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抗疫決戰之際,武漢的一舉一動,比往日更加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是魔鬼,我們絕不能讓魔鬼藏匿!”與死神搶人不是易事,遠在武漢的支援人員不敢懈怠,呆在家中的科大學生也不願袖手旁觀。

數字短短,心意長長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愛爾聯足球隊

“行動不分大小,都是給予武漢最大的支持。能力較大的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出力,能力尚小的就盡好一個普通人應盡的社會責任。” 1月25日,來自人文學院17級新聞專業的李煦陽組織愛爾聯足球隊將籌集的2000元捐贈給武漢市慈善總會。

愛爾聯足球隊是在2013年建立的河北省保定市的一個民間球隊。在疫情初發期,李煦陽通過兩個在武漢上學的隊友瞭解到,疫情已經不容樂觀,很多醫院開始向社會求助,籌集醫用物資。身為隊長,李煦陽決定組織隊員和身旁的朋友進行捐款,購買物資為武漢市貢獻綿薄之力。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愛爾聯足球隊

1月24日凌晨,李煦陽在愛爾聯足球隊的官方QQ上發起募捐號召。當天下午四點,該球隊就已籌得1380餘元。“我本以為快到截止時間了,應該沒人要捐款了,沒想到後面超過了截止時間仍然有人給我轉賬。”李煦陽意外又激動地說道。僅僅兩天的時間,該球隊就籌集了1448.96元,團隊內自行補齊至2000元。談到最後的捐款,李煦陽說道:“我們擔心自己購買的醫用物資達不到醫用標準,所以最終選擇以捐款的形式捐出去。”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霍莉莉(右)和媽媽

人文學院1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霍莉莉同樣用捐款的方式在為武漢加油。身為湖北人,霍莉莉所在的鄉鎮陸陸續續有許多人因為確診被隔離,所以她比大多數人都更能體會疫情帶來的疼痛。霍莉莉家在湖北省隨州市一個小鄉鎮的農村裡,家庭條件並不富裕。儘管如此,霍莉莉還是毫不猶豫地和媽媽一起向疫區捐了1000元。“因為我家裡沒有溫度計,那天村裡的幹部發通知讓我們去領溫度計,當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 霍莉莉強忍著抽泣說道,“我看見他們還在那裡守著,旁邊放著很多泡麵,我一想到他們餓了就只吃泡麵,心裡就很難受。”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霍莉莉所在鄉鎮的幹部在工作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正是因為這些人的無私奉獻,才會有那麼多的人能夠在這段艱難的歲月裡,繼續安穩地生活。“疫情期間村幹部幫我們統一採購糧食,政府也給我們發口罩,我家是精準扶貧戶,一直受國家的照顧。我希望能夠用這1000塊錢出一份力,回報社會,讓疫情早日過去,春天早點到來。”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孫文博一家

電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火災,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這段話一直在孫文博的記憶中揮之不去,孫文博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18級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生。在得知疫情的嚴重性後,他通過微博找尋到捐款渠道,鼓動家人一起向其家鄉河北省及主疫區湖北省的慈善總會共捐款1000元。

談到這次疫情,孫文博總有說不完的話:“這次疫情和當年的非典很相似,都是因為人類和大自然的矛盾而引起的。尊重大自然,必須是人類生存的永恆課題。還好如今的醫學、科技等方面日益發達,我們在磨難面前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把握。感謝逆行者們的付出,你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我相信這場防疫戰我們一定會贏。”

力量小小,愛意綿綿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林寅昊在站崗

這個春節,當別人還在夢鄉中的時候,他已經全副武裝到車輛卡點處值班;當多數人在吃著零食追著劇的時候,他在寒風凜冽中巡邏,排查一個又一個外來人員;當我們還在為如何打發時間煩惱的時候,他的寒假,已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這是林寅昊的寒假,和大多數人截然不同的寒假。

林寅昊來自機電工程學院18級工業工程專業,在當地政府的號召下,他主動報名參加志願者工作,一天中近10個小時的時間他都在值班、巡邏,督促村民做好防護工作,排查進出車輛並進行人員登記和測量體溫。“一開始,家裡人很擔心我,在看到政府的防護措施很到位之後,他們才放下心來支持我。”從1月26日起,林寅昊陸續在浙江省安吉縣的車輛卡點處值班了幾天,2月4日起,他又每天協助政府的工作人員在村裡進行民兵巡邏,他還說:“我會將這份志願工作做到我們開始上課為止。”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林寅昊在排查進出車輛

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雖然林寅昊是退伍軍人,但他依舊將軍魂銘記於心。“雖然我不能像醫生一樣去救助患者,但我會盡我的努力去控制疫情。我希望普通民眾能配合政府和我們志願者的安排,能不出門儘量別出門,為抗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戰勝疫情。”“退伍不褪色”,也許就是對林寅昊最好的詮釋。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林寅昊在村裡巡邏

同樣覺得該做點什麼的還有來自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18級風景園林專業的周汪洋,在湖南省高校文學社團群裡偶然的聊天中,她找到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五個來自湖南省各個高校的學子,就這樣她們開始了抖音“援武”視頻的製作。

團隊雖小,卻也五臟俱全。修圖、寫文案、剪輯、找素材等都任務被分工到位,所有人各司其職。每一期視頻限時一天製作,每晚七點團隊一起討論下一期視頻的主題,同時將新一期視頻發佈在“湖南省高校文學社團委員會”官方抖音號上。“多的忙也幫不上,只能做做視頻為那些在一線奮鬥的人們加油打氣。”周汪洋這樣說道。浙江西湖醋魚、陝西擀麵皮等各地美食為武漢熱乾麵加油,湖南方言、粵語等各地方言為武漢加油······每一個作品的背後,凝聚的不僅僅是日日夜夜的腦力,還有那一顆顆熱忱的心。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丁奕涵在給窗戶消毒

“報名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自己作為年輕人,更應該挺身而出。各方人員在這次嚴峻的疫情面前的冷靜鎮定與默默付出都極大地感動了我。”自2月1日開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18級網絡工程專業的丁奕涵參與了當地社區開展的社會消毒、義務防疫活動。他說:“我希望自己盡的一點綿薄之力能夠真正地幫助到大家。”

在經過開會和培訓之後,丁奕涵開始了他每天的工作。上午八點他要前往社區居委會領取登記表,併發放至每棟樓下的固定地點,晚上九點再回收整理,放回居委會。此外,丁奕涵需要提前按照1:50的比例配置消毒液,用於針對電梯按鈕、門把手、門後、陰暗處這些極有可能藏匿病毒的地方。到了消毒時間,他就用配置好的消毒液逐層對電梯間和過道進行消毒。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丁奕涵在消毒

消毒液刺鼻的氣味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小刀,在飄進鼻腔後一點一點地剜著腔內粘膜,如果不慎沾染,皮膚也極易受到腐蝕。日復一日的消毒作業、收集登記表等,大大增加了丁奕涵接觸病毒的可能性。“雖然我也害怕病毒,但是我不能辜負其他同志對我的信任,一定要把大家最後的這道防線給守住。”

溫度冷冷,溫情暖暖

疫情突然開始爆發,長達10多天的潛伏期、不完整的感染症狀與傳染途徑使得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所有從武漢回來的人員被密切觀察,這種來自外部與內心的強大壓力,來自教育學院18級教育專業的范冰冰深有體會。


抗“疫”之戰,科大學子萬眾一心

范冰冰(左)和家人為武漢加油

在接到社區主任的電話之後,范冰冰便開始恐慌了起來,無助充斥著她的內心。但怕歸怕,她依然積極完善個人信息,主動配合調查。從個人到家庭成員的信息、從活動範圍到與自己有接觸的人員,她一一詳盡。她堅決貫徹落實在家隔離的要求,並進行一日兩次的體溫彙報。“我根本不敢出門,就怕自己是隱藏的患者,怕傳染給別人。”除了一週買一次菜之外,范冰冰的父母也呆在家裡,不出家門一步。

“身邊人都在安撫你的情緒,加之自己也一直沒有出現症狀,就沒有之前那麼害怕了。”在得知自己屬於被調查人員時,范冰冰努力讓自己的情緒變得穩定,增強鍛鍊、提高免疫力。即便被病毒禁錮了腳步、即便恐慌到流淚,她依然相信只要積極配合,實事求是,一切都會好起來。

距離疫情爆發已經過去近一個月,范冰冰並未出現任何感染症狀。“我很感激社區及時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很感激對自己細心做心理疏導的工作人員。”確認自己健康後,范冰冰心裡想的是感謝他人為自己的付出,其實也應該感謝那些積極配合的人們,因為他們的付出,更多人才能安心落意。

除此之外,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養工坊工作室指導老師胡瑤、王玥組織學生設計海報為武漢加油;因疫情影響,環衛工人休假,教育學院18級學生鄧妙自願幫忙清理社區的垃圾……每個科大學子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為了同一個目標而付出。這個冬天,確實比往常要冷,冷的是空氣,暖的是人心。

莎士比亞曾說:“黑夜再長,白天總會到來;寒冬再長,春天總會到來。”這次疫情雖然嚴重,但科大眾多學子在行動,中國億萬同胞在行動,沒有哪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哪個春天不會來臨,相信中國人民定能同舟共濟,戰勝疫情!

新聞:張曉芬 趙瑤 劉承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