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通常攜帶多少子彈?

菩薩我想對你說


一般來說,普通士兵上戰場攜帶的子彈並不多,按照每個彈匣30發子彈來算,他一般就攜帶6個彈匣(包括槍裡那個7個)。美軍特種部隊最多也就是帶10個彈匣,300來發子彈。

有人覺得這子彈太少了。按照衝鋒槍的理論射速,每分鐘可以打五六百發來算,這些不用一分鐘就打光了。

可問題是士兵上戰場不光要帶子彈啊!他還要穿防彈衣,攜帶手榴彈、睡覺的睡袋,吃飯的飯盒、乾糧、水、保養槍支的工具、零部件、止血的紗帶、止痛的藥、挖工事的單兵鍬、野外求生用的匕首、繩索等。這些東西加加起來,那可是有三四十甚至是五六十公斤的。例如美軍特種部隊在伊拉克的戰鬥全重就有60公斤。這麼多東西背在身上可不是鬧著玩的。

另外,士兵自身攜帶的子彈雖然看上去少,但打仗他也不是像影視劇那樣拿著槍猛扣個不停的。他們是非常注重節約子彈的。

還有,負責後勤保障的戰士們也會像螞蟻搬家那樣,源源不斷的將彈藥、糧食等補給品送往前線的。如今的戰場需要補給並不是很困難,可以通過飛機空投、直升機機降等方法補給。所以你不用擔心戰士們打光彈藥的事。


血染戰旗紅


兔哥回答;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戰場上攜帶子彈也是如此,不可能做到總是彈藥充足,而子彈帶多了未必就是好事。我們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經常會看到沒有子彈的情節,顯得很被動,其實,即便是現在作戰彈藥的補充也是一個難題。至於為什麼不多帶,過去沒這個條件,子彈有限,咱們就說現在,彈藥充足,為什麼不多帶。



其實,並不是不多帶,而是帶不了,現在沒人限制你多帶,又不是錢,怕你亂花,子彈能幹的活都清楚,又貪汙不了。關鍵是部隊的制式子彈的裝具就一個基數,例如,56式衝鋒槍三個彈匣,加上槍上一個彈匣,一共4個彈匣,每個彈匣30發子彈,共120發,81槓是150發。這就是一個士兵按規定所攜帶的彈藥基數。56衝的空彈匣的重量約0.42公斤,1顆7.62普通彈是16.4克,30發是0.49公斤,整個滿彈匣一個是0.91公斤,四個彈匣總重量是3.64公斤,加上一杆槍重(各型重量不同)最起碼3.8公斤,這樣一共就有15斤重。士兵除了攜帶槍支子彈,還要攜帶如下的東西,4顆手榴彈,67式(0.6公斤)2.4公斤。這樣光是槍支彈藥就20斤了。這還沒完,水壺,食品袋,挎包,而且還要攜帶彈藥箱,手榴彈箱,攜帶不佔用編制的單兵火箭筒,小鐵鍬,工兵鎬等等,有時還需要替炊事班攜帶單兵口糧(通常是三天的)加其它個人裝備一個士兵負重最少40斤以上。


這個重量對於一個大小夥子不算什麼,但戰場環境下,特別是山林河流等複雜地形條件下的行軍,減少一個彈匣就能感覺輕不少。當兵攜帶滿彈的人都知道,一杆槍就十多斤,三個彈匣掛胸前在匍匐,彎腰前進時有一種下墜的感覺,加上鋼盔壓頭,哎,不試試你都不理解多累人。真的不是憑空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子彈攜帶過多,走近路還好,一旦需要跑步,涉水,泅渡,攀登,能否堅持到最後很難說,戰場上慢也意味著死亡。

打過仗的都知道,陣地戰,沒必要隨身攜帶彈藥,都會擺在陣地的彈藥箱裡,隨用隨取,一個30發彈匣能打好一會,沒有電影裡那種人海戰術,嗷嗷亂衝。實戰中一百米二百米距離恨不得變成土行孫,從地裡鑽敵人陣地上去。衝鋒時,100米距離爬就得七八十米,跑幾步就臥倒,管他打不打槍。通常情況下,陣地上都不用攜帶過多子彈,甚至連子彈袋都不帶,就一支槍就夠了,熱天衣服都不想穿,這樣越輕鬆越好。受傷時方便快速包軋,同時也方便有人救你,揹你走,否則背不動,說不定把你扔下,別不信哦。


需要攜帶彈藥的過程通常是衝鋒,或者說是進攻比較貼切,進攻時在進入敵人陣地前很少開槍,你也看不準,一百米距離開槍的機會沒幾次,這時你要做的就是一個字,快跑,利用炮火掩護能跑多快就多快,越快越安全,等炮火延伸射擊了,陣地上的敵人開始射擊時落後的就倒黴了。佔領陣地後有人給送彈藥,所以衝鋒時沒必要攜帶過多的彈藥,真沒用。陣地上有多少敵人都清楚,打一陣炮,剩下的足夠進攻這點人收拾了,只要到了陣地彈藥好辦,後面跟著你就到了,有專門的軍工人員。前線通常是軍人負責,後面是民兵等地方人員負責。


所以,討論彈藥攜帶量必須要建立在實戰中,衝鋒沒有一衝就幾公里的,沒這麼幹的,這不叫衝鋒,叫行軍。衝鋒時儘量要身輕,可以多帶點子彈,手榴彈,和子彈比,戰士們更喜歡手榴彈,這是打防禦戰最好的武器,威力大,安全。不用冒頭就能扔出去。子彈如果沒彈匣,帶散彈沒什麼用,戰鬥中沒時間壓彈,等戰鬥間隙彈藥也送到了。你帶彈藥太多,肯定跑不快,想立功沒門,累半路上跑不動就麻煩大了,需要好好說說了。

所以,個人攜帶子彈數量要分情況,開戰前都會對所攜帶的彈藥,武器,等等物資有很詳細的要求,如果需要多攜帶彈藥也會告訴你,這樣就裝垮包裡多裝兩三個彈匣的,如果有彈匣是最好,說來也許不信,戰場上的彈匣並不充足,需要收集。偵察兵通常都會選擇多帶兩彈匣的子彈,以備不時之需,但不會帶太多,會影響行動。


兔哥42928


“戰鬥攜行彈藥”是多少,都是作戰部隊,經過長期戰爭實踐,得出的經驗與規律,在軍事術語上稱為彈藥基數,步槍以300發為一個基數,一般攜帶150發,即0.5個基數,就能滿足作戰需求。為此我們過去的戰鬥裝具,都設有4個彈匣,加上槍上一個彈匣共5個,每個彈匣30發。我們的彈匣也是這樣設計的,過去的56衝,81-1,還是現在的95步和03式,都是一個彈匣30發。如果執行更激烈的戰鬥,還會另備子袋帶再增加50發。軍事大國士兵所攜帶子彈數量,大約也是這個數。為了繼續作戰,戰鬥間隙一般都會得到後方補充,為得是減行士兵攜行負擔,4個彈匣的重量5.6斤左右,再加上手榴彈,雨衣,水壺,乾糧,小鐵鍬,十字鎬等,一般都在50斤以上,對於戰鬥行軍,是極大的負擔。為了在保證戰鬥需要的同時,儘可能減輕士兵作戰負擔,節省體力,以保持旺盛的戰鬥精神,成為各時代裝備專家的責任。

越來越輕

摩步化和直升機化,推動了步兵戰鬥行進的機動性,一般都會帶著他們的士兵推進到進攻出發陣地上,戰鬥都會在1千米距離內發生。當然這是理想的情況,但要考慮極限下用兵,不能說沒有裝甲和直升機,就打不了仗。就是裝備強大的美軍,對戰鬥員的體力,也有近乎嚴苛的要求。負重急行軍,一直作為戰鬥課目之一。為了保持旺盛的戰鬥精神,儘可能地多采取摩步化機動,或投入直升機,以完成非戰鬥地域內的機動,是各軍事大國普遍採用的方式。有裝甲伴隨衝鋒,使用武裝直升機來摧毀對方重火力和堅固工事,這是理想的戰鬥,問題是現實中沒有理想的敵人,戰鬥往往總是在複雜的情況下發生的。不過,越來越輕,是大勢所趨,如美軍正有機器騾子和無人機伴隨作戰的趨勢,可以說士兵戰鬥負荷得以大為減輕,不妨視戰鬥激烈程度多帶一點子彈。

為減少每一克重量而奮鬥

所有戰鬥裝具,儘可能減少負重,裝備研製專家們,從槍到裝具,長期以來,都在為減輕每一克重量而歡欣鼓舞。設計總是從最嚴酷的戰鬥環境出發,把思想歸結到一克一克的負荷如何減少。在攜帶子彈數量能確保完成戰鬥任務的同時,儘可能減輕重量,以增強戰鬥效率。步槍重量一點點在減少,彈匣換上塑料,其匠心於此。比如我們的56衝,戰鬥稱為八斤半,空槍重4.3千克,而95式戰鬥全重只有3.25千克,一支槍的重量,猛然減重兩斤多,這對於戰鬥行軍的戰士,是件很大的好事。直升機戰場滿天飛,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士兵攜帶負荷徒步行軍的情況隨時都在發生,所以帶多少彈,必有一定之規,都在為減輕士兵戰鬥負荷而努力。


魂舞大漠


71年兵警衛員,配帶兩隻槍,一隻五,六式衝鋒槍,槍身自帶一梭,子彈代3梭,每梭30發,計:120發7.62mm子彈。一隻五,四式手槍,槍身彈夾8發,槍快套,穿在褲帶上,手槍裸露外面,使用快捷。小槍套,上面5發子彈。計:13發子彈。衝鋒搶快速2分鐘120發可射完。手槍13發約2分鐘射完,零散5發需要重裝彈夾。


念戰友情


夠用就行,單兵攜帶子彈數量呢,並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按題主說的越多越好,帶三萬發,你看累不累死你。

一般來說,各國軍隊單兵攜帶子彈數量都不大一樣,但是也就差一兩個彈匣而已。一般來說,美軍隨身攜帶的戰術背心上掛著6個彈匣,槍上安置一個,總共七個,210發子彈。不過,這個也可以根據戰鬥需求,改變自己的彈匣數量,反正模塊化背心,裝幾個隨意。

我軍的攜行具上面可以裝四個彈匣包,槍上面一個,總共五個,150發子彈。當然,06式攜行具也是可以根據任務需求,增加或者減少彈匣包數量的。

很多人會說了,你當兵的有個揹包,可以放散裝子彈、可以放彈匣、可以放彈夾。放是可以放,但是多數情況下,交火狀態下,這幾十公斤的大揹包,不還是要扔車上,不可能揹著那一個大累贅去打吧。所以呢,一般你看見他身上有幾個彈匣,他就是有多少子彈,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這裡只討論不例外。

子彈這個東西一般都是根據任務強度去配備,一般來說,標準的那幾個彈匣就夠用了,如果出現彈盡糧絕,通常是指揮失誤、情報失誤,出現血崩狀況了。當然,這個是指現代的這種戰鬥,不是一戰時期那種塹壕戰。


軍武文齋


玩過槍戰類的朋友可能會體驗到子彈打完而被擊殺的絕望,確實如此,在槍戰遊戲中,玩家在使用突擊步槍的時候通常攜帶六七個彈匣兩百多發子彈,其實在實戰中,這個子彈數量已經夠了,就拿現在的解放軍來說,他們執行任務時通常攜帶四個備用彈匣,加上95式槍裡的彈匣足有150發子彈。然而在遊戲中,玩家通常把步槍當做重機槍來用,而現代的突擊步槍射速基本都在每秒千發左右,一個彈匣的子彈幾秒就可以打光,子彈完全不夠用。

其實在實戰中,使用突擊步槍的士兵攜帶兩百餘發子彈完全夠用,如果讓士兵多帶些子彈,反而增加士兵負重,經過專家研究,士兵在執行任務時負重20多公斤最好,而且在戰場上,士兵使用突擊步槍時通常不會採用掃射的方式,而是中長點射,這樣一來子彈的消耗量也不是很大。二戰時期,各國士兵使用輕機槍都是採用點射方式,如果採用掃射方式,即浪費子彈,精準度又底。

決定單兵攜帶子彈數量的是部隊的後勤補給能力,現代戰爭各國的後勤補給能力還是很強的,一般不會出現彈藥缺乏的情況,而二戰時期則不同,像當時的美、德等國家軍隊機械化程度高,每個步兵師的卡車、輕型運輸車等都有很多,單位運輸能力極強,當士兵在戰場上子彈消耗殆盡時,隨時有輜重部隊補充,所以他們在外出作戰時,根本不需要攜帶太多彈藥,一個步兵一般帶30子彈就足夠了。反觀當時的中國軍隊,騾馬都非常稀缺,後勤補給能力極差,普通步兵外出作戰攜帶的子彈幾乎是德軍的三四倍,當然了,有些部隊彈藥奇缺,根本發不起那麼多子彈。

總之,士兵在作戰時除了攜帶彈藥,還要攜帶食品等其他物品,如果子彈攜帶量超過了一定的數量,完全是徒增負重,還會影響士兵的移動速度,白白消耗體力。


兵說


就中國來說,一個士兵一般會帶四個彈匣,槍上壓一個,每個彈匣三十發子彈共150發。一般情況下士兵是不會連射的都是點射增加命中率。

對於士兵來說,子彈是非常重要的,現在使用的各種武器都很先進,還需要帶其他各種應對裝備,加起來重量是非常重的,一個人背上這麼重的槍械裝備對體能是很大的考驗。

在不同的國家一個士兵帶的子彈數量不同,根據戰場環境攜帶不同,比如越戰期間,美軍單兵的M16步槍的彈藥是20個18發的彈匣共360發,美軍在阿富汗戰場上是8個30發的彈匣共240發。

具體要根據一個國家士兵使用的其槍械種類的不同具體計算出合適攜帶子彈的數量。



楚良翁


喜歡玩《刺激戰場》的小夥伴們,我想大家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子彈越多越也好,手雷越多越好,有些揹包裝滿了,甚至把藥扔了還要再撿幾發子彈。有仔細觀察過的小夥伴能發現遊戲中一隻步槍子彈自動拾取的上限是180發,加上彈夾內的是210發。這根據現實中美國海豹突擊隊隊員執行特別任務時所攜帶的子彈數量而設定的。

我國士兵能攜帶多少發子彈呢

關於我軍上戰場可以攜帶多少發子彈,這個在解放軍條例中並沒有硬性的規定。不過根據我軍配發的87式子彈帶以及07式子彈帶的彈夾口來看,可攜帶150發步槍子彈(揹包四個彈夾,槍上一個彈夾,每彈夾子彈為30發)。


按照我軍普遍配備的95步槍戰鬥射速,單發每分鐘40發,連發每分鐘100發,我軍士兵所攜帶的子彈只能戰鬥兩到五分鐘。

那麼為什麼不多帶些呢

我軍裝備的95步槍使用的是5.8毫米步槍子彈,每顆重量在13克左右,再加上彈夾的重量達到六斤。除了子彈外,槍支,防彈衣,頭盔,揹包,步話機,手榴彈等各種單兵裝備,總重量在40斤左右。這個重量已經大大影響了單兵動作,不利於戰場上迅速展開,容易暴露目標從而加大傷亡。



而且一般槍械是不能連續射擊的,在過熱的情況下,槍管會發生變形導致爆炸,所以一般都是使用單發或者連發。150發子彈在不激烈戰況的情形下可以使用很長時間。

戰況激烈的戰場,或者執行特別任務的時候,攜帶子彈數量肯定是會增加的。且現在都是機械化行軍,士兵車輛上也會備足彈藥的。以越戰時美軍為例,單兵m16步槍的彈藥基數是20個18發彈匣另加200發條狀彈夾,總共560發子彈重12公斤左右。並且,機槍手配備的子彈數量一般都會多一些。


班副


部隊以基數計算,一個基數的子彈三十發。

別被影視劇欺騙,子彈亂飛,機槍狂掃都是錯誤的。

士兵伏在戰壕裡,只對接近一百米內的敵人打點射,而不是亂射。戰時子彈異常珍貴,點射的好處是射擊準,有效殺傷敵人,節約子彈、保護槍支損壞。

機槍在戰場上即不是可以掃射、平射的武器,而是吊的。因為機槍震動大,個人端槍掃射是不可能的,加上槍管必須要水冷卻,以單人力量不足以使用機槍。機槍射擊時為三連發,呈三角形,所以機槍只有吊射才能殺傷敵人,平射和掃射意義不大,要麼子彈鑽地,要麼上天。

一般情況下,士兵攜帶十發子彈。


奮鬥的人生Vlog


這個事情啊,不同的兵種帶的子彈數量是不一樣,不同的任務攜帶的子彈數量也有差別。步兵攜帶的子彈主要根據自己的武器和任務來決定,子彈也不是帶得越多越好,戰術背心除了掛彈匣,還要有手雷、IFAK(個人急救包)、戰術手套等等,還要保證士兵足夠的作戰能力。至於士兵帶多少子彈合適,下面我們具體說說:

對於普通步兵,執行一般任務也就攜帶5~6個彈匣,戰術背心一般可以掛10個彈匣左右,因此需要時可以掛10個,對於特種兵作戰缺少補給最多可以攜帶14個,每個彈匣30發,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主武器的子彈也就180發左右了,最多也就420發左右。除此以外還有副武器手槍,一般攜帶3~4個手槍彈匣,手槍的彈匣子彈容量差距可就大了,美國的M17模塊化手槍的彈匣容量17發,副武器子彈也就68發!

▲負責提供火力支援的榴彈手

如果是提供火力支援的榴彈手,那麼基本以攜帶榴彈為主,一般任務士兵攜帶10~20發榴彈,支援不足的最多攜帶30~40發榴彈,這樣的情況下,榴彈手的子彈攜帶量就比較少了,一般只有2~4個左右。而且槍射榴彈有著嚴格的安全措施,使用的也是專門的戰術背心,以避免發生風險事故!

▲機槍手攜帶的彈藥箱

如果是班內機槍手,比如M249、M240班用機槍,他們一般直接攜帶一個200發彈容量的彈藥箱,就這個彈藥箱的重量就超過普通士兵的子彈重量了,因此機槍手一般都是比較高達威猛,至少要力氣大才行,當然這個彈藥箱平時一般都是車載,只要下車作戰時才會隨身攜帶!即便這樣,200發的機槍彈藥在提供火力支援是往往都不夠用,一般還得找1~2個機槍副手分別攜帶2個備用彈匣,以備不時之需。現在的班用機槍的子彈一般都與步槍通用,在必要時機槍手也可以找步兵拿幾個彈匣來用用。

最後,就是狙擊手這樣的特殊兵種,他們一般都是隱蔽觀察,為團隊提供戰場信息的,他們追求隱蔽並精確打擊對手,而且在狙殺後還得快速轉移,因此狙擊手的子彈不需要太多,一般只需要10~20發就夠了。而如果是狙擊手的觀察手,一般攜帶普通士兵的子彈量,主武器5~6個彈匣,副武器3~4個,同時攜帶手雷、急救包等等!


很多同學會問:現代普通步槍的射速已經達到了600發/分鐘,而步兵攜帶的主武器子彈才180發,1分鐘不到就射擊出去,即使加上換彈匣時間最多幾分鐘,打完了怎麼辦?

戰場時可不是武器試驗場,那種突突突的快感可不敢使用,除非是新兵首次上戰場。士兵們在戰場上基本都是點射,即使是機槍手也都不敢揮霍子彈,都是採用短點射殺傷敵人,那種電視神劇裡機器不斷吐著火蛇的情況,在戰場很難看到,突突突不停一時爽,但是1分鐘過後就該別人教你怎麼做人了!當然如果這樣使用子彈,後勤被累成狗了也補給不上來的。

綜合來說,士兵的攜帶的子彈數量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任務不同,所需要的裝備種類和數量都有所不同,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士兵攜帶180發子彈左右,而對於像特種部隊這種,往往深入敵後作戰,補給就變得相當的不穩定了,因此在滿足負荷情況下,儘量的多帶了。美國特種兵一般塞滿戰術背心能夠掛最多14個,有時候還會攜帶一些彈藥腰帶,希望藉此提高攜彈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