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哪些?如何預防肺癌?

宋啟珠


今年的9月12日,美國癌症學會主辦的CA雜誌發佈了最新的全球癌症統計報告。對於整體人群來講,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佔整體的11.6%),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佔癌症總死亡數的18.4%)肺癌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是環境因素與內在因素共同作用、多基因參與的一類複雜疾病,其確切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眾所周知的事情,肺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高,相對於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肺癌患者的性別,年齡,發病病因,細胞類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吸菸人口是最大的患病人群,但這種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雖然吸菸患癌者的數量沒有下降,但是非吸菸人口患肺癌的數量也逐漸增多,而與吸菸相關性最大的肺癌類型——鱗癌也較以前比例有所下降,目前腺癌佔到了最大比例。隨著檢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肺癌在早期階段被發現並根治,總體來說,論得肺癌的難易程度,以下人群比較突出。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肺病的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吸菸相關性疾病,煙齡在20年以上的男性人群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比例明顯上升,氣管支氣管在反覆的受損過程中會發生內壁上皮的損傷形成氣道狹窄,同時會有個別細胞基因受損而發生惡變,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其他一些吸菸相關性肺部疾病患者容易患肺癌。

家族中有人患肺癌的人群

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患肺癌的話應該特別當心,肺癌並不是遺傳性很強的疾病,但是家族中如有多人患腫瘤,特別是患肺癌的話,需要注意定期進行肺部體檢。

肺部有孤立的磨玻璃結節的人

肺部有孤立的磨玻璃結節是需要當心的,特別是純磨玻璃結節以及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超過8mm的磨玻璃結節必要時可以手術切除。

患過肺癌的人

患過肺癌的患者即使手術切除根治後,也應該長期的觀察隨訪複查胸部CT,數據表明,患過肺癌的患者再次患肺癌的幾率較常人高,尤其是肺部殘餘小結節的患者。

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粉塵和氣體的人

有很多職業性疾病被認為和肺癌的發生相關,採煤工人以及採石工人相關性塵肺最重要的併發症就是肺癌和肺結核。

肺癌的早期症狀比較隱匿,常常難以及時發現,當出現很明顯的症狀時,肺部腫塊已經長得很大,因此,關切自身症狀的變化,及時發現腫瘤,早期治療,就有根治腫瘤的可能性。哪些症狀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沒有其他症狀,突然莫名其妙的咳嗽

有些人,特別是抽菸患者,既沒有感冒,也沒有咽喉炎等其他不適,突然莫名其妙的咳嗽,乾咳,沒有痰,有時候吸氣過猛或者吸入刺激性氣味時發出空空的乾咳,需要注意。

莫名其妙的咳嗽要當心

痰中帶血絲

平時不咳嗽,也不抽菸,沒有咽喉炎鼻咽炎等疾病,從來沒有痰中帶血,平時也不怎麼咳嗽咳痰,突然咳出一口血液,可能是早期肺癌的徵象。

吸菸的習慣突然發生改變

有些重度吸菸人群,突然發現吸菸後感覺不適,吸菸的意願下降,身體又沒有其他的不適感,往往是身體內一些疾病比如腫瘤發出的信號。

手指突然變粗,全身骨頭隱隱覺得不適

手指末端在短期內發生變化,全身伴有痠痛感,但並不能說出有哪裡不舒服,有可能是肺癌分泌的激素導致骨質異常生長的所致。

手指頭變粗要當心,不是肺癌也是一些很麻煩的呼吸病

皮疹

吸菸患者,以前沒有皮膚病,出現皮膚變硬,皮疹,使用多種皮膚科藥物總不見好轉,同時吸菸導致的咳嗽較平時不同,需要警惕。

聲音突然啞了

腫瘤導致縱隔淋巴結腫大壓迫喉返神經會導致聲帶麻痺,聲音突然嘶啞,如果沒有感冒等其他不適,突然聲音嘶啞了,應該查一下肺部問題。

一邊眼睛突然變小了

以下是付費內容

如果突然發現一邊眼大一邊眼小,額頭不能出汗,瞳孔似乎也有不對稱的改變,有可能是腫瘤壓迫交感神經所致。

脖子摸到疙瘩

脖子上摸到有疼痛感的疙瘩,推不動,似乎和周圍組織長在了一起,有可能是淋巴結被惡性細胞侵犯導致。

預防肺癌,這幾點一定要避免。

吸菸 這是老生常談了,調查研究表明,吸菸量與肺癌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量-效關係,開始吸菸的年齡越小,吸菸時間越長,吸菸量越大,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越高。被動吸菸或環境吸菸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

環境汙染 包括:室內空氣汙染,比如煤煙汙染、油煙汙染、菸草煙霧汙染即我們常說的二手菸,還有室內氡氣及氡子體。一般而言,古老建築的放射性汙染高於新建築,地下室氡氣及氡子體濃度高於地面建築。室外大氣汙染,城市居民的肺癌病死率均高於鄉村,而且隨城市化的程度而升高。在重工業城市大氣中,存在著3,4-苯並芘、氧化亞砷、放射性物質、不燃的脂肪族碳氫化合物等致癌物質。汙染嚴重的大城市中,居民每天吸入空氣的苯並芘量可超過20支紙菸的含量,並增加紙菸的致癌作用。職業危害 工業生產中接觸與肺癌發病有關的特殊物質有石棉、砷、鉻、苯芘、煤焦油、三氯甲醚、菸草的加熱產物及鈾、鐳等放射性物質衰變時產生的氡和氡子氣、電離輻射和微波輻射等。這些因素可使肺癌的發生危險性增加3~30倍。

營養因素 有實驗報道缺乏維生素E、維生素B2、維生素C、β-胡蘿蔔素與肺癌也有一定關係,但尚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持。既往肺部疾病 有慢性支氣管炎者肺癌發病率高於無慢性支氣管炎者。肺癌家族史 有肺癌家族史者發病率比無家族史高3.61倍,這種危險性與是否吸菸無關,所以建議有家族史者應該定期行CT篩查。

肺癌遺傳易感性 這個有點深奧,也是現在研究的熱點,簡單來說就是你身體遺傳了對肺癌致癌物質的“易感”基因。如果你抽菸,那你患肺癌的可能性就大,因為你對這種致癌物質易感,而如果你不吸菸,那麼這份致癌的遺傳因素也就只好對您無可奈何了。


胡洋


近年統計表明,肺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而在全部惡性腫瘤中,男性肺癌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佔第一位,其主要原因與男性吸菸較多的因素有關。

導致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1、吸菸

截止目前研究,統一認為吸菸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的因素,因為菸草中含有3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多鏈芳香烴類化合物和亞硝胺具有很強的致癌活性。因此,長時間吸菸,每日吸菸量大者,具有很高的肺癌發病風險。

2、環境

所處環境情況也是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即所處環境有汙染源(冶煉、化工、焦化)或電離輻射的,肺癌發病率較高。據我們所知,職業環境中,長期接觸砷、石棉等諸多化學物質的職業者,致癌風險較高。女性所處廚房油煙大,長期吸收油煙,肺癌發病率也比常人要高。

3、既往肺疾病史

患有肺結核、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症等患者,肺癌發病率較高。

4、遺傳因素

家庭遺傳易感性及免疫力下降者,比常人患病率高。

5、生活作息等

生活作息不良習慣,心理生理素質不過硬的,都會影響身體體質,從而更易成為環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

預防肺癌的小訣竅

只要弄清肺癌致病因素,要做好預防肺癌的小訣竅故而是遠離肺癌致病因素。因此,除了先天我們無法改變的遺傳因素,我們能做的就是給自己營造一個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保持心情愉悅,勞逸結合,強身健體,最重要的是不吸菸,同時拒絕二手、三手煙。

——南醫三院 源源


南醫三院


很多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因素與隨後發生的肺癌有關,其中吸菸是最主要的。
吸菸
肺癌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吸菸。據估計大約佔所有肺癌的90%。目前吸菸者每天吸菸一次,長達40年的風險約為不吸菸者患肺癌概率的20倍。而其中,增加吸菸者患肺癌風險的因素包括吸菸和其他致癌因素(如石棉)的程度。
因此,肺癌預防最重要的方面是防止人們開始吸菸,並誘導已經吸菸的人戒菸。在戒菸者中,與繼續吸菸者相比,患肺癌的風險會明顯降低;那些30歲以後停止吸菸的人受益最大。儘管停止吸菸,但肺癌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繼續上升,比不吸菸的人更快。
其他因素
放療:放療可能會增加已患有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繼發原發性肺癌的風險。霍奇金淋巴瘤和乳腺癌患者的這種風險增加已被證實。
環境因素:一般包括二手菸、石棉、氡、金屬(砷、鉻和鎳),電離輻射和多環芳烴等均與肺癌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肺纖維化:有國外的研究表明,肺纖維化患者肺癌的風險增加約7倍,這種增加的風險一般與吸菸無關。
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可影響肺癌的風險和預後。儘管肺癌的遺傳基礎仍然在闡明中,但仍存在明確的家族風險。
飲食因素:流行病學證據表明,各種飲食因素可降低肺癌的風險,但這些因素的作用尚不明確。
而預防肺癌,則是需要與以上的這些危險因素劃清界限,無法避免的情況下,減少與這些危險因素的接觸。


康駿朋醫生


1.關於肺癌的定義

肺癌是指原發於支氣管、肺的惡性腫瘤。絕大數起源於各級支氣管的粘膜上皮,源於支氣管腺體或肺泡上皮細胞者較少。因而肺癌實為支氣管性癌。

2.肺癌的危險因素

①吸菸

自20世紀中期,吸菸與肺癌的病因學關係得到驗證。吸菸已經是公認的肺癌首要的危險因素。根據一項調查顯示診斷肺癌的患者,90%的男性肺癌歸因於吸菸,而65%的女性肺癌歸因於吸菸。同時與吸菸的平均每日吸菸量、吸菸持續時間、吸菸起始年齡等因素都有一定的關係。菸草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生成4 000餘種化學物質, 絕大部分對人體有害, 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煙焦油等。煙焦油主要由多環芳烴和亞硝胺組成, 是致癌的元兇。




②環境汙染

隨著是全球工業化的發展,大氣汙染日益嚴重,空氣質量下降,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高,城市比農村高,廠礦區比居住區高。



③職業因素

建築業、石棉礦開採、絕緣材料加工、汽車剎車維修等職業接觸石棉物質,如果吸入石棉纖維,這些纖維會刺激損傷肺組織。許多研究顯示石棉暴露明顯增加患肺癌的風險。此外,還有長期油煙暴露史者多為女性。長期接觸烹調油煙的人群, 血漿中脂質過氧化物含量升高, 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紅細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血谷胱甘肽的含量及活性均明顯降低。烹調油煙中所存在的毒性物質可能造成基因突變、染色體損傷等, 進而增加個體的肺癌發病風險。



④惡性腫瘤既往史

既往有惡性腫瘤的病史比無腫瘤基礎病史者的患病的風險要更高。

⑤家族史

有腫瘤家族史或者肺癌家族史的患者的風險高。一項研究對1500例肺癌患者,40%的患者有非肺癌腫瘤家族史(一級親屬)。可見,肺癌家族史較非肺癌腫瘤家族史的作用更明顯。

⑥慢性肺部疾病

肺部一些炎症性病變及肺纖維瘢痕病變,刺激肺組織,引起癌變升高,如肺結核、矽肺、塵肺等,這些疾病經常與肺癌並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被認為在肺部組織炎性反應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2012年, 國際肺癌協作組通過合併分析明確結論, 認為肺氣腫使肺癌相對危險度提高2.44倍, 慢性支氣管炎為1.47倍, 肺結核為1.48倍, 肺炎為1.57倍。而對於非吸菸者, 肺氣腫、肺炎和肺結核也顯著提高了肺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度。

3.對於肺癌,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①拒絕吸菸

吸菸有害健康,拒絕吸菸,從我們做起,從青少年做起。目前在我國吸菸仍然是一種社會風尚,一些未成年及青少年爭相模仿。近年來, 吸菸起始年齡與肺癌的關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年齡越小, 機體免疫功能越不完善, 對致癌物質的清除功能越差, 這可能是吸菸起始年齡越小, 危險性越大的原因之一。所以拒絕吸菸,從我們自己做起,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②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

精神因素可能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 改變免疫狀態, 降低人體的免疫監視和免疫殺傷功能, 增加肺癌發病風險。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中醫說:“正氣存內,邪不幹。”所以提升自身的抗病能力。

③健康飲食

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不要吃黴爛變質的食物,少食醃製、煙燻的食品。要多食綠黃色果蔬,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能夠有效的維持體內細胞的完整性,令細胞中的組織代謝恢復正常。同時對於細胞核腫大、DNA修復也有著很好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阻止體內細胞出現癌變的可能,有效的減少肺癌發生的可能。



④職業防護

職業暴露於粉塵、石棉、礦物等物質。完善職業防護措施、重視定期體格檢查是保障該群體的唯一有效途徑。對於暴露於油煙的人群,應改善室內通風條件、保證空氣流通外,加強宣傳教育、普及抽油煙機等的使用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⑤保護環境

目前由於工廠廢氣及汽車尾氣的排放導致環境汙染,霧霾越來越嚴重。對於我們平凡人,我們可以從我們身邊的事做起。比如出行儘量選擇公共健康的方式,地鐵、公交、共享單車等,減少一次性用具的實用,比如外賣盒等保護環境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南方健康


肺癌跟吸菸有關,這個大家都知道。但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

1、不是所有的肺癌都跟吸菸有關。

2、很多肺癌患者並不吸菸。

3、很多人吸菸,但並無肺癌。


所以,我要全面分析肺癌的危險因素都有哪些,如何去預防。


1、吸菸:不管是自己吸菸,還是二手菸,都會導致肺癌發病率升高。

2、職業致癌因子:比如長期接觸石棉、砷、菸草的加工等等等,都可能導致肺癌的危險性增加幾倍。著名的居里夫人,接觸鐳,是吧,放射性的鐳,最後都導致癌症。

3、空氣汙染:這是沒辦法的。只能換一個地方生活。然後要求zf有所作為,但是我們進來已經有進步了。但還不夠。室內吸菸、燃料燃燒、烹調等等產生的煙霧都可能致癌。重工業的城市,更是糟糕。

4、電離輻射:大劑量的電離輻射可引起肺癌。比如日本廣島原子彈釋放的射線就會導致肺癌的發病率增加。一些長期從事電離輻射的職業,比如放射科醫生,如果不做好防護,肯定肺癌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

5、飲食:有研究表明,飲食中如果少吃那些富含β胡蘿蔔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發生的危險性會升高。而經常吃含有這β胡蘿蔔素的蔬菜水果,肺癌的發生危險小很多。


另外,遺傳、免疫方面的因素不可忽略,但是這些方面我們往往沒有辦法去改變。像肺癌的家族史,我們沒辦法改變自己的出身,自己的長輩有肺癌,下一代患有肺癌的風險相對升高,但也不肯定是會有肺癌,大家要知道這點。我們能夠改變的,最簡單的就是:戒菸。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遠離二手菸。保持健康的心情,適當運動鍛鍊,不要熬夜,這些都有利於身體健康,減少癌症的風險。


李鴻政醫生


肺癌致病因素有很多,歸納起來如下:

1、吸菸。吸菸是肺癌一個重要的致癌因素,因為菸草的燃燒過程中可產生40多種致癌物質,這些致癌物質可以通過不同的機制導致肺癌發生。一般來說,吸菸時間越長,吸菸量越多,則患肺癌的危險性越高。

2、吸菸不僅危害吸菸者本人,二手菸汙染還會對周圍的非吸菸者產生更嚴重的危害。多項研究發現,非吸菸者的妻子因丈夫吸菸而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30%,一些與吸菸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概率比常人高6倍。

3、 煤煙汙染。燒蜂窩煤的家庭室內汙染顯著高於燒石油氣的家庭,煤煙中的苯並芘是主要的致癌物,引起的家庭內微小環境空氣汙染是女性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4、油煙汙染。油炸、煎炒食物可引起室內空氣中苯並芘嚴重汙染,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並隨每週油炸、煎炒的次數增加而上升。

5、空氣汙染。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如苯並芘等有機化合物,砷和鉻等無機化合物以及放射性核素。燃燒煤、汽車尾氣、工業廢氣是汙染城市空氣的主要來源。在比較城市和農村肺癌死亡率的研究發現,城市肺癌死亡率較鄉村高30%~ 40%,且在城市居住時間越長,肺癌死亡率越高。

6、既往肺部疾病:有慢性支氣管炎者肺癌發病率高於無慢性支氣管炎者,肺結核史.肺炎和肺氣腫與肺癌也有顯著聯繫性。

7、肺癌家族史:據報道,肺癌患者有肺癌家族史者的發病率比無家族史者高3.61倍,可見遺傳因素是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8、營養因素:高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等可增加肺癌的危險性,據報道維生素E、維生素B2、維生素C的缺乏與肺癌也有一定的關係。

9、職業危害:從事砷、鎳、絡酸鹽、煤焦、瀝青、煤氣、雙氯甲醚和氯甲甲醚及石棉工作的工人肺癌發病率比一般人明顯增高。

10.電離輻射:氡及其子體輻射可引起肺癌,常見於鈾礦工的肺癌。另外,古老建築的室內氡氣及氡子體放射性汙染高於新建築物,地下室的空氣中的氡及氧子體濃度高於地面建築房屋內的濃度。


醫者小芳



肺癌主要危險因素有下列因素:

1.吸菸🚬:吸菸者與不吸菸者相比,危險性平均高9到10 倍。煙霧中的尼古丁,苯並芘,亞硝胺,少量放射性元素釙等均有致癌作用,可引起鱗癌和未分化小細胞癌。當然,有的人被動吸菸也是肺癌病因之一。

2.職業致癌因子:如生產中接觸石棉、砷、煤焦油、芥子氣等。

3.空氣汙染:其包括室內和室外環境。室內如被動吸菸,烹調過程中產生致癌物。室外如大量汽車尾氣,工業氣體排放等。

4.大劑量的電離輻射:如廣島原子彈釋放產生的輻射。

5.飲食與營養:平時飲食缺乏新鮮蔬菜如胡蘿蔔素攝入過少。

6.其他如病毒感染,黃麴黴感染,結核感染等

7.遺傳和基因改變如ras和myc基因家族,c—erbB—2等突變。

如何預防肺癌?可以做以下改變:1.儘量能戒菸和減少二手菸吸入2.平時不挑食,適當補充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3.出門如汙染嚴重,帶副好的口罩4.如果工作中可能接觸致癌物質,要做好個人防護5.定期每年做體檢如胸片,胸部CT。



穆赫蘭道123


肺癌的致病因素很多,我們說一下美國肺癌防控經驗,看看我們做到哪些就可以降低肺癌的發生率。

上面這張圖,是美國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連續25年下降,相比1990年高峰,到現在為止已經下降43%,這裡面最重要的一項事宜就是美國在60年代就開始了控煙運動,控煙的成果在30年後逐步顯現,肺癌死亡率逐年下降。

所以在這裡,我們在呼籲呼籲戒菸、戒菸、戒菸。

而我國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等地方實施了公共場所禁菸條例,也希望更多的地區可以實施該條例,全社會發起戒菸、控煙。


做夢的神仙


肺癌的發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個體間也存在差異,具體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通常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吸菸:目前認為吸菸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二手菸的危害往往更大。

2)空氣汙染:既包括室外大氣汙染,如:大氣中的苯並芘、PM2.5顆粒等,也包括室內裝修產生的有毒氣體、烹飪時廚房產生的油煙汙染等室內環境的空氣汙染。

3)職業因素:石棉是公認的致癌物質,接觸者肺癌、胸膜和腹膜間皮瘤的發病率明顯增高,潛伏期可達20年或更久。此外還有砷、鉻、鎳、鈹、煤焦油、芥子氣、三氯甲醚、氯甲甲醚、菸草的加熱產物以及鈾、鐳等放射性物質衰變時產生的氡和氡子氣,電離輻射和微波輻射等。

4)飲食習慣:有研究表明較少食用含β胡蘿蔔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發生的危險性升高。

5)遺傳和基因改變:上述這些可誘發細胞的惡性轉化和不可逆的基因改變,包括原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從而導致細胞生長失控,癌症的發生。具體的一些機制還不是很清楚,目前仍在進一步研究中。


海上名醫


你好,觀眾們好,關於引起肺癌症狀,(前中後期)我就是個肺癌人,吸菸,毒煙,二手菸,(灰塵,水坭,原子灰,石粉,噴漆,一定要講究衛生,包括醫生所有警告的資料,千萬當心,肺癌症並不是身體引起的,而是往往在某個環境和各種不潔淨的工作所引起的病源,我見議每年定期檢查身體,等病來身了,一切都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