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埃及豔后有著怎樣的身世?

韓聖劍


聲名顯赫的埃及豔后,真名克利奧帕特拉。她出生於公元前69年,是當時統治埃及的馬其頓王國的後裔。在其父親的安排下,克利奧帕特拉按照習俗與她的異母弟弟(後來的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結為夫婦。

起初他們二人共同掌權,但二人很快因派系鬥爭和爭奪權力而失和。

加之當時波希紐斯和奧克奇維安兩位大臣也聯合起來對付她。野心極大的克利奧帕特拉便想進一步獲得更大的權利。不幸的是,她在鬥爭中敗落,於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亞歷山大里亞。之後,這位美豔的野心家在埃及與敘利亞邊界一帶聚集軍隊,準備攻入埃及,以武力爭奪埃及王位。

恰好此時,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追擊龐培到了埃及。托勒密十三世的手下伯狄諾斯將龐培殺害,把他的頭顱獻給了愷撒,希望以此來討愷撒的歡心,好讓愷撒來除去克利奧帕特拉。但是這一舉動並沒有讓愷撒滿意。

而克利奧帕特拉也想借此機會,利用愷撒助她奪得王位。於是她命自己的屬下裝扮成一個商人,將自己包裹在一床大毯子中。商人到愷撒住處求見愷撒時,她就從毯子裡面出來,與愷撒見了面。那時克利奧帕特拉正處妙齡,美豔驚人,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捕獲了愷撒的芳心。愷撒隨後下令,執行克利奧帕特拉父親的遺囑,由克利奧帕特拉和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一起執政。

隨後,波希紐斯發動叛亂,在失敗後被殺。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也在逃亡的時候命喪黃泉。愷撒征服了埃及,但卻沒有把埃及劃入羅馬的領土。

相反,他和克利奧帕特拉生活在一起,並有了一個兒子。其子名叫菲羅帕託·菲羅墨託·愷撒,意思是“小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同時,愷撒還恢復了克利奧帕特拉的王位。

公元前45年,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應邀前往羅馬。他們住在第伯樹對岸的愷撒私人宅邸,備受恩寵。然而愷撒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美夢頃刻化為泡影。她不得不黯然離開羅馬。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返回埃及後,毒死了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愷撒所生之子為托勒密十五世,與其子共同統治埃及。此時的羅馬帝國,屋大維統治西部,安東尼則統治東部。

安東尼在攻打安息時傳訊克利奧帕特拉到塔爾蘇斯,希望獲得埃及的財富,以解決軍隊的給養問題。克利奧帕特拉乘坐金色的大船,穿著豔麗,來到了塔爾蘇斯面見安東尼。

她的美貌也征服了安東尼。兩人在塔爾蘇斯同居達12年之久,甚至還生育了3個子女。通過自己的努力,女王成功地保住了她的王位和埃及王國。

公元前40年夏,安東尼回到意大利。此時,安東尼和屋大維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因而安東尼選擇了政治聯姻,娶了屋大維的姐姐奧克塔維婭為妻。

到公元前37年,安東尼和屋大維的矛盾加深。安東尼回到東方,準備遠征帕提亞。他以征途艱辛,不宜安置為由,把奧克塔維婭遣送回羅馬。而當安東尼到達安條克後,隨即邀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會面。並且,安東尼還違反常規,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結婚。

富裕的埃及給予了安東尼財政支持。安東尼把敘利亞中部地區、腓尼基沿岸一些城市、塞浦路斯島,以及納巴特王國部分地區等,贈給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公元前34年,安東尼在出徵亞美尼亞得勝後,在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與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按照埃及的禮儀來舉行凱旋式。兩人同登黃金做成的王座,克利奧帕特拉被稱為“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被稱為“諸王之王”。

安東尼在東方的所作所為,激起了羅馬人的惱怒。公元前3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完全決裂。安東尼應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書遺棄其妻奧克塔維婭。屋大維也發誓為其姐所受的侮辱報仇。屋大維不顧羅馬的傳統習俗,從維斯塔貞女手中取得安東尼放置於神廟中的遺囑,並將其公之於眾。

安東尼的遺囑記述了他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領土分配,還指令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將其遺體安葬在亞歷山大里亞。遺囑一公佈,輿論譁然,群情激憤。據此,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特里布斯大會)以侵佔羅馬人民財產為由,向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宣戰,並剝奪了安東尼的執政官職務以及其他一切權力

公元前31年,安東尼和屋大維大軍會戰於阿克提烏姆海角,即亞克興海戰。然而正當安東尼艦隊受挫之時,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離戰場,駛回埃及。安東尼隨即追趕而去,拋下戰鬥部隊,任其遭受殲滅。公元前30年,屋大維進攻埃及,包圍亞歷山大里亞。安東尼看到大勢已去,伏劍自刎。

屋大維大兵壓境,克利奧帕特拉被捕,隨後去世。關於其真實死因謎團重重,其中最有名的是希臘傳記作家普魯塔克的敘述。那是一個悲情故事。故事中說,她躲進了墓堡,但為屋大維所智擒。當屋大維去看望自己的俘虜時,她還施展手腕,千方百計哄騙和迷惑屋大維,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維生擒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帶回羅馬,在舉行凱旋式時示眾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得知後,陷於絕望,萬念俱灰。之後她忠誠的侍女們把一條叫做“阿普斯”的毒蛇裝在無花果的籃子裡,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豐乳上,結束了傳奇、浪漫的一生。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運用手段。她把智慧和美貌當做武器,領導埃及在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鬥爭中寫下了傳奇的篇章。故而這位美豔的君主被後人稱為埃及豔后。


鄧海春


埃及豔后很有可能是古羅馬歷史上,或者說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一世紀,地中海沿岸最有名的女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凱撒、不知道屋大維、也不知道安東尼,但是知道埃及豔后。甚至正是因為埃及豔后,才知道她有個情人叫凱撒,後來凱撒死了,又有個情人叫安東尼。
埃及豔后生在埃及、長在埃及,但她並非埃及土著,確切說,她是統治埃及的希臘人。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英年早逝。他手下的三員大將安提戈,塞琉古和托勒密瓜分了他征服的遼闊疆域,三分天下。 其中,托勒密·索特爾盤踞了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塞浦路斯這一片地區,建起了托勒密王朝。埃及豔后就是托勒密的後人,她的弟弟就是托勒密十三世。埃及豔后的名字“克麗奧佩特拉”也是非常典型的希臘名字。回溯到亞歷山大大帝時代,亞歷山大的一個姐妹就叫克麗奧佩特拉,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娶的第七個妃子也叫克麗奧佩特拉。埃及豔后祖上肯定還有很多女性用過這個名字,只不過她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克麗奧佩特拉。



美女耶耶耶


埃及豔后名叫克里奧帕特拉七世,是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法老,她才智過人,相貌出眾,果敢機敏;不過確是一位面善心惡的人,她毒死過自己的丈夫、且巧妙地斡旋於權勢男人之間,留下了帶有香豔色彩的故事,一直被世人所津津樂道,有 “尼羅河畔的妖婦”之稱謂;但就歷史史實看,她確實為埃及贏得了和平和穩定的發展機會,使弱不經風的埃及在強盛好戰的羅馬帝國身邊存在了22年。



埃及豔后是托勒密12世的女兒,她遵從父親遺囑,嫁給了自己的同父異母弟弟托勒密十三世,與他共同執政,但姐弟矛盾重重,水火不容; 公元前48年,她與異母弟弟爭奪王位敗北,被逐出埃及; 而這個時候,德才兼備的凱撒大帝因為追擊叛臣龐培恰好來到了埃及;他是集軍權、政權於一身的響噹噹的人物, 為了能利用凱撒大帝為己服務,埃及豔后叫部下用毛毯裹住自己的赤裸裸的香酥玉體,抬到凱撒大帝的私人房間…...凱撒無法抗拒她的媚惑,自此,她成為凱撒大帝的情婦,後來,還為他生下一個兒子。




在凱撒大帝的支持與幫助下,埃及豔后成為了埃及的實際統治者,遵循埃及傳統習俗,她又同她的另一位同父異母弟弟——托勒密14世結婚了,二人共同統治埃及,使得動盪不安、風雨飄搖的孱弱埃及獲得了相對的平穩和安寧。


公元前45年,埃及豔后應邀出訪羅馬帝國,凱撒為表達對她的恩寵,特意為她修建了神廟,也有娶她當羅馬第一夫人的意思;但天有不測風雲,公元前44年,凱撒突然遇刺身亡,勢單力薄的埃及豔后在羅馬孤立無援,只好 又回到了埃及;這次歸來,她處心積慮地毒死了自己第二任丈夫托勒密14世,毅然決然地擁立她和凱撒所生兒子為托勒密15世;此後,這一對母子共同統治著埃及。

愷撒身亡後,他手下的大將安東尼合同凱撒的外甥屋大維共同執政羅馬;安東尼在巡視東方各個行省時,要召見埃及豔后,並準備給她懲罰;埃及豔后無所畏懼,她乘坐在用金銀裝飾的花船,把自己打扮成愛神阿佛洛狄的模樣,一路招搖、風光無限地來到了西利西亞。



人們為爭睹一代豔后的風彩,西利西亞萬人空巷,豔后從容不迫,邀請安東尼上船赴宴,自此,勇敢堅決的安東尼也當了豔后的俘虜,對她俯首貼耳,言聽計從,隨後她安然無恙,又回到了亞歷山大城。


安東尼迷戀豔后,要遷都到亞歷山大城與她朝夕相處,還迫不及待的休掉了自己的妻子——屋大維的姐姐;結果引起了屋大維的強烈不滿,二人為此正式反目,隨後展開了一場生死大戰,安東尼兵敗後自刎而死;安東尼死後,豔后也生無可戀,她用一條毒蛇結束了生命。


希望星晨58298869


埃及豔后這個王朝叫托勒密王朝。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建立了一個領土空前廣闊的帝國時,將埃及給了自己的一個將軍——托勒密·索特爾,托勒密·索特爾隨即建立起了埃及歷史上的托勒密·索特爾王朝。而克利奧帕特拉是克羅狄斯·托勒密·奧雷特國王的次女。托勒密王朝


(希臘語:Πτολεμαϊκὴ βασιλεία)(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或稱托勒密埃及王國。是在馬其頓帝國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埃及總督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埃及和周圍地區。托勒密王國建立者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為國王並宣稱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統治埃及直到前30年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兵敗自殺為止,歷經275年。。託秘密王朝雖然是以希臘人為統治階級,但是卻沒有扼殺埃及自身文化傳統,甚至修建了不少埃及神廟,最著名的就是菲萊島上的伊西斯神廟,在這個時期埃及與希臘的文化開始全面融合,甚至包括宗教信

仰,很多神靈開始共有神性,比如阿蒙神等同於宙斯,荷魯斯等同於阿波羅,托特等同於赫爾墨斯等等。同時大量古希臘學者來到埃及,對埃及的歷史、神話、技術等進行研究和記錄,如今我們看到的古埃及著作,大多都是在這個時期經由希臘人記錄與撰寫的。亞歷山大港是托勒密王國的首都,也是當時是希臘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貿易樞紐。 托勒密王朝被公認為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它的諸位君主也被埃及歷史公認為是法老。也就是說這個王朝在血緣上不是埃及人,是馬其頓人。以前看《埃及豔后》這部電影,開始很不理解,為什麼埃及是個非常富饒,實力雄厚的國家,他們的國王需要羅馬執政官的任免?一個國家的女王需要通過自己的個人魅力去俘獲別國統治者來治理國家?那她的國家的軍隊,官員去哪裡了?也就給我的感覺就是女王一個人在大國統治高層單打獨鬥。慢慢地通過各方面的資料我漸漸地明白了,其原因就是這個王朝的開端。王朝統治者的人員構成。他們上下是不相通的。和自己弟弟爭奪權力,說明政權不穩固。雖然女王自己博覽群書,知識淵博
,會很多國家的語言,可能她對於這些比對自己的民眾更瞭解。一個對自己國家民眾不瞭解,又要面對軍事上強於自己的羅馬帝國,又沒有在吏治上進行改革。內外交困。怎麼都動彈不了。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運用自身條件來解決問題。埃及作為奴隸制國家的頂點,在托勒密開始早就已經衰敗了。奴隸制走向衰亡。在這個時期誕生了有馬其頓血緣的托勒密王朝。馬其頓在當時的希望諸國中也是文化相對落後的。到了埃及後,這個王朝積極學習希臘文化又積極推進和埃及本土文化的融合。在這個區域文明非常多,在相互融合中,他們沒有有效的進行改革,繼續以奴隸制走向羅馬時代。國家在要將近跨入封建時代大門前被終止了。從此再也沒有埃及王朝了。從這個角度去看埃及女王,他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一個人的努力頂不過時代的大浪潮。怎麼掙扎都是悲劇。


邊隴陽


古埃及人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因面容俏麗被世人稱之為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生卒年為公元前70年12月-公元前30年8月12日。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女法老,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段,心懷叵測,一生富有戲劇性。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係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有關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的容貌,她的鼻子和身材,以及她的死因和死法的爭論持續了近兩千年。毫無疑問,克里奧帕特拉七世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在西方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她被不斷塑造和重塑,成為家喻戶曉,但同時也最具爭議的人物。儘管每個時代都從自身的需求對這位埃及女王進行回憶,然而一條主線未曾斷裂,那就是她藉助自己的妖豔,通過誘惑男人來運作權力。下面就由(史學資訊)為大家揭開埃及豔后的身世,為大家揭開心中有關她的一切疑問。



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出生的時候,托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已經江河日下,王室內部存在諸多矛盾,官吏的腐敗使得民眾日益不滿;尤其是,羅馬正處在上升勢頭,勢力範圍一再擴大。因此,對托勒密統治者來說,即便要保持埃及在名義上的獨立也已經變得不再可能。這一時期,希臘、小亞細亞和西亞的許多土地已經被納入羅馬的麾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將大量財物送給羅馬統治者,導致國內經濟狀況更加惡化。

公元前58年,托勒密十二世被造反的民眾驅逐出亞歷山大,只好逃到羅馬避難。3年以後,在羅馬軍隊的幫助下,他才得以重返亞歷山大。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剛滿18歲的克里奧帕特拉七世成為女王,史稱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七世,與年僅10歲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分享王權。托勒密十二世在遺囑中明確規定,羅馬對埃及具有監護權。這個監護權不久就派上了用場,因為姐弟之間發生了內戰,在幾個陰險的謀臣的鼓動和幫助下,托勒密十三世把克里奧帕特拉七世逐出王宮。恰在此時,龐培在與愷撒較量中敗北,逃到亞歷山大避難。這件事為羅馬插足埃及事務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而愷撒的到來則為克里奧帕特拉七世東山再起創造了機會。

為了獲得羅馬的支持,托勒密十三世的謀臣提著龐培的首級來見愷撒。不料,愷撒卻對這件事勃然大怒。克里奧帕特拉七世設法越過其弟弟手下軍隊的防線,到了愷撒的駐地並說服他站到自己的一邊。當愷撒率領羅馬軍隊打敗托勒密十三世的時候,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已經身懷愷撒的兒子。公元前48年,克里奧帕特拉七世重新入主王宮,名義上與其另外一個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分享權力,而實際上獨掌王權。公元前47年,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為愷撒生下他唯一的兒子,取名“愷撒里昂”(意為小愷撒)。



第二年,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帶著兒子趕往羅馬。愷撒於公元前44年3月被謀殺,克里奧帕特拉七世設法帶著兒子逃回埃及。不久,托勒密十四世暴死,當時流傳是被他的姐姐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害死的。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這一傳言是否屬實,但不可否認的是,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確實有這樣做的動機。果然,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任命不足3歲的兒子為國王,即托勒密十五世。在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眼裡,愷撒里昂不僅是埃及合法的君主,而且將來應當憑藉他是愷撒之子的身份得到羅馬的優待。為了鞏固她與兒子在國內的地位並維持埃及的獨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必須再次找到一個可靠的後臺。

恰在此時,安東尼召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前者正在位於今土耳其南部的塔爾蘇斯為遠征帕提亞做準備,後者便不顧路途遙遠乘船北上。這次遠征能否成功將決定安東尼個人的命運,盛產糧食且其他物產也非常豐富的埃及對他的軍隊供給至關重要。安東尼確認了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的王位,還把腓尼基以及奇裡乞亞、阿拉伯半島和猶大的部分土地贈與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使得埃及的勢力範圍空前增大。不僅如此,安東尼決定與妻子——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姐姐——奧克塔維婭離婚。對此時的屋大維來說,真正危險的敵人是安東尼。克里奧帕特拉七世投靠安東尼,恰好為屋大維提供了絕好的藉口除掉安東尼並隨後佔領埃及。為了避免同室操戈的嫌疑,屋大維向克里奧帕特拉七世而不是向安東尼宣戰。

屋大維可謂機關算盡,甚至不惜違反羅馬通行的法律。據說,羅馬人有一個習俗,就是在生前把自己的遺囑放在維斯太神廟當中。屋大維強迫女祭司把安東尼的遺囑交出來。安東尼在遺囑中明確地說,他希望死後與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一起葬在亞歷山大。遺囑中的這個規定給了屋大維鼓動羅馬人仇視安東尼的理由。按照屋大維的解釋,安東尼豈不是要把都城搬到埃及,把羅馬的權力拱手讓給這個埃及女人?



我們無法確認這個所謂的遺囑是否屬實,很有可能是屋大維為了煽動羅馬民眾對安東尼的仇恨而杜撰的。安東尼出兵帕提亞失利以後,軍隊還沒有來得及恢復元氣,就又陷入了與屋大維在亞克興的戰爭。表面上看,安東尼想與屋大維在亞克興進行決戰,實際上是他以處於窮途末路的殘兵敗將消極地應戰。因此,這場海戰的結果可想而知:屋大維獲得了全勝。一年以後,屋大維穩定了羅馬及其附屬地區的局勢,然後率領軍隊登陸埃及。

安東尼的舊部原本就所剩無幾,他們多數投誠,安東尼在走投無路中自殺。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當然不願善罷甘休,據說,她當時還掌握著一批財寶,仍然希望保住自己的王位,至少把王位傳給自己和愷撒的兒子。她甚至身揣愷撒的信,試圖以此打動屋大維的心。然而,屋大維並沒有步愷撒和安東尼的後塵;這樣,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保全埃及王位的企圖徹底落空。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的屍骨未寒,屋大維對她的妖魔化便已經開始。在屋大維發動的宣傳運動中,詆譭克里奧帕特拉七世成為其中關鍵的部分,另外一部分內容則是美化他自己。



亞克興海戰成為屋大維的御用文人建構神話的良好題材。這場戰役被描寫為改變羅馬歷史走向的重大事件,被視為讓羅馬起死回生的轉折點。屋大維在這場戰役中力挽狂瀾,把羅馬從滅亡的邊緣拯救出來。他不僅避免了內戰,而且徹底結束了持續一百多年的混亂局面,新的時代終於開始了。在屋大維御用文人們的筆下,羅馬猶如涅槃重生,按照維裡烏斯的說法:“法律重新具有了效力,法庭恢復了以往的權威,元老院重新贏得了尊嚴。”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以及她所屬的埃及成為襯托屋大維偉大形象的背景。



可以說,屋大維時代是拉丁文學興盛的時期,或者更準確地說,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在很大程度上為羅馬作家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按照普羅佩提烏斯的理解,屋大維通過戰勝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從兩個維度確立了人世的正常秩序,那就是:男人要主宰女人,羅馬要統治世界。

有人說,克莉奧佩特拉是“尼羅河畔的妖婦”,是“尼羅河的花蛇”;有人說,克莉奧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詩人的情婦,是世界上所有狂歡者的女主人;羅馬人對她痛恨不已,因為她差一點讓羅馬變成埃及的一個行省;埃及人稱頌她是勇士,因為她為弱小的埃及贏得了22年的和平。公元前30年,屋大維進攻埃及,克麗奧佩特拉自殺身亡,埃及併入羅馬,古埃及文明從此走向終結。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已經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身世有所瞭解,希望能幫到大家。若大家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史學資訊)樂於傾聽,感謝大家的支持。


史學資訊


歷史上的埃及豔后在大家的印象裡都是妖豔漂亮的面容,她的一生中成功的征服了幾個有權有勢的男人。在羅馬人的眼裡,這位埃及豔后靠著美色將埃及發展壯大了,因為羅馬人的眼中埃及豔后是他們的敵人,所以羅馬人對她的評價都是貶義的。而事實上的埃及豔后不僅長得很妖豔,她的軍事才能和管理才能都是數一數二的,就是因為有了這埃及豔后,埃及這個王國被治理的井井有條,可是埃及豔后到底有著怎樣的身世呢?


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是埃及人,但是當時的埃及是希臘化的,埃及是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克利奧帕特拉其實是馬其頓王室的女子名字。所以說埃及豔后既是古老的埃及法老的繼承人也是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承人。埃及豔后是托勒密十二世的女兒,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遺囑指定埃及豔后和他的義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為繼承人,共同執政。可惜姐弟二人一直都是互不相容的。在公元前48年埃及豔后和他義母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爭奪王位失敗,被驅逐出埃及。在希臘傳記作家普魯塔克的敘述中,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躲了墓堡,但被屋大維所知情。當屋大維去看望自己的俘虜時,克利奧帕特拉七世還千方百計哄騙和迷惑屋大維,然而並沒有效果。屋大為生擒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目的是想要把她帶回羅馬,在舉行凱旋式時示眾。然而當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得知後,她非常的絕望。此時的她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於是她將侍女們送給她的一條毒蛇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也正是因為克里奧帕特拉七世才貌出眾,機智勇敢,運用手段,是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領導埃及在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鬥爭中寫下了傳奇的篇章,因而這位美豔的君主被後人稱為埃及豔后。埃及豔后不是靠美色,而是憑卓越的思想和學識征服人心的。


以史正衣冠


埃及豔后的一生可以說與凱撒、安東尼、屋大維關係剪不斷、理還亂,本回答將娓娓道來。

△劇照:埃及豔后

埃及豔后與凱撒

埃及豔后指的是希臘化時代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30年)的末代法老克列奧帕特拉七世,她本身沒有埃及血統,而是征服埃及的馬其頓人的後裔。

公元前69年,埃及豔后克列奧帕特拉誕生於風雨飄搖的埃及王室,她的父親是具有綽號“蘆笛”的托勒密十二世,每天都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不理朝政。她的姐姐貝勒奈西發動宮廷政變,驅逐了托勒密十二世的同時,軟禁了埃及豔后,後托勒密十二世復辟成功,埃及豔后重獲自由。

托勒密十二世死後,按照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傳統,埃及豔后嫁給了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掌管王位,托勒密十三世成為了她第一任丈夫。後兩人失和,托勒密十三世趕走了埃及豔后。埃及豔后為尋求支持把自己裹在毯子裡,獻身於羅馬凱撒,凱撒與埃及豔后並肩作戰。埃及豔后重新登上王位後,與異母兄弟托勒密十四世結婚,後又將他毒死,自己獨攬埃及大權,並立她與凱撒之子托勒密十五世。

△劇照:埃及豔后和凱撒

埃及豔后與安東尼

公元前44年,凱撒在元老院遇刺身亡。埃及豔后在羅馬觀望一段時間後,感覺托勒密十五世繼承凱撒權力無望,因此回到埃及重新整頓統治秩序。公元前4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聯盟清除了刺殺凱撒的共和勢力。由於埃及豔后曾想為凱撒復仇,派出隊伍攻打共和派,沒想到這隻隊伍轉而攻打安東尼和屋大維,因此埃及豔后得到了安東尼的傳喚。

本是打算藉此機會將埃及併入羅馬的安東尼,從河岸看到船上魅力十足的埃及豔后之後,就被她征服了。溫柔鄉本是英雄冢,安東尼不但沒吞併埃及,還使得埃及領土進一步擴大,兩人在埃及過上了奢華生活,並生了兩個兒子。

後安東尼回到意大利並娶了屋大維的姐姐為妻。公元前32年,在埃及豔后的爭鋒下,安東尼卻又與屋大維姐姐離婚,正式迎娶埃及豔后,並饋贈大量土地作為彩禮,同時答應了多項政治和經濟要求。

屋大維在維斯塔神廟中武力奪取安東尼的遺囑並公之於眾,遺囑的內容引起羅馬人的憤慨:埃及豔后和安東尼所生的兒子都是合法子女,有權獲得諸多羅馬行省;安東尼死後,要把屍體運到亞歷山大,與埃及豔后合葬。

△劇照:埃及豔后和安東尼

埃及豔后與屋大維

公元前31年,屋大維的軍隊與安東尼、埃及豔后聯軍在亞克興海角展開海戰,埃及豔后突然退出戰鬥,安東尼也撤回埃及;一年之後,屋大維遠征埃及獲得勝利;安東尼聽信謠言認為埃及豔后已死,自刎,但又聽說尚未死,於是要求將僅剩一點氣咽的自己抬到埃及豔后修好的墳墓中。

埃及豔后隆重厚葬安東尼後將皇冠送給屋大維,希望能夠得到赦免。屋大維打算徹底解決埃及豔后問題,把她軟禁起來。當埃及豔后得知自己將被當做戰利品遊街示眾後,請求一死並希望與安東尼合葬。

最終,她穿上王袍,從一籃無花果中取出“阿斯普”毒蛇,放到自己胸脯上,坦然而死。屋大維遵照其遺囑將她與安東尼合葬。

△雕塑:屋大維

綜上,埃及豔后和三個男人的故事在歷史上蕩氣迴腸,埃及豔后憑藉自己的美麗容貌和政治智慧,使得地中海政治局勢風雲變幻,也為古代埃及贏得了更多的政治利益,從這個角度講,她是成功的。

文\\燕山史話


燕山史話


埃及豔后指的是古埃及克羅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女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這是一位才貌出眾,聰穎機智的女人,她的一生在政治中顯得更加富有戲劇性。克利奧帕特拉出生於公元前69年,是當時統治埃及的馬其頓王國的後裔。當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建立了一個領土空前廣闊的帝國時,將埃及給了自己的一個將軍——托勒密·索特爾,托勒密·索特爾隨即建立起了埃及歷史上的托勒密·索特爾王朝。而克利奧帕特拉是克羅狄斯·托勒密·奧雷特國王的次女。


克麗奧帕特拉是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托勒密王朝冊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奧萊特,指定他的長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執政(依照當時的法律,克麗奧佩特拉必須嫁給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統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麗奧佩特拉登上王位。克麗奧佩特拉在古埃及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在後人的記述裡,這位埃及絕世佳人憑藉其傾國傾城的姿色,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王朝,而且使強大的羅馬帝國的君王紛紛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賣命。但丁、莎士比亞等都將這位傳奇女人描述為“曠世的性感妖婦”;而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
克麗奧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麗奧帕特拉五世(即克麗奧帕特拉七世的姐姐)的女兒,生於公元前69年,從小在驕奢淫靡的宮廷中長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遺囑指定克麗奧帕特拉七世和她的異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為繼承人,共同執政。但他們兩人因派系鬥爭和爭奪權力而失和。克列奧帕特拉七世於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亞歷山大里亞後,在埃及與敘利亞邊界一帶聚集軍隊,準備攻入埃及。   在其父親安排下,克利奧帕特拉按照習俗於她的異母弟弟(後來的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結為夫婦,並由他們二人共同掌權。野心極大的克利奧帕特拉想進一步獲得更大的權利,但是當時兩位大臣波希紐斯和奧克奇維安聯合起來對付她,將她趕到敘利亞,她在那裡籌集軍隊,準備以武力爭奪埃及王位。


此時,蓋厄斯·儒略·凱撒追擊龐培到了埃及,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的手下伯狄諾斯將龐培殺害,把他的頭顱獻給了蓋厄斯·儒略·凱撒,以此來討他的歡心,想利用蓋厄斯·儒略·凱撒來除去他的姐姐克利奧帕特拉。但是這一舉動並沒有讓他獲得蓋厄斯·儒略·凱撒的好感。   而克利奧帕特拉也想借此機會利用蓋厄斯·儒略·凱撒助她奪得王位,就命自己的屬下裝扮成一個商人,將自己包裹在一床大毯子中,商人到蓋厄斯·儒略·凱撒住處求見蓋厄斯·儒略·凱撒時,她就從毯子裡面出來,與蓋厄斯·儒略·凱撒見了面。那時克利奧帕特拉正處妙齡,美豔驚人,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把蓋厄斯·儒略·凱撒給迷住了,蓋厄斯·儒略·凱撒就下令執行克利奧帕特拉的父親的遺囑,由克利奧帕特拉和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一起執政。


晝一夜


埃及豔后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最富有神秘感,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女人,她的故事總能引起後人無限的好奇。

在1963年的電影《埃及豔后》中,大美人伊麗莎白·泰勒塑造了一個美豔、睿智、野心勃勃的豔后形象。

隨著電影的大火,這個形象也傳遍世界,深入人心。而歷史上真實的埃及豔后又是什麼樣的?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她傳奇的身世與經歷吧。

(電影版的埃及豔后)

首先來說說埃及豔后的身世。埃及豔后,本名為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生於公元前70年,死於公元前30年,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也是最出色的一任法老。

看到托勒密這個名字,熟悉希臘歷史的讀者可能會想到,希臘也有個叫托勒密的,是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四大將之一,跟隨亞歷山大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而豔后正是出自這位托勒密的家族。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手下的將士瓜分了他的帝國,而托勒密得到了埃及的大部分地區,並自立為埃及總督。

也就是說,埃及豔后其實是個希臘人。而且由於托勒密家族奉行內部通婚制度,她還是個血統純正的希臘人。

(埃及豔后畫像)

出身高貴的克利奧帕特拉,有著極其龐大的野心,對皇位虎視眈眈,而支撐其野心的,除了她的才智謀略,還有她傾國傾城的美貌。

英國塞特頓博物館曾經展出了一枚銀幣,上面刻畫了埃及豔后的形象。

在這幅圖畫中,豔后的樣子和美女兩個字可謂是沾不上邊。

因此不少人認為豔后本人其實又矮又醜,所謂絕世美貌,不過是後人對她的美化罷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從英國科學家復原的豔后像可以看出,豔后本人絕對是個漂亮的女性。

(埃及豔后復原圖)

有才有貌,豔后的一生也像開了掛一樣。 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留下了一封遺囑,將皇位傳給豔后和她的弟弟兩人。

但野心勃勃的豔后,不甘心與弟弟分享皇位,兩人因此失和,她的弟弟率先登基成為托勒密十三世,並聯合大臣們一起把豔后趕出了埃及。

為了奪回自己的皇位,豔后想接近當時羅馬共和國的獨裁官——凱撒大帝,希望藉助他的力量奪取埃及政權。


(凱撒大帝)

但是,凱撒豈是那麼容易接近的?此時,豔后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才智與美貌,上演了一出好戲。

她將自己裹在一個大毯子裡,讓屬下扮成商人,將自己帶到凱撒面前。

凱撒一下子就被既美豔又聰明的豔后吸引了,於是便幫助她重回埃及,和托勒密十三世共同執政。

此後不久,埃及發生叛亂,托勒密十三世身亡,埃及豔后也成為埃及名正言順的唯一法老。

在凱撒的支持下,她的地位越發穩固了。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前44年凱撒遇刺身亡,羅馬共和國到了凱撒的養子屋大維和屬下安東尼的手中。

為了保住王位,豔后又盯上了安東尼,並且用美貌成功征服了他,也避免了埃及淪為羅馬領土的命運。可以說,這是一次合格的政治聯姻。


(安東尼)

但是,這次聯姻也引起了羅馬人的不滿,安東尼也漸漸失去了民心。為了討好豔后,安東尼還休了妻子奧克塔維婭,而奧克塔維婭正是屋大維的姐姐。

這使屋大維和安東尼徹底決裂。兩人隨後展開了戰爭,安東尼的軍隊不敵屋大維,被逼得節節敗退,躲到了埃及。

眼見著屋大維的軍隊包圍了埃及,安東尼明白自己已經走投無路,無奈之下揮劍自刎了。

而埃及豔后也未能逃脫被俘虜的命運。被抓後,她還試圖誘惑屋大維。

但有安東尼的前車之鑑,面對這個絕世妖婦,屋大維始終不為所動。

萬念俱灰之下,知道自己將面臨遊街示眾的結局,豔后便設法讓侍女送來一籃無花果,裡面藏著一條毒蛇。她用這條毒蛇咬傷自己的手臂,結束了波折的一生。


(豔后之死)

縱觀埃及豔后的一生,可謂是傳奇。她巧妙利用自己的才智與美貌,遊走於當時最有權勢的男人之間,對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

儘管她是出於自己的野心,為奪權而不惜一切代價,但是客觀上她確實保護了埃及免於戰火,保證了一段時間的和平與安寧。

可惜紅顏多薄命,埃及豔后空有謀略與美貌,到頭來卻落得箇中毒而死的結局,還成為後人眼中的“曠世的妖婦”,實在令人唏噓!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埃及豔后的名字叫做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因為被莎士比亞、蕭伯納等人的文學作品影響,她又被稱為“尼羅河上的妖后”、“性感豔后”。

同時代的羅馬人很仇視她,在流傳下來的古羅馬史書中,都說她是一個又醜又矮的女人。紐卡斯爾大學塞特頓博物館曾展出了一枚銀幣,銀幣上的埃及豔后長著短額頭、尖下巴、薄嘴唇和鷹勾鼻,實在與“豔”字無緣。


(埃及女王)

這讓後人很懷疑,既然她不美麗,甚至醜陋,那為什麼羅馬共和國前後兩任執政官,雄才大略的征服者凱撒以及後三巨頭之一的安東尼都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呢?唯一能說的通的解釋是他們敬慕豔后的聰慧,或者又是欣賞豔后身上具有的異域風情。

當羅馬共和國還在亞平寧半島上種莊稼時,豔后的祖先們已經磨刀霍霍了。

在希臘與波斯攻防的那些年中,斯巴達和雅典出盡了風頭。後來雅典和希臘又爆發了爭霸戰爭,打的你死我活,卻沒留意到在希臘城邦國家的北部,有一個馬其頓國家在不斷髮展壯大。後來,這個國家出了一個年輕的國王,叫做亞歷山大一世,他分掉了他所有的財產,帶著馬其頓的34000名士兵和希望,踏上了征服的道路。


(亞歷山大大帝)

很奇怪,他沒有往西征服,而是選擇了東方。在當時的人們眼中,東方才是文明財富之地,西方的窮鄉僻壤不值得投入精力。羅馬共和國因此躲過了一劫,在暗中成長。在亞力山大大帝的高光時代,沒有他們的機會。

亞力山大大帝征戰十年,打下來一片大大的疆土,卻因為患病在巴格達病逝。他留下的龐大的帝國被手下的將軍們瓜分:在亞洲的土地,被塞琉古佔據了,在非洲的土地,被托勒密佔據了,安提珂獲得了馬其頓。他們分別建立了世襲王朝。

在埃及,托勒密自稱法老,雖然統治階層是是希臘人,但是托勒密並沒有改變埃及的傳統文化,相反他很快適應並尊重了當地的文化,並且也開始建造金字塔。這種勞民傷財的做法曾經導致古埃及王朝的衰落,如今又耗費了托勒密王朝的國力。

(凱撒與豔后)

當年被壓力山大疏漏的羅馬經過百年戰爭擊敗了迦太基人,稱霸地中海。波斯人也被亞歷山大滅掉了,好像亞歷山大存在的目的就是幫助羅馬消滅那一個個強大的敵人。那些後來成立的國家,國勢都貧弱不振。

埃及托勒密王朝貧弱的國力使得他們面對彪悍善戰的羅馬人時,顯得力不從心。所以,當羅馬的執政官凱撒帶領隊伍來到壓力山大港追擊他的政敵,前三巨頭之一的龐培,托勒密十三世不敢得罪凱撒,而是陰謀偷襲了人困馬乏敗走埃及的龐培,將他的首級獻給凱撒,希望能獲得凱撒的好感。可惜,凱撒與龐培雖然是政敵,可是英雄相惜,對龐培死在陰謀小人手中,很是感慨,繼而記恨托勒密十三世。

凱撒晚上就寢時,侍從送來了一個裹著的毯子,說是一個禮物,凱撒只能自己打開。凱撒擔心是敵人行刺,本來想用劍來劈開,又擔心侍從說自己膽小。左思右想之下,凱撒拿著劍,小心地將裹著的毯子展開。凱撒眼前一亮,竟然是一個妙齡少女。這位少女生的婀娜多姿,體態豐滿,而且談吐不凡,竟然是托勒密王朝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女王。

(凱撒忍受不了誘惑)


這一年女王剛滿22歲,是一個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她充滿著青春和活力,而且非常睿智。時年55歲的凱撒當場就被她迷住了。

埃及女王為什麼會主動送上門來呢?埃及的國王為啥不管呢?原來托勒密王朝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以及王位不外傳,實行了內婚制度,即王族內部近親通婚。女王的丈夫,同時也是女王同父異母的弟弟,就是之前將龐培的頭顱獻給獻給凱撒的那位埃及國王。因為他不想與姐姐分權,就派兵把這位女王趕跑到敘利亞去了。如今凱撒帶著大軍來到埃及,女王覺得是個機會爭取羅馬人的支持,就讓侍從把自己的嬌軀用毯子裹起來,當做珍貴的禮物送給凱撒。

不知道女王在毯子裡面時,聽到凱撒說要用劍來劈開會不會嚇得花容失色?

凱撒得了女王,自然要為女王做主。凱撒要求托勒密十三世接納女王,共同執政。後來發生了叛亂,也可能是女王發動的政變陰謀,托勒密十三世在叛亂中被殺。凱撒就立了女王的另一個弟弟,稱作托勒密十四世。女王大權在握,凱撒擁美人入懷。他們還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小凱撒”。

後來,凱撒遇刺,女王的靠山沒了。羅馬共和國發生了分裂和動亂,後三巨頭的時代開始了。屋大維和安東尼先是聯合起來,攻滅了其他競爭對手,共和國的國土一人一半,屋大維要西邊,安東尼要東邊。然後兩個人分別帶領軍隊去打仗,掠奪財富。

安東尼來到埃及,想要得到埃及的財政支援,因此派人召見埃及女王。女王對羅馬共和國的頭面人物和政治形式很熟悉,她知道這又是一次極好的公關時機。於是,女王把自己好好捯飭了一下。這年,女王不過26歲,正當如花年紀。為了迷住安東尼,女王特地坐船來的,而且船上的裝飾極盡奢華,仙樂飄飄,女王橫臥在若隱若現的帷幕裡。


(安東尼也成為了裙下公子)

安東尼是一介武夫,哪兒受得了這個誘惑?當時安東尼就摒退了周圍侍從人員,又成為了女王的石榴裙下的俘虜。安東尼對女王的要求可謂是無不應允,他們在一起生活了12年,生了三個孩子。安東尼甚至因為女王陛下,把他的妻子——政治盟友屋大維的姐姐都給拋棄了。屋大維從神殿裡取出屋大維的遺囑,當眾公佈,發現了安東尼打算死後把財產全都就給三個與埃及女王生的孩子。

羅馬共和國群情鼎沸,都說安東尼侵佔了羅馬公民的財富,安東尼的支持率一路下跌,這促成了屋大維發動戰爭。雙方的艦隊在海上作戰時,女王的艦隊突然奔逃,安東尼無心戀戰,也一併逃走了。主帥不在,安東尼的海軍最終被屋大維擊敗了。

(三個男人:安東尼、凱撒、屋大維)

很快,屋大維進兵埃及,走投無路的安東尼伏劍而死。女王則被嚴加看管起來,準備用作回羅馬後,通過凱旋門的儀式動作。她本來還曾想誘惑屋大維的,可是屋大維不置可否。當女王知道屋大維留她活命是想要她在大庭廣眾下道歉,女王求死志堅,在找到一條小蛇後,咬在手臂,很快就香消玉殞。這一年,女王39歲。屋大維為維護自己地位,把埃及女王與凱撒和安東尼所生下來的孩子都給殺了。

埃及豔后把國家的存亡全都寄託在羅馬人的仁慈,以至於不斷去依靠競爭對手的實權派。當實權派倒臺後,埃及國家的命運也就到頭了,屋大維最終把埃及變成了皇帝的私產。可見,自強者天助之,不然,就算擁有絕世美貌也不能倖免於亂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