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圖 | 網絡

閱讀用時3分鐘

四百年前,當魏忠賢還在亂搞的時候,就有一位老人默默的脫下了自己的官袍,官袍上赫然繡著白鷳鳥的袍,這就代表著他是位列五品官位的朝廷大臣

此時,外面有人喊道:“胡老,您怎麼還不出來?我們等著接您到德州上任呢。”

胡老:上任?老人微微一笑,再見了,官場,對於你,我早已厭倦。

我要回到家鄉,因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去做,我要編寫一部最全的唐詩集,不要再有遺漏,讓後世都能讀到它。

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胡震亨,可能很少人對他熟悉,正正也是因為他,我們現在讀起唐詩來才那麼的容易,在當時的環境,編寫一部全唐詩真的太難了,為了找一首詩,可能要跋涉千山萬水才能找到,有時候還不一定能找到。

如果沒有這個老人,我想後果會很嚴重。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胡震亨估算:當時唐詩已經失傳至少一半

胡震亨所處的年代已經是明朝了,雖說宋朝對待文人墨客很好,但是畢竟那時候不像現在互聯網那麼發達,很多的東西都沒有系統性的保存,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毀壞。

可能有人會說,只要唐詩編的好,自然會口口相傳,就像現在這樣,誰不能念上一兩首呢?

我想說,真的太難了,舉個例子吧:

有一首詩號稱“孤篇壓全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我說的是哪首詩了,沒錯,那就是《春江花月夜》,這是孤篇君最喜歡的一首詩, 這也是當初進入頭條號的時候選擇的名字,作者是張若虛,這麼猛的人流傳下來的唐詩不應該有很多首才對嘛?

一百首?八十首?答案會令人震驚——只有兩首。

《登鸛雀樓》我們很熟悉吧,“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作者王之渙,能寫一首朗朗上口的詩,應該不會差的,留下來的唐詩也應該很多才對呀,結果更嚇人——僅僅六首。

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能流傳下來的唐詩有十分之一就很好了,我們今天能讀到這些唐詩,真的是很幸運的了,別再浪費了,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呢。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彬之彬草書作品《春江花月夜》

不僅僅是王之渙、張若虛,還有很多我們熟悉的詩人,他們的詩流失的更多。

你看看李白,很多詩吧,有我們熟悉的《靜夜詩》、《行路難》《將進酒》《黃鶴樓送孟浩然廣陵》等等,我們熟悉的詩詞,應該有很多流傳下來才對的吧?

相對於王之渙和張若虛,李白流傳下來的詩詞真的不少,可是相對於他一生人寫的詩詞,流傳下來的真的太少太少了,有種最慘的說法,李白的詩流傳下來的佔他一生寫的詩中,僅僅是十分之一,就是說有十分之九的詩我們永遠也看不到了。

再說說詩聖杜甫,他晚年的生活顛沛流離,詩中總有一種悲涼讓人同情,是不是杜甫所有的詩都是這樣的風格呢?

不是的,杜甫四十歲之前的詩,幾乎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就是說現在流傳下來的杜甫的詩都是在他晚年的時候寫的,杜甫一生只活到了58歲,想象一下,能流傳下來的詩就更少了。

不僅僅是詩歌在消失,就連詩集也在消失,更何況當時那些古人在編寫唐詩集的時候不是以收集完整、齊全為目標的,而是選擇在盛唐時期的詩歌作為首選,而中唐、晚唐的詩集少之又少。

胡震亨在編輯唐詩集的時候就找到了一本號稱當時最全、最完整的一本唐詩集,叫《唐詩記》,開篇的第一卷就出現問題了,開篇就把唐高祖李淵所作的一首詩記漏了,這怎麼能號稱最全的唐詩集呢?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我們現如今流傳下來的唐詩,離不開這四個人的助攻

一、胡震亨

開篇的時候就講到這位胡爺爺,為了編寫唐詩集,五品大官都不做了,他之所以這麼有信心,不是他能日行千里,到處搜尋唐詩,而是他家有萬卷藏書!

一點都沒有吹牛皮,他家真的有一個巨大的藏書樓,別人都叫藏書閣,他家的可是叫“藏書樓”,叫做“好古樓”,

有多大?這麼來說吧,他的藏書量和少林寺的藏經閣有的一比,其中的書籍包羅萬象,收藏的圖書更是達萬餘卷,別人有的他有,別人沒有的他還有,難怪老爺子這麼有自信呢。

1625年,胡老爺子說幹就幹呀,老爺子說:

“我不但要收錄最全的盛唐詩,還要收錄最全的中唐詩、晚唐詩、五代詩;”

“不但要收錄詩歌,還要整理每個詩人的傳記、評語,讓他們能流芳百世”

“不但要收錄完整的詩歌,還要收錄短篇零句,甚至詞曲、歌謠、諺語、酒令、一樣不少。”

老爺子沒有打誑語,他真的做到了,等他完成這部著作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1635年,整整十年的時間這部著作取名為《唐音統籤》。

此書一共有一千零三十三卷,不但有最完整的唐詩,還有極其珍貴的文學評論,史料,堪稱中國古代詩人編書的超級王中王。

不僅如此,老爺子在完成這部著作之後沒有放下筆,而是又花了七年的時間寫出了李白和杜甫的《李詩通》《杜詩通》兩本著作。

就這樣一個對唐詩貢獻如此之大的人,《明史》沒有他的事蹟,但是也不能無視他的著作,《明史·藝文志》裡就收錄了好多他的作品。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二、錢謙益

對於唐詩的收集,胡震亨是第一位貢獻者,但也僅僅是其中一位。

第二位要講的人就是錢謙益,說他是大漢奸也不為過,他曾經是東林黨的領袖,官至禮部尚書,可是一品大官,就這麼一個人,帶著自己的老婆孩子投靠了清皇朝,成了不折不扣的漢奸。

就這麼一個人真的只會做壞事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今天孤篇君在這裡說到他,證明他對唐詩能流傳下來同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錢謙益可是研究唐詩的大人物,他和胡震亨一樣吭哧吭哧的寫下了全唐詩。

全唐詩沒有寫完,他就掛了,沒有完成,他的遺稿七零八落,時不時就丟一卷,眼看就要全部丟光了。

三、季振宜

幸好有第三位對全唐詩同樣有著重大功勞的人出現了,那就是季振宜,他可是個牛人呀,十七歲中舉人,十八歲中進士,季振宜發現了錢謙益的殘稿,又開始了編寫全唐詩的工作了。

他之所以能接下來這個重任,和胡震亨、錢謙益一樣,家裡的書多,當時江南的幾個最大的藏書閣都是他家的,如毛述的“汲古閣”、錢謙益的“絳雲樓”、錢曾的“述古堂”等等都歸他所有了。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四庫全書》其中的藏書閣

季振宜為了能編寫好全唐詩,繼續挑燈夜戰(估計不想步錢老爺子的後塵吧,未成事業而仙去),就這樣十年過去了,他編寫除了一部宏偉的詩集,全書一共七百十七卷,每年僅僅是詩人的小傳都寫兩百篇,要是在現在肯定能拿個勞模獎。

季振宜在完成這本著作之後第二年就撒手人寰了。

說到這裡,胡震亨、錢謙益、季振宜三位已經完成了兩本龐大的書籍,只有將兩本書籍合併一起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唐詩了,可是三位都已經仙逝了,那麼還有人會主動去做這件事情嗎?

還真有,就是接下來要講的這位仁兄了,他出身比前三位加起來的出身還有牛X,沒有他,我們想讀到唐詩還真不容易呢。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康熙皇帝

四、愛新覺羅·玄燁

一看名字就知道這是我們的清朝的康熙皇帝了,這位仁兄除了當喜歡當皇帝,同樣也很愛讀唐詩,對於那些以往的唐詩集根本不屑一顧。

正是因為他對那些唐詩集的不滿,才讓後世流傳更完整的唐詩集

他選定——江寧織造曹寅去做,把胡震亨和季振宜的兩本詩集都給了他,讓他編寫一本最全、最完整的全唐詩出來。

1705年,這位曹寅率領十位翰林官風風火火的展開了《全唐詩》的編撰。

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把這本《全唐詩》完成了,面對這部中國大一統王朝中唯一的斷代的詩歌總計,康熙激動了,很是興奮,馬上提筆給這詩集編寫序言:

“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釐為九百卷。”

“唐三百年之菁華,鹹採薈萃於一編之內,亦可雲大備矣!”

僅僅看這序言就知道,康熙老爺子真的很激動,畢竟這個功勞對於後世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少年康熙寫字圖

能讀到的每一首唐詩,都是一種幸運

歷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沒有歷史就沒有現在的我們,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傳承和發展,我之所以選擇文化歷史領域創作,一是因為歷史讀起來有趣,二是歷史的流傳讓我們銘記歷史的興衰和經驗教訓,只有銘記過去才能很好的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

同樣的,那些能流傳下來的唐詩值得我們好好的珍惜,讓他傳承萬世,只有我們知道唐詩傳承的來之不易,我們才在讀的時候能細細咀嚼,慢慢消化,最後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

當你真正知道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才明白讀到唐詩多麼的幸運

關注文化歷史,關注 ;

銘記過去,共同成長!!

我是孤篇,一個專注於文化歷史的95後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