,遣往漢成帝的陵園守墓。在守墓的第一天,趙飛燕與妹妹一樣,以自殺的方式孤獨地離開人世。


回望五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守護大中華縱橫捭闔的血脈精魂。歡迎關注“君山話史”。


君山話史


不管怎樣,趙飛燕和楊玉環被稱為肥環瘦燕,是古代的一個美女,同時趙飛燕也被評論為迷惑皇帝的代表人物,也被說成是紅顏禍水。別的不說,就只說她和她的妹妹趙合德不讓別的女子為漢成帝生子,逼漢成帝殺子這件事,也算是一種罪過。


漢成帝是王政君的兒子,後來得到趙飛燕姐妹後,就廢了許皇后,改立趙飛燕為皇后,雖然漢成帝最寵愛卻是趙合德,但這並沒有影響到趙飛燕的皇后寶座。

漢成帝之前也有兒子,但都死去了,所以那時的漢成帝還是無子,而漢成帝又專寵於趙家姐妹,同時這趙家姐妹雖然專寵,卻一直沒有生育。

趙飛燕、趙合德為了自己的地位,所以就不讓別的女子為漢成帝生孩子,一旦發現有人懷孕,就會對懷孕的人進行加害。


其中有一個女子為漢成帝懷上孩子了,漢成帝就偷偷的給她安胎藥,但孩子出生後被趙合德姐妹知道,趙合德就對漢成帝不依不撓的,逼著漢成帝殺死自己的孩子。漢成帝因為對趙氏姐妹的沉迷,所以也照做了,可見漢成的荒淫無度,也說明趙合德的殘忍。

就這樣因為趙氏姐妹,導致漢成帝駕崩後無子,同時後來漢成帝也因為常年沉迷趙氏姐妹,一天早上漢成帝起床,正準備穿衣服,突然倒在床上死了。

趙合德也因為害怕和恐懼,最後自殺而死,漢成帝死後,他的侄子劉欣登基為帝,趙飛燕被尊為太后。

但是後來劉欣年紀輕輕的就英年早逝,王政君和王莽又重新取得權利,而後王莽廢趙飛燕為庶人,趙飛燕最終也自殺而死。


在古代一個王朝的亡國,往往都會歸咎在一個女子身上,但想想一個女子得到君王的寵愛,不順從又能如何,比如妹喜、妲己等。而趙飛燕、趙合德不管怎樣,她們畢竟造成了漢成帝無後,這多少也算一種過錯吧。


中孚鑑


【趙飛燕姐妹殘害皇子案件始末,結果是外戚爭權的犧牲品】一代絕世美人趙飛燕和她的妹妹趙合德,寵冠後宮。野史稱“酒色”皇帝漢成帝最後縱慾脫陽而死(《飛燕外傳》)。稱皇后趙飛燕和妹妹都無子,所以飛燕與他人通姦想懷上孩子,而妹妹昭儀就幫著清除後宮其他姬妾生的皇子。漢成帝一死,趙昭儀被逼自殺。接著漢哀帝即位,尊趙飛燕為太后。哀帝去世,王莽手掌大權,逼殺趙飛燕。故事梗概如此。

此歷史公案和漢成帝的外戚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先要詳細交代成帝的關係網。

壹、成帝身家

成帝母親王政君是漢朝活得最長的太后(前71-後13),享年八十四,富貴至極,經歷漢宣帝(夫父)、元帝(夫)、成帝(子)、哀帝、平帝五朝。王家出了五個大將軍,十個侯爺。《漢書·元后傳》“司徒掾班彪曰:……及王莽之興,由孝元后歷漢四世為天下母,饗國六十餘載,群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

她的出生被史書賦予神秘色彩,有祥瑞之兆。母親李氏懷她的時候夢見月亮入懷。大了嫁人,媒妁已定,將要出嫁,所嫁對象都死了,包括一位王爺。她父親王禁覺得奇怪,找來術士給她看相,說:貴不可言。這是裝神弄鬼的套路,反正貴得不能言說,說多了洩露天機。王禁聽了滿心高興,教她讀書認字、彈琴,然後送進宮。《漢書·元后傳》“初,李親任政君在身,夢月入其懷。及壯大,婉順得婦人道。嘗許嫁未行,所許者死。後東平王聘政君為姬,未入,王薨。禁獨怪之,使卜數者相政君,‘當大貴,不可言。’禁心以為然,乃教書,學鼓琴。五鳳中,獻政君,年十八矣,入掖庭為家人子。”

王禁此時官至廷尉史(最高司法部門的屬官),王禁的父親王翁孺官至繡衣御史(督查地方的欽差),督查不利被免管,然後有人說:春秋時有座山崩塌了,晉國史官占卜說,後六百四十五年有聖女出世,大概就是齊國的田氏後人吧。王翁孺正好處於那個地方(山嶽崩塌的地方,且王家祖上出於齊國田氏),後十八年應當有貴女出世,興旺天下。“聖女”、“貴女”都是暗指王政君。古代說某“偉大”人物出世,總是祥瑞亂噴,滿滿的都是套路。《漢書·元后傳》“翁孺既免,而與東平陵終氏為怨,乃徙魏郡元城委粟裡,為三老,魏郡人德之。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乎!今王翁孺徙,正真其地,日月當之。元城郭東有五鹿之虛,即沙鹿地也。後八十年,當有貴女興天下’雲”

一入宮門深似海,無非欲做皇親國戚,富貴唾手可得。曾經衛子夫身份卑微,成了漢武帝的皇后,兄弟都被封侯。這種聯姻政治、裙帶網絡貫穿了幾千年。《史記·外戚世家·褚少孫補編》“天下歌之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此時還是太子的漢元帝死了一個寵愛的妃子,悶悶不樂,漢宣帝把多名進宮的女子賜給太子,太子寵幸了王政君。生了漢成帝劉驁(前52-前7),桀驁不遜的驁,是漢朝皇帝中名字最霸氣的。祖父漢宣帝非常喜歡這個孫子,稱為太孫,“太孫”就成了劉驁的“字”(古人“名”和“字”是分開的)。大了喜好經書(一般稱儒家典籍),寬博謹慎。後來喜歡飲酒和音樂派對。漢元帝認為他朽木不可雕,想廢了這個太子,立恭王為太子,恭王是傅昭儀所生。但有人勸諫漢元帝,所以這事不了了之。《漢書·成帝紀》“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壯好經書,寬博謹慎……其後幸酒,樂燕樂,上不以為能。而定陶恭王有材藝,母傅昭儀又愛幸,上以故常有意欲以恭王為嗣。賴侍中史丹護太子家,輔助有力,上亦以先帝尤愛太子,故得無廢。”

注意上文的描述,漢成帝雖然喜歡飲酒作樂,但也喜好詩書。這是一個人的兩面性,不能只看一面。元帝死了。竟寧元年(前33)漢成帝19歲即位。皇帝年輕,需要人輔佐,尤其是兵馬的掌管,軍權是權力的核心,而禁軍又是軍權的核心。漢朝掌管禁軍一般靠外戚(東漢末年有點例外,宦官掌握了部分禁軍)。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和妻族。漢成帝母親王政君就是後來篡漢主角王莽的姑姑。於是漢成帝的大舅王鳳拜為大司馬大將軍,兼實際宰相,“領尚書事”是實際宰相,不領尚書事的宰相就只是掛名。如此王家就掌管了軍政與行政大權。《漢書·成帝紀》“竟寧元年五月,元帝崩。六月已未,太子即皇帝位……以元舅侍中衛尉陽平侯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

帝舅王鳳相當於攝政王,王家子弟分佈朝廷。漢成帝連小事都做不了主,劉歆是皇室成員,文人才子,想拜他為中常侍(皇帝親近侍從、內宮行走),都要向王鳳報告,王鳳說不行就不行。《漢書·元后傳》“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勢官滿朝廷。”“大將軍鳳用事,上遂謙讓無所顓(專)……上召見歆,誦讀詩賦,甚說之,欲以為中常侍,召取衣冠。臨當拜,左右皆曰:‘未曉大將軍。’上曰:‘此小事,何須關大將軍?’左右叩頭爭之。上於是語鳳,鳳以為不可,乃止。其見憚如此。”

因為王鳳有軍中資歷,在元帝時就任軍中要職,父親王禁為特進(榮譽官號),王禁的弟弟為長樂衛尉(掌太后宮衛士和宮中巡邏),王鳳為衛尉並侍中(掌宮門屯衛兵併為皇帝貼身侍從)。所以漢成帝要坐穩皇位要靠他,而王家興起也從王鳳開始。《漢書·元后傳》“後三年,宣帝崩,太子即位,是為孝元帝……封父禁為陽平侯。後三日,立為皇后,禁位特進,禁弟弘至長樂衛尉。永光二年,禁薨,諡曰頃侯。長子鳳嗣侯,為衛尉侍中。”

漢成帝此時還不能乾綱獨斷、自作主張。前朝後宮是一體的,所以他的後宮理應被王家控制。

貳、後宮詭鬥

成帝第一個皇后是許皇后,她是大司馬車騎將軍許嘉的女兒。元帝選她配給太子的漢成帝。元帝的母親也叫許皇后,是漢宣帝的皇后,被霍光的老婆毒死。宣帝許皇后是許嘉的堂姐妹,所以許嘉也是外戚。但成帝即位,王氏掌權,那就容不下許嘉了,所以把許嘉免官,只掛名榮譽官號。而專門委任王鳳。《漢書·外戚傳·孝成許皇后》“初,後父嘉自元帝時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輔政,已八九年矣。及成帝立,復以元舅陽平侯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與嘉並……久之,上欲專委任鳳,乃策嘉曰:‘將軍家重身尊,不宜以吏職自累。賜黃金二百斤,以特進侯就朝位。’後歲餘薨,諡曰恭侯。”

許嘉一死,許家沒了靠山。但她聰明而有才氣,不受寵的人不會被他人嫉妒,不聰明也難以成為別人的敵人或者假想敵,但這兩樣她都佔了。首先借口天降災異,罪責在後宮,剋扣她的用度,許皇后倒是謹慎,忍了十幾年,後來她的姐姐詛咒後宮有身孕的王美人與大將軍王鳳,姐姐被處死,她被廢后,親屬歸老家。王美人只出現了一次,沒交代來歷,很可能是王氏家族的人。《漢書·外戚傳·孝成許皇后》“後聰慧,善史書,自為妃至即位,常寵於上,後宮希得進見。皇太后及帝諸舅憂上無繼嗣,時又數有災異,劉向、谷永等皆陳其咎在於後宮。上然其言,於是省減椒房掖廷用度。”“後姊平安剛侯夫人謁等為媚道祝詛後宮有身者王美人及鳳等,事發覺,太后大怒,下吏考問,謁等誅死,許後坐廢處昭臺宮,親屬皆歸故郡山陽,後弟子平恩侯旦就國。凡立十四年而廢。”

漢朝經常搞巫蠱詛咒的罪名打壓對手。詛咒既是謀逆,誰敢明目張膽的搞?最多在心裡詛咒,沒人知道,留不下證據。許皇后姐姐被下吏考問,屈打成招。刑囚在古代家常便飯,能經得住酷刑的,不死也廢了。參見《後漢書·獨行列傳·戴就》。後來許廢后想復位,被發覺,賜飲藥自殺。

班倢伃,是史學家班固的姑祖母,非常有才學,備受漢成帝寵幸,還具有古代的女德。還把自己的侍婢李平進獻給皇帝,皇帝一臨幸,又封李平為倢伃,賜姓衛,稱衛倢伃。但好景不長,趙飛燕姐妹進宮後,許皇后、班倢伃失寵,很少見到皇帝。鴻嘉三年(前18)趙飛燕狀告許皇后和班倢伃挾持媚道、詛咒後宮、詈罵主上(皇上),許皇后被廢,班倢伃為巴結太后王政君,就去長信宮侍奉了。這條記載與許皇后傳記不同的是出現了“趙飛燕告狀”“罵皇上”,而沒有“詛咒大將軍王鳳”《漢書·外戚傳·孝成班倢伃》“鴻嘉三年,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倢伃挾媚道,祝詛後宮,詈及主上。許皇后坐廢。孝問班倢伃,倢伃對曰……上善其對,憐憫之,賜黃金百斤。趙氏姊弟驕妒,倢伃恐久見危,求共養太后長信宮。上許焉,倢伃退處東宮。”

王氏專權,就算趙飛燕告狀,她也不可能左右審判結果。如果案情屬實,那是許皇后和班倢伃本身的過錯。如果案情不實,那也王氏的人要廢許皇后和打壓班倢伃。王政君是太后主管後宮,她的嫌疑最大。班倢伃的家族受皇帝重用只有一句話的交代,這點應該是王家感覺到威脅的原因。在《漢書·成帝紀》最末,班固記載了父親班彪說的一段話道出異議,說成帝不是那麼糟糕,而王氏從成帝即位就開始操縱國柄。

他說:臣班彪的姑姑入宮為倢伃,父子兄弟為漢成帝的貼身侍從,所以多次和我說,成帝十分注意儀表。上車正立,端坐前視,不動聲色,不指手畫腳,臨朝嚴肅深沉,如同神明,可稱為穆穆天子的容儀!博古通今,採納直言。公卿稱職,其奏議文采斐然,逢昇平盛世,上下和睦。但由於沉於酒色,趙飛燕姐妹亂於後宮,王氏外戚專擅朝政,令人嘆息。從建始元年(成帝即位頭一年)以來,王氏開始操縱國柄,哀帝與平帝在位時間短,王莽得以篡位,王家的威福是從成帝開始逐步形成的。《漢書·成帝紀》“贊曰:臣之姑充後宮為婕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數為臣言:成帝善修容儀,升車正立,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臨朝淵嘿,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博覽古今,容受直辭。公卿稱職,奏議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然湛於酒色,趙氏亂內,外家擅朝,言之可為於邑。建始以來,王氏始執國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蓋其威福所由來者漸矣!”

班倢伃後來寫了一首賦,含蓄的影射王氏。‘悲嘆牝雞司晨啊,哀傷褒姒閻妻(禍國女人)的過錯;欽佩娥皇、女英輔佐舜帝啊,讚美太任、太姒使周朝興旺。雖然我愚蠢淺陋根本比不上,怎敢不以她們為榜樣呢’。其中“牝雞司晨”比喻女人掌權,當時只有王政君,趙飛燕還沒有當皇后,朝中也沒趙家的人。其中“太任”是周文王的母親,“太姒”是周武王的母親,號稱文母。兩位母親被後人稱為聖母。表面上班倢伃是說自己沒法和聖母比。但她又沒孩子了,怎麼能當母親呢?反而是反諷牝雞司晨的王政君,你怎麼不學習聖母的榜樣呢。《漢書·外戚傳·孝成班倢伃》“悲晨婦之作戒兮,哀褒、閻之為郵;美皇、英之女虞兮,榮任、姒之母周。雖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茲?”

叄、寵絕後宮

趙飛燕,稱號“飛燕”,身輕如燕的意思,不是正名,史書對她的相貌並沒有交代。本是陽阿公主家的藝伎(歌舞藝人,與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類似)。《飛燕外傳》叫“宜主”。父親趙臨,《飛燕外傳》稱是倡人,正史沒有交代他以前的身份,從女兒是藝伎來推斷,他的社會地位也低,藝伎在那時候是奴婢。《史記》有一則例子,一代名醫淳于意去給一個王爺家的女子看病,問女子的來歷,王爺說是用四百七十萬買的四人中的一個。奴婢有人身依附關係,可以買賣。《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豎何能?’王曰:‘是好為方,多伎能,為所是案法新,往年市之民所,四百七十萬,曹偶四人。’”

成帝某次微服去陽阿公主家做客,見到了趙飛燕,非常喜歡,就召進了宮,受寵幸,妹妹趙合德也被召進宮,更受寵幸,趙合德是《飛燕外傳》的名字,正史無載,只稱趙倢伃,後稱趙昭儀。倢伃、昭儀都是後宮封號,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

趙飛燕在永始二年(前15)被封為皇后,妹妹趙合德被封為昭儀。趙飛燕漸漸沒那麼受寵了,而趙昭儀寵愛無比。住在昭陽宮,中庭全用硃紅色,而殿上塗漆,門檻用銅製並塗上黃金,白玉為階,壁上的橫木飾以黃金,鑲嵌藍田玉璧,夜明珠,飾以翠羽。這是後宮從來沒有的。《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皇后既立,後寵少衰,而弟絕幸,為昭儀。居昭陽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銅沓黃金塗,白玉階,壁帶往往為黃金釭,函藍田璧,明珠、翠羽飾之,自後宮未嘗有焉。”

漢成帝晚年,定陶王來朝覲見(後來的漢哀帝),其祖母傅太后暗裡賄賂趙氏姊妹,定陶王就被立為太子。第二年春天漢成帝突然死亡,史書稱漢成帝身體素質好,沒有疾病。民間怪罪趙昭儀。宮闈秘事不知民間怎麼知道的,而且那麼迅速?古代信息又不發達。太后王政君就詔令大司馬王莽、丞相、大司空會審,調查成帝死因。結果趙昭儀自殺。《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明年春,成帝崩。帝素強,無疾病……民間歸罪趙昭儀,皇太后詔大司馬莽、丞相大司空曰:‘皇帝暴崩,群眾讙譁怪之。掖庭令輔等在後庭左右,侍燕迫近,雜與御史、丞相、廷尉治問皇帝起居發病狀。’趙昭儀自殺。”

肆、案情原委

漢成帝是綏和二年(前7)三月駕崩的,而漢哀帝四月才即位,隔了一個月。不合慣例,一般皇上駕崩,太子馬上即位。國不可以一日無君,何況是一個月。但史書沒有記載這一個月內發生了什麼。《漢書·哀帝紀》“綏和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

哀帝劉欣二十歲即位,他是元帝的孫子,成帝的侄兒,成帝沒有皇嗣,就選他當繼承人。他的祖母傅昭儀,母親丁氏。被祖母親自帶大。一朝天子一朝臣,哀帝自然要壓制王氏,安置自己的人馬。即位就尊封趙飛燕為皇太后,封她弟弟侍中駙馬都尉(皇帝的侍從武官)趙欽為新城侯。因為趙飛燕曾經幫助過哀帝,使之成為太子。

一個多月後,司隸校尉解光彈劾王氏,理由是貪邪無道,將王根、王況貶成平民,逐出京城,王根及王況的父親王商所舉薦的官員皆罷免。王氏失勢。《漢書·元后傳》“以根嘗建社稷之策,遣就國。免況為庶人,歸故郡。根及況父商所薦舉為官者,皆罷。”

再過幾個月,司律校尉解光又奏報趙昭儀殺害皇子的案件。(司律校尉權力很大,並非常重要:凡宮廷內外,皇親貴戚,京都百官,無所不糾,兼領兵,有監察、捕殺之權,併為京畿行政長官)說許美人和曹宮的皇子都是趙昭儀與成帝一起殺死的,並迫使許美人和曹宮自殺,還殺了六個宮中奴婢當事人,言辭鑿鑿。

解光說:臣聽說許美人及中宮史(皇后屬官,掌文書詔令文學等)曹宮都受漢成帝寵愛,生過兒子,而兒子都不見了。《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臣聞許美人及故中宮史曹宮皆御幸孝成皇帝,產子,子隱不見。”  

解光說許美人的兒子被宮中監獄長官籍武埋在宮裡了。而籍武並沒死,埋兒地點很詳細,籍武在監獄樓下矮牆邊挖了一個坑,把小兒埋了。這個事很容易證明,把小孩屍體挖出來就可以了。然而沒了下文。《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武穿獄樓垣下為坎,埋其中。”

解光又說曹宮的兒子最後被宮長李南抱走了,不知下落。除非李南死了或下落不明,怎會不知所置呢?爛尾樓式的結案。既然把案子審得這麼詳細,好歹交代一下不知所置的原因吧。說李南已死,已失蹤,已失憶,已瘋傻,都可以。又這樣沒下文了。《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宮長李南以詔書取兒去,不知所置。”

成帝的生育能力是否有問題呢?以下是他的“生育史”。

成帝還是太子時,許皇后生一子,夭折,成帝剛即位,她又生一女,又夭折。《漢書·外戚傳·孝成許皇后》“久之,有一男,失之。及成帝即位,立許妃為皇后,復生一女,失之。”

班倢伃在成帝剛即位的時候(前32)生了一子,幾個月就夭折了。《漢書·外戚傳·班倢伃》“孝成班倢伃,帝初即位選入後宮……有男,數月失之。”

上面兩位的孩子夭折時,趙飛燕和趙昭儀還沒有進宮,她倆大約鴻嘉元年(前20)進宮。《漢書·外戚傳·孝成班倢伃》“自鴻嘉後,上稍隆於內寵……其後趙飛燕姊弟亦從自微賤興,逾越禮制,寖盛於前。”

衛婕妤李平,無子。

王美人,有身孕,無下文。從成帝無後嗣可以推出也無生子。《漢書·元后傳》“上即位二十餘年無繼嗣”

趙飛燕和趙昭儀,無子。成帝那麼寵愛她倆,都沒子,如果不是成帝有問題,就是她倆沒生育能力。《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姊弟顓(專)寵十餘年,卒皆無子。”

成帝的後宮不會是這幾個妃子,漢元帝時創制“昭儀”,僅次於皇后,除皇后外,以下定製十四等,十四等之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都沒記載,只是籠統的說:後宮中被臨幸生子者都死了,被強迫飲藥墮胎者無數。而另一處卻明確的說只害了兩個皇子,漢成帝就沒有後嗣了。前後不一。《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掖庭中御幸生子者輒死,又飲藥傷墯者無數。”《漢書·五行志》“趙皇后立妹為昭儀,害兩皇子,上遂無嗣。”

可以看出,漢成帝的生育能力有問題,精子質量不高,要不不孕,要不導致滑胎,即算出生也養不活。趙飛燕姐妹既然自己無子,可以領養其他妃子的孩子,把親母殺掉,這是宮中的常用手法,殺母保子的。東漢的竇皇后、梁皇后、閻皇后都是這樣。

解光奏報了這個“案件”以後,哀帝就廢除新成侯趙欽、趙欽之子成陽侯趙欣的爵位,都為平民,將其家屬遷徙到遼西郡。趙氏家族也被壓制了。哀帝的外戚,祖母傅氏、母親丁氏的家族興旺,史稱丁傅用事。《漢書·食貨志》“時田宅奴婢賈為減賤,丁傅用事,董賢隆貴,皆不便也。”

成帝死前的症狀可以推測是“中風”,肢體麻木和不能言語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症狀,和趙昭儀半點關係也沒有。成帝上半夜時仍然如常,清晨自附褲襪,欲起,衣服掉落,不能說話,晝漏上十刻死亡。《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昏夜平善,鄉晨,傅絝襪,欲起,因失衣,不能言,晝漏上十刻而崩。”

六年後哀帝去世,王莽掌權,把趙飛燕從皇太后貶為孝成皇后,然後逼她自殺。《資治通鑑》還說她和別人通姦,和野史《飛燕外傳》差不多,正史無載。司馬光的《通鑑考異》沒有標明資料來源,給他留下了不嚴謹的遺憾,正史都不能信,何況信野史,基本是小說。《資治通鑑·卷三十一·漢紀二十三》“趙後居別館,多通侍郎、宮奴多子者。昭儀嘗謂帝曰:‘妾姊性剛,有如為人構陷,則趙氏無種矣!’因泣下悽惻。帝信之,有白後奸狀者,帝輒殺之。由是後公為淫恣,無敢言者,然卒無子。”

趙氏姐妹殺皇子的可能性不大,而明顯是外戚之間的權力鬥爭,可憐兩個美人,也許權欲之心是有的,只是受寵而已,受寵不是罪,但在宮廷裡就是罪,所謂女無美醜,入宮見妒。因為是失敗者,正史野史把罪名都冠在她倆的頭上。童謠曰: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


豬豬大師


趙飛燕顏值高,有才藝,情商也很高。雖說一進宮就幾乎獨得皇上恩寵,但其初期相對還是很低調,對當時的皇后及其他嬪妃也是畢恭畢敬的,所以趙飛燕首先在人際關係方面構建的很不錯。身為女人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被寵愛,她需要幫手,預算之後把妹妹趙合德也輾轉進入了宮中。姐妹倆輪流侍寢,把漢成帝伺候的不亦樂乎,那麼自然而然姐妹倆就要考慮和其他妃子爭寵了。多次交手後許皇后被廢,趙合德被封為昭儀,一時間姐妹倆成了宮中的紅人。

趙飛燕成為皇后以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奢華生活,溫柔鄉趙合德也很會迎合皇帝的需求,所以但從女人的角度來考慮,姐妹倆只是單純的在釋放私慾罷了。

後來成帝的興趣更多的放在了趙合德身上,不甘寂寞且無子嗣的趙飛燕選擇了和宮人苟且,開始了看似刺激實則悽楚的生活。在成帝與趙合德的歡愉中突然暴斃後,趙合德首先成為了調查的對象,最終她選擇了自殺。而無後的趙飛燕也沒有了可依賴的靠山,在成帝的侄子哀帝即位後,由於當年在“爭位”時趙飛燕為他說過話,所以趙飛燕的一些罪責得以不了了之。但哀帝僅在位7年就去世了,大司馬王莽開始在宮中進行清算,趙飛燕被貶為庶人,後自盡,而王莽也完成了他的篡權大業,新朝就這麼來了。

所以趙氏姐妹最可惡的地方就是毒殺了不少有孕的嬪妃,導致成帝無後,也間接成為了王氏外戚奪權的棋子。但身為女人,保護自己永遠是第一位的,在充滿暗箭的後宮中,只有強勢者才能得到恩寵,得到權力。不過趙氏姐妹一生並沒有做干涉朝政之事,就是喜歡“親滅繼嗣”罷了。所以你說她們惡,她們很可憐,她們可憐,卻又讓人恨得牙癢癢…


不想說什麼了。


邏輯文史游


所謂紅顏禍水,大部分的情況都是歷史上作為君主的男性無能,然後甩鍋給女性。

漢成帝時期,最大的問題不是趙氏姐妹,明明是太后的孃家的外戚問題,準確地說是以王鳳。王莽為代表的王家外戚集團。他們才是把持朝政的人。王鳳當朝的時候,漢成帝想給劉歆發一個官。結果,這事情沒經過王鳳批。然後,這件事就作罷了。劉歆後來豁達,還是搭了王莽的順風車。西漢亡,基本是王家舅舅們的鍋。

趙氏兩姐妹折騰來折騰去,就是後宮那點事。關鍵後宮的那點事情,主要折騰事情的人,其實還真不是趙飛燕,而是她的妹妹趙合德。

注意了,趙昭儀是指趙合德,而不是趙飛燕。趙飛燕沒有當過昭儀,她在婕妤的位置上,提拔成皇后。

講真,趙飛燕真心沒有搞什麼事,就是在漢成帝那裡得寵度也沒有妹妹趙合德高。然後,整許後、曹宮等人方面,趙家姐妹確實做得不地道,逼曹宮一屍兩命,也確實可說是缺德。但是,這些事情的主謀是趙合德。趙飛燕真心沒有那麼搞事情。


柳氏異聞錄


趙飛燕是漢成帝的第二任皇后,歷史上傳聞美貌出眾,且深諳房中之術。久而久之就成了淫惑天子的代表。環肥瘦燕裡的燕就是指的趙飛燕。在中國古代封建迷信的統治思想下,一旦皇帝昏庸抑或天下出現大災大難,朝堂大臣定然不不敢直言天子的不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借抨擊後宮淫亂紅顏惑政,以此達到束整朝綱的目的,歷史上的夏桀之於妹喜,商紂之於妲己,唐玄宗之於楊玉環,都是這個道理。其實一個朝代的興亡,真正的因素還是決定於皇帝的好壞,漢武帝有風華絕代的衛子夫,唐太宗有端莊嫻雅的長孫皇后,不也同樣沒有沉迷後宮,開創出一番太平盛世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