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蜜第二天發現很多王臺是怎麼回事?

用戶772760245282四季


為什麼在取蜜後的第二天蜂群中會出現很多王臺?

對於蜂群中產生王臺來說,一般只有三種情況,一種是蜂王老劣後交替產生王臺、第二種是蜂群壯大發生自然分蜂產生王臺、第三種是蜂群失去蜂王后產生王臺。對於第一種情況來說,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王臺數目不會很多,一般數量是1到3個,所以我們可以排除這種情況,第二種情況產生的王臺數量也不會很多,一般在七個左右,而第三種情況產生的王臺數量是最多的,一般在10個以上,如果我們在取蜜的第二天發現蜂群中有大量王臺產生,我們只能判斷為蜂群失王后產生的王臺,我們把這種王臺叫做急造王臺。

那麼為什麼我們為什麼只能判斷為急造王臺呢?首先這裡面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詞,那就是大量,只有急造王臺才會大量產生,而從大量產生急造王臺的情況來說,說明蜂群中在前一天還有大量的雌性蜜蜂幼蟲和蜂卵存在,說明前一天蜂群中還有蜂王,所以我們可以判斷蜂王是在我們取蜜的過程中失去的。

取蜜時為什麼蜂群會失王?

上面蜂部落提到了取蜜的時候由於操作不規範會導致蜂群失王,一般操作不規範主要體現在抽脾不規範、動作粗暴、抖蜂不規範三種情況。

第一:抽脾不規範

一般來說,一個蜂群中的蜂脾中間是留有一個巷道的,前後左右都有巷道,我們把前後巷道叫做前後蜂路,中間的巷道叫做蜂巢框蜂路,上下巷道叫做上下蜂路。蜂王是一個蜂群中個體最大的蜜蜂,而蜂王在蜂群中的活動範圍就是巢脾上,不管是在哪個位置,我們都有可能弄死蜜蜂,在我們抽脾的時候,由於蜂王懼光,蜂王躲藏在巢脾上,也就是兩脾蜂的中間,如果我們兩張巢脾摩擦,由於蜂王個體比較大,非常容易死亡,這是其中一種情況。

第二:動作粗暴

在我們取蜜的時候,由於動作粗暴,安放巢脾或者移動蜂箱的過程中把蜂王壓死,也會導致蜂群中產生大量的王臺。

第三:抖蜂不規範

一般抖蜂的時候要求分幾次抖蜂,在第一次的時候我們輕輕把巢脾提出來一點,然後輕輕抖動一下,讓蜂王輕輕掉下去,由於蜂王個體大,如果用力過猛,蜂王很容易重重的摔在蜂箱底部,導致蜂王被摔死,出現蜂群中產生大量王臺。

為什麼失去蜂王后蜂群中就會產生大量王臺?

很多朋友對於蜜蜂不太瞭解,認為一個蜂群中蜂王死亡以後就會滅亡,但是蜂群中蜂王死亡以後蜂群滅絕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蜂王死亡後蜂群中沒有蜂卵和3日齡以下幼蟲存在,而我們的蜂群中第一天蜂王產下了蜂卵,在第二天蜂王失去以後,蜂群經過短暫的騷亂以後會恢復平靜,開始培育急造王臺,工蜂會把蜂群中大量適合改造的工蜂房改造為王臺,所以會出現我們看到蜂群中產生大量王臺的現象。

蜂群中出現大量王臺後怎麼辦?

如果我們的蜂群中已經出現大量王臺,說明蜂王已經沒有了,但是這些急造王臺也是可以培育出蜂王的,只是相對來說質量不好,所以我們可以分為兩步解決,一是有儲備王或者王臺的情況,二是沒有儲備王也沒有王臺的情況。

第一:有王臺或者儲備王

如果我們有王臺或者儲備王,可以直接把蜂群中所有的王臺滅掉,然後介入王臺或者儲備王,蜂群會很快恢復正常,介紹王臺需要等到新王出房交尾產卵以後,介紹產卵王一般三天左右就正常了。

第二:沒有儲備王也沒有王臺

如果我們沒有儲備王也沒有王臺,那麼我們就應該選擇王臺了,一般我們選擇蜂群中比較規則的王臺留下來,其它的滅掉,留一兩個王臺比較好,選擇兩個王臺日齡不一樣的,便於我們應急。雖然說急造王臺相對來說質量差,但是作為應急也是養蜂行業中常用的方法。


蜂部落


作為前天取蜜以後,第二天就出現很多王臺,這完全證明是在取蜜時把蜂王傷害掉造成的原因。因為在取蜜時蜂王受到驚荒會和蜜蜂一起爬到箱內和一邊,有時會爬到箱外,有於蜂王正是在產卵盛期,發育良好的蜂王,這時它是完全和工蜂不一樣可以飛行的,這時的蜂王都是笨重壯態,特別是取蜜時不注意把蜂王抖動到了箱外邊,它是不會象其它的工蜂一樣飛起來,不使養蜂人踏住它,因為這時蜂王會笨重的在地上爬動,往往會被養蜂人不注意踏死,凡是取蜜時造成失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蜂王抖蜂時,不注意蜂王掉落到蜂箱外被養蜂人踏死的。

出現的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新養蜂的朋友取蜜抖蜂不熟練造成的,老的養蜂人一般不會出現取蜜出現失王的現樣。

作為新養蜂的朋友最好的防止取蜜時造成蜂王傷害,就是先找到蜂王所在的脾後先提出去,放在一個空箱子內,箱內的所有脾上的蜂蜜取完後,再小心把蜂王捉到蜂箱內以後再取這張巢脾上的蜂蜜,或者是連王帶巢脾一同放回蜂箱,這樣就不會造成失王的現象。





純正農家蜂蜜


在打蜜後發現很多王臺,是因為在打蜜的過程中,傷害了蜂王,或者蜂王已經死亡,造成了蜂箱裡已經沒有蜂王,出現了急造王臺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造成,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打蜜第二天發現很多王臺是怎麼回事?

1、出現很多王臺的原因。

是在打蜜的過程中,在抖蜂或者割取蜂蜜時,讓蜂王丟失在蜂箱外,或者不注意讓蜂王死亡,蜂王死亡後,就會出現急造成王臺,所以在打密後,第二天就會出現很多的王臺的原因。

2、解決辦法。

經過觀察,出現很多王臺後,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誘入蜂王,只有誘入蜂王,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3、誘入蜂王的方法。

①帶蜂脾誘入法。

傍晚將要誘入的蜂王連同一片帶卵蟲的蜂脾,噴些蜜水後,直接放在無王群的隔板外3釐米左右的地方,也向無王群噴些蜜水,然後蓋好箱蓋。第二天檢查時,若蜜蜂和平共處,蜂王安然無恙,就可以把有王的蜂脾與無王群的巢脾合在一起了。

②抖蜂誘入法。

在黃昏或夜間,將無王群的蜜蜂逐脾抖入蜂箱內,這樣脾上巢房內未成熟的蜂蜜也會隨同濺出一些,沾到蜜蜂的體上,也可以噴一些蜜水。抖蜂后趁蜜蜂恐驚、混亂、爬行擁向箱角時,將要誘入的蜂王隨之放入箱底蜜蜂較少的地方,讓其自行爬向蜜蜂聚集的地方。然後將巢脾恢復原樣並蓋好箱蓋。

總結

直接誘入蜂王后,第二天早晨應進行箱外觀察若蜂群工作正常,採集蜂有帶粉進巢,且無死蜂拉出巢外,巢門口或巢門板無蜜蜂聚集,說明蜂王王,進行飼餵就行。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

以文溫暖三農


我家養蜂的人很多,有舅舅,爺爺,姑父,伯伯等人。老蜂農搖蜜應該很少出現這種情,出現這種情形可能就是蜂房前期已有了隱患,正好割蜜之亂激化了這種隱患的徹底爆發。群死群傷或另立山頭離巢而去雖有發生,但屬偶然。

蜜蜂其實是一個組織極嚴的群體,他們分工不同,職責明確。為履行自己的使命雖死不離。曾經見過蜜蜂為守護蜂房,抗擊來犯野蜂,大批大批被咬死。其慘烈不弱於人類的一場戰爭。

讓我們在飲用蜂蜜時,默默為其贊一個吧!





頑石有語



小艾149783123


養蜂十幾年,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自由


這種現象代表,打蜜時由於操作不當,令蜂王丟失或者蜂王已被壓死!


新農村百事通


蜂王怕光,容易受驚嚇。打蜜時,如果開箱、提脾、抖蜂過於粗魯,容易驚飛蜂王。受驚飛離蜂箱的蜂王,因為改變了蜂箱原樣,無法正常飛回,往往誤入其它蜂群而被殺。為了避免驚飛蜂王,整個打蜜過程動作要輕要穩,一旦發現蜂王飛離,要保持蜂箱原樣,待蜂王回箱後才能蓋好箱蓋。

開箱時發現蜂群騷動,可以噴些水或煙霧,待蜜蜂情緒穩定後,再進行下一步操作。提脾、抖蜂要輕要穩,不能互相碰撞,避免擠壓蜜蜂和蜂王,造成蜂王殘疾和死亡。蜜脾上發現蜂王,應待蜂王離開後再抖蜂打蜜。流蜜季節,活框養殖可以用隔王柵把蜂群分隔成大小兩區,小區產卵、大區取蜜,有效避免打蜜傷及蜂王。

傳統土養蜂群往往選擇非流蜜期打蜜,容易引發盜蜂。盜蜂不僅蜜蜂互相打鬥,嚴重的會出現圍王或刺殺蜂王。打蜜時,蜂蜜避免滴落在箱外,巢脾不要裸露箱外過久。打蜜最好選擇在流蜜期,不僅增加蜂蜜產量,還不容易引發盜蜂。

蜂群失去蜂王24小時左右,工蜂就會築造王臺。這時候,養蜂人可以剔除全部王臺後介紹產卵王入群;也可以在王臺封蓋後,保留1-2個端莊、粗壯的王臺,讓蜂群培育新蜂王。養蜂的朋友,蜂語語的回答還令你滿意嗎?如果你願意,不妨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養蜂的樂趣,相互扶持、結伴而行,可好?


蜂語語


打蜜後出現很多王臺?可能就是在打蜜時把蜂王弄死了或者嚇跑了,蜂群失王了就造出很多王臺。

養蜂就是為了取蜜,但是取蜜的方法不對會給蜂群帶來災難。蜂群失去的不僅是蜂蜜,還有可能造成失王,甚至會引起逃蜂的發生。

蜂蜜都是存儲在巢脾上的,想要取蜜必須把蜂抖落掃盡,如果是土法養蜂,甚至要割脾取蜜,這些都會給蜂群帶來損失。在除蜂取蜜時,如果動作劇烈會讓蜂群受到驚嚇,受到驚嚇的工蜂會拼命的吃蜜糖準備逃蜂,情緒失控的工蜂還會圍攻蜂王,殺死蜂王,造成失王。

而且如果養蜂人不注意,在提脾時不查看蜂王,隨便抖蜂,如果蜂王正在蜂脾上,就會把蜂王嚇跑。突然跑出蜂巢的蜂王,很可能難以飛回蜂巢,在外面盤旋時,如果遇到其他蜂群的工蜂會被很快殺死。如果不能準確的飛回自己的蜂巢,進錯蜂巢也會被殺死。

所以在取蜜時是很容易造成失王現象的,在取時,養蜂人一定要動作輕快,不能驚嚇到蜂群。特別是在提脾前,一定要查看蜂王是否在蜂巢脾上。有蜂王的蜂脾一定不能直接抖動,要把蜂王輕輕的放在安全的地方,再開始除蜂取蜜。


取蜜時還要防止盜蜂的發生,如果引來偷盜的工蜂,會圍攻殺死蜂王的。蜂箱開蓋時間不能太長,蜜脾長期留在蜂箱外面,蜂巢場不要撒落蜜糖,這些都是引誘盜蜂發生的原因,一定要小心防範,如果發生盜蜂就麻煩了。

現在就要仔細檢查,確定蜂王是不是沒有了,沒有蜂王就要考慮是不是能夠介入產子蜂王,或者把蜂群合併到其他蜂群裡去。如果沒有蜂王介入又想保留蜂群,就等四五天後王臺封蓋選擇最好的一個王臺留下來,那個封蓋最遲比較端正粗壯的就是好王臺,留下來培育成新的自然王,其他的王臺毀掉。只要等到自然王出房交尾產子,這群蜂才能得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