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營美麗風景線


每個女人都是一道風景,工作崗位的警花們更是獨特的“風景”。她們用柔情和包容服務著百姓,用承受和奉獻堅守著她們的選擇……無論她們工作崗位在哪兒,在做什麼,都散發出警中女性獨有的魅力。正是“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她 們

在東沙河派出所日夜抗擊疫情的隊伍中,有一群人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女警。她們第一時間返崗,第一時間投入工作;她們剛剛還是在家備受呵護的女兒、妻子,穿上警服,就是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女戰士”;她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基層女警勤勤懇懇、默默奉獻的精神風貌,用無畏的堅守詮釋了巾幗不讓鬚眉,扛起了疫情防控的“半邊天”。

警營美麗風景線

她們同所有男民警一樣,晝夜輪轉,不辭辛苦,迎難而上。她們有的是內勤、後勤民輔警,每一個數據、每一張表格、每一分材料,事無鉅細、精準細緻;有的是接警、窗口民輔警,每一個電話、每一個回答、每一個接待,都讓群眾如沐和煦暖陽,十里春風;有的是社區民輔警,奔走在村居,入戶排查、人員盤查、信息核對,確保“不漏一人”。她們也是最佳“替補”,哪裡人手緊張,她們都會主動請纓“讓我來!”。

警營美麗風景線

她們劍膽琴心,俠骨柔情,是警營裡一道靚麗風景線,她們也是公安隊伍中最溫暖的部分。她們擔當風雨,也承載親情;她們兢兢業業,也熱愛生活。在陽剛的公安隊伍中,她們猶如一朵朵默默綻放的鏗鏘玫瑰,用忠誠、付出和汗水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一曲曲無悔青春,詮釋著不一樣的花樣年華。也許她們有對生活的遺憾,有對家庭的虧欠,但是她們有共同的追求,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名字——人民警察。

警營美麗風景線


“半邊天”的光和熱

派出所女警,可能更多的在內勤、後勤、社區等崗位上,也許沒有參與過抓捕和追逃,沒有與歹徒的拼命廝殺,但她們依舊用對工作的追求、對事業的執著撐起了警營的“半邊天”,成為公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她是柴胡店派出所的戶籍輔警薛麗,鏗鏘玫瑰也有柔情萬種。對待工作她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對待群眾她耐心、細心。由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春節後派出所戶籍室實行輪值,在不當值的日子裡,對於一些急需辦理身份證的群眾,她從不推脫,主動熱情辦理,先後為群眾辦理身份證70餘次,回覆各類諮詢130餘次。在短短的三尺窗口,她傾情服務,柔弱雙肩擔使命。

警營美麗風景線

她是柴胡店派出所的宣傳員孫芳,每天用鏡頭記錄身邊戰友感人的瞬間,用鍵盤敲打出警營裡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但是翻遍相冊,卻沒有找到一張屬於她的工作照(這張照片真是名副其實的“抓”拍)。因為從事宣傳工作的時間不長,她每天加班加點,總是自嘲地說:“勤能補拙是良訓,笨鳥先飛我也行”。除了宣傳,還有各種文件、報表,她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單調又繁瑣的工作從沒有磨滅她入警的初心,她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踐行著從警的誓言,用青春和汗水譜寫獨特的篇章。

警營美麗風景線

她是柴胡店派出所的法制檔案管理員周盼盼,身上有一股子“擰”勁,遇到困難從不退縮,對待工作也特別的認真。她一心撲在檔案工作上,各種案卷的整理、裝訂、歸檔,她都有序地開展,確保了分類齊全、資料完整,方便了民警的查閱。對於疫情期間處理的涉疫違法嫌疑人案卷,她加班加點進行及時整理,確保萬無一失。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她無怨無悔,不怕苦、不怕累,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警察的責任擔當。

警營美麗風景線

她是柴胡店派出所最小的“警花”狄宴茹,也是所裡的“順風耳”,負責國各種息的蒐集、整理和上報工作,每天在網絡和現實之間來回穿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查找著各類不穩定因素。面對這項緊繃神經的工作,她初心不改,憑著一腔熱情、一份執著,在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耕耘著。

警營美麗風景線

在共戰疫情的日子裡,她們在做好各自手頭工作的同時,又自願組織在一起,走街串巷開展防疫知識和防電信詐騙宣傳,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不打烊的服務

劉曉明,東沙河派出所戶籍內勤。劉曉明除了戶籍內勤,還有一個身份是東沙河派出所團支部書記,戰“疫”開始,她就發揮團支部旗幟作用,向單位領導建議成立“青年突擊隊”,並第一個在請戰書上簽名,當舉起右拳帶領全所青年民輔警宣誓時,劉曉明心潮澎湃,她堅信,她們這支能打敢拼的突擊隊不但能打贏這場阻擊戰,還會在經歷這場戰“疫”後變得更有戰鬥力、更具凝聚力!

自春節返崗參與抗擊疫情以來,劉曉明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年幼的孩子只能送到老人家裡,近一個多月,劉曉明連衣服也顧不得回家替換,更別說回老家去看看孩子了,孩子想媽媽的時候,也只能通過發微信視頻說兩句,單位領導讓她回家看看孩子,也被劉曉明一句“孩子小,免疫力弱,暫時不見了”而拒絕。一次劉曉明正在戶籍室坐班辦業務時,兒子打來電話,她匆匆問了一句:“有事嗎兒子?沒事媽媽在忙先掛了”。兒子可憐地回了一句:“媽媽沒事,我就是想你了,想等你回來聽我背新學的古詩”。懂事的兒子說完就急忙掛了電話,劉曉明聽到這裡,心疼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不要擔心我,自己務必做好防護措施”、“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劉曉明與同是滕州市公安局民警的丈夫在微信中相互叮嚀、鼓勵著對方。

劉曉明曾對身邊的年輕同志說:“面對疫情,我們沒有專業知識做‘加法’;守住城門,我們就能做好‘減法’,這是一份良心活兒,也是一份私心活兒。說良心,是因為我們身後有一百多萬市民;說私心,是因為我們的親人和朋友就在這一百多萬人當中”。戰“疫”以來,劉曉明全時在崗,逢戶籍輪值就坐班為居民辦理戶籍業務,其他時間就帶領青年女警穿梭高鐵站進出站口,測體溫、問來路。當轄區出現感染者,劉曉明又第一個請戰進入“最危險圈”,給全所青年同事樹立了典範。

警營美麗風景線

李海敬,姜屯派出所戶籍內勤。疫情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全市戶籍窗口實行輪值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李海敬手機24小時在線,隨時解答群眾諮詢和預約辦理,通過微信、短信和電話等方式及時幫助群眾網上辦事,對群眾急需辦理的緊急戶籍業務採取特事特辦。每逢輪值,李海敬總是帶頭把服務大廳徹底消毒,讓群眾放心辦事,讓戰友安心工作,工作上處處思慮周詳。她說:“我們服務窗口不僅要不打烊,服務標準還要比平時更高,讓群眾感受到公安隊伍對打贏這場戰疫的決心和信心”。她共為群眾辦理戶籍業務100餘起、受理身份證相關業務80多起,居住證辦理業務20多起、網上辦理業務40多次、電話諮詢100多次,得到廣大群眾的高度讚揚。

面對轄區各類企業、單位相繼復工復產,大批流動人員返崗就業的實際,李海敬不等不靠,提前謀劃,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納入戶籍管理疫情防控重點工作,深入復工企業發放、張貼、宣傳《滕州市公安局致全市復工企業流動人口管理的一封信》,積極推廣流動人口網上“自主申報系統”,深入村居、企業開展流動人口大排查,確保流動人口居住登記應登盡登、全覆蓋、無遺漏。

她用行動詮釋了戶籍窗口既是服務窗口,也是戰“疫”前線。

警營美麗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