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自我修養的經典讀物--《談修養》導讀

這才是自我修養的經典讀物--《談修養》導讀

這才是自我修養的經典讀物--《談修養》導讀

修齊禮儀學院王新院長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這是一本有著思想引領作用的佳作,朱光潛先生通過對當時社會和國家問題的深刻分析與解剖,同時也給出瞭解決的良方。先生用自己多年的經歷和感悟,道出自辛亥到抗日時代間,中國青年的問題與出路,平淡的語言,樸實的文字,卻能引燃心中的熱火。

這才是自我修養的經典讀物--《談修養》導讀

這是一本學習禮儀必須要讀的書,我們不僅可以從書中學到對於自我修養的方法,也能夠深入到朱先生的著作中,發掘禮儀在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價值。

關於交友

先生認為人生一大半的快樂建立在交友的基礎上,只要我們能夠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生活就沒有不快樂的”。

人際關係中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這五倫關係,需要用“友愛”和“信義”來建立基礎,特別強調了與朋友相處的重要性:“懂得處友,懂得處人。懂得處人,懂得做人”,把處理好人朋友關係當做一個做人成敗的標準。

在先生看來,每個人有一個固定的“圈子”,這圈子由個人最親近的人組成,你跳來跳去,也跳不出這個“圈子”,所以一定要珍惜周圍的人,經營自己的圈子就是經營人生。

與人交往時,“同場相應,同氣相求”找到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選擇朋友的時候也要學會“與善人交”,打造自己的芝蘭之室。

關於讀書

先生書中提到:“有些人讀書,全憑自己的興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書就把預擬做的事丟開,用全副精力去讀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書,仍是如此辦,雖然這兩書在性質上毫不相關。”

採蜜式讀書,也就是全憑興趣去讀書,其實並無實質性的好壞。但是很容易產生讀而不專的現象。書中所言“多讀而不求甚解,則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一語驚醒夢中人。

人最可怕的是難以自知,讀書也如此。認為讀的很多,懂得很多,但卻腹中無物比沒讀書的人還要顯得沒有修養。因為其缺少最起碼的踏實,認真。

倘若一個人踏實認真,而另一個讀書萬卷卻只誇誇奇談。我還是仍會選擇前者作為朋友。  

“如果一個人有時間與精力允許他過享樂主義的生活,不把讀書當做工作而只當做消遣,這種蜜蜂採蜜式的讀書法原亦未嘗不可採用。”這句話還是能夠體現出朱先生對於“只按興趣讀書的”一種不太讚許的態度的。

當然我們選取的只是書中一部分的內容給大家分享,其實我更想提醒大家的是,我們應該跳出來去理解先生的偉大。

先生能在當時那樣一個惡劣的社會環境中保持真、善、美的修養,並能深刻的理解當時社會上的不好的現象和風氣,是因為他的內心是美的,並且而這種美的價值是不可測量的,也是我們作為禮儀培訓師應該堅持的,也是我們傳播禮儀的價值所在。


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和作者,修齊禮儀學院知識產權體系由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務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