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拿出祖傳珍寶,開價800萬,國家決定拍賣,並多給老漢1千萬

老漢拿出祖傳珍寶,開價800萬,國家決定拍賣,並多給老漢1千萬

圖:20世紀80年代,國家文物局七人古書畫鑑定小組

清宮失散多年國寶現身拍賣行

20世紀90年代,北京的瀚海拍賣行來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大爺,但是手裡的東西卻是左三層右三層小心翼翼的包裹著,讓人忍不住好奇想要打探一番。他聲稱自己手裡的祖傳寶物乃是傅儀皇帝心怡,也是慈禧太后最愛的寶貝。

這引起了眾人的興趣,在被問及價格時他說道,不要著急,先鑑定真偽。起初,他去文物局碰了一鼻子灰,被人懷疑畫卷的來歷,只願出一萬元的價格,而老人堅定非800萬元不予上交。

只見他徐徐展開畫卷,印入眼簾的就是從清宮流出失散七十餘年的稀世珍寶,宋代張先所作的山水圖《十詠圖》。經過國家文物局七人古書畫鑑定小組中徐邦達、啟功、劉九庵等先生的鑑定後,確係其為真品。

專家們一致推薦,為避免國寶再次流失,由故宮博物院行文至國務院,無論最終價格幾何,一定要將其拍下。1995年,這幅畫最終以

1800萬元的創紀錄高價,拍歸故宮博物院館藏。

老漢拿出祖傳珍寶,開價800萬,國家決定拍賣,並多給老漢1千萬

圖:十詠圖局部

十詠之圖,一詠千年

這幅現存於北京故宮的《十詠圖》,雖然創作於11世紀,卻是被歷代名家關注,並且保存有跡可循的畫卷。從其印章及題跋中可以得知,作品首先收藏於張先家中,後流入吳興,蘇州等大家妥善保存,並於明代收錄宮廷,畫卷上印有數十位皇帝的印章,可謂是孤品絕倫,價值連城。為什麼這幅看似普通的山水畫,拍得如此高價並被世人競相追逐呢?它到底有何不同凡響的身世來歷?

這要從《十詠圖》的作者說起,張先(990-1078年),字子野,烏程人(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著名的詞人,與歐陽修為同榜進士,與王安石、蘇軾也交往密切,並官至都官郎中。其父張維(956-1046年)未曾出仕,父因子貴被封為正四品。

治平甲辰(1064年),74歲的張先退休還鄉,整理其父最愛的十首詩並因詩作畫,以詩題跋作《十詠圖》。其中,主要以《吳興太守馬太卿會六老於南園人各賦詩》

一首,描繪吳興盛大的“南園六老會”作為創作背景,緬懷先人,顯揚其父,傳示子孫,以貽後人。

該畫創新運用“異時同圖”法打破傳統畫卷表現形式,將人物故事畫與山水畫相結合,表現出濃濃的時代氣息,在宋元之際開創“書齋山水”或稱“家產山水”的先河。作為文人士大夫心境寫意及時代風貌的展現,深刻影響了整個中國後期繪畫發展進程。此外,孫覺、陳振孫以及脫脫木兒等元人的題跋等古蹟均萃於此篇,奇珍墨本名至實歸。

老漢拿出祖傳珍寶,開價800萬,國家決定拍賣,並多給老漢1千萬

圖:皇帝愛新覺羅·傅儀和皇后郭布羅·婉容

孤跡墨本因何流落民間?

在被問及該寶貝的來歷時,老人答道是祖傳的。至於其先祖是如何獲得此畫的,網上說法不一。有人推測說,當時傅儀以贈予其第的名義偷偷帶出宮去販賣,因老人的祖上是皇帝的侍衛因而得以親近此畫,並偶然所得。

身為堂堂的一國之君,怎得如此落魄下場?需靠販賣字畫為營生了嗎?

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位皇帝,這位皇帝有著不凡且傳奇的一生。曾三次稱帝,一生結過四次婚,娶了5個女人。然而,就如失而復得的寶物命運一樣,究其一生,可謂是命途多舛。

喻大華曾評價到:“末代皇帝溥儀身為皇帝卻沒有掌握過一天國家政權;長期處於政治漩渦中卻未發揮關鍵的作用。”可見,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傅儀身為皇帝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沉睡在紫禁城中那些價值連城寶物的命運管窺可見。

老漢拿出祖傳珍寶,開價800萬,國家決定拍賣,並多給老漢1千萬

圖:年幼的愛新覺羅·傅儀登基

皇帝小兒童稚,人心最是貪婪

1909年,年僅3歲的傅儀初登皇位,這時的他無法知曉,自己一生的命運就此與這萬眾矚目的寶座捆綁在一起。

隨著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為儘快實現自己“稱帝

”的願望,經過5次南北和議談判,以清室《優待條例》為誘餌,對清室威逼利誘,最終以和平的方式逼迫清帝退位。優待條例規定,每年由中華民國撥給皇室四百萬元供其支出,但是同時規定,皇帝的私人財產由民國派兵保護,禁軍編入民國陸軍。

事實上,此時的皇帝已是成為有名無實的廢帝。自己也只是居住在偌大紫禁城一隅,由數千名遺老、太監、宮女組成的遊戲團體陪伴其左右的孩童。這些人在他眼中,整天就是一副唯唯諾諾,恭謹有禮,任勞任怨的形象。

深居籠中鳥,放眼不見籠。直到1922年16歲的傅儀大婚,他覺著自己該“親政”了,恢復大清祖業。他想起外籍教師莊士敦告訴他,地安門街上全是太監、內務府或官員親戚開的的古玩店。皇帝疑心是從宮裡偷出去的,於是計劃盤點宮中庫房。是夜,福建宮就被一場大火燒了精光。

1924年各地軍閥混戰,馮玉祥為獲得宮中財務,發動“北京政變”,逼迫傅儀離宮。隨後,懷著復辟大清祖業的夢想,傅儀在各派遺老、各類列強勢力間遊走,逐漸成為各種利益團體所利用的工具。

老漢拿出祖傳珍寶,開價800萬,國家決定拍賣,並多給老漢1千萬

圖:地安門外鼓樓旁的菸袋斜街

繁華落盡,唯物見證

至於他所喜的珍寶文玩,所愛的人與物,也都如失臂之人想要擁抱所愛之人一樣,望而不得。至於這幅珍貴的《十詠圖》是什麼時候流失的,又是通過什麼途徑保存了下來,經歷了多少人的玩味,它最終完璧的又呈現在我們面前。打開它,就如不同時代慕名而來的人初見它時那份心情一樣,我們又得見當時那份驚歎。

文物見證著歷史,承載著時代精神。不管那是什麼樣的時代,好的,壞的、和平的,動亂的、繁榮的,貧乏的,那都是他們的時代。是我們的先人在努力著奮鬥著的年代,正如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一樣。唯有那流傳的文物,以及亙古不變的風花雪月見證著我們曾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