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路上救了一姑娘,姑娘邀他去了自己家,找到了一個傳奇人物


劉伯溫路上救了一姑娘,姑娘邀他去了自己家,找到了一個傳奇人物


劉伯溫為了修好北京城,招攬了許多能工巧匠。不管是木匠、瓦匠還是油漆匠,只要有真本事,不管費多大勁兒也要把他們請到北京來。

有一天,劉伯溫穿上普通老百姓的粗布衣服在街上溜彎兒,忽然被一座宅子吸引住了。他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院內曲水拱橋,假山秀麗,房屋雕樑畫棟,遊廊點翠描金,其間點綴著古松綠竹、奇花異草,整個宅子十分豪華,就像天宮一般。

劉伯溫想:這宅子不知是哪個能工巧匠修的,若是能把這個人請來修北京城就好了。這時,一個穿著華貴的老頭兒從屋裡走出來,問到:“你是什麼人?怎麼隨便走進我的宅子?”

劉伯溫忙拱手,說:“不請自來,多有打攪。敢問老丈,這宅子是何人所修?真是與眾不同。”

老頭兒一聽劉伯溫誇他的宅子,立馬就來了精神,說:“是大名鼎鼎的木匠王啊!除了他,誰能有這麼高的手藝?”劉伯溫聽罷,又上前施禮說:“請問老丈,這木匠王家住何處?”

這可把老頭兒問住了,他吭哧了半天也沒說出來。

雖然沒打聽到木匠王的住址,劉伯溫心裡也挺高興。他想,這麼大名氣的木匠還愁找不到嗎?回來後,劉伯溫立即派人四處查訪。


劉伯溫路上救了一姑娘,姑娘邀他去了自己家,找到了一個傳奇人物


一個月過去了,一點木匠王的音訊都沒有,劉伯溫心裡著急起來。有一天,劉伯溫坐轎到天壇工地上去查看,一路上又想起木匠王來。那時,天壇和地壇已經有能工巧匠動工修建了,只有日壇和月壇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修。劉伯溫想,如果能找到木匠王該多好哇!正想著,當轎子路過一條小衚衕的時候,聽到一群小孩子在唱:

要蓋漂亮房,

去找木匠王;

家住西山下,

門前栽白楊。

劉伯溫趕忙停轎,親自去問這首歌謠是誰教的,小孩子們一看是個當官的,喊叫一聲就跑散了,但這歌謠提醒了劉伯溫,他決定親自到西山一帶查訪木匠王。

第二天一大早,劉伯溫換上便服,騎了頭小毛驢,帶著兩個隨從直奔西山而來。

晌午時,劉伯溫來到西山一座山峰下面。這時他覺得有些累,肚子也咕咕作響,就下了驢,叫隨從拿出隨身帶的酒飯,三人邊吃邊聊起來。突然前邊不遠的林子裡傳來女子的呼救聲,劉伯溫和兩個隨從急忙跑了過去,樹林裡停著一輛帶篷的騾車,車伕已經倒在血泊裡,四五個黑衣人正從車上往下拉一個年輕的姑娘。劉伯溫大喝一聲:“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攔路搶劫!”

強盜們一看劉伯溫是個文弱書生,呼啦一下圍過來,拔出刀劍就要動手。這時,劉伯溫的兩個隨從早從腰裡解下九節鞭和流星錘,衝上前去一通猛掃。強盜們一看不是對手,呼哨一聲,四散逃走了。


劉伯溫路上救了一姑娘,姑娘邀他去了自己家,找到了一個傳奇人物


姑娘下車拜謝劉伯溫的救命之恩,她說自己的家就在前邊不遠的望兒山下,今天是到大覺寺燒香還願的,沒想到回家的路上遇見了強盜。劉伯溫一看車伕受了重傷,又怕姑娘路上再出事,就和兩個隨從一起護送她回家。

不一會兒來到了望兒山下的一個小村子,在一所宅子前停住了車。劉伯溫看見門前長著兩棵粗大的楊樹,不由想起了那首兒歌。

在姑娘的熱情邀請下,劉伯溫隨她進了院子。院子不大,修得卻十分別致:一溜兒五間北房,牆是用虎皮石砌的,房頂上鋪著青石板,窗戶上雕著花鳥蟲魚,院子南邊還有一座草亭。劉伯溫心想,這不像是普通農家的宅子,就更加留心起來。


劉伯溫路上救了一姑娘,姑娘邀他去了自己家,找到了一個傳奇人物


這時候,一個老者迎出屋來。老者雖已白髮蒼蒼,卻面色紅潤,兩眼炯炯有神,嗓音如同洪鐘一般。姑娘把劉伯溫救她的經過述說了一遍,老者連連向劉伯溫道謝。

劉伯溫隨父女二人剛一進屋,就暗暗驚喜起來。只見桌子上、床上擺滿了精雕細刻的模型,有亭臺樓閣、長廊水榭、殿堂軒館……劉伯溫拱手問道:“請問老丈尊姓大名,操何業為生?”

老者說:“我叫王松山,幹了大半輩子木匠,如今老了,在家歇了。”

“請問您可知道有一位名滿京師的木匠王?”

王松山哈哈笑道:“那是人們對在下的過獎之辭,老漢哪裡敢當?”

劉伯溫急忙深施一禮說:“我可算找到您啦!”劉伯溫說明了自己的身份,並把到處尋找木匠王的經過說了一遍。

王松山感嘆地說:“在朝當官的人如果都能像您這樣就好了。我已老朽,本不想再為帝王家賣力氣,為了報答您救我女兒的恩情,我就再賣賣老命吧!”

第二天,王松山帶著十幾名高徒進京,設計建造了日壇和月壇。


選自《劉伯溫傳說》

流傳於北京

常利民、戒安蒐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