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的中氣下陷,是什麼病?

神農本草堂


中氣下陷即脾氣下陷,是中氣不足的進一步發展。主要症狀有面色淡白,眩暈易汗,短氣,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墜,便意頻數,小便淋瀝等。多見於胃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及慢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病。

所謂“脾胃虛損,中氣下陷”,五臟中,脾在生理上有“升舉”的作用。

升,就是升清,是指通過脾氣的升動轉輸作用,將其運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輸至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營養全身的生理作用。脾之升清,與胃之降濁是相對而言的。

舉,就是託舉,是指由於脾氣的升舉,以維持人體內臟位置恆定的作用。

因此,脾的升舉功能正常,可以防止內臟的下垂。若脾氣虛弱,升舉無力而下陷,則可出現內臟下垂,子宮脫垂,久洩脫肛,腹部墜脹等病症。由於脾位於中焦,故脾之託舉功能失常,稱中氣下陷。

因此,中氣下陷具有脾氣虧損,運化無權的病理改變,又有中氣下陷,清陽不升的病機特點。

脾主升,胃主降,脾之升清即將飲食物所化的水谷精微,上輸心肺,變為氣血,周布全身和固定託舉臟器,胃之降濁即將食物消化後的糟粕向小腸、大腸不斷傳遞,而排出體外。

若脾氣虧虛,功能減退,則升清功能失職,精微不能輸運,氣血不能化生,甚則氣陷不升而出現種種病證: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大便滑洩失禁。亦可因氣虛,升降失職,清濁不分,混雜而下,並走大腸,形成洩瀉,或清陽不升,而致頭昏眩暈,或氣滯溼阻,運化障礙,氣機不暢而致腹痛。

《四聖心源》裡說,“中氣升降,是生陰陽。陰陽二氣,上下迥周……中氣一敗,則己土不升而清陽下降。戊土不降而降氣上逆,此陰虛陽虛所由來也。”若脾氣不升,常可致出血,特別是下部出血,《四聖心源》又說,“升散之權全在於脾,脾氣不升則精血馳走而陰脫。”

若脾氣不足,升降失職,清濁不分,亦常導致洩瀉,腹脹,腹痛等症的發生。如《馮氏錦囊秘錄》說,“夫中者,上下四旁之樞機。若中脘之氣,健旺有餘,則驅下脘之氣於大小腸。從前後二陰而出,惟其不足,則無力運之下行。反受下脘之濁氣以致胃中清濁混亂,為痛為脹之所由也。”

所以,中氣下陷會表現出兩個方面的情況,一是清陽不升而氣虛下陷;一是濁陰不降而精微不布頭目。所出現的氣虛無力升舉而下陷的臟器下垂,如肛門墜重,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都是脾功能減退的表現。

中氣下陷,是以脾氣虛證與內臟下垂並見,所以中氣下陷證之病因,是與脾氣虛證病因相同的。飲食不節,飢飽失宜,均可損傷中焦脾胃之氣,“飢餓不得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飲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此不足中兼有餘”(《脾胃論》)。若勞倦過度,耗傷元氣,亦可致脾胃氣虛,或瀉痢日久,多致脾氣虛衰,中氣下陷,氣虛則不能託舉固定臟器,正如張景嶽所說:“有因久瀉久痢,脾腎氣竭而脫者;有因中氣虛寒,不能收攝而脫者,有因勞役吐瀉,傷肝脾而脫者,有因酒溼傷脾,色慾傷腎而脫者。”若年老氣虛,或久病體弱及生產用力過猛,或產後勞累,亦可損傷中氣,而出現氣陷不升的病理改變。

治當補中益氣,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


純鈞LHGR


看看張錫純的大氣下陷證,就是中氣下陷。呼吸短氣,平躺更難受,腦袋木,基本等於個廢人,虛弱,汗多,感覺整個氣機往下墜,肚子要掉下去了。中氣居中,不能上升不能下陷,升陷都能病,只能居中。中氣虛不等於中氣下陷,現在很多人胡吃補中益氣丸,沒病吃出病。

蹲下起來眼發黑也可以作為一個辯證的辦法。這種病在以前就是餓的或者累的。現在因為飲食,生活習慣問題,裝修汙染都有可能造成這種毛病。

但是有的時候雖然也感覺肚子下陷,氣短,眼黑,不一定就是中氣下陷。肺氣被燥氣傷到,不能下降入水生氣也會這樣,不過沒有中氣下陷症狀嚴重。這個時候吃黃芪類基本就完蛋了。


中國古中醫學派


黃元御:“一氣周流”元氣圈!

戊己中央土,故脾土居中樞、其餘居四周;脾土(發電機)居中樞生元氣,其餘髒俯(電器)猶居圓周;中樞發動,圓周運轉;元氣升為陽,降為陰。

肝木居左、心火炎上、肺金居右、腎水趨下;中樞脾土生元氣左上右下(依次沿肝-心-肺-腎方向)流轉而驅動臟腑工作,曰“一氣周流”元氣圈。

所以,(慢)病基本可分兩類:或為“虛症”、或為“瘀症”。元氣弱了為虛,電器(臟腑)失壓漸生瘀。

聖經啟示:一把塵土變軀體,靈(炁)入命門藏於腎,故腎為先天之本。靈炁點火於脾,生後天之元氣。

注:黃元御(1705-1758)《四聖心源》中的四聖是指“黃帝、歧伯、秦越人(扁鵲)、張仲景”。黃元御所說的中氣其實是元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