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很難想象這部片子是姜文的處女作,劇本是姜文把自己關在一個6平方米的小房子裡,拉上簾,不分白天黑夜地根據王朔的小說改編出來的。這部電影的誕生,本身就充滿著傳奇色彩。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奠定基調的旁白

影像是固定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想象空間,而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文字是語言的結晶,開篇中大量地引用原著《動物兇猛》中的原句,將文字的語感和節奏融入影片,巧妙地彌補了影像的限制。像篝火前智慧的老人的清了清嗓子準備講一個遙遠的故事,娓娓道來的畫外音奠定了厚實而朦朧的情感基礎。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伏筆

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傻子古倫木,是原著中沒有的,但在影片中看來,這個人物加得相當精髓。大概每個人的回憶裡都會有一兩個印象深刻的傻子,因為他們的與眾不同,所以我們都曾有意無意間留意過這樣的人,並曾喚起我們最初對離群者的思考和憐憫。這樣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卻在影片中三次關鍵的轉折處出現,意味深遠。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走心的細節

優秀級與大師級的差距,往往都是細節。這樣的細節表現在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對白上,馬小軍開鎖差點被老奶奶發現那一段,門關上的瞬間,馬小軍的身體應聲抖了一下。馮小剛演的胡老師,寫完黑板字後擦齊書名號的小細節都是點睛之筆,加上對應時代人們特有的語言習慣:“無組織無紀律。”不得不讓人感嘆作者的用心之深和觀察之細。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強烈的個人屬性

看過姜文後面拍的《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之後越發覺得姜文的作品中總帶有一種“野”的味道,像濃烈的濁酒,粗暴直接卻暢快淋漓。這點在影片中多個畫面可以體現,例如坐在欄杆上的那個劉憶苦渾圓的屁股,無不顯得大膽而真實。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事實上圖裡的站位也很有考究,聚散得當,主次有別。在通篇講究的影片中,你可能感覺不到,但你回憶下現在一些電影或電視劇中,大量的直拍人物面部,等著人物講臺詞,生怕觀眾不知道主角整的假鼻子有多好看的場景,你就能感受到差別了。

恰逢其時的音樂

打鬥出場時背景音樂裡的《國際歌》瞬間讓人燃起來,讓人忍不住跟著補上歌詞:“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而當寧靜抱起吉他時,風琴聲飄然而至,一股憂鬱悠遠的情緒溢出銀屏。

一畫是熱血澎湃的紅,一畫是優柔陰冷的藍,就像王朔另一部小說的名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而這也正符合懵懂青春裡的少年們容易失控的情感,快速成長的力量和蠢蠢欲動的原始慾望使他們不安,他們反叛、逞強鬥勇的同時也脆弱得不堪一擊,上一秒還竭盡力氣地喊出“我喜歡你。”打個雷,下一秒就改口說“我車掉溝裡了。”其實這些都是他們的試探,他們需要破繭而出般的碰撞來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頂級的美術指導

看了這麼截圖,有心人都已經發現,影片中任意剪一幀都可能是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是的,作品,無論是從構圖還是色彩或是光影都是作品級別的。電影本身是光影藝術,只是在商業片肆虐的時代,影片越來越清晰,光影卻越來越被忽視,隨手一抓一大把糖水片,令人發膩。是的,我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是青春片裡無法逾越的高峰,不單只是故事劇本、敘述手法、美術功力等上的無法逾越,那份對影片製作的用心和認真也相當難得。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

故事結尾處事業有成的馬小軍坐上了豪華轎車穿上了筆挺的西裝,電影色調卻換成了黑白,他們遇到了古倫木,興奮地呼喊“古倫木”希望能聽到一句“歐巴”,但古倫木卻罵了聲:“傻子”,是結局,卻也正回到了《動物兇猛》裡的開頭:“我羨慕那些來自鄉村的人,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儘管這故鄉其實可能是個貧困凋敝毫無詩意的僻壤,但只要他們樂意,便可以盡情地遐想自己丟失殆盡的某些東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個一無所知的故鄉,從而自我原寡和自我慰藉。”

那麼,那些我們丟失殆盡的某些東西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